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为何那么嫌弃刘备呢?
清风哥 发表于:2022-3-7 07:52:4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25


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尽管真实的三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 但他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通过里面的中间善恶,用一种民间文化的形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历史普及教育。

因为是民间文化,就免不了选取典型人物,展现鲜明的人物性格,而且无法避免脸谱化,毕竟一个复杂的人物很难被人几乎,想刘备和曹操这样,一个忠,一个奸,一个好人,一个坏人,大家记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

三国的故事,从宋朝开始,就有了中间善恶的区分,刘备一方逐渐变为正统,成了好人,而曹操一方,则逐渐演变成了篡汉的一方,曹操本人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这种形象,自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出来之后,尊刘贬曹就更加的明显,自从小说流行之后,曹操奸臣的形象就彻底深入人心,而且经常是跟刘备的仁义放在一起比较,曹操和刘备成了三国演义里,人格典型的两个极端。

一个是仁义的代表,为了百姓,不惜在被人追杀的时候,带着百姓走,而曹操则是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屠城,这样的曹操和刘备,一个深度人心,一个遭人唾弃。

但奇怪的是,当刘备占据了四川之后,就要进一步读取汉中这个战略要地,要不然刘备的四川根本站不稳,所以对于汉中这个战略要地,刘备是一定要拿下里的。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全天下都知道刘备仁义,而曹操奸诈,但当时占据汉中的是张鲁,他说出了一句让人非常费解的话,“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这个就很让人费解了,张鲁为什么对刘备如此抗拒,而对曹操如此喜欢,用了非常夸张的说法,说宁给曹操当奴,也不去做刘备的座上宾,而事实上后来张鲁也的确是投降了曹操,尽管刘备占领汉中的目的实现了,但汉中的人口大部分都被曹操给迁徙走了。

这就非常奇怪了,张鲁和曹操之间,也没什么亲戚关系,张鲁自己割据汉中,靠的也不是曹操的关系,相反曹操能够割据汉中,靠的都是当时的益州牧刘璋。



要弄明白张鲁为什么如此亲近曹操,就要从东汉末年的一次大动荡开始,这就是黄巾军起义,正是这次起义彻底造成了地方军队的军阀化。

黄巾军起义依靠的就是当时的道教,古代造反利用宗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式,而当时的道教在中国有两个大的分支,一个是黄巾军的张角,而另外一支力量,就只张鲁。



事实张张鲁在汉中的政权,是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依托道教的组织形式,在汉中割据为王,自己既是世俗政权领袖,同时也是道家的最高祖师。

而曹操之所以能跟道教扯上关系,是因为曹操收编了大量的青州兵,而青州兵也是黄巾起义的一支,朝廷派曹操去镇压,而后来曹操就精挑了里面战斗力强的,作为自己的兵员,后来青州兵也成了曹操最核心的班底。



曹操之所以能够收编青州兵,是因为曹操同样利用了道教,这支部队是把曹操当做教主来看待的,他们完全只听命于曹操一个人,在他们的眼里,他们不是为国家政权而战,他们完全是为曹操这个教主而战。

后来曹操死后,曹丕居然完全指挥不动这个军队,因为曹丕有了其他的资源,也不需要再依靠什么道教了,指挥不动干脆就解散了青州兵,从后面的事也能看出来,曹操当年的手腕,完全是那种宗教式的控制。

曹操既然领着青州兵,张鲁很自然就对曹操另眼相看,这相当于就是自己人呀,张鲁如此坚定地要投降曹操,根子就在于,张鲁完全是把曹操看成是自己人。



而曹操对张鲁也是非常好,答应张鲁的封赏也都没少,张鲁和他的家族归降了曹操之后,封张鲁为阆中侯(,食邑一万户,曹操将他和家属带回邺城,封张鲁的五个儿子及阎圃等人为列侯。

很多时候,人品好是一方面,但是别人之间如果有特殊联系的话,就不是人品好能够征服的,曹操和张鲁就是这种特殊关系,所以张鲁才会如此决绝的拒绝刘备热选择曹操。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阆中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