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只因功高盖主,悟不透四个字而不得善终
痴痴情先生先s 发表于:2021-3-2 11:25:0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691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很多人都认为鳌拜是一个谋反叛逆的大奸臣,尤其是电视剧中鳌拜自持功高,谁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连皇帝都一样欺负,康熙以退为进,表面顺从,背后培养势力,最终智擒鳌拜,将其团伙全部拿下。



一,鳌拜的一生

历史中确有鳌拜这个人存在。鳌拜(1610年—1669年),出生于瓜尔佳氏,满洲上三旗镶黄旗人,历经皇太极,顺治和康熙三朝。到顺治帝驾崩时,官职为议政大臣,世袭二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受顾命辅政。在康熙帝早年时期,鳌拜达到了人生权力的顶点,位极人臣,风光无二。



二,鳌拜的功绩

鳌拜可以说是清朝初期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鳌拜是军人出身,从小精于骑射,长期效力于军前,很早便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并且屡建奇功。1637年皮岛之战,明知中了明军设下的陷阱,鳌拜依然奋勇冲杀和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最终攻下皮岛,使清军获得了胜利,皇太极大喜过望封鳌拜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勇士的意思),以表其勇猛战功。1641年,在关乎大清朝生死存亡的松锦会战中,鳌拜身先士卒,率军五战五捷大败明军,从此明王朝大势已去,为清朝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之后又率军定燕京征湖广,鳌拜又在西安灭李自成军。西充之战大西国皇帝张献忠也被鳌拜追杀至死。



三,鳌拜的忠诚

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病逝,由于没有留下遗诏,因此出现两派人争夺皇位,由多尔衮为中心的皇叔派和豪格为中心的皇子派,两个最强大的竞争者。当时鳌拜是镶黄旗的护军统领,也是这场夺位之战中的重要人物。鳌拜因不忘皇太极对自己的信任和器重,誓死拥立皇长子豪格,不惜以命相争。多尔衮最终不得不退让,于是提出拥立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登位,自己为摄政大臣。1661年1月7日,顺治皇帝病逝于养心殿。在遗诏中,可能想到多尔衮专权的教训,决定不再重用宗室亲王担当辅政大臣,而是选择了异姓大臣,顺治皇帝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4位大臣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顺治死后,四人在顺治帝灵前发誓,必定同心同德辅佐康熙。



四,鳌拜的下场

鳌拜本是四个顾命大臣中是排在最后的,但是索尼年迈,根本无力处理政务;苏克萨哈有叛徒的前科,遏必隆是个好好先生,说话向来两边好从来得罪人。因此,政务都是由鳌拜在掌控,后来鳌拜扳倒三位辅政大臣后,将朝中大权牢牢的攥在手中,任何人都不放在眼中,在朝廷里独断专行,作威作福,甚至连康熙皇帝的话也不听,擅自杀了苏克萨哈一家。对皇权形成巨大威胁,公元1669年5月,康熙皇帝决定除掉鳌拜,经过精密的布置,控制鳌拜的死党,收回京城兵权后,召鳌拜入宫觐见。这时一帮少年们一拥而上活捉鳌拜,康熙对鳌拜共列出30条罪状。本来要判他死罪,根据史料记载,当康熙想到鳌拜以往的功绩后,没有把他处决,而是将他永久囚禁没有了自由。但是,收监后不久后,鳌拜便病死在天牢中了。



虽然,鳌拜一生中尝到了一人之下、万人敬仰的快感,但是,却和多尔衮走了相同的道路,步入了多尔衮的后尘,只因为鳌拜没有清楚意识到在封建王朝时,皇权至上,而鳌拜最终因自己的任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