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博士陈卫回乡支教记
杨俊语语il 发表于:2021-11-23 07:35:5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62


11月15日上午,教育学博士陈卫给陈寿中学初中班级上兴趣课。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洪源 摄

人物名片

陈卫,四川蓬安人,教育学博士,曾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工作,已退休,曾任中小学校长、高校系主任、副县长等职务。他长期从事教育原理、基础教育、教育考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退休后,陈卫自愿参与“银龄讲学计划”,在蓬安二中支教一年,目前在陈寿中学支教,主要任务是指导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协助学校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凭借着勤奋努力,蓬安人陈卫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并分别取得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教育原理博士研究生学位;在重庆市教育局教研室、西南师范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都留下了陈卫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

在北京创办花家地实验小学,成为当年第一个“戴博士帽”的小学校长,而后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工作,从事普通高考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工作直至退休。2019年,已是63岁的陈卫,闲不住也不想闲住,主动申请加入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研究制定的“银龄讲学计划”,回到家乡南充支教。

“你在家好好保重身体,我回家乡回报父老乡亲去啦!”2019年9月,背上行囊,陈卫微笑着与老伴道别。

“小沙龙”教导温暖学生前行之路

不同于以往回乡探亲时的来去匆匆,这次,脚踩在家乡土地上,陈卫心里感觉很踏实,背上的双肩包仿佛也变得沉重了一些。

第一站是蓬安二中,这所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农村孩子,陈卫的使命是来帮助高三班级提高高考成绩。

看着家乡这些年的巨变,陈卫欣喜不已,可面对着大部分父母在外务工的蓬安二中学生,陈卫内心又深感责任重大。

办理好交接手续后,陈卫正式上岗,他主动向学校申请住在男生宿舍里。“只有更加贴近学生,才能更加了解学生”,是这位老教育人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

在宿舍楼里,陈卫看着学生们起居生活;在教学楼里,陈卫看着学生们念书学习;在老师办公室,陈卫与校长、老师沟通交流;在校园里,陈卫转转看看……蓬安二中的大小情况,他逐渐了然于胸,渐渐地,师生们都与这位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的老爷爷熟络起来,一声声“陈老”便是最亲切的问候。

“学生宿舍走廊很长,窗户玻璃又小,一旦关了门就不通风,孩子们住在里面不安全也不舒服。”陈卫找到学校领导沟通交流,后来学校得到县上拨付专项资金,为学生解决了宿舍通风问题。

2019年10月一个早读时间,陈卫在教学楼4楼巡视,看见一个女生突然晕倒,当时他顾不得多想,背起这个女生就向医务室冲,结果自己却伤了腰,医药费五千多元都是自费的。陈卫至今还常犯腰疼,为这事妻女没少埋怨他,而每次陈卫总是笑笑了事。

“我们班上的廖同学,成绩虽好,但总感觉他不怎么自信啊。”一天,陈卫找到廖同学的班主任,笑着说课余时间要邀请廖同学坐一坐。

陈卫口中所说的“坐一坐”,就是在他的办公室里,两三张小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放着水果、饮料和一些书籍,学生们就和他围坐在一起,说说心事和困难,聊聊天、看看书,可以聊很多,也可以话很少,只要学生们放下拘束就行。

“我爸妈都在广东打工,一年到头回来一次。自己出身农村,感觉很自卑。”廖同学面对和蔼的陈卫,敞开了心扉。

“我也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啊,况且你成绩很好,应该更加相信自己才对。”陈卫给廖同学讲起了自己的求学奋斗经历,言辞间充满鼓励。而后,再见廖同学时,陈卫看到了他眼里自信的光。

在蓬安二中的一年时间里,陈卫在办公室用这种“小沙龙”的方式,与学生们探讨学业聊聊人生,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

也是这一年,蓬安二中学生高考成绩大幅提升,廖同学也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下转3版)

(上接1版)

“大课堂”教育开阔学生崭新视野

“教育不应该只关注成绩,课堂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多年来,陈卫一直践行着“大课堂”教育观念。

在蓬安二中,针对农村学生信息接收源相对闭塞的问题,陈卫通过联系自己结交的多方朋友,努力为农村孩子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带领学生们到科技企业参观,亲身感受裸眼3D技术的神奇魅力;带领学生们去高校参观,提前感受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每一次去感受、去体会,学生们总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些在教室课堂上讲得再多也得不来的体会,随着校外课堂的一次次潜移默化,都内化成学生们上进的动力源泉。

在蓬安二中短暂的一年支教结束后,陈卫又“转战”陈寿中学。和蓬安二中不同的是,陈寿中学大多数学生的父母能陪伴在身边,但存在部分家长不懂如何科学培养教育子女等问题。

“这是一个普遍的教育问题,要想教育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学校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属于家庭和社会的职能。”在陈卫看来,一名学生的培养应当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家庭职能的缺失和社会职能的忽略,这就要求学校除了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尽可能地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职能。

“大课堂”教育就是基于此提出来的。学校带着学生学习知识,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正好发挥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职能。

不仅让学生走出去,节日里,陈卫还邀请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到陈寿中学开展文艺表演活动,既给对方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舞台,也让自己学校的学生开阔了眼界。

“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完全人格

如今,在陈寿中学,各学科课堂上形成了这样一个惯例:老师将提前复印好的短篇文章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待学生们阅读完后,这节课才进入正题。

“在陈老的探索建议下,学校开始施行‘大阅读’教学,每节课上,老师拿出3至5分钟,发放提前选好、复印的短篇文章,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阅读和喜欢阅读。”陈寿中学校长吴勇说,按照每天7节课算,一天下来,学生的有效阅读时间便保证在半个小时以上。

陈卫认为,一个人应该终身学习、终身阅读。他将“大阅读”教学带进陈寿中学课堂,受到了学校师生一致欢迎。在他看来,一堂好的教学课程应该满足“三个全”,即全员参与、全神贯注、全角体验。

“发放阅读资料能让全员参与,而静下心来参与阅读,既做到了全神贯注,又做到了全角体验。”陈卫说,学习任何新知识都需要已有的旧知识来搭桥,而广泛地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完全人格、提升悟透能力,对于学习任何知识都能起到奠基作用。

除了在教学上关心学校师生,陈卫还从细微处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为了解决一些中小学校的“老式厕所臭”的问题,陈卫在蓬安县、嘉陵区,先后找到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沟通交流,如今,蓬安县和嘉陵区都在积极推动“学校厕所革命”,着力解决学校厕所“老”“臭”等问题。

转眼又到年尾,陈卫在陈寿中学任教的时间所剩不多。和吴勇一样,全校师生都舍不得陈卫离开。

“只要学校需要我,只要我还能出一点力,那我就愿意留下来。”陈卫说,他从农村走出来,到今天学到了一些知识,全是靠着当年父老乡亲的供养。他愿意继续发挥余热,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