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赛带动民赛!成都大运会东风吹来群众体育黄金季
宇宙无限 发表于:2022-4-13 18:23:3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21

在刚刚过去的3月,成都人迎来自己的“体育黄金季”。

3月25日,“爱成都·迎大运”“运动成都”成都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第二届社区运动会拉开帷幕。

3月29日,“大运有我·乐享大运”2022年成都市第三届社区运动节正式启动。

借助“大运东风”,一系列全民健身、群众赛事活动以“线上+线下”的形式火热开展,在成都市民中间掀起运动打卡热潮。

举办一届精彩的大运会,不仅为城市赋能,更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带来丰富大运惠民成果,所感所享快乐的体育魅力。以名赛带动民赛,将成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又一重要推手。在接下来4年,每年都有大赛、名赛的成都,以多层级、多元化、全龄段为特色的“民赛”将更加高质量蓬勃开展。

打卡!18个大运项目走进社区

“枪托抓稳,眼睛看到靶子,放慢呼吸……”3月29日,锦江体育公园,“大运有我·乐享大运”2022年成都市第三届社区运动节启动仪式现场,蓉城市民大运项目体验嘉年华正同步进行。射击、射箭、乒乓球等18个成都大运会比赛项目,都“搬”到社区运动节现场。一些平时较难体验到的射击项目,引发市民“打卡热”,让人大呼过瘾。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社区运动节中“植入”成都大运会比赛项目,目的是让更多社区居民体验和了解成都大运会各比赛项目的内容,感受大运会带来的运动快乐,进一步扩大赛事辐射效应。



“大运有我·乐享大运”2022年成都市第三届社区运动节启动仪式现场

接下来,从4月持续到8月,社区运动节将持续推出“大运有我”·跑向大运、“大运有我”·冠军就是你、“大运有我”·最萌蓉宝宝、“大运有我”·我的大运故事等“一月一主题”活动,在全市社区营造全民支持大运、参与大运、共享大运的热烈氛围。从传统的广播操、踢毽子、跳绳,到时尚的足球、网球、飞盘、棒球、攀岩、轮滑、铁三,再到现在的大运比赛项目“全体验”。三届社区运动节不断“进化”,越办越精彩。截至目前,社区运动节相关活动已覆盖全市3000余个社区,累计参与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

尤其是近两届,社区运动节以“爱成都·迎大运”“大运有我”为主题,结合居民健身习惯、社区治理特色、社区体育设施条件,举办家庭体育、亲子体育、趣味体育、科学健身知识宣传等富涵“体育+”理念的各级各类社区体育活动,构建起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三级体育活动体系,年均开展超过3000场次活动,基本实现“一社区一品牌”。推动“大运有我”理念深入人心。



2022年成都市第三届社区运动节现场

“目前,成都推进社区体育运动已实现‘四个一’计划,即每一位社区居民至少熟练掌握1项体育运动;每一个家庭每周至少参与1次全民健身活动;每一个社区每月至少开展1次社区‘体育+’活动;每一位社区居民每年至少1次走进在蓉举办的国际赛事中,亲身体验赛事魅力。”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爱成都·迎大运·享温江”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行动暨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社区运动节

“停不下”的大运惠民健身活动

以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举办成都大运会为契机,坚持“谋赛”“惠民”相结合,积极推进赛事活动走进市民生活,成为成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重要途径。

去年,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500万人次,接纳市民健身人数提升25%;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962场次,比目标高出1900多场次。除了社区运动节,今年还有一系列以“爱成都·迎大运”“大运有我”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例如,比社区运动节更早开幕的第九届成都市“健运会”,就设置了竞赛组、特色组、老年组和青少年组4个组别,包含足球、篮球、乒乓球、棋类、游泳、徒步、太极拳、门球、冰雪项目、绿道健身等90多个项目,将吸引超百万人次参加。



“爱成都?迎大运”“运动成都”成都市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同时,成都还制发“大运有我”全民健身时空地图,以市级、区(市)县为单位,每月发布“天府绿道健康行”“运动汇"、蓉漂体育季、大运场馆惠民健身周、“大运有我 全民迎大运”线上每月一主题活动等全民健身活动计划,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可知可感、触手可及的系列健身活动。除了官方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民间体育团体自发组织的各项健身活动,也“见缝插针”进一步丰富市民运动生活。



2022跑步公园环湖接力跑活动

3月27日,成都知名跑团“跑步公园”在青龙湖湿地公园组织开展了环湖接力跑活动。一场“小而精”的赛事,却吸引了众多成都跑步界的“大神”来参与,这其中就包括国家一级运动员、四川省大学生运动会800米纪录保持者刘纪建。



2022跑步公园环湖接力跑活动

刘纪建告诉记者,无论是成马、双遗马拉松这种官方体育活动,还是民间性质的跑步活动,他都积极参与。“这几年,成都开展了很多大运主题的体育活动,造就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氛围,而这也是促使市民不断运动打卡的重要保障。我相信,随着成都大运会的到来,将带动更多成都人爱上体育,爱上跑步。”刘纪建说。

转变:市民不仅要观赛更要参赛

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并首次提出“以名赛带动民赛”。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名赛带动民赛”是成都市的新提法,是与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相呼应的举措,希望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契机,提升全民健身赛事的举办水平和市民参与度。

首先,成都将举办“五大赛”,通过承办国际大赛,可以增加、增强成都市民的观赛机会和观赛体验,从现场观看体育比赛中体验竞技精神和运动的魅力,从而激发市民参与运动健身和体育比赛的动机。

其次,通过筹备、举办高水平赛事,可以培育出一批属于成都自己的经验丰富的赛事管理者、组织者和志愿者。然后再鼓励这些“专业人士”投身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中,用丰富的经验来提升全民健身赛事的水平,包括赛事组织、赛事规范和安全保障等,从而提升市民的参赛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激发健身动机和提供赛事支持两方面,引领成都市民由观赛人群转变为参赛人群,推动形成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互促互进的良好发展局面,这也就是我们提出‘以名赛带动民赛’的初衷。”成都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可以说,随着成都大运会的到来,全民健身的火种已经点燃,并进入到一个“超长待机”阶段。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成果、大运惠民行动实施成果,将深度惠及每一名爱运动爱健身的成都人。



天府绿道健康行活动

按照2022年全市体育工作暨大运会筹备工作推进会议上所提要求,接下来成都将进一步“坚持精准服务,提升市民健康生活品质”。紧扣“大运有我·乐享大运”主题,以天府绿道健康行、社区运动节、乡村运动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为载体,持续实施大运惠民行动,开展覆盖“全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5000场次。完成国民体质监测12万人,培训社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0名。

蒲囝 红星新闻记者 姜山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都,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