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园区变景区 家园变公园
飘渺九月 发表于:2022-11-30 11:14:14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321
蓬安:园区变景区 家园变公园-1.jpg

睦坝镇村民正在施肥 蓬安记者站 周亮 摄

近年来,蓬安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任务,立足资源禀赋,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多点开花,农民多渠道增收。

Part1睦坝镇构建联农带农富农长效机制

11月22日,记者走进蓬安县睦坝镇现代粮油产业园,只见碧绿葱茏的小麦出苗显行,壮壮实实的油菜苗长势喜人。

“嗡嗡嗡……”田地上空传来的声响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一架植保无人机正精准地在油菜地上空来回穿梭,雾化有机水溶肥被均匀地喷洒在油菜上。

“相较传统人工作业,无人机喷洒有机水溶肥,不仅大幅度节约了人力物力,还避免了漏喷、复喷现象,提高了施肥效率。”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介绍。

在睦坝镇现代粮油产业园里,除了无人机“大显身手”,智慧农业的新装备更是随处可见。

“这是我们今年启用的智能监测站。”蓬安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相关负责人指着一个被防护网围起来的区域介绍,监测站利用物联网系统,安装在农田里的土地传感器、360度高清摄像头、微型气象站、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装置,能实时监测农业生产中所要关注的墒情、苗情、虫情、灾情等情况,有效缩短灾情测报周期,大幅提升精准监测、科学防控和农业灾情预警水平。

据了解,睦坝镇现代粮油产业园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村级组织+农户+科研院所”“土地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流转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合作赚现金等方式,构建起联农带农富农的长效机制。目前,睦坝镇共有3家龙头企业、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47元。

Part2兴旺镇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11月23日,兴旺镇高石坎村田地乐种植养殖农民专合社的蔬菜基地内,几十名村民正在忙着采收莲花白。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在家门口就轻轻松松挣了钱。

杨权是田地乐种植养殖农民专合社负责人,被当地群众誉为种菜带头人、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他找准市场定位,主动追求创新,在家乡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业舞台,通过有机蔬菜种植走出一条富民兴村路子。

目前,合作社主要种植时令蔬菜。“蔬菜的生长和收获期,需要大量人力,平均每天30余人务工,忙的时候80多个人,人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杨权说。

近年来,兴旺镇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通过产业集聚、培育龙头、优化服务、增强活力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兴旺镇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了产业发展从无到有。目前,兴旺镇的生猪、粮油、桃李、蚕桑、青花椒、柑橘等产业蓬勃发展,效益好、产量高,逐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Part3塔子山社区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经济

近日,记者走进相如街道塔子山万亩柑橘产业园,干净整洁的园区道路随地势蜿蜒起伏,目之所及全是金黄的柑橘。

“从农资采购到施肥、除草等管护,都是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按标准实施,尤其提倡采用生草栽培、人工除草、物理防虫、施有机肥等生态种植技术,确保了果品是纯天然的优质农产品。”塔子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付勇表示,经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目前塔子山柑橘产业园除了种有春见、不知火外,还有口子津、五月红等十余个品种,年产量能达到500余万公斤。

塔子山万亩柑橘产业园撑起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按照地300元/亩、田500元/亩的标准进行流转,园区每年的土地流转金就将近100万元。老百姓还可以就近打工,每年的收入平均达到了6000到8000元。”付勇介绍,实实在在的收入让老百姓尝到了柑橘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

付勇说,塔子山社区所在的相如街道晚熟柑橘产业园,处于“百牛渡江”旅游环线上,是蓬安县脱贫奔康示范园、农旅融合示范园、乡村振兴示范园“三园同创”的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近年来,该园区依托晚熟柑橘产业,发挥县城近郊优势,主动融入“百牛渡江”旅游外环线建设,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经济。通过道路美化绿化、农房风貌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提升村庄形象,精心设计打造标志性农旅景观景点,培育农事体验、农特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当地实现了园区变景区、家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

蓬安记者站 汪泽民 周亮 彭圣洲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