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这个村有座庙已经700年了,你可能不知道吧?
123456819 发表于:2020-4-16 09:07:1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74
南部

在南部县大坪镇与丘垭乡交界处的大铜锣山上,有一座甲第连云的庙宇,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与此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已然融为一体。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又给它的存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醴峰观。

仲夏时节,记者慕名游览了这座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

具有很高价值的元代建筑

大铜锣山海拔740.5米, 连绵起伏,长达2公里,与剑门山余脉相连。据说,山上过去有七口古井,呈北斗七星排列,终年流淌着甘冽的清泉,因此人们称这座山峰为醴峰,“醴”就是甘甜的泉水之意。后来在山峰上建成的道观, 便顺理成章地命名为醴峰观。醴峰观就坐落在大铜锣山的主峰上。








醴峰观坐北朝南, 为单体斗拱建筑,整个庙宇结构简练,外形粗犷,风格古朴, 显示出四川地区元代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醴峰观现有大殿三座,分前殿、大雄宝殿、皇娘殿。在大雄宝殿的中梁上有题记:“大元大德十一年太岁年丁未正月丙寅”。大雄宝殿为抬梁式梁架,各旋角铺作斗拱,是全省7处元代建筑之一。



据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介绍,醴 峰 观 修 建 于 元 朝 大 德 十 一 年(1307),明清两代也未曾培修。虽已历经了700年的风雨侵蚀,但主体构架依然保存完好, 显示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超高水平, 为研究中国古建筑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983年, 醴峰观被南部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并划定了保护区范围,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娘坟和千年古柏环绕醴峰观

醴峰观东面山麓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 浪花奔流, 像一条白色的飘带,缠绕着山脚,向东流逝。小河两岸,树木青葱,野花点缀,掩映如画。这便是西晋成汉开国皇帝李特的妻子、大成皇后罗氏经常饮马的地方, 这条小河也因此被称为“饮马河”。在饮马河中段,因河床下跌形成了一处瀑布,瀑布下是一汪碧潭。秋冬时节,潭底四个马蹄印清晰可见, 这便被称为“洗马滩”。滩侧有一块硕大的石头倚立在岸边,像一张光洁的玉案,这便是罗氏的“上马台”。罗氏随李特戎马倥偬一生,继又与儿子李雄一道反抗西晋的暴力统治, 在巴蜀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巾帼英豪。

醴峰观后的山梁西北角,紧挨着一处远近皆知的人文景观———皇娘坟,它是罗氏的墓葬。据史料记载,皇娘坟原有墓室和高大的封土堆,由于历经兵燹、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封土堆已越来越小,后仅存一座高约2米、直径约6米的土台子,外形不甚规则。如今,封土堆已经过重新整治,墓室尚存。

在皇娘坟旁边,挺立着8株千年以上的古柏。“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每株胸径都在1米以上,最大的一株直径1.7米,高耸入云,盘根错节,与醴峰观、皇娘坟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民间传说讲述“李封观”的由来

记者了解到, 醴峰观还有一个名称叫“李封观”。相传罗氏就是在醴峰观长大的,至今还留下不少她的轶闻。罗氏出生在当时的西水县 (今南部县西河乡), 寄养在醴峰的亲戚家里。她从小聪慧过人、文武兼修,可惜长相奇丑,满头秃斑,一发不生。就在她及笄之年,山上突然涌出了清冽的甘泉,当地村民挖掘了七口水井,供人取用。罗氏每天从井里提水回家, 除了做饭饮用之外,还用水沐浴。天长日久,她不但慢慢长出了秀发, 容颜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最后脱胎换骨成一位冰肌玉骨的大美人。








后来,罗氏被敕封为皇太后,在成都定居。但因水土不服,她经常患病,不由思念故土,渴望能喝到醴峰的清泉。皇帝宠幸罗氏,常年派专人沿驿道送水,但终因路途漫漫,供水不足,罗氏郁郁而殁。临终前,她希望死后能安葬在醴峰。罗氏的儿子大成皇帝李雄, 为了满足母亲的遗愿,亲自率人将其遗体运回故里,安葬在醴峰,并将七口井全部封住,以供其母饮用,故“醴峰”又有“李封”的别称。后来,当地人在罗氏墓前修建了一座庙宇,这就是后来的醴峰观, 从此大铜锣山又被称为皇后山。

在醴峰观周围, 还有金童山、 天鼓岭、巨龙场和北宋状元陈尧咨墓等名胜古迹,历代很多文人墨客纷纷前往游览,并留有诗文传诵。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遗迹,给古朴典雅的醴峰观平添了几分独特魅力, 也为这座守望深山700年的文物瑰宝蒙上神秘面纱。如今,越来越多的游人正涌向这里,一睹它的芳容。(南充晚报记者 何显飞 文/图)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