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陆逊火烧连营,刘备黯然谢幕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DwnRKvd作者:握中悬璧(公号同名),授权读史发布。点击此处可查看上篇文章在关羽败亡后不久,魏王曹操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去世后,很快曹丕篡汉自立,而汉中王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全新的三国时代正式来临。当时孙权的官职和爵位只有曹操给的骠骑将军、荆州牧和南昌侯,地位跟皇帝相比天差地别。可他虽然心中也在蠢蠢欲动,但作为一个务实的人,还是选择了低调,因为在荆州风云中东吴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时候若是强出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此时,三国早期的英雄豪杰大多已经去世,刘备作为几乎硕果仅存的老兵,他是不会甘于失败而去安度晚年的,他希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为自己辛苦建立起的基业再拼搏一次。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谢幕演出竟会如此凄凉。老兵的时代终将结束,后起之秀们即将撑起三国时代的新局面。刘备在称帝后立刻着手进行东征的准备,这一决定虽然在国内遭到了一些反对,但他还是执意出兵。221年7月,他亲率大军顺江东下,奠定三国后期格局的夷陵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1as5Yh
不过,让刘备伤心的是,他刚命三弟张飞带着自己的万人部曲从阆中会师江州,之前被张飞常酒后暴力殴打的张达、范强就把张飞暗杀,然后坐着船就投奔孙权去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8khJAt
刘备出兵,可谓不利。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J1qgZK
这一拜音乐:刘欢 - 二十年音乐生涯回顾听闻刘备出兵后,孙权心中还是非常焦虑的,单独面对刘备他不怕,他怕的是曹丕趁火打劫,于是孙权先派诸葛瑾来刘备这里试探一下是否有和解的可能,毕竟有诸葛亮的关系在,也更好沟通。
不过,诸葛瑾说的道理虽然好,但这些老生常谈,刘备在成都时就听厌了,因为诸葛瑾只说道理却没拿出诚意,刘备是不可能接受的。和谈并不是不可以,但东吴肯定得付出一些代价。另外,对刘备来说,连自己人的劝说都没有效果,外人就更不行了。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末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孙权无法可想,又不能双线作战,只好向曹丕服软称臣,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天上竟然掉下来一个大馅饼,曹丕居然封他为吴王。丁巳,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资治通鉴魏纪第七)在曹丕做出这个决定后,曹魏朝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刘晔了,大家还记得这个人吗,在司马懿平孟达的故事中他曾经有过登场,当时他曾准确预测了孟达的反叛。作为曹魏元老,他是一名料事如神的杰出战略家。在荆州风云结束后,魏国大臣普遍感觉蜀国元气大伤,无力东征,只有刘晔说刘备必然出兵,现在事实正如他所料。刘晔认为,如果不接受孙权称臣,反而和刘备一起讨伐东吴,那么很可能一举灭吴,而且魏国得到的利益会大于蜀国,这就是破局的良机,可惜并未被曹丕采纳。曹丕不接纳他的建议,他又表示,即使接受孙权称臣也不能封王,否则以后讨伐东吴就师出无名了,然而这番肺腑之言,曹丕还是没能听进去。就这样,孙权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王位以及同盟关系,他可以全力应对刘备的攻势了。这时候,吕蒙已经去世,东吴需要一个新的统帅,由于在击败关羽一战中表现出色,陆逊受命成为东吴大都督,统帅五万大军迎战刘备。其实,陆逊并不是吕蒙推荐的人选,吕蒙在临死前推荐的是朱然。当然,这并不是说吕蒙认为朱然就要强于陆逊,而是因为陆逊此时即使不需要举荐,孙权也肯定会重用他。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但朱然继承的,仅仅是吕蒙手下的少量军队以及南郡地区军事长官的职务,就像当初鲁肃接替周瑜一样,真正的全国军事大权,仍然牢牢掌握在孙权手中。这一次,孙权把权力交给了陆逊。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陆逊这个大都督,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当,因为手下这批将领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比如韩当和宋谦,就是孙坚和孙策时代的元老,潘璋是孙权的心腹,而孙桓则有着宗室身份。总之,不到四十岁的陆逊当时威望和资历都不太够,很难压制麾下诸将。他所面临的局面,比赤壁之战前的周瑜还要棘手,毕竟当时周瑜手下刺头也就程普一个人。所以,陆逊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是他的时间却不多了,因为刘备的复仇大军已经快要杀出三峡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RgAT0H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长江在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奔流于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壮丽的大峡谷,即长江三峡。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而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也分别对应着鱼腹、巫县和秭归这三个三峡内重要的地点。在蜀汉丢失南郡之后,巫县和秭归都被东吴占领,三峡中仍然被蜀汉控制的据点就只有鱼腹了。当时蜀军先锋已经突破巫县,并拿下秭归,离江汉平原只有一步之遥。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这个史书中的陆议,也就是陆逊,他曾经改过名字,由于上述资料出自蜀国方面的记载,所以与吴国的记载中称为陆逊有所不同。秭归是三峡东侧的要害之地,当初陆逊为了堵住关羽西撤的路线提前攻占此地,那么这次陆逊为何没有做太多抵抗,就轻易放弃了这样重要的一个据点呢?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T9p6K6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就是为了收缩防线,这样可以增大蜀军后勤压力反而减短了本方的补给线。而第二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陆逊胃口很大,他想打一场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若在秭归死守的话则有两种情况,第一是仍然战败并丢失秭归,这样结果和主动放弃并无差别,却伤了士气,得不偿失。第二种情况就是顺利守住秭归,等待战争旷日持久蜀军难以坚持从而退兵。而这种结果也不是陆逊想要的,因为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陆逊为何如此信心十足呢?原因就是他清楚刘备这次出师,已经犯了兵家大忌。孙子认为,因愤怒而出兵是不理智的,发动战争应该先看是否有利而不是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失控则更有可能出昏招。刘备怒而兴兵,在庙算上就已经输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毛主席在评价这段历史时曾古为今用,指出国共合作就像孙刘联盟,这之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而曹魏则类比于日本帝国主义,与它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只有先抓主要矛盾,搁置次要矛盾,才能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UayP46
而刘备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分清主次矛盾。其实他身边不乏一些头脑清楚的人,比如赵云,他劝谏的内容就和毛主席的理念完全契合,可惜此时的刘备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青年了,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他变得刚愎自用起来,不能接受任何失败。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裴注)蜀军的进展不可谓不迅速,开战没多久就推进了四五百里,但是直到222年1月,刘备仍然呆在秭归,这违背了兵贵胜不贵久的常识。那么这几个月里,刘备究竟在做什么呢?我认为刘备这段时间在做的事,是继续与孙权谈判。这么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史料记载丁厷和阴化曾出使东吴,但没能谈成。权与亮书曰:"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虽然没有明确记录这两个人是什么时候出使东吴,但是考虑到后来诸葛亮和邓芝就议和一事达成一致后,直接就把邓芝派出去了,因此丁厷和阴化不太可能是战后才担任的使者,而很有可能是夷陵之战期间就出使东吴了。刘备确实是想为关羽报仇的,吴蜀方面的史料都强调了这一点,但刘备的根本目的则是拿回丢掉的地盘,即恢复到湘水之盟前的局面。现在初战告捷且大军压境,趁势谈判是有可能会达到目的的。陆机在《辩亡论》中也指出了这一点,作为陆逊的孙子,他的言论还是很值得信服的。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陆机 辩亡论)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VjeTVn
但是东吴费劲千辛万苦夺下荆州三个郡,怎么会轻易吐出来呢,因此战争还得继续。当时刘备已经派吴班和陈式率领水军作为先导进驻长江北岸的夷陵,并夹着长江安营扎寨。长江突破三峡后流入江汉平原,但是鄂西山区到江汉平原之间也有过渡的丘陵地带,夷陵便坐落于此。古语云: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水到了这里就不再凶险,山到了这里便成了丘陵,夷陵得名的由来可谓再形象不过了。夷陵是一个重要的地点,占据这里,后面就是一马平川,因此就有了多种战术上的选择。最直接的就是走陆路东进,直逼江陵。或者也可以沿江而下水陆并进,一样可以到达江陵。不过刘备却选择了第三条路线。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X8m2TH
蜀军没有选择陆路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从夷陵到江陵陆路有将近三百里。当初关羽把江陵经营得固若金汤,急切间肯定难以攻下,如果顿于坚城之下粮道再被吴军截断的话,形势就很危险了。那么蜀军为何不选第二条路线呢?要知道,长江流出三峡后水流明显减缓,非常适合行船,再加上上游优势,水路进军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李白诗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这个道理。不过这一方案对于蜀军来说,仍然是不合适的,原因就在于水师的软肋。论起水师的强大,东吴肯定是三国首屈一指,这也是吴班和陈式的水师到了夷陵之后就不再前进的原因。但饶是这样谨慎,还是吃了个亏,陆逊趁蜀军立足未稳,命宋谦突然发起进攻,取得一场大胜。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我认为宋谦打败的就是蜀国的水军。因为在222年正月,刘备主力还在秭归,而水军先锋已经到了夷陵,宋谦如果深入敌后进攻秭归的话就有可能被夷陵地区的蜀军断了归路,因此唯一一种可能就是他打败了蜀国水师。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YH9aWb
这次陆逊选择的进攻时机极佳,之前一路撤退让蜀军起了轻敌之心,然后立刻杀一个回马枪,得胜后也不恋战,反而继续撤退,最终退到夷道,而刘备吃了亏后也率领大军追来,这个诱敌深入的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一战果也对蜀军后面的部署产生了重大影响,黄权就深刻地认识到了己方的不足之处,他对刘备表示水军不应该过于深入,否则失利的话逆水行舟想撤退就不容易了,不如派我当先锋,陛下坐镇后方。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黄权的军事水平绝对是过硬的,之前在汉中之战献计献策立下大功足见他的能力,他这么说的意思就是怕刘备因为前军受挫愤而追击,可惜没被采纳。不仅如此,刘备还把他调到长江北岸去防备魏国。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安排,因为在得不到制江权的情况下分兵南北岸,将会导致两军无法相互呼应,最后夷陵大败后黄权被迫降魏就是这个部署造成的恶果。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Zprq7V
另一方面,在法正去世后,黄权可以说是刘备身边最出色的军事参谋了,而另一个出色的参谋马良也被调离了,刘备身边已经无人可用。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222年二月,刘备率大军继续越过夷陵,抵达长江南岸的猇亭。选择这条路线的原因,除了水师的弱势以外,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联络五溪蛮。五溪蛮是生活在湘西以及鄂西一带武陵山区中的少数民族,也是今天土家族的祖先,将他们拉拢过来有助于加强己方的实力。马良本身就是荆州人,也曾长期在荆州辅佐关羽,对当地事务极为熟悉,而且又出使过东吴,外交能力也强,让他去收服五溪蛮非常合适。但这就导致刘备身边只剩下统兵的武将,而缺乏军事参谋,而刘备本身也不是个多出色的军事统帅,于是蜀军的指挥水平开始直线下降。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c1qy4U
陆逊用兵的特点就在于谋划,他不会立刻发动凌厉的攻势,而是逐步调动敌人,使其一点点落入陷阱,而自己却严阵以待,不露一点破绽,这深得兵法之要。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孙子兵法兵势第五)当初对付关羽就是如此,这一次刘备同样步了后尘,他完全进入了陆逊为他预设的战场。由于蜀军的退路只有夷陵,而驻守夷陵的水师实力又较弱。东吴在水军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对夷陵发起第二次攻击,夷陵一旦失守,蜀军就会被断了归路。但现在蜀军士气正盛,又擅长山地作战,目前还不是进攻的时候,陆逊决定继续等待。他是不怕等的,因为只要夷道不失,他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战争的持续,胜利的天平逐渐向东吴这一方倾斜了。从222年2月开始,吴蜀两国大军就在夷道一线对峙,此时蜀军从巫峡到夷陵设置了数十个营寨。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从巫峡到夷陵前线差不多是六百多里,这也是曹丕说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应该仅仅是蜀军的粮道而已,如果要是军事部署就完全没道理了,因为营寨之间距离太远根本无法互相支援。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双方具体的军事部署。刘备是将他自己的主力放在长江南岸的猇亭,另外还有三支部队,分别是驻守于夷陵的水军、驻守于长江北岸的黄权部,以及拉拢了大批五溪蛮兵参战的马良部。陆逊的部署则是将大营安在夷道外围,让孙桓守夷道城,形成掎角之势,另外东吴水军在长江上游弋,在保持制江权的同时等待战机。综合来看,刘备虽然表面上声势浩大且占据大片地区,但是兵力比较分散,且各部之间互相支援的能力不强。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edniju
其实,当时蜀军已经陷入一个非常不利的局面了。孙子认为,虽然能攻城略地但却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巩固战果的话,这时候就很危险了。可惜刘备身边并没有人能提醒他这一点。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但凡两军长期对峙,都不可能无限期地等下去,等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等待局势的变化,等道、天、地、将、法五方面总体上占有优势的时候,就是决战的时刻。也就是说两军长期对峙,如果你想坚持下去,就必须得有后手,否则漫无目的的等待就是自取灭亡。诸葛亮曾说:“要是法正还在,夷陵之战就不会败得这么惨。”而曹操也说过:“刘备能在定军山打胜仗,肯定是有高人指点,他自己没这个能耐。”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
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这些评价都是很中肯的,因为对于刘备来说,让他领兵冲锋陷阵确实是一把好手,但让他指挥大兵团作战就不行了。此时如果尝试联络曹丕夹击,或者去羞辱陆逊不敢交战,从而激起东吴将领的愤怒,这些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刘备却没这么做。或许他觉得粮道畅通,完全可以继续消耗吧。这时如果颇具智谋的黄权在身边,结果一定不是这样。关于夷陵之战,东吴方面参战兵力是明确的五万人,而蜀汉方面的兵力则有多种说法。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看法是蜀军只有四万人,这是比较直接的一个数据,出自魏书,被裴松之引作注。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裴注)而这四万人再加上马良招募来的五溪蛮兵,共计是五万多人,这也和孙权传中提到刘备军队五十余营相吻合,因为汉代军制,一营大约千人左右。这种是主流看法。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还有一种说法是刘备大军共有八万多人,这种说法出自《傅子》,也被裴松之引作注。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裴注)关于这两种说法,笔者个人倾向于第二种,即蜀军八万以上,理由有三。第一,孙权给曹丕上书是黄初三年一月,当时刘备本人还在秭归,这时候出秭归的应该是蜀军先头部队,不包括刘备所率的本部,毕竟作为皇帝,身边军队数量不可能太少。另外上书中也用到“支党”一词,支党即党羽,也就是党羽就达到四万人而不是全部。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fjS2Jw
第二,《傅子》成书比《三国志》还要早一些,作者傅玄应该很容易搜集到准确的资料。傅玄是魏国人,作为第三方应该会很客观,没有道理夸大其词。另外傅玄性格诚实正直,更不可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无根据地乱说。第三,如果蜀军仅仅和东吴兵力相当的话,东吴就没有必要这样如临大敌了,主场作战应该更具优势。根据以上几点原因,应该可以得出蜀军比吴军要多出不少这一结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备才会自恃兵力强大,即使在夷道难以寸进也不考虑退兵。但是对面的陆逊就不一样了,他对整个战局是有着清晰的规划的。在担任大都督之初,陆逊经历了不小的信任危机,因为他本身在军中威望就不足,再加上开战不久就丢了巫县和秭归,桀骜不驯的军中大佬们一定感觉这个大都督名不副实。好在陆逊趁蜀军不备派宋谦实施了一次反击,这样扳回一城,暂时解决了这个危机。但是现在第二次信任危机又来了,因为诸将对陆逊的乌龟战术颇为不满。当时刘备见陆逊始终避而不战,就令大将吴班率数千人来到平原上安营,作为诱饵吸引吴军来攻。说实话这一计策有点太小儿科了,我有五万大军,你派几千人来挑战,明显就是有埋伏,否则那不是来送死的吗,后来诸葛亮在卤城引诱司马懿出战,可是自断退路,亲临险地才得以成功的。刘备这样简单的计策,怎么骗得过陆逊呢?可是偏偏就有人吃这一套。若不是陆逊坚决反对,诸将肯定会出击。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h9TxZE
刘备见陆逊没有上当,就撤去了八千伏兵,吴军诸将见到事实摆在眼前,也都无话可说了。不过,本土上敌国大军长期驻扎,自己却毫无作为,久而久之手下肯定会再闹起来。于是陆逊也和五丈原之战中的司马懿一样,搬领导出来当救兵——如果孙权也认可他的策略,那其他人自然无话可说了。陆逊给孙权的信中讲到的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刘备逆天而行不会有好下场(怒而兴兵)。第二就是刘备的部署有致命的缺陷,因为蜀军没有水陆并进,反而处处连营据守。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其实,水陆并进的前提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上游优势。而蜀军水师战斗力不强,水陆并进的话容易被吴国水师击败,因此舍船就步是刘备唯一的选择。为什么说高手的套路都是类似的呢?因为他们都有着极其高超的说话水平,也善于揣摩人的心理。陆逊这么说,其实和五丈原之战时候司马懿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司马懿说诸葛亮要是真厉害就东出武功水,如果西上五丈原则不足为虑。明知道对方不会做出冒险的举动,反而故意把这一选项说出来,不仅能够凸显自己的睿智,还能增强本方官兵的信心,可谓一举两得。陆逊的劝说应该是奏效的,他坚守不战的策略得以贯彻下去,军中也平静下来。时间在双方的对峙中一天天地流逝,进入盛夏六月,战局又发生了变化。当时有一个比较奇怪的记载,说有黄气在距离秭归十多里的地方出现,宽几十丈。而接下来十几天后蜀军便被彻底击溃。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按说黄气是天子气,是祥瑞,但半个月后蜀军却遭遇灭顶之灾,这个反差过于巨大,让人感到有些不理解。我想陈寿这么写不可能是漫无目的的,他真实的意思或许是想表明因出现祥瑞令蜀军上下大喜过望从而放松了警惕,最终导致一场惨败。当然这仅仅是推测。对面的陆逊确实在做进攻的准备,在几个月的对峙之后,他苦等的战机即将来到。这个时机选择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古人云:七月流火。意思就是在农历七月天气开始转凉,闰六月也差不多,这个时间节点就是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刻。经过一整个夏季酷热的折磨,目前正是蜀军的士气的最低点。不过吴军诸将却对此不太认同,他们认为刘备深入边境数月,刚来的时候你可以打他个立足未稳,现在人家防守严密,机会早就没了。其实这种看法倒也不能算错,毕竟对方据险而守的话,强攻并不是上策。但是从全局角度来看就有些片面了。几个月前,刘备率军从秭归出发,快速进兵来到猇亭前线,这种做法符合孙子兵法中“轻地则无止”的观点,因为蜀军没有在边境地区过久纠缠。这时候要是立刻发起进攻就是散地作战,敌军士气正盛,一旦失利就是兵败如山倒,这太过冒险。而蜀军到达猇亭后,就变成了重地作战,此时应该因粮于敌,逼迫对方在不利的局面下交战。但蜀军没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优势就逐渐转移到吴国一方了。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重地则掠。(孙子兵法九地第十一)力排众议后,陆逊发起了进攻,当然以他一贯稳健的风格,并不会立刻全面出击而是要先做一个试探。乃先攻一营,不利。(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imRx8Z
试探是失败的,这更引起了吴军诸将的不满,他们觉得这简直是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嘛。诸将皆曰:“空杀兵耳。”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陆逊心中压力虽大,但他却胸有成竹,因为小的牺牲是有意义的,通过这次试探,他已经发现了蜀军的软肋。刘备沿着山岭布署军队,虽然利于防守,但周围林木众多,非常适合发起火攻。而且当时已经到了闰六月,换算成阳历怎么也是八月底九月初了,宜昌市的汛期大概就是阳历6-8月,这时候汛期基本已经过去,天气逐渐干燥下来,也是发动火攻的有利因素。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另外夏季湖北省多起东南风,东吴军队所在的夷道正好位于蜀军大营猇亭的东南方,如果趁着火势发起进攻,在上风方向的加持下绝对是事半功倍。火发上风,无攻下风。(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l9LGu4
如果能成功实施火攻,就会导致敌军夜惊,也就是俗话说的炸营。夜惊的后果极其严重,古代军队因为通讯不畅,一旦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官兵之间以讹传讹,恐慌的情绪就会成倍扩散,进而整个军营都会一片大乱。此时趁势进攻必将大获全胜。但令人意外的是,率先做出动作的居然是刘备,蜀军先锋向驻守夷道城的孙桓部发起猛攻,情况一度十分危急。但是陆逊临危不乱,他做出了最理智的决定,即按原计划行事,不去救孙桓。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逊曰:“未可。(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他认为孙桓很得军心,而且夷道城防备完善粮草充足,蜀军急切间难以攻下,如果援救的话就要与敌军野战,正中对方的下怀。这时候若按原计划行事,则可以击溃蜀军主力,最后就算夷道城丢了,仅剩下先锋部队的蜀军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pUhaW1
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我相信陆逊发起进攻的时间应该是夜里,毕竟夜间突袭比白天更加出其不意。果然,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蜀军官兵彻底陷入了混乱。陆逊趁势命令全军出击,攻破蜀军四十多处营寨,从而大获全胜。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qTNrR1
陆逊最擅长切断敌军后路,当时进攻关羽的时候,他就先攻占了秭归,这次陆逊仍然用了这一招,他派大将韩当和朱然攻占了涿乡。
涿乡位于宜昌市西,就在夷陵附近,这样等于截断了刘备撤回益州的路线。宜都之役,与陆逊、朱然等共攻蜀军于涿乡,大破之。(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然别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s5pQne
刘备向秭归方向撤退的路线已经被堵死,他只好暂时在马鞍山固守。由于蜀军之前的五十多座大营已经被攻破了四十几座,因此刘备残余的部队应该还有一万人左右。其他的包括水师、黄权的江北军以及马良的五溪蛮军不是被击溃就是彻底失去了联系。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要注意这个马鞍山可不是今天安徽的马鞍山。根据宜昌府志记载:马鞍山在长阳县东南三十里,山极高大,宽广约数十里,中峰突起,自宜都望之,形如伏马,相传汉昭烈驻师于此。这个地方距离猇亭主战场不远,因此陆逊大军很快就追了上来。然后四面围定开始猛攻。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由于蜀军占据地利,而且退无可退只能拼死抵抗,吴军虽然兵力上有几倍的优势,但还是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这个死者万数并不是说刘备剩下这一万多人全部战死,而是死者数以万计的意思,史书中昆阳之战的描写也有类似用法。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ub7d28
所以说双方死者数以万计,不可能全是蜀军,吴军也伤亡惨重。其实,陆逊只要围而不攻,马鞍山的蜀军残兵就会因断粮而不占自溃,那么他为何要付出巨大代价强攻呢?我认为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攻山的主力正是当初关羽和于禁的降军,因为他们是降卒,地位比较低,所以才会被当作炮灰而消耗掉。这时江北的黄权应该也得知了刘备全军覆没的消息,但由于制江权掌握在东吴手里,他也无法援救,迫于无奈最后只好北上投降曹魏。此战过后,刘备仅有的军队也覆灭殆尽,他只好命人点燃铠甲暂时阻挡吴军,然后趁夜色逃走。好在当初马良和五溪蛮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刘备得以顺利穿过武陵山区,走小路返回秭归。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ExmawHt
然而,即便到了秭归也算不上彻底脱离险境,因为一个年轻人带着复仇的怒火紧紧追了上来,他就是孙桓。之前在夷道城被打得那么狼狈,孙桓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恶气的,这次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一直到了白帝城附近的夔门才停下来。等刘备进入白帝城,才算基本安全了,他感叹说:“当初我去京城结亲的时候,孙桓还是个孩子,没想到现在竟被他逼到如此窘境。”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看着陆逊和孙桓两个后起之秀,戎马一生的刘备或许真的感到自己已经老了。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六)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F0uqlS9
获得大胜之后,徐盛、潘璋、宋谦等将领仍觉得不满足,他们认为继续向白帝城发起攻击便可一举擒获刘备。
但作为一名杰出的统帅,陆逊对于局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明白曹丕是在坐山观虎斗,是不会坐视东吴一举灭蜀的,何况东吴也没有这个实力,因此力主撤兵。后来的发展也正如他所料,不久之后曹丕就发起了大规模南征。在这场持续一年的大战中,陆逊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他以五万人的劣势兵力,几乎歼灭了一倍多的蜀军,这样辉煌的战果足以和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坎尼之战比肩。回顾战争的全过程,陆逊的指挥深得兵法之要,没有任何失误,这足以让他进入三国一流军事家的行列。随着第二年刘备的去世,三国老兵的时代已经彻底成为过去,战场上的新秀们将逐次登场,他们将成为晚三国时代战场上最璀璨的明星。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YD_cnt_0_016pBF73fPl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