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城南隆镇
简单350 发表于:2020-4-13 12:58:2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75


南隆自南充国县(公元193年)设立之始即为县治,之前何名已不可考,后因地处隆州(公元553年设立治所阆中)之南而得名南隆。

道光版《南部县志》对县城的地理形势有这样的描述:“一溪绕前,重岭背后,萃山川之奇,结灵秀之胜,四郊地利,险据上游,嘉陵、西河二水回绕东南,灵云、跨鳌重岭拱于西北”。

实际上南部县城有城南“跨鳌山麓”与城北“灵云山麓”之别,明人徐绍吉在《重修南部县衙记》中记载:“治旧在跨鳌山麓,洪武初始徒置今所”,刘振益在《增砌四门石城记》中亦说:“明兴自跨鳌山移灵云山麓”。史有明载宋理宗后期余玠治蜀,推行山城防御战术,以抵抗蒙古的进攻,川峡四路皆移府、州、军、县治所于山上,南部县治于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移驻跨鳌山上,元朝统一后便复还“治旧”,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知县汪允铭又将县治从跨鳌山麓移驻灵云山麓,清朝的县城就在灵云山麓,当然由于县城不断向南拓展,逐步将灵云山麓与跨鳌山麓联成一片,而今具为街道矣。

明朝前期很长一个阶段,南部县城没有城垣,仅仅“依山为城,凿涧为池”,直到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蒋矩任知县才沿今乐群路、炮台路、西桥巷、水巷子“树木为栅,垒石为门”,算是有了简易城垣,弘治年间知县陈百龄组织修建土城,内外俱甃,以石为门四:东曰蓬莱,南曰跨鳌,西曰状元,北曰阆苑,终于完成了城墙和四门的兴建。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佥事杨瞻命南部知县童福又立四关,又树以楼,东曰迎旭,南曰临江,西曰神武,北曰拱辰,这才完善了城楼城关的建设,万历初年南部县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建,时人刘振益在《增砌四门石城记》中说:“甲戍(公元1574年)秋,以滨大江,每触江涨,荡而易倾,时邑侯(知县)饶公从众议,绳砌以石,因号饶公石,但规模卑隘”,己亥(公元1575年)秋,我欧阳公奉太守(知府)黄公令特增修焉,视旧增三尺有奇,雉堞巍然”。所谓饶公、欧阳公为万历初两任知县饶一中、欧阳炳。据道光版《南部县志》记载,这次修建砌石城,高一丈八尺(6米),周二里八分,计四百八十六丈(1620米),城门三道:灵云、跨鳌、状元,这应该是清代修志人的误会,可以肯定明代建有四道城门,时人刘振益为纪念此次修建而写的《增修四门石城记》便是明证,至于三门说法,盖因东门抵近嘉陵江,在江水冲刷下逐渐倒塌,导致清时只有三道城门。



清代的南部县城便是在此基础上多次修补完善而成,清军刚到川北,四川巡抚李国英就檄南部知县李元柱修理垣垛,此次修理城垛的情况无处知晓,但可以推测只是对明代南部城垣略事修整,以备战事,没有改变长度及四门建制。到清乾隆时,南部县城墙周长二里有奇,只有三道城门,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知县查淳改建城门,增建四门分别命名为东“承煦”、西“延爽”、南“迎薰”、北“瞻极”。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嘉庆十六年(1811年)虽有城池修补的记载,但都未改变城垣形制,今见道光版《南部县志》所载《南部县城池图》,即系乾隆三十二年改建后的城池图。别据《南部县衙档案》记载,光绪六年(1880年)冬南部县城垣有过一次修复,因夏秋嘉陵江涨水,冲毁城墙及城门,知县刘际昌下拨专款三百伍拾千文修复,这应当是南部县城墙及城门最后一次修复记录。清未城墙已有缺损,周长1150米,高3至5米不等,四门均设有马道、门楼、卡房。民国十七年(1928年)川军旅长兼县知事李炜如驻南部拆城墙、毁城门。

城区街道几经变迁,明嘉靖《保宁府志》记载南部“街坊有南正、南中、东街、西街四街,有德星、状元、孝廉、文魁、恩荣、四桂等十二坊”,南正即今正街,南中即今文庙街,西街从狮子拐到西门桥处,又叫顺城街,东街与今名及位置相同,最热闹的街道是在东街、南街、正街、西街交叉处,该处原有一排石坊,坊前有一对石狮,是名“狮子拐”。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在正街北端建有彩色木质骑街牌坊上书“南隆古治”,系县人工部尚书李先复奉诏题刻。南隆民居过去除游、杨几家大户的深宅大院外,房屋建筑多为低矮的穿逗木架瓦房。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部县市政局强令改建全城街道。第一期修建新后街、乐群路,改建东门外旧城。第二期改建正街、后街、当铺街、桓王庙街、北街,第三期改建半边街、连江坝,第四期改建背街小巷。主要街道皆一楼一底,门面两侧为砖柱或假砖柱,强求整齐。至1938年全城有街巷20余条,城区面积1.1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0250人,宽街8米,窄街不足6米。除正街、东街、南街为三合土街面外,其余均为泥路。

资料来源:清代南部县研究六题、南部之光。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