【文化】探秘阆中碧云村摩崖石刻
近日,阆中市柏垭镇碧云村青岩洞中发现了22幅摩崖石刻。据相关部门考究,其中大部分为南宋和清朝中后期的摩崖石刻。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YUjibkNlO
(位于阆中市柏垭镇碧云村的摩崖石刻)
岩洞像大厦内刻22幅摩崖石刻
10月23日,记者从顺庆城区出发,沿着兰海高速广南段一路北上,行车1个多小时抵达阆中市境内,之后在柏垭镇附近驶入乡镇道路,顺着蜿蜒狭小的道路继续前行来到碧云村。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个坐东朝西的巨大岩厦前。岩厦大概有十几米高,分为上下两洞。上洞俗称观音洞,洞高约5米,宽约14米,深1.7米至9米;下洞叫青岩洞,洞高约6.5米,宽约23米,深1.5米至39米。上下两洞之间有人工开凿的石梯及步行横道相连,石梯顶部有石刻。步行横道中间有一个小洞,洞高1.9米,宽6米,深1.4米,洞内有深0.25米的水潭,当地人俗称“莲花池”。
青岩洞坐落在一个弯月形岩厦内的石壁上,洞口周围环境雅静。进入洞中,就能够看到洞口两侧岩壁及步行横道内侧岩壁上的摩崖石刻。“洞中共有22幅摩崖石刻,字数多达2600余字,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石刻艺术和文学等价值。”《阆中市金石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石刻多为南宋和清朝中后期所刻,主要记载了修建山洞的情况以及不同年代的社会情况,其中大多数保存完好,只有小部分因自然风化和人为损毁难以释读。
记录割股救亲石刻传孝友家风
关于青岩洞,在清咸丰年间《阆中县志》中有这样的描述:“青岩洞,汤道常修炼处。”那么,汤道常是谁呢?在青岩洞中刻有的《汤道者宗枝记》给出了答案:“盖(汤)道常鼻祖,自蓬池官隆苑,因家焉。”就是说汤道常的祖先到阆中做官,其后代便定居阆中。
《汤道者宗枝记》是南宋绍熙五年刻在青岩洞中的,其主要记述了汤道常的家族是有名的孝友世家,他的伯祖父汤渊与堂兄弟汤僖都曾割股救亲,堂兄弟汤侃曾割肝救母,最后亲人都得享高寿。汤道常受此熏陶,也曾在亲人生病时割股救亲,可以说是典型的孝友家风。
“我们通过解读石刻上的内容得知,青岩洞本来属乡民陈援所有。陈援乐善好施,在南宋绍熙三年请汤道常前来管理青岩洞。”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汤道常来到青岩洞后,便在洞中修葺岩宇,还请了文人来洞中题诗咏词,在短时间内使青岩洞焕然一新。
经过汤道常一番打造,在宋末元初的时候,青岩洞盛极一时,现存洞中的22幅石刻中有5幅都是那时雕刻的。“当时,为了防止不怀好意之人前来搅扰,陈援特意向阆中县尉司申请公文,并镌刻在青岩洞中,由此证明汤道常管理、打造青岩洞合理合法。”该负责人说,刻在洞中的官府公文是汤道常的“营业许可证”。可是,在汤道常之后,青岩洞不知何故迅速没落。直到清朝中后期,青岩洞再次迎来大规模开发高潮。
随着时代的不同,青岩洞的建设情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南宋时期,青岩洞打造由政府参与,民间大规模组织建设和文人题咏,洞内石刻刻写工整规范、语言优美顺畅、书写具有美感;造像形态大方、线条流畅、形制规整,均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性。”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后来青岩洞的建设渐趋平民化和世俗化,岩洞石刻均为工匠所刻,石刻的形制较为简单,大多数石刻从形制上看仅是简单的摩崖题记,字数较少,规模较小,艺术性大大降低。
首次发现南宋时阆中曾在县下设“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岩洞中还有两幅石刻是宋、清县级政府公文的实物遗存,这对于研究古代县级政府办案程序、公文格式、古代地方官员相关问题和阆中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情况等均有较大价值。“从宋、清两幅公文内容来看,南宋和清朝县级政府的办案程序基本相似。大体上经过民间上报、政府核实、最后政府下达处理意见3个过程。”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中不难看出,南宋和清朝公文的格式比较规范固定,且基本类同,这说明中国古代行政程序已经较为完善和成熟。
据了解,虽然是政府公文,但两幅石刻内容翔实,文字多达800余字,反映出南宋和清朝中后期阆中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南宋石刻记载着:“第六都税户陈援,管得古迹青岩一处。”证明在南宋时,阆中在县下设有“都”这一基层管理机构,这尚属首次发现。
“南宋石刻上还有这样的记载:‘乡民于每年正月十五到青岩洞做蚕会,祈祷蚕麦丰盛’,反映出南宋时期阆中在蚕桑业、农业种植等方面均有建树。”该负责人说,清朝石刻上记载阆中县政府禁止硝商在未设定区域熬硝,则进一步反映出清朝时期阆中在矿产开发中已有一定发展。
审核:姚海
责编:颜小红
编辑:慢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