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法院老观法庭:传承红色司法文化争创枫桥人民法庭
极品小处男处v 发表于:2023-6-22 11:16:3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48


阆中法院老观法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将传承红色基因与新时代发展有机结合,将红色法治信仰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积极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不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好“三个强化”,赓续红色法治文化

强化红色浸润,绘就传承底色。1933年9月,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市老观镇彭家院设立阆苍县革命法庭,巩固了红色苏维埃革命政权。90年后的今天,老观法庭依托本土红色资源,以传承革命法庭精神为核心,厘清红色司法脉络,收集整理文保资料,积极舆论宣传造势,以红四方面军完整的红色基因为起点,进一步丰富着本土的红色司法样本库。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将党建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法庭支部“守红色初心 创枫桥法庭”品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并通过积极开展研讨会、读书班、知识测评等多种活动,巩固检验政治学习成果,并切实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强化基础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建设,升级更新安保设备,加强与派出所联防联动,保障诉讼公共场所安全。院领导定期带队调研法庭工作,共享法庭优秀经验和成果。在干部提拔、职级晋升、绩效考评中优先考虑有长期法庭工作经历的干警,吸引和激励年轻干部扎根法庭,队伍活力不断释放。





构建“三项机制”,践行司法为民初心

构建“共建+共治”的诉源治理机制。加强与当地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协同联动,诉前调解纠纷200余起。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联系,为辖区党委政府决策、社会矛盾化解和维稳工作提供法律参考,实现信息共享。积极指导辖区5个村社开展“无讼村居”的创建活动。同时针对审判、执行、信访等工作中发现的漏洞、问题、不足及时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3份,不断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规范化。定期深入辖区政府、企业进行调研,对其重点工作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梳理,并提供法律咨询及建议,增强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构建“类案+调解”的执法办案机制。根据辖区纠纷类型特点,老观法庭探索建立案件审理指引,统一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流转、种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案件裁判尺度,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群众生活秩序,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积极邀请当地的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和德高望众的乡贤参与调解17起矛盾争议大、当事人对抗激烈的群体纠纷,并召开工作经验分享会5次,进一步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大力推进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多形式开展纠纷的化解、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

构建“线上+线下”的司法服务机制。线上搭建“法官+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员”微信联络群4个,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的典型案件进行宣讲,对群众在微信群中提出的法律问题及时解答并提供法律服务。线下每月至少开展1次“片区法官拉家常”活动,法治副校长每学期开展1次送法进校园活动,对赡养、相邻权纠纷中的典型案件,把农户院坝作为审判点,今年以来就地审判调处5件案件。



做优“三项举措”,擦亮护航古镇名片

老观镇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身处其中的老观法庭一直致力于擦亮护航古镇的法治名片。

提供便民诉讼。完善窗口职能,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做实网上立案、网上材料收转、网上资料查询、网上送达等服务功能,为当事人提供集约高效、便民利民的诉讼服务。开通“老弱病残困”当事人诉讼案件办理“绿色通道”,积极帮助困难当事人办理诉讼费减免和申请司法救助,将司法服务切实送进群众心坎。

引领文明乡风。尊重并吸纳当地“红色乡风”文化资源作为法律的补充规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妥善处理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不断提升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引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做实调查研究。深挖红色司法资源,撰写的《赓续与融合:法院文化建设中的红色篇章》在四川法院首届法治文化论坛中荣获一等奖。老观法庭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收集居民法治意见建议200余条,为审执工作赋能。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阆中法院老观法庭将继续把传承红色基因与新时代发展有机结合,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着力打造聚民力、解民忧、惠民生的枫桥阵地,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来源:阆中市人民法院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阆中,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