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郭光庆 发表于:2024-6-30 09:55:3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068
顺庆:打造美丽乡村样板-1.jpg

顺庆渔溪镇渔溪桥村(资料图)。

●张艾佳 文/图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振兴活力迸发……近年来,顺庆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锚定“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治理有效”“环境优美”目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预计到2027年,全区将打造精品村29个、培育示范村45个。

A.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变样

近日,笔者站在渔溪镇集凤寺村一处山顶眺望,只见一条条通畅平坦的道路直通农家,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绿树滴翠,繁花如绣,一步一景。

然而,村子曾是另外一副模样。黄土墙、泥巴路……曾经的集凤寺村,灰暗、陈旧、破烂。

“下雨天,人们出行很不方便,车子也寸步难行。那时,村民出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遇到下雨天,摔跤也是常有的事情。”村民张忠寨告诉笔者,说起村子最喜人的变化,莫过于硬化路修到家门口。在政府带动下,村里掀起了修路热潮,村村通水泥路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但如今早已成为现实。“硬化后的道路宽阔、整洁,我们出行方便了,再也不必为雨天出门苦恼了。”

如果说宜人的美景是乡村的“面子”,那关乎民生的小小厕所便是“里子”。

“以前家里是旱厕,院子里经常有味道。如今厕所改完了,家里新建了卫生间,村里发了抽水马桶,环境变好了,干净又卫生。”在李家镇太平山社区村民李德强家中,他兴奋地向笔者介绍起家里刚建好不久的卫生间,与传统旱厕“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不同,他家的卫生间整洁明亮,干净无异味。

“‘厕所革命’还改变了一些村民落后的卫生观念,带动了村民文明素养的提高。如今,村里的面貌有了大变化,大伙儿也讲卫生、讲文明了,再没有乱倒垃圾的现象。”李德强深有感触地说。

乡村要振兴,改厕得用心。“随着改厕进度加快,我们将通过按标准验收、群众监督等方式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晓改厕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主动性。”顺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顺庆区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以及“厕所革命”为抓手,编制了《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案》《顺庆区农村改厕“提质年”实施方案》,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厕所改造5222户。2023年全区具备污水处理能力的行政村比例达70.9%,污水处理率达89.3%。

“我们将持续紧盯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持续加快改造进度,全力补齐民生短板,有效改善农民生活,让‘方便’之处更方便,让农村更加文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该负责人说。

B.产业多点开花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产业兴则乡村兴。顺庆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按照“一区三线多园”农业产业布局,扭住“三区两园”示范点建设不松劲,在搬罾街道金台镇新复乡、渔溪镇等地着重发展柠檬、葡萄、猕猴桃、桃子、梨子、萝卜等产业,持续建基地、扩规模、延链条、提品质。同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联农带农作用,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从城区出发,朝北不到10公里,就到了搬罾街道青山湖村。

2024年,顺庆区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定打造5个精品村和培育15个示范村。

青山湖村就是确定打造的精品村之一。眼下,青山湖村的渔耕源农场迎来了李子丰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尽情享受采摘的乐趣。

步入农场,只见育种大棚连片搭建,游客们在农场里或采摘蔬果、或静心垂钓、或互相嬉戏,欢笑声、打闹声不绝于耳。

作为顺庆区首个农耕文化传习基地,渔耕源农场如今已成为许多家庭、学校、单位组织亲子、研学和团建等活动的首选地。在该农场内,除了种植李子以外,还栽种了草莓、桑葚、葡萄、百香果等特色水果,供游客采摘。值得一提的是,该农场还通过打造“鱼菜共生”项目,结合“农耕”“渔耕”等特色劳动教育,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生态农旅是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形态,是乡村振兴的新型消费业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亲子游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渔耕源农场借此契机,以探索自然、亲子休闲、研学旅游等为主题,开展采摘节等各类活动,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在不远处,作为今年顺庆区培育的示范村之一——金台镇插旗山村也是热闹非凡,成片的李子树郁郁葱葱,游客穿梭在果园中,一边欣赏自然风光,一边享受采摘的乐趣。

这只是插旗山村发展多元产业的一个剪影。

“我们本着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原则,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模式,支持引导村集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取资源有偿转让、承包、租赁的方式,把资源转化为资产、资产转变为经济优势,开辟强村富民新路径,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插旗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吕茂雷表示,目前,该村已带动村民发展猕猴桃、李子、梨子等主导产业,通过加强村集体对存量资产资源的管理,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多元。

像青山湖村、插旗山村一样,顺庆区越来越多的村(社区)因地制宜,选定茶、菌、果、药、畜、渔、菜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

C.探索乡村治理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6月26日,顺庆区新复乡四方寨村,一场看似棘手的村民矛盾在调解员的巧妙调解下得到了圆满解决,展现了调解员在处理基层矛盾中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功底。

此次矛盾源于两位村民因土地纠纷问题产生的争执。为了及时化解矛盾,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四方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川立马介入处理。王川还有一个身份——该村聘任的特邀调解员。

王川到现场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分别与两位村民进行了深入沟通,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矛盾得到了圆满解决。

“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一旦出现矛盾,就及时就近解决。”王川告诉笔者,今年,四方寨村从村干部中聘任2名特邀调解员,面对面、全天候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使得矛盾和问题第一时间在家门口得到有效解决。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要普之以法,帮助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王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法律明白人”。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伪装公益捐款、冒充公职人员要求转款、居家刷单挣钱、网络平台贷款等都是犯罪分子的惯用诈骗伎俩,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调解完村民矛盾后,“法律明白人”王川便挨家挨户敲响了村民的家门,宣传反诈知识。

有“法律明白人”当参谋、出主意,村民再遇到与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财产纠纷、赡养继承等方面的问题时就更有底气了。

当天下午,在该村的服务乡村振兴法官工作室,顺庆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吴育鑫为村民送上了一场丰盛的“法治大餐”。吴育鑫通过一个个贴近实际、生动真实的典型案例为村民进行了详细讲解,让大家听得懂用得上,提高了村民“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法治意识。

“村民如果有法律问题可直接前来咨询,我们会提供免费的专业解答,使村民不出村即可享受到法律服务。”吴育鑫介绍,依托工作室进行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等,助力乡村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四方寨村选派业务水平高、基层经验丰富的四类人员(包括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建立乡村振兴法律人才服务联盟,设立乡级联盟总站1个、村级服务分站8个,实现乡村两级法律人才服务全覆盖。同时创新举办法治坝坝会、庭审进万家等特色活动,经常性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治教育等“六大活动”,累计新培育“法律明白人”48人。

为了让乡风更文明、群众生活更和谐,顺庆区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乡村治理的“引领力”。在此基础上,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推行“枫桥式”经验相结合,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着力提升治理水平,让治理成效惠及千家万户。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