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强“五社联动”,进一步提升社区关爱服务质效
落败的青春阳落s 发表于:2022-12-27 13:48:57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72
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

为进一步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近日,民政厅发布《关于加强“五社联动”提升社区关爱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重点人群医卫保障和关爱需求,引导发挥“五社联动”优势,主动有为搞好社区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川:加强“五社联动”,进一步提升社区关爱服务质效-1.jpg

记者了解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各地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排查和管控了大量疫情风险人员,为守好筑牢疫情防控社区防线作出了突出贡献。“新十条”和“川六条”“川五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出台后,社区工作重心由“风险人员排查”向“社区关爱服务”转变。

“五社联动”怎样提升社区关爱服务质效?《通知》从10个方面作出部署。

开展巡查巡访。建立社区重点人群关爱服务台账,组建巡查巡访队伍,对困难老年人、困难残疾人、特殊困难儿童、孕产妇、低收入家庭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经常性巡查巡访,对巡查巡访中发现的问题和巡访对象的生活就医需求,及时分类处理。

提供医卫协助。社区要协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居家治疗人员医卫宣传和健康指导,做好急危重症患者应急处置,引导医药机构为感染者就近就便提供就医购药服务。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协助做好老年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急诊转运工作。

落实生活救助。要及时足额向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发放生活救助金,向困难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社区要主动发现上报困难群众,及时协助办理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提供关爱帮扶服务。推动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和社工站点整合社会帮扶力量,及时提供物质帮扶、送药到户、陪伴照护等多项关爱帮扶服务。

开展心理抚慰。以市(州)为单位建立心理咨询热线,方便居家治疗人员寻求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帮助。积极引导社工站点,提供心理抚慰、情绪支持。对于心理或精神卫生问题较严重者,向本地(市、县)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报告,必要时积极协助转诊。

发动邻里帮扶。社区要畅通互帮互助渠道,鼓励社区党员、网格员、物业人员等带头开展邻里互助,发动居民骨干、社区志愿者为居家治疗重点人群提供药品配送、用餐代订、物资代购等服务。引导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社区志愿者等,针对重点人群上门开展生活照料、心理疏导、陪护照看等服务。

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情民意收集,充分发挥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等作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积极推动问题解决。针对邻里纠纷、涉疫矛盾等,充分发挥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和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作用,讲清政策、消除误解、理顺情绪、促进和谐。

加强环境消杀。督促物业做好小区环境消杀,及时清运小区垃圾。引导居家治疗人员通过“双袋双消”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对身体不便、病情较重的等确有需要的居家治疗重点人群产生的生活垃圾,协调物管人员、志愿者上门清运。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动员社区居民,消除卫生盲区死角。

发展志愿服务。加强志愿者招募,组建社区重点人群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巡访探视、特殊群体关爱、环境消杀等志愿服务。鼓励组建社区药品配送小分队,根据群众用药申请,在医疗机构指导下配送简易医药包。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工站点优势,挖掘培育有意愿、有能力的热心居民成为志愿者,加强志愿者培训。

链接慈善资源。依托社会组织、社工站点摸清社区居民需求,发动慈善组织积极开展爱心募捐活动,发挥社会组织、社工站点资源链接优势,面向辖区内外生产企业、专业机构、个体商户、居民个人等,广泛链接资金、物资、人力、技术和服务,丰富抗疫物资和服务供给。

形成社区合力。民政部门要强化社区工作统筹,加强力量调度、工作协调、情况收集、督促检查,推动健全“社区呼叫、单位报到”的社区召集机制。引导家庭和个人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推动属地政府履行好公共服务和民生兜底职责,动员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关爱服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