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古十四景
计划你大爷计j 发表于:2020-4-14 13:32:0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989
玉台晓霞

玉台山在县城嘉陵江大桥西侧,山上建有玉台观。道光《南部县志》说其:“环拱耸翠,嘉陵绕其麓,朝霞映江,晓碧连城”,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重建时,更名为晓霞观。古人以“烟锁三江水,岚飞五色云”绘其形胜。唐广德二年(764年)诗圣杜甫访故友南部县令裴迪曾游览于此,清川北兵备道黎学锦曾题“杜甫驻马处”碑于此。

晓霞观分前后两殿,前面大雄宝殿正中,镏金如来佛像盘坐莲台之上,后殿有观世音及关羽泥像,山门韦陀持降魔杵,神目圆睁,两侧长廊连接的厢房,为僧众参禅、进斋处所。

民国十七年(1928年),军阀李炜如整修南部街道建设城郊,将晓霞观命名为南部县第二公园,内设图书室及高尔夫球,室外栽植花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驻军谢庶常建石牌坊跨骑山腰石径之上,上书南部郊外第二公园,晓霞观历经沧桑,多有改建,现为南充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驻地。

流杯曲觞

流杯桥在老鸦镇流杯村,清康熙工部尚书李先复(枣儿人)撰写的《重建流杯桥记》载:“县北二十五里有流杯桥者,为宋殿元马陈诸公传觞之处,诚盛迹也”。此桥在老鸦镇流杯村曲水溪上,原为木板平桥,历年多有修葺,清雍正年间,李先复告老还乡,倡议在此重建雕有双龙头的石拱桥,昔为阆南古道之通衢,此桥南北走向,桥面长23.5米,宽3.2米,高4.5米,有三孔,每孔跨度4米,今日在其侧修建水泥拱桥为国道必经之地。

流杯曲觞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集--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尚,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清淡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还因被罚作诗这种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动的参与,使之不同凡响。

曲水溪源自阆中柏垭镇,经此桥流入嘉陵江。道光《南部县志》记载:每逢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北宋状元马涓和陈氏兄弟以及后来在南部阆中做官的人,常邀集文人雅士来此溪边嬉戏,他们用溪水濯脚洗面,谓之可去垢却病,清除不祥,是谓“修禊。

清代南部县令李澍为纪念南部县名人贤士及赞赏流杯乐趣,曾撰《曲水流觞》诗两首。其一:曲水泛觞事已遥,溪边犹说流杯桥。陈氏昆玉擎三雅,蜀国名贤醉一朝。其二:梁横浮螮蝀(虹,代指桥),杯泛咽鱼龙,水打溪边鼓,风来云外钟。

醴泉流香

醴泉井在东风路52队汽车站礼泉巷侧,用此井水酿酒,味美而醇香。

据民间传说,醴泉井又名吕仙井、李仙井。井水水质甘冽,宜煮酒烹茶。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李铁拐结伴云游到南部县时,就在坐落在井旁附近的一家酒肆中饮过酒。这位酒肆的老板,看到这两人有些仙风道骨,便慷慨地不收取其酒钱。二仙为报答主人的厚意,到那水井边施了点法术。于是乎,井水变得香浓醇美,直接可以当成酒卖。没几年,小酒肆的主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翁。后来,吕洞宾、李铁拐再次莅临南部县。这酒肆主人在给二仙取“酒”饮用时却抱怨说,酒虽然很醇美,可惜的是,现在没有了烤酒的糠糟用来喂猪!二位仙人听后不禁感叹道:虚空深几许,人心逾其高。井水换将钱,仍嫌猪无糟。言毕,拂袖而去。从此,这井水再不是一潭美酒了。

又有传说道,很早以前,醴泉井附近住一李姓人家,无土无业,全凭肩挑背磨收入供养五口之家,李氏夫妻对脚残眼瞎的老母颇为孝顺,因而感动天神蒙神托梦指点:“每日寅时汲井水一罈封闭,供于神龛上,到午时揭封开卖,即是美酒”。次日李试之,果然。于是每日照办,但每日只一罈,超量或过夜不卖即成凉水。从此,李氏除养活妻儿老母外,还略有积余。神人试探李有无知足之心,一日化为一老叟忽出现于门前。李以为顾客临门,即迎入内就座,彼此寒喧。叟问:“汝家美酒,味甘香醇,何物酿之?”答曰:“非粮食酿制,乃井水而成”,叟立而揖曰:“可喜可贺,家有宝井,可谓福矣!”答曰:“何言福也!酒倒好酒,愁无糟耳!”叟惊曰:“无糟可另买,尔何愁哉!”相互闲言数语,叟即告辞。李氏送叟于门外,瞬息不见人影,甚为惊奇,转身回屋,即见壁上现两行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变成酒,还愁猪无糟”。李知失言顿足叹息,然悔之晚矣!从此井水不再成酒。

在醴泉井不远处曾经有一座荒废的王公祠。清宣统元年(1909年)人们利用这座王公祠,创立南部县立初等农业实业学堂,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民国二年(1913年)学校改名为南部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内设有农业、蚕业两门学科。曾经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军委书记的著名革命先烈李鸣珂,就是毕业于这所学校。民国十四年(1925年)该校再次更名,叫做南部县立职业学校。民国二十年(1931年),学校因为战乱而停办;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乡人的呼吁下,职业学校得以恢复,但校址却迁往了灵云山麓。从此,这片曾经洋溢着琅琅书声的地方,又恢复了沉寂、荒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醴泉井被当时一家单位扩建厂房时填埋。

元代南部县主簿李揆诗言:酒星何日坠寒渊,化作仙翁造酒泉。石甃阴生苔藓合,天池影落碧云连。清如竹叶浮银瓮,香胜葡萄入绮筵。旋汲静深多酿秫,春风日日醉花前。李先复叔父李允修有诗《醴泉涟洁》云:雪浪浮金井,云根贮玉壶。无能醉李白,恰好待麻姑。

合符暮钟

合符寺在县城文昌巷(城关粮站处),唐咸通(860年至874年)年间建,建寺时有二僧在此讲经合符而得名,寺内早晚打钟击鼓,响彻全城。唐僖宗朝宰相王徽未及第时,寓此作《登高赋》。清道光南部县令李澍有诗言:斜阳萧寺一声钟,词客登高第一峰。为我争鸣凭羯鼓,令人深省在金镛。唤醒尘世三千界,撞破烟楼十二重。暂歇莛撞乖月上,炼丹釜灶遣云封。

兰登晚眺

兰登山在兴盛乡利井沟村,西汉隐士严君平蜀郡(成都)人,成帝(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7年)时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钱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今尚存《道德真经指归》七卷,为著名文学家扬雄所敬重,朝廷屡请出任为官,严君平数辞不就,遂离蓉遨游嘉陵,行至兰登山,为旖旎风光所迷,遂隐居于此。

兰登山三面环水,西河映带左右,仅山的南面有一百多米狭山石梁与外界相连,人称“金钱吊葫芦”。汉代在山顶建有一座四水归堂,坐北向南的庙宇,是为兰登观,观前靠一棵大黄桷树傍有百余步石阶下的小坪上,修有一座面向观院的戏楼,每逢节日庙会都有各地戏班前来演出,热闹非凡。

观后半山腰处有宽丈许的君平洞,塑有身着道袍,肩佩长剑的严君平像,洞中山泉,清澈甘甜,涓涓细流四季不竭。观前右侧亦有石洞,传说为玄女道长修道之所。山脚、河心二石相对,截然如削,平滑光溜,人称试剑石。

兰登观内原有十二个铁磬,为祀奉严君平用物,每日磬声叮当,响彻方圆数里。夕阳西下,万道霞光给兰登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耀眼奇目,纷外绚丽。清南部县令李澍《兰登晚眺》诗云:霞重岚浮正夕阳,天和树色晚苍苍。只知山许高人隐,不管兰因王者芳。独自拨云眺今古,凭谁入洞问行藏。千年面壁留真像,镇日仙花扑鼻香。

1952年,因修建定水场戏台,兰登观被拆。

1970年,定水区组织力量将兰登观山南面百余米石梁打通,修建引水隧洞,建设截弯取直引水式发电站,1973年新民水电站竣工,装机容量730千瓦。

金鱼浪桃

金鱼桥在大桥场南,《渑水燕谈录》载:“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无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耶?’杖之,碎其金鱼”。金鱼为四品及以上官员腰间佩饰。传陈母杖碎金鱼处,即今大桥镇之金鱼桥,清川北兵备道黎学锦题碑“陈母杖坠金鱼处”。故名金鱼桥,桥高3.8米、宽2.9米,长16.4米,三墩四孔,两边石栏高80公分。桥头有一奇树——豇豆树,高13米,直径80公分,所结豇豆甚多,每根长1.5尺许,木质,不可食;此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干枯。桥附近两岸桃树甚多,清风徐来如浪翻滚。清道光四年(1824年)桥下有人捕鱼发现一口井,口如瓶,内广丈余,四周皆木板,水咸甚,流沙未塞,人皆诧异。

清南部县令李澍《金鱼桃浪》道:解组荆南拜谒初,萱堂有力打金鱼。来经三月桃花浪,堕入一庭燕尾渠。藜杖教忠原若此,由基善射竞何如?平生意气消除尽,恨不当年读父书。

三元石笋

漱玉洞、三石笋在大桥镇新井村,在新井村书岩湾有一长38米、深3米、高4米左右,略呈弯月形的天然岩洞。是陈氏三兄弟幼年读书的地方,后人在石室上方楷书一尺见方“漱玉洞”三字,宋淳熙三年(1176年)三月杨异悚诗云:入户万君子,当岩数老龙。石泉分左右,崖藓自春冬。清议今犹溢,归耕性转浓。吾庐有如此,那肯顾千钟。

离漱玉洞不远处有瑞笋湾,因三石笋得名,《陈氏族谱》载:“先祖下葬时,天降鸿雨七日,地生瑞笋三根,兄弟将相迭出”。瑞笋其实是石头如笋状,质青而坚硬,中笋高2米,呈方形,左右圆而略低,清川北兵备道黎学锦题“宋三陈瑞笋处”碑。瑞笋在大桥小学操场旁,伴随过许多孩童,可惜毁于“文革”。清李允修有诗云:间气三芝秀,幽岩雁塔留。科名成鼎足,伯仲应鳌头。

离堆连云

新政离堆位于度门镇嘉陵江边,但见一座三面临水,一面倚山,突兀而起,峭壁嶙刚,与母山似断非断的半岛,这便是新政离堆。它与都江堰离堆、乐山市乌尤寺岷江离堆、洪雅县岷江离堆,合称四川内河四大离堆。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鲜于仲通之弟鲜于叔明,出任商州刺史时,于新政嘉陵江西岸离堆山,奉置“景福宫”,后为“忠贤祠”,乡人称“离堆观”。离堆山东崖靠嘉陵江边的盘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池水源于桂花井,水由石罅中溢出,澄清明净,冬温夏凉,沏茶煮饭其味甘醇,流杯池之左,有一石室可容一人,即鲜于叔明当年读书之处。唐肃宗上元年间,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刑部侍郎期间,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因上疏忤旨,被谪贬为蓬州(仪陇大寅镇)长史。他入蜀取道嘉陵江去蓬州赴任,途经新政鲜于仲通早年的离堆故宅,适逢鲜于仲通之子昱以成都兵曹取急归觐,两人邂逅相遇,同游欢叙,当晚便留宿离堆山鲜于氏旧居。真卿与鲜于仲通、鲜于叔明弟兄俩在京相识已久,情谊甚笃,当夜回首往事,心潮起伏,感慨万端,欣然命笔写下了一篇七百九十余言的《鲜于氏离堆记》,于唐宝应元年(762年)刻之石壁上。(颜真卿字清臣,陕西长安人,中国唐代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据《南部县志》记载,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阆州知州唐庚在《颜鲁公祠堂记》中写道:“唐上元中,颜鲁公为蓬州长史,过新政,作《离堆记》四百余言,书而刻之石壁上,字径三寸,虽崩坏剥裂之余,而典型具在,使人见之凛然也。”明代将鲜于兄弟与颜鲁公开祠祭祀,又改修扩建为离堆山忠贤祠。清道光二年(1822年)对忠贤祠再度重修,规模宏大,气宇轩昂。

《鲜于氏离堆记》于1979年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四川名碑。此后, 原南充地区文化局曾对嘉陵江南充段进行考古调查,跑遍了整个离堆山,没有找到《鲜于氏离堆记》残石。直到1984年10月29日,南部县度门乡小学一名老师到离堆山游玩, 无意中在水井边的一个石缝中发现了几个字,这块珍贵的碑刻才重见天日。《鲜于氏离堆记》历尽人间苍桑,字迹几近泯灭,现共存39字,字径均9厘米左右。碑体所剩之字,雄健浑厚,苍劲典雅,古朴俊逸,神韵盎然,是颜真卿中年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实物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价值。1994年12月15日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锦屏叠翠

锦屏山在定水镇锦屏寺村宝马河边,宝马河出产鲈鱼,鲈鱼肉美,驰名川外。锦屏山水奇特,道光《南部县志》载:“两峰对峙,中脊列石甚奇,遥望若宝屏然”。李澍有诗赞云:画出灵秀一幅屏,楼台缺处数峰青。层峦绕有烟云趣,叠嶂金梳翡翠翎。濯得江头宝马锦,移书天上短长亭。欲知银烛秋光冷,半夜罗列几点星。

鳌峰毓秀

跨鳌山又名塔子山在县城之南玉台山以北,跨鳌山麓自汉初平四年(193年)置南充国县时即为县治,宋淳祐二年(1242年)为抗击蒙古采用山城设防,才将县城迁到跨鳌山上,直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才将县城迁往灵云山麓。

据《南部县乡土志》记载,元至元年间李揆在任县主簿时,曾在跨鳌山建起了一座亭,并留下诗句:亭趺鳌峰顶上安,凌云人倚石栏杆。苍苔剥落封鳞甲,画栋翬飞起羽翰。山势如龙云气湿,松声入座海涛寒。飘飘身世穷登览,笑发长歌宇宙宽。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任南部知县李元奋,在跨鳌山麓建起了“鳌峰书院”。书院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读书人走上仕途之路。所以,又在鳌峰山上建起了一座魁星楼。魁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同时,魁星还是中国古代的传说神话人物,主宰文运,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建这魁星楼的目的不言而喻。但这座木质结构的魁星楼建成若干年后,“为水所圮”。于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县李文德将魁星楼移到“东门外曲水口”——即状元溪畔。据说魁星楼移位后,南部县“科第相继捷发”。

而在跨鳌山上兴建文笔塔,是在同治元年(1863年)。黄起元到南部县出任知县。在例行的巡视中,黄起元发现,鳌峰书院旁的山上野狗成群,犬吠声让书院不得安宁,更让黄起元不悦的是,县衙里的衙役们行事相当猖獗,根本不把他这位县令当一回事,经常违背他的意愿办事,大有“欺生”的感觉。据说,这位进士县令十分精通“堪舆”——即会看风水。在经过一番考证之后,黄起元认为,“文峰宜高峻”,现在的魁星楼地势太低了,镇不住邪,需重建一座风水塔。于是,在就任不久,就作出了修建文笔塔的决定。第二年,这座文笔塔就呼之而出了。据说,这文笔塔建成之后,“果然野犬销匿,衙役循敛”。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根据《南部县文物志》介绍,当年的文笔塔是一座楼阁式六方形砖塔。该塔塔基低矮,三级塔身通高15米,塔径4.5米。由于塔基低矮,故塔显得粗壮。在塔的底层,开有一道门,塔的二三级朝西方向各开窗户一眼。在每一级塔上,用异形砖又叠砌成塔檐,檐用烟灰泥平抹。而塔身用白石灰涂抹,与灰黑的塔檐形成对比效果。塔檐六角都悬挂有风铃。每当山风拂过,清脆的铃声传遍南部县城。在文笔塔内,用木板作楼面,通过梯子可攀上塔顶。在文笔塔第三级,还悬有铁锅一口,用于焚烧字纸。同时,塔内还刻有彩色的《二十四孝图》。《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记载,光绪二十年,文笔塔受到了损毁,南部县又发动富绅,在两个月内筹资对文笔塔进行了修缮。但在“文革”,这座历经百多年沧桑的文笔塔,被造反派拆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南部县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县上拨款在跨鳌山顶重建了文笔塔。新建的文笔塔高九层,是原文笔塔的三倍之高。据悉,其高度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按照当时建设者的想法,是将该塔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塔。但不知什么缘故,这次所建文笔塔并没有完全竣工。自然,其设想的功能作用也未能如愿以偿。文笔塔,只有孤零零落寞地耸立在跨鳌山上,俯视千年奔腾不息的嘉陵江。清李澍诗道:垂纶大手钓鳌客,同约金鳌山上行。如许昂头超世界,真堪翘首冠群英。风梳石发千寻碧,雨洗烟鬟六气清。嵽嵲直通霄汉路,耸然一柱把天擎。

禹迹晴岚

禹迹山位于碑院镇大佛寺村,属大巴山余脉,禹迹山因大禹治水留下足迹而名,大禹胜迹至今犹存。禹迹山作为川北地区千年名胜之地自古有“阆南仙地”、“嘉陵第一名山”之美誉,也是历代先民朝山进香的佛教胜地。

禹迹山群山环合,雄伟蜿蜒,有“九龙捧圣”之势。东有鱼池山、金鸡岭之秀,西有飞来石之奇,涛涛松林,风光绮丽,佛光照影,云海蔚蔚。禹迹石、七星石、飞来石、合和二仙、金龟朝圣等奇石景观遍布山林,尤其是山顶大面积的陆相沉积地貌堪为一大地质奇观。山顶有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足印——禹迹石。

禹迹山大佛刻凿于唐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大的石刻圆雕立佛,与乐山坐佛、大足卧佛并称为“巴蜀三大佛”,其仪态、神韵之美在四川大佛造像中堪称上乘。佛高17.5米,腰宽6.13米,下摆宽5. 2米,肢掌长、宽均为1.3米。面颇丰满,两耳及肩,双目微启平视,鼻尖粗壮,鼻尾直贯额心,嘴角微微上翘,容态肃穆安详。头有肉髻,袒胸束腰,裸肘赤足,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托舍利一枚,右手高举,掌心向左,拇指与中指、无名指相扣,作施“说法印”状。身着僧衣,外为镶花袈裟罩体,刻工精细,造像严谨。面南而稍向西,负岩而立,除背上部与山崖相连外,全身不与岩石相属。下肢离崖2米,可环腿游览。臀后石隙有水流出,脚后洼地常年积有清泉。

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部县人何汝贤游此山,作《禹迹山院记》云:“吾乡江山名天下,载在阁经者,若锦屏大像,而禹迹居其首焉。殿宇楼阁迭柏宏丽,中置释迦大殿,环以五百应真”。明嘉靖八年(1529年)重修大佛寺时,正门镌一联云:“来自天竺国,丈六金身,化着九丈佛像,巍巍乎,山石为体,清泉为宅,龙虎为邻,久居此十丈明楼之内;重修嘉靖年,方圆台阁,共结四方人缘,朗朗然,庙貌永新,香火永盛,日星永照,长立于万方瞻仰之中”。明末庙毁,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光绪八年(1882年)再次重修,历代碑刻尚存寺内。1994年当地冯映禹等六位老年居士组成筹建组,四化募化,建修庙宇,历时数年,建成大佛殿、观音殿、三圣殿、六十甲子神殿等殿阁。并在三圣殿前塑造了一尊南海观音露天巨像,高12米,为全市观音像之最;又在禹迹石窟中塑十殿阎罗之像,整个寺庙共占地20余亩。2002年4月,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聘释广济(俗名何兴发,南部大桥镇人)为住持。原大佛寺古刹,由文化部门管理;僧人住在新建三圣殿内做佛事。

“五门合围”的禹迹山寨和古堡秘道构筑起四川境内至今保存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体系,形成“山是一座堡,堡是一座山”的奇特景观。顺大佛右侧行30米,峭壁上有一人工开凿的石窟,这就是禹迹山石窟。石窟开凿于清嘉庆年间,是白莲教农民起义军为抵御清军围剿而凿,工程历时9年,石窟有大小不等的石室40多间,大的10余平方米,小的三四平方米。石室之间由一条幽邃而曲折、忽上忽下的通道相连,上有“天眼”直通禹迹山顶,下有“地洞”可达禹迹山麓安溪河源头。禹迹山东西南三面筑有石寨门,至今尚存。

清嘉庆六年(1801年)白莲教起义军与清军激战碑院寺,教军首领徐万富阵亡,县武举人张拱辰与教军激战,白莲教起义军退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八月二十六日,红军在禹迹山与敌古鸣皋旅和民团徐子辉部展开激战,一股作气解放南部县嘉陵江以东地区。

灵云仙洞

灵云洞位于城北灵云山腰,属自然溶洞,洞口呈半圆形,宽十米,高三米多,深七十余米。传说洞内云气飘出洞外,天就要下雨,故名“灵云洞”。洞口上沿曾刻有“出岫为霖”四个大字,据悉为清同治翰林王正玺游览时所书,并与顶端横刻的“穹岫泄云”四个字相互呼应。灵云洞口上端有一眼山泉,涓涓细流,垂珠而下,经年不绝,前人便在泉眼岩壁处雕凿了一龙头,小龙头恰到好处地与终年不绝之山泉连通,泉水流经龙头滴落在青石板上,然后反弹至洞边莲池中,碰撞出悦耳声响。

据《舆地纪胜》记载:唐开元年间,南部县石河镇人蒲景珣隐居灵云洞内。吕洞宾慕名到访,事不凑巧,蒲景珣刚好不在,吕洞宾遗憾之至,随手拾起瓜皮,题诗于石壁,后人戏称瓜皮诗。明嘉靖《保宁府志》记载:“岩又号灵云洞,岩前有观宇楼阁,过者不知其岩。唐蒲景珣家于此,一日吕洞宾访之不遇,以瓜皮写诗于石壁之上,其字痕常湿,随擦随见”。《灵云岩访蒲景珣不遇以瓜皮题石壁》:我自黄粱未熟时,已知灵谷有仙奇。丹池玉露妆朱浦,剑阁寒光烁翠微。云锁玉楼铺洞雪,琴横鹤膝展江湄。有人若问君山景,不识君山景是谁!

清代灵云洞前建有灵云亭,右侧建有停云楼。洞左侧建有纯阳殿,供奉吕洞宾及蒲景珣像。依岩而上建有皇经楼,前殿为灵官楼,脚踏楼板,灵官两眼珠便会转动。再北就是道士生活区,整个道观红墙围绕,环境清雅宜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军阀李炜如变卖公产、官产、庙产,灵云观就此破落。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洞侧建起书院,为砥砺学生,取壮志凌云之意,命为凌云书院,灵云洞也改称凌云洞。1904年改制为凌云高等小学堂,1928年改名南部中学。

民国十七年(1928年),军阀李炜如整修南部街道建设城郊,将灵云山命名为南部县第一公园,三十年代初,驻军谢庶常改名南部郊外第一公园。八十年代灵云洞曾一度封闭。后来逐步培修,恢复开放,灵云洞2006年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灵云山已开辟成公园,与桂花博览园连成一片,遍山苍松翠柏,满目青翠,与嘉陵江东岸火烽山森林公园遥遥相对,被喻为南部县城之肺。

琴台春满

琴台寺在火峰乡琴台寺村,南临嘉陵江。传说有仙女月夜来此抚琴,婆娑起舞,其处山水相映,使人陶醉。今寺已毁。

清李澍诗言:流水高山韵已沉,相逢此地有知音。熙熙人在春堂上,谡谡风穿松树林。有窍峰峦皆应响,无边桃李尽成荫。座间不着戴安道,一任陶潜放任吟。

夜月流辉

夜月洞在火峰乡火峰山腰,洞为约250立方米自然溶洞,每当夜阑山空,皓月高照,嘉陵江水天一色。清李允修诗言:石光接水光,辉映成虚白。本无枯烂时,何得有圆缺。

安溪渔棹

安溪发源于碑院镇禹迹山,经永定镇从河东镇流入嘉陵江。明许庭蕙诗道:安溪水碧曳青罗,渔叟忘机弄钓蓑。适趣不输清渭僻,相亲尤爱白鸥多。轻移桂楫风生岸,漫放兰舟月漾波。半世烟涛治生业,得鱼沽酒且长歌。

注:清道光《南部县志》记载:玉台晓霞、灵云仙洞、鳌峰毓秀、合符暮钟、醴泉流香、流杯曲觞、兰登晚眺、金鱼浪桃、三元石笋、禹迹晴岚、离堆连云、锦屏叠翠、琴台春满、夜月流辉共十四景,但是在元明时期南部十四景与清时有差异,其将琴台春满、夜月流辉合并为琴台夜月,并增加安溪渔棹,其它不变。

信息来源:南部县历史文化吧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