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四川西充鱼米之乡丰收图
幸福341 发表于:2022-12-10 18:24:57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416
赵威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实习生 魏明会

仲冬,四川南充西充县,常林镇锦屏山村“鱼米之乡”项目基地,油菜幼苗已经长到20厘米左右。微风过后,油菜田满目碧绿。

绿色打底,勾勒出一幅幅“丰”景图。

看,四川西充鱼米之乡丰收图-1.jpg

鱼米之乡项目基地(资料图)。李同周摄

循环种养、巨型稻

高产稳产良田阡陌纵横

“鱼米之乡”,是覆盖占山乡、常林镇、莲池镇等6个乡镇的33个村(社区)的规范化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项目,着力打造“一地双业、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粮食安全产业带“核心组团”。

秋收以后,农田闲置过冬成为“冬闲田”。“鱼米之乡”基地业主把“冬闲田”充分利用起来,种上油菜。“明年油菜收割后,马上放水进田,即可栽秧。”业主罗浩介绍,“冬闲田”轮作,增收一季油菜。

今年,该县首次试种500亩“巨丰6号”巨型稻,分别在青狮镇双坝子村和仁和镇丹桂垭村两个基地种植,现场测产亩产在650公斤左右。巨型稻谷粒更多,根系更长、更粗,抗倒伏能力、抗旱能力更强,明年将在全县推广。

放眼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有机西充的实景图,实现农田化零为整,升级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了农业基地面积。”该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建成现代农业基地35万亩、园区28个,2021年粮食生产总面积86.03万亩、产量32.38万吨,较2020年分别增加4.78%、3.41%。2022年,该县新增粮油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

看,四川西充鱼米之乡丰收图-2.jpg

西充县巨型稻种植基地。 衡欢摄

科技+机械

园内园外漫溢现代范儿

如果说田间地头是一幅山水田园图。那农业产业园内外,则现代范儿十足。

在西充县东太乡鱼池寺村的天马山农业基地,柑橘树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采摘柑橘,果园里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树下种了三叶草、豌豆、勺子等绿肥植物。

“园区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构建起‘互联网+农业灌溉管理’服务体系,具备农产品生产环境全程监控、远程水肥灌溉控制、农业大数据采集等功能。”基地负责人赵科举介绍,园区采用的是生物技术防病虫害,绿肥植物成熟时,将会翻耕入土做果树生长的肥料。采取先进设备和创新管理,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上乘,市场反应良好,该基地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

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撑,同时也离不开现代机械的应用。西充现有农机专合社46家,农机保有量达5.2万台套,全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5万亩,机械化水平达到67.8%。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西充已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星级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兴办村级实体企业10家,鼓励村集体牵头创办农机、劳务合作等农民专合社50家。

科技赋能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科学管理,促进西充农业产业高效生产、高效运营,该县先后荣膺首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等21项国字号殊荣。

看,四川西充鱼米之乡丰收图-3.jpg

西充义青观优质(有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丰收 。 赵威摄

电商直播成地头新景

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大量优质农产品带动了电商的兴起,莲池镇天兴桥村的博主杨兴就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通过网络直播销售西充农副产品54万余单,销售额达2300多万元。”杨兴介绍,从2019年开始直播销售农副产品以来,销售额每年呈倍数增长。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等业态,建设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促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西充农林牧渔业产值预计达27.729亿元,同比增长4.8%,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党的二十大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西充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平表示, 西充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技赋能,持续提升粮食产能,聚焦三产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力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素色流年783 发表于 2022-12-10 18:25:13 | 阅读全部
本人本地人,实话实说,这.这.这.不是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