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你还记得吗
https://p3.pstatp.com/large/pgc-image/f5f2321bea174b25a5e10c6fb0225039锁忆高考
何文龙记
---献给六七十年代孩童们
一年一度话高考,今年高考因疫情延期一月,七月七、八两天的日子,让我记起四十年前我们的高考来。
高考自1977年恢复,恍惚记得当年是十二月才考试,考生也五花八门,有应届、往届、有工人、农民、当兵的、有学生、还有接了婚的,年龄相差十岁、八岁的。后来定在七月七、八、九三天。记得已分大文、大理,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最初不考,再是计百分之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最后百分之一百)、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七科,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由于是理科多考一科,好多先读理科考不上,转读文科反倒是考中了。
我第一次高考是1979年,分中专、大专两条线,你可根据自己成绩作出取舍,好像只能单报一种,当你成绩较差,报考中专,考场就设在本校,我报的是中专,当年考了198分,离上线差5分,当年外语不计入成绩,认为差分较少,也由于年龄小,仅16岁,个儿太小,好像有根号2高,什么也不能做,父母也支持,只好选择复读,复读报名是母亲带我去,估计有点不好意思,老师倒是非常欢迎,缴费不是很多。
1980年高考就在城里考,考场设在阆中中学。住在阆中县招待所,吃住一元五角一天,具体分配是住宿三毛,伙食一元二。当年高考让我有三大吃惊,一是吃的那个好简直让我终身难忘,早餐稀饭随便舀,一个鸡蛋,馒头随便吃,还有其它油炸花生,涪陵榨菜,咸菜之类,让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孩子大开眼界,我记得有一同学把没吃完的馒头用筷子串起来,带到客房去吃,十多个馒头一根筷子串不了,就用两根筷子对接才串完。中午、晚上的菜已记不上名字了,丰富的让人感动,扣肉烧白估计有的,坨子肉隔天有个。二是考场有解放军荷枪实弹值勤,那威武气场真吓人。三是考卷那个长呀没见过,我们就叫它为铺盖面子,估计是一张8页,与现在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吧。
记得有个事,不得不说出来,其实我也曾说给当事的同学听,结果他倒是有些瞠目结舌了,恍惚就是我编造的故事一样。我们高考是政治挂帅,第一堂考政治,当时教政治的是我们胡田兴校长,平常教学基本是死记硬背,油印大堆资料,圈画出重点(所谓押题,打掟子),当年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分析“水路不通走旱路”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天天就背这些。头天下午,好多学生都在房间里,花园中,楼梯口背政治,声音此起彼伏,但有一王同学却在蒙头大睡,他是学校认定能考上的,但政治一向稀里糊涂的,把校长那个急的,赶紧掀开王同学的被子,要求起来背政治,结果王同学声称:“别急,我再睡一会儿,晚上十二点起来背,你把政治资料给我,划上重点,放在枕头上。”王同学从来不背政治,书和资料也不知放哪儿了。没办法,校长照他说的做了,不是他牛,因为当时一个学校考不了几个学生,对每个能考上的学生非常看重。到了晚上,校长年龄大,睡不着,四处走走,见路灯下真的有王同学在背政治,第二天考试,他是热炒热卖,他又只背划出的重点,结果政治考了全校第一(好像73分),成为学校神话,他曾经肝炎病在家两月,回校考数学却考全校第一,在他那里有许多传奇色较。
还有就是何同学,当同学们在就寝前读一会儿书,他却去睡觉,还要把灯给关上,愤愤不平地说:“你们平时不努力,现在看有啥用。”你们说气人不气人,把大家呛的哑口无言,他当年考上了大学,现在与我是同事,提起当年的事,他还有些不承认。
不幸的事我又落榜,当年好像全国仅取十五万大专以上学生,与现在一年六百多万相去天远。好像又差几分上线,父母说,我就不明白,你学一年,几分都挣不上去吗?真的不好给他们解释,我只得又走上复读的路。只是非常感谢父母,没有太多责怪,(三十年后曾听说当年有刘姓同学,复读一年后没有考上,又要求复读,可父母不同意,他服毒自杀了,还有一个罗姓同学复读了六年才考上大学,加上高中两年,共八年,大家都戏谑把这比抗战八年还辛苦),不过我这一年的复习非常用功,在高考前的预选赛上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都是全校第一(第一次听到新名词,第一叫盖卷),总分也是第一,真的是很自信满满,也有些飘飘然。
1981年高考时暴雨不断,我们是七月二日放假调整四天,七月五日进城,读书的学校是金垭中学(水观区中学),我家却是洪山的,我曾自高奋勇地要求,我自己从洪山乘车到阆中,虽然复读了两年,那年我才十六岁,个儿好像永远是那个根号2的长短,现在想来当年我还是勇气可嘉。可是连续暴雨洪山已无客车进城,我只得再走二十五里泥泞路往金垭中学赶,第二天乘车到阆中,金垭到阆中仅三十多公里,路况很差,到处塌方,没有客车敢走,结果联系到一卡车,卡车车厢两边用钢丝绳拉住固定,走老虎嘴(现在都是非常危险路段,要比以往河溪过船多几公里路,十多公里上坡,紧接着十多公里下坡),再过文城大桥,一路颠簸,现在想来有些后怕,当年高中毕业生一百七八十人,估计卡车要跑四五个来回,真为司机胆子称赞。
1981年的大水据说是百年一遇,考试三天就暴雨三天,考试仍住阆中招待所(后来改为状元宾馆,现在已撤去,是阆中贡院和右边广场部分)。最后一天随王兴勇住阆中中学宿舍(老同学王兴勇原是阆中中学高八0级学生,复读在金垭中学成为同学),到凌晨五点听说阆中中学要淹,我忙与兴勇往外跑,当时我考试背的黄色帆布包,夹在腋下,怕是雨淋湿了书本,说是望阆中师范山上跑,我是找不着南北,幸好有兴勇领路,一路小跑,其实有的地方是跑不动的,有些街道已有一尺深立水,到土马路再过一低洼处才能到师范山上,我们将书包举过头顶,漫步涉水而过,我全然不知哪里有路,只有跟着走就行,积水已到胸部,当时个儿很小,其他高个同学估计好些,但兴勇也好不到哪儿去,低洼处有一百米长,周围还是蔬菜社的农田,有一大卡车歪歪地翻在通向巴巴坟拐弯处的田中,拐弯处有一铁塔,估计也是道路不熟。到达山顶师范学校,已有我们学校的师生(当时好像罗兆碧老师带队)三四十人,师范老师告知阆中中学地势就高,如果淹了阆中中学,阆中全城都不能幸免,我们哪里得知。无饭吃 无水喝,好在师范山上房子都开着让学生和居民占着,不会被雨淋就行,大家都没吃的,也不恐惧。到中午十一点左右,雨小了,水位也下降了,但好像土马路上还有十多公分的水,老师随时在寻回有无车到金垭,到水观,只听老师兴奋地说有车到水观,我们群情激奋,一起下山奔向土马路,真的一辆客车缓缓驶来,两边学生不停招手,司机根本就不停车,有人从后面的梯子爬上车顶载物架,我好像记得也爬上了车顶,当然是同学的帮助,不然凭我的个子,估计比如登天。车顶站不了几个人的,没爬上车的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客车摇摇晃晃地开着,当到达山顶巴巴寺山上,车停下,司机下车把我们大骂一通,说这太危险了,现在想来如果翻车,后果不堪设想。叫我们赶紧下车,我们以为让我们进车厢,结果告知车是从车站移到山上,根本就不是到水观,让我们空欢喜一场,山上聚集很多车辆,救护车、运钞车、汽车,居民也越集越多,仍然没有吃的喝的,困乏交加,幸好雨停。
老师决定徒步回校(我都不知老师是如何联系招集的,估计当时学生胆小也不敢离老师太远),学生走前,老师垫后,大概五公里多公路,先到文城,有一小河拦住去路(原来河沟上有桥供车辆行人过往,现在倒成了小河了),有一小船摆渡,老师讲好五毛一人,估计是看我们人多,单独过每人1元,这太黑心了,假设平常也就2分一个人,现在来个二十五倍价格,如果是现在相当100元一人,告他一下不说判刑,至少黑屋子呆上几天,但没办法,必须过河,又不能飞过。文城大桥已露出水面,只是淤泥尚深,我们都是农民孩子,走这路不在话下,又翻过老虎嘴,大概走了二十多公里路到达河溪镇,满街道的泥泞,已是下午五点,到学校还有十多公里,要继续走回去已是没有可能,太疲惫了。一天没吃东西,又渴又饿,还好老师找到一个酒店让我们住宿,多少钱一晚不记得了,酒店还有个商店,卖的有饼干,喝的开水水都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因为涨大水,水是浑浊的,根本无法喝,我与兴勇要好(我们结为老跟家),两人一起搭伙吃喝,好像买了一包饼干 兴勇说干脆买瓶啤酒解渴,多少钱一瓶不记得了,但绝对是第一次喝,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东西,喝一小口,绝对不敢再喝,听人说那味道像极了马尿(真的马尿是啥味谁知),难喝的很,我不敢喝了,好像兴勇也没喝几口,最后盖上盖子,说是带回家让他爸喝,说他准喝得。一夜无话,第二天继续赶路,回到学校。
我与兴勇还有一事未处理,就是我曾拣到三张5元的半截钱,也许是一张五元的两半,还有半张五元(炼钢版),捡的地儿早已不记得了,也只有我两人知晓,当时的确有些自私,不敢声张,我说这没啥用吧,都半截了,兴勇是见过世面的人,悄悄告诉我,到银行能够调成好钱,到金垭场,找到信用社,真的找回了七元五角,这可是好多钱的样子,当时我们一月蒸饭钱三元。到底如何分,真的已不记得,我估计我会多分些是有理由的,因为一是我最先发现,我有权多分。二是我曾经高考遭遇小偷,钱偷走了一元五角(这个理由有些牵强,因为是一年前的事,当时他还认不得我,只是我告诉过他,他深表同情而已)。还有最关键一点就是还剩下半瓶啤酒,虽然都没说,但我们还是心知肚明的,毕竟我是农民的儿子,家境也不错,自私是有的,估计有这小九九盘算着。其实到底如何分配的也不得而知,可能兴勇多分一些未尝不可,因为当时我认为这半截钱毫无意义,是他提出到银行换钱的主意,不然也许早就丢掉。其次他要懂事一些,毕竟在城里读了两年书,有些主见,他要多吃一些我估计也只有默认了。还有就是平分是能够办到的,每人吃二两面或是水饺,然后到金垭场戏台后左侧有个书摊那儿坐下,叫上一杯糖精水,慢慢品,连环画,杂志随意翻,剩下的平分很容易办到,然后各自回家。
不知又隔了多少年,国家认为七月全国洪水泛滥,严重影响考生参加考试,就改在六月七、八、九三天了,又不知隔了几年,语、数、外加文综、理综,就只考七、八两天了。我带队考试或监考已有三十年了,在我曾经考试的教室里教书,是否还记得坐在前排考试的那个小不点?四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高考好像就在昨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