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失能老人尊严 80多名子女和200多个爸妈的故事
俏蝶吹 发表于:2020-8-20 10:54:3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78
守护失能老人尊严 80多名子女和200多个爸妈的故事一一四川首家5A级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吸引全国7省市老人阆中安度晚年


"黄吼街"华丽转身 最美老干部当"孝子"



城市管理历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当年在古城家喻户晓的"黄吼街"率领城管、公安将四川阆中古城管理的有条不紊。如今"黄吼街"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又去了哪儿?



"黄吼街"名叫黄凤林;曾经享誉全国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以其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言表如一的生活态度;被破格提拔为阆中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并分管城市管理工作,直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后退休。5年时间过去了,他发挥余热和智慧,在省内首创5A级融爱心、亲情、孝悌与智慧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在阆中七里新区长青大道丹桂华府实现了"为老人增寿、为家庭减压、为社会分忧"的服务宗旨,为许多家庭解决了"一人失能,全家失陷"的困难;被评为阆中市"最美老干部"。



几年来失能中心名声鹊起,失能老人愈来愈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黄凤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多方筹措资金,又在阆中古城城郊的盘龙山建起了分中心,青山环抱的"分中心"将于今年8月28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是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全国7个省市及本地的200多名失能老人?又是什么缘由让退休后的黄凤林风风火火忙个不停呢?



不忘初心 让失能老人体面走完人生路

洁净的地板、温馨的墙面、充足的光线、常年恒温;花园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悠扬的轻音乐平添了几分柔美和安宁。



大厅中,穿着整洁卫生的失能老人们,有的在与护工亲热交谈,有的坐在轮椅上静静地看电视或书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昨日,我们走进了这个充满着浓浓亲情氛围的四川省首家5A级失能老人养护中心……据了解,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对社会开放5年整,吸引了来自辽宁、河北、山东、甘肃、重庆等7个省市及本地的200多名老人在这里安度晚年。



创办失能老人养护中心的黄凤林从领导岗位退休后,脑海中随时回放着他在位时所看到的影像。他家住阆中市民政局大院,时常看到一些因伤残或老年痴呆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被家人丢在大楼外的凄惨景象。每当这时,热心的他总要帮忙解决问题,时间一长,他发现失能老人越来越多成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人们的答案肯定是统一的;"送敬老院"。但,时下的各类养老中心只收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失能老人往往被拒之门外。请专职保姆?价钱太高不说又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子女也担心老人遭罪。子女专门照顾?也不现实,公职人员请假多影响前途,私企员工恐怕连"饭碗"都保不住。尤其令人揪心的是:这些失能老人一旦因家庭负担不起或养护不力,其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寿命大大降低。



"能不能办一家专门照顾失能老人的养护中心,让这些老人体体面面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也好让其家庭彻底解脱?"这一严峻的现实引发了他的思考。



高站位创办 全川"首个"5A级养护中心亮相

2016年夏天,退休后的黄凤林没有选择过清闲养老生活,邀约了陈林、李双全、李祥雪等6位有志于失能老人养护这一社会公益事业的伙伴,创办起全川首家专注于"失能老人"的专业养护中心。



"別个办正常人敬老院尚且入不敷出,你还专管失能老人,脑子没进水吧?""从哪里招护理员?工资给得起吗?" 消息传开,许多人替黄凤林捏了把汗。



"有的民营敬老院环境简陋,一间小屋挤四五个老人;有的护工很不专业,照顾老人缺乏爱心,家属当然不满意。"黄风林显得底气十足,"我们只要做到硬件硬、条件好、设施齐;软件硬、有爱心、业务精,就没有办不好的道理。"



"如果把敬老中心当成纯生意来做,绝对干不好。如果当成爱心事业来干,用我们的真心诚心赢来老人和家属的将心比心,肯定前途无量。"5年过去了,股东之一的陈林清楚记得黄凤林的原话。



而今, 拥有300张床位的阆中市失能老人养护中心按照国家标准设计,集消防、呼叫、地暖、空调、新风循环、音乐、高清电视、热水、家属远程手机视频监控、无线AP网络十大系统于一体。光使用面积就达5000平方米,有高清电影院、阳光沐浴区、康复锻炼区和娱乐活动区。



有了好的硬件设施,配备了专业护工,看上去比宾馆酒店还洋气,这就是理想的养老中心吗?在黄凤林看来,这些只是起码的条件,关键在于要让失能老人过得舒服,发自内心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



"你能不能把老人当成父母?你能不能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老人?你能不能……"护工长彭大姐是养护中心的第一批护工。 在她心目中,中心以"三心四勤"立规矩,一切文化以此为中心展开:孝心承续老人与家的关系,爱心承续老人与中心的关系,耐心承续老人与健康增寿的关系; 脑勤就容易懂老人心意,嘴勤就容易哄老人开心,手勤就容易护理好老人,腿勤就容易保护好老人。这,就是"老还小"的道理。



护理老人骂不还口 每年发放"委屈奖"

"当初一怕老人不适应,二怕护工态度差,事实证明我们想多了!""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里的护工比亲人还耐烦,难得哦。"在阆中失能老人养护中心,我们处处听到类似评价。



2017年初,任素清老人患了大病,无力照顾因脑出血而失能的丈夫郑功德,只好把远在广东的女儿女婿召回阆中。儿女不外出务工就没有收入,全家考察了阆中所有的养老机构的行情,最后慎重地选择了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几年过去了,郑大爷被照顾得巴巴适适,女儿女婿也安心在外务工。"现在养护中心就是我们老两口的'新家'。"任大妈逢人就说。



周晓慧的丈夫赵映松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请护工每月得8000多元。强撑了一段时间后,她把丈夫送到了养护中心。在这里,赵大哥得到了妥善照料,开支不到请家庭护工的一半。



"老赵难以大便时,护工用手为他掏出来。这样贴心的护理,即便是亲生儿女也做不到啊!"说到动情处,周大姐禁不住哽咽了。



为了让老人安心,使家属放心,中心还特别开设了"忍受委屈奖"一一2017年颁发"委屈奖"7500元,去年更高达15900元。 "有的老人神智不清乱打人,我们的护工始终打不埋怨、骂不还嘴,擦干眼泪继续服务;他们真的不容易啊。"说到这里,硬汉黄凤林的嗓音也低沉下来。



5年来,养护中心深受入住老人及家属好评。阆中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坦言,作为一家非营利性质的民营养老机构,阆中市失能老人养护中心为失能老人提供了一个安度晚年的好场所。



一个潸然泪下的故事 领400元"改口费"叫爸妈

阆中市某单位的罗某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西装革履,穿着整洁,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由于早年离异、亲生女儿在美国工作。退休后他独自一人生活,变得生性孤僻,常年与宠物狗为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彻底颠覆了他"白面书生"的形象。久而久之,他与宠物狗为伴,与狗睡在一起,染上了多种疾病。据护工介绍,当他被送到养护中心时,身上洗出的狗毛都有两大把。在养护中心生活的一段时间里,他逐渐恢复了人生的尊严,在"罗爸爸"的亲切叫声中,66岁的罗某成在失能中心体面地走完最后的人生路……

这是一个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不禁让人们为之动容。



"我们中心的护工对所有的老人都称爸爸妈妈,新来的护工一时不习惯,中心领导还为员工发放400元'改口费'"。护工李女士说,失能中心80多名护工对待200多名老人都是以爸爸妈妈相称呼,拉近了距离感,让老人们很欣慰。



养护中心俨然是一个欢乐温馨的大家庭,在昆明工作的阆中籍爱心人士,每年中秋节都会从昆明寄来鲜花饼,让老人们品尝。



"有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咱们养护中心也不能懈怠啊,只有把老人养护好,我们才会得到更大的支持!"养护中心的股东陈林告诉我们,你若去医院肯定会闻到酒精味;去一些人群密集处肯定会闻到汗臭味和异味,而到我们养护中心来,你闻到有什么味道吗?见我们摇头,陈林说,为此我们专门聘请了"嗅觉师",凡是闻到有什么异味儿,我们便追溯源头,让异味无藏身之地。



"在我们中心,若发现有一个苍蝇,便会领到30元钱的罚款单。"在厨房工作的护工大姐告诉我们,中心的领导和护工与所有的失能老人同吃一锅饭,虽然有小灶,但都是留给不习惯当顿饮食的老人们使用的。



政府作后盾社会聚关爱 八旬老人加入共产党

"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有党和政府作后盾,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如今,失能老人养护中心人员已饱和,收支大体平衡让黄凤林和创业伙伴们松了一口气,更令人欣慰的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南充市和阆中市两级残联,为养护中心送去按摩椅和轮椅车;阆中市委组织部为入住这里的家庭困难党员送上慰问金。



党委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无穷的,回报社会也是养护中心的责任。黄凤林和伙伴们去年底就在全市征集20名贫困空巢老人免费入住中心3个月御寒越冬。



"这里的护工给我们洗澡、剪指甲、梳头发,比儿女还孝顺,这辈子都没享过这样的福。"西山乡岳林垭村85岁的董素芳老人离开时动情地说,"我这个老婆子要是活着的话,年年冬天都想来。"



现年88岁的张天发老人,是阆中市七里坝人。在失能中心生活的4年时间里,他经常看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他说自己以前在工作期间忙于奔波,没有机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养护中心看到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好干部,退休后还在关心民生大事,关注失能老人这个特殊的群体,让他深受感动。他热爱共产党,为了给子孙作出表率,他义无反顾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党组织的考察,今年他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讲好四川好故事l传播四川好声音

责任编辑:夏丽

本文由《成都封面》原创发布l转载请注明出处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