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何民:情涌笔端,写不尽都江堰四季风景——读刘建华散文集《岁时都江堰》
极品小处男处v 发表于:2022-12-10 07:33: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14


文/何民

我和刘建华相识是从读他的诗集《手掌上的情歌》开始。

那是汶川地震后,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资助出版了一套都江堰作家的丛书,王国平赠送了我一套,我在10多本书的作者中看到了刘建华的名字。我是土生土长的都江堰人,自认为对都江堰的文坛很熟悉,咋就不认识这个叫刘建华的诗人呢?于是,就开始读这本《手掌上的情歌》,去认识刘建华。后来,在文友聚会中,我见到刘建华。

这些年,断断续续看了不少他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的诗作,包括早些年他用大漠刀客的笔名在博客上发表的作品,感觉到他的诗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很有个性。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情思汹涌的诗人。

2022年初冬,刘建华突然推出了他的“三遗都江堰系列”作品,第一本就是散文集《岁时都江堰》,这让我等文友大吃一惊。此时,距他出版第一本诗集《手掌上的情歌》已经过去10多年了。

这本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洋洋洒洒20多万字,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为导引,将都江堰这座“三遗之城”纵横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民情风俗、风景名胜、山水风光、城乡建设、生态旅游等等尽收笔端,以诗人的激情为这座名闻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都江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市不大,名气却相当大,戴上“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水利工程遗产”三顶桂冠后,其声名更是如日中天,惊艳世界。古往今来,写都江堰的诗词书籍汗牛充栋,佳作绵绵,至今仍有不少作家诗人在为都江堰铺陈文字。刘建华是从营山走来的歌者,他加入到这个写都江堰的队伍中来,能写好都江堰吗?事实证明,我的怀疑是错的,他把二十四节气下的都江堰写得流光溢彩。

《岁时都江堰》写都江堰的二十节气,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节气上,而是巧妙地以农历二十节气为经,以脚下的土地为纬,抒写都江堰的四时风景。二十个节气就是24个篇章,从立春起笔,渐次写到立夏,逐步写到立秋,最后移笔至立冬。四季轮换,仿佛是一位画家,心情愉悦地向读者徐徐展开都江堰的一幅四季画卷。

从时空上看,刘建华在写《岁时都江堰》时,任意挥洒笔墨,显得无拘无束,上下几千年,从古写到今;宏大到太空航天飞行,近到都江堰的山水河流,再细小到微距镜头下的一粒桂花,收放自如地将二十四节气下的都江堰别样风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岁时都江堰》在谋篇布局上虽然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引,却又不受其约束,在时间和空间经纬中奔跑,有点像人们口中的“散打”,放得出去,收得回来,聚焦点却始终在都江堰。这种写作手法在散文中虽然比较常用,用得好可丰富文章的内涵和外延,用不好就有离题万里之虑。

《岁时都江堰》的24个篇章中,比较好地利用了散文特点,笔触挥洒自如,在时序的渐进中,抓住节气变化的特征,写出了都江堰丰富的山川地貌、风物景观、民情风俗、人文历史,既有宏观景物上的大写意,又有微观景物上的工笔细描,丰沛而又精彩。

刘建华的《岁时都江堰》还有一个特点,我称之为诗意的写作。

刘建华是诗人,近年开始散文诗创作,收获颇丰。这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发端于新文化运动,滥殇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今天已成为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两年,刘建华在诗和散文的中间地带突然发力,创作出不少散文诗佳作。他在写《岁时都江堰》时,因喜爱散文诗的缘故,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散文诗写作手法嵌入到书中,既叙事又抒情,几乎在每一个节气篇章中,我们都可以读到诗情满满的佳句。

刘建华虽然祖籍不是都江堰,但他在都江堰工作生活了20多年,他热爱这块土地,都江堰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可以说,他的生命和血液已经融入都江堰的山水之间,他才能对都江堰有这么炽烈的爱,在书中才能处处流淌出爱的诗意。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营山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