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南战役”歼敌三千 井盐送往根据地
李志敏 发表于:2020-4-14 12:08:2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10
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根据地的前沿。南部阆中是著名的产盐区,所产食盐除供给周边市、县以外,还远销陕西、甘肃等地。1933年8月,为了扫清盘踞在嘉陵江东岸的敌人,使根据地向西扩大,同时夺取南部县境内的盐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严重缺乏食盐的问题,红四方面军首先发起了“仪南战役”。

遭遇封锁 红军发动仪南战役

“在打破敌人的‘三路围攻’后,敌人进行经济封锁,南部的盐巴运不出去,川陕根据地军民的食盐困难。”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姜华介绍说,根据敌军田颂尧在仪陇和南部的兵力部署,红军以红九军为主力,红三十军、红三十一军配合,发起仪南战役,并决定首先消灭仪陇之敌。

1933年8月12日,红九军由巴中恩阳出发向仪陇进攻,根据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和仪陇地区的地形特点,红九军决定以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术破敌。当时部队分左、右两翼共四路兵力进击。

红军一路攻克百锁背、古楼寨、日兴、双龙、乐兴等地之敌。很快,仪陇县城四周外围的敌人据点,全部被红军分割包围。“两翼红军攻占或包围敌人之后,一面进行攻坚作战,一面组织小分队进行袭扰,以消耗疲惫的敌人。”姜华说,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红军歼敌一个多团。随后,红九军集中兵力向仪陇县城进攻。

迂回金城寨 顺利解放仪陇城

8月的仪陇县金城镇,绿树成荫,万木吐绿。在金城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金城寨。仪陇原县城所在地的金城场镇本身坐落在半山腰,金城寨的海拔更是高达600多米。“以前在东寨门上还有敌军留下的工事和战壕,红军就由此破寨而入,解放了仪陇城。”据仪陇县文管所原工作人员唐向东介绍,现在的金城寨的山顶上,还留有红军搭建栈道的遗迹。那时候,金城寨上城墙高筑,碉楼密布,城后的金城寨高出县城30余米,是有名的天险。敌人依托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以山炮和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封锁了每一条进攻的通道。红军与敌人激战了一天,但敌人的防线仍没有被打破的迹象。

晚上,仪陇地下党派人将《仪陇城要图》送到了红九军副军长许世友面前。有了地图,再通过来人详细地了解到城内的一些情况后,许世友有了自己的设想。原来,他们打算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进攻,而北面的地形复杂,所以并不打算从此处进攻。但通过一天的战斗后发现,敌人的防守重点也放在了这三个方向。敌人也是对北面的天险比较放心,许世友估计敌军兵力不多,所以决定从此面攻打金城寨。当日深夜,红军开始向金城山后侧迂回。

“激烈的枪声迎来了黎明。我军向敌军发起了佯攻,猛烈的炮火像无数条金蛇在敌人的阵地上滚动。不久,从金城寨后面传来了密集的枪声。我七十五团的勇士们,攀崖附葛而上,一举攻入了金城寨内,然后尾追溃军,从北门突入仪陇城内。我正面部队迅速发起冲锋,相继突破敌阵,向城内猛插。”在许世友上将的《我在红军十年》一书中,他这样回忆了那场战斗。

当日上午9时,仪陇被红军攻克。这次战斗歼灭敌人两个营,俘敌300余人,缴枪400余支,胜利解放了仪陇城。“小时候,我祖父经常给我描述当时红军进入仪陇城后、受到了城内老百姓的热烈欢迎的场面,祖父还曾给红军送过水哩。”唐向东介绍说,红军进城后,大街上挂起了“欢迎红军”、“拥护红军”等巨幅标语,当地老百姓载歌载舞,从家里拿出鸡蛋、粮食送给红军,而红军进城后的纪律性非常好,群众送的物资他们会主动给钱。

一路攻克敌军 占领阆中产盐区

在县城内,许世友召集师、团长开了个短会,决定由二十七师师长王学礼率一个团留守仪陇。他则同二十五师师长陈海松率领三个团的兵力继续向南部进攻。

8月25日,红军兵分两路从仪陇向南部长坪山进击。敌军凭借嘉陵江东岸绵延山岭,阻止了红军的攻势,红军七十四团在黄金垭和林家垭堵截敌人,八十一团和当地游击营营长王明田带领600多名游击队员则从外围迂回包围。长坪山战斗,红军歼敌180余人,缴获枪支200余支。

攻克长坪山之后,红军八十一团随即进入阆中盘马,迂回从阆中水观场进击。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水观获得解放。

与此同时,红三十军从苍溪、巴中分两路向阆中进攻,红军一路披靡解放了阆中千佛、护垭等地。阆中老君山和鸡梁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红军利用搭建简易竹梯、人梯等办法,爬上老君山北寨门,一举击溃敌人。红军占领老君山、鸡梁山后,向西南追击并占领了阆中产盐区洪山场。紧接着,红军进入南部城隍庙,直插火峰山。9月2日晚上,红军兵分三路夜袭火峰山,经过一夜激战,歼敌300余人。

攻下火峰山后,部队沿嘉陵江一路南下,扫清楠木、新政一线之敌。“楠木战斗一结束,红军在新政迎敌,白天红军在四周山林插满红旗,在煤油桶上放鞭炮,夜间进行袭扰,敌人惊恐万分,纷纷逃窜。”姜华说,至此,红军解放了仪陇县城以南和南部、阆中嘉陵江以东全部地区,各级苏维埃政权和各级武装及群团组织迅速开展起了“分地”等工作。

恢复生产 南部井盐运往根据地

很快,红军解放了生产食盐的南部碑院、三合,获得盐井40余口,缴获食盐10万余斤。

“南部不开井,淡死巴中人。”当时,在民间存在这样一句民谚。那时候,川北地区的食盐,主要依靠南部供应。“为了解决广大军民的食盐需求,南部县碑院食盐厂很快成立了,下辖三合场、洪山社等五个盐业分社。”南部县谢河镇人、绵阳军分区原副司令员 刘 文 震 在 《发 展 盐 业 支 援 红军—————忆我在川陕苏区》一文中回忆说,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忘我劳动,生产出了大量的食盐,支援前线,满足了广大军民的需要,活跃了市场。

“雷钵子响,盐价涨,砍青菜,盐又涨,九月重阳过,盐价又要涨。”在盐业恢复生产后,红军很快扭转了谚语中盐价居高不下的局面。很快,当地盐价由原来的每担15个大洋降至12个大洋。

“仪南战役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1000多条。有力地牵制了敌人兵力,同时还发展和壮大了红军队伍,解决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食盐问题。”姜华介绍说,自此红军在南充大面积建立苏区。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