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张大清醉心升钟库区民间文化40余载
俺乃小潜mg 发表于:2020-4-15 10:52: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857
中国网四川南充11月30日讯(李果 王林均)升钟水库库区旅游脱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升钟库区民俗文化逐渐走出“深闺”,双峰傩戏、大坪剪纸、升钟树皮画、保城地灯戏等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升钟库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库区人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双峰乡九家街村64岁老人张大清就是其中一员。

酷爱升钟库区民间文化

傩戏又称“傩舞”“傩堂戏”“端工戏”,是流传在双峰乡一带的民间用于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后来发展成更具表演艺术的“傩阳戏”。

“小时候,我们经常看傩戏,古怪的着装和夸张的动作至今仍记忆犹新。”张大清说,傩戏在双峰乡及周边地区流传已久,深受人们喜爱。

从小耳濡目染,尽管幼时家境贫寒只上过小学,但张大清对这些既“土”又奇特的民间艺术充满了好奇和景仰之情。

16岁时,张大清参军入伍。当兵期间,尽管远离家乡,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更是让他魂牵梦萦,并暗自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些乡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张大清告诉记者,为了弥补自己在文化知识方面的不足,实现自己的心愿,他挤出所有的业余空闲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1975年,张大清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工作。尽管日常事务十分繁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库区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并尝试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截至目前,他已经创作了500余篇关于升钟湖民俗文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

加入升钟湖文研会

1996年,在保城乡退休干部敬洪琳等人的倡导下,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正式成立,一批有志于共同研究、发掘和传承升钟湖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人聚集在一起。

“那时候,文研会主要是通过开展书画、诗歌创作等最简单的形式表达人们对家乡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张大清说,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之初,会员只有几十人,大多是升钟片区的退休干部、教师和农民,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文艺创作的经验,协会便通过开办讲习班,让会员边实践边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

升钟湖文研会成立第二年,张大清加入该协会并先后担任名誉主席、常务主席等职务。加入协会后,张大清和其他会员一起走村串户,收集了大量关于傩戏、地灯戏、山歌、民歌、石刻以及民间故事传说等传统文化资料。

“近20年来,升钟湖文研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非常迅速,会员增加到了300余人,开展传统文化研究活动的形式也走向多元化。”张大清说,为了能让协会紧随时代步伐,近年来,该协会不仅丰富了内部刊物《升钟湖农民诗文集》的表现形式,还通过录音、录像和拍摄微电影的形式记录升钟湖的民俗文化。

传承发扬民俗文化

10月18日,经过张大清及众多会员1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保城乡第三届孝亲敬老节在南部县升钟湖博士嘴观景平台举行。

在当天的活动中,展演了“地灯戏”“天灯戏”“花灯戏”“傩戏”等一系列民间文化艺术。

来自保城乡宋家坪村的73岁老人宋天举是宋家坪地灯戏第六代传人。在当天的展演中,他表演的“地灯戏”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宋天举告诉记者,由于忙于生计、以前没有心思也没有机会将这么宝贵的民间文化展演出来,他几乎快要忘记自己的绝活了。“现在好了,不仅有机会向大家展演,还有年轻人前来主动学习。”宋天举说。

据了解,近年来,该协会还组织会员和当地群众到各地开展商业展演。“开展商业演出是我们挽救升钟库区部分即将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艺术的尝试。”张大清说,随着升钟湖景区旅游开发的深入推进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自己将探索更多的方式传承和发扬升钟库区悠久、灿烂的民间文化。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