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板凳戏 流传近百年
永远就三年疗 发表于:2020-4-14 14:55:4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73


□王林均 白刚特约通讯员 张枥

近日,在南部三官镇凤凰垭村村民鲜枝阳的家中,年逾7旬的鲜枝阳正组织鲜平阳、鲜仕君等人一起排练《百寿图》等板凳戏曲目。

板凳戏又叫围鼓、坐唱,是戏曲的一种表现形式,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还被列入南部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与川剧渊源深厚

上世纪20年代,南部县大桥、宏观、三官一带的川剧玩友在节日期间和闲暇时围坐在一起,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演唱,场面热闹而和谐。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名叫鲜文培,是鲜枝阳的父亲。

“以前我们这里把板凳戏叫做围鼓,就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敲锣打鼓吹拉弹唱表演。我父亲在行医之余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鲜枝阳介绍,板凳戏和川剧具有非常深厚的渊源,除了表演者不化妆着戏服外,其他都是一样的,既有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又需要鼓乐手和演唱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民国初期,板凳戏便流传到大桥、宏观一带。后来,板凳戏在当地逐渐流行开来,为了满足人们学习的需求,还有人在宏观乡开办学校专门教唱,父辈们则自发组建了“玩意帮”,每当闲暇时节和节日期间,都会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表演。

青年时代的鲜枝阳在跟随父亲走村串户行医的过程中学会了医术,同时也学会了板凳戏。那时,在三官镇凤凰垭村,和鲜枝阳一样会表演板凳戏的男女老少超过200人。

传承:群众娱乐的载体

“唱了快半个世纪了,再过几年都唱不动了,所以趁现在能唱的时候多唱唱。”回想起自己从接触到喜欢板凳戏的经历,鲜枝阳记忆犹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板凳戏被当地群众赋予了新的内容。“当时,为了配合县、乡、村的宣传工作,板凳戏的内容除了歌颂好人好事、革命英雄外,还包括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内容。”鲜枝阳介绍说,每到农闲和逢年过节,他便和当地的板凳戏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走村串乡开展义务演出。“每年演出10多场,每次参加演出的人数都在30人以上,虽然没有经济上的收入,但精神上的收获却是满满的。”鲜枝阳说。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收入的增加,板凳戏恢复演出古装戏,演出的场所也逐渐扩展到私人的婚庆、寿宴等红白事。“当时,不仅演出的场次增加了,演出一场大家还能得到5元钱的收入。”鲜枝阳说,三官板凳戏最辉煌的时候,每个月演出场次超过20场。

鲜枝阳说,由于演职人员家里都种有庄稼,所以他们便上午干农活,下午和晚上走村串户参加演出,为当地群众带去欢声笑语,也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

革新:传统文化的复兴

尽管参加板凳戏演出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但其中出了一些优秀者,今年52岁的鲜仕君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受到当地艺术氛围的熏陶,很小的时候,鲜仕君便对板凳戏着迷。小学毕业后,在跟随祖辈、父辈们学习演出的过程中,鲜仕君的才华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参加了县内众多演出活动,还先后被聘请到阆中川剧团等专业演出团队参加演出。

“在剧团工作期间,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还有幸参加了四川省川剧学校举办的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对川剧和板凳戏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鲜仕君说,他先后应邀到绵阳、成都以及重庆等地参加演出。2005年,鲜仕君外出务工,但他对板凳戏的热爱之情没有因此而消退,常利用闲暇时间琢磨其中的窍门。

2012年,鲜仕君放弃了外面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三官镇组织6名爱好者成立了凤凰垭鲜氏锣鼓铜管乐队,到各地开展演出活动,其中不仅有鲜枝阳、鲜平阳等老一辈板凳戏表演爱好者,还有鲜其才等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年轻一代爱好者。

鲜仕君介绍,组建专业演出队后,他对以前的板凳戏进行了改进,对唱腔、器乐演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和规范化,常年演出的剧目有十来个。

对于板凳戏的前景,鲜枝阳和鲜仕君都充满了信心。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