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寨村鼓号犹鸣旌旗展
pcng417912 发表于:2022-1-10 09:08:4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09


像蘑菇一样的奇石



铜鼓寨村村貌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何显飞文/图

五颗一字排开巍然屹立的奇石,一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一座历经300多年风雨的老宅,两支活跃在四村八岭的文艺队,给偏僻的蓬安县鲜店乡铜鼓寨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隆冬时节,薄雾萦绕,掩藏深山历经风霜的铜鼓寨,处处彰显着独特的美。

A山坡上的五颗奇石

在海拔500多米的铜鼓寨山顶,旧时山上有四道寨门,周围壁垒森严,寨里有一面铜鼓和一尊铜炮。铜鼓寨村党支部书记罗齐明介绍说,“铜鼓寨村在明代以前建村,村名因那面铜鼓而得名,小时候我见过那面鼓,架子是铜制的,有1米多高,鼓面是用牛皮绷的,直径也有1米多,敲起来像雷鸣,山下几十里远都能听见,可惜后来铜鼓被毁坏了。”

在铜鼓寨北翼山崖的峭壁上,不知哪朝哪代开凿了一座石洞,里面有好几间屋那么宽敞,洞口下方有一条险要的栈道。如今栈道已被毁坏,但石洞保存完好。

大自然鬼斧神工,铜鼓寨四周巨石罗列,山顶开阔平展,形如一鼓,村寨就坐落在天然鼓形巨石之上,铜鼓寨之名更是名副其实。

在铜鼓寨,最奇特的自然景观要属五颗石了。位于西山坡上的五颗硕大无朋的石头,一字排开,间隔十数米左右。黑乎乎的石头形状各异,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斧头,有的像头盔。令人称奇的是,每颗石头都是由几米高的红壤层支撑着,由于经年累月风雨侵蚀,红壤层与上面的石头相比已“瘦”了一大圈,形成头重脚轻之势。

由于支撑石头的红壤层被严重侵蚀,如今已有两颗石头倒塌,另外三颗当地政府专门拨款加固,让大自然的这一“杰作”得以长存于世。

B一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鲜店乡是红四方面军徐向前、许世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铜鼓寨实乃蜀北风景名山,当年红军在铜鼓寨上还进行了剿匪活动。

铜鼓寨山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铜鼓寨南门上曾有对联:此地巍峨,允矣,坚如铁柱;斯门险要,卓矣,固若铜城。因为它险峻的地理形势,加上它地处古新政县至蓬州、渠州、通州的驿道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3年10月22日,以唐博安、杨发清为首的扇匪在丰窦铺战败后,率残部数百人退守铜鼓寨负隅顽抗。为了消灭扇匪残余势力,10月23日,红二十五师和二十七师各一部,兵分两路向铜鼓寨进发,经过激烈的战斗,一举攻下铜鼓寨。此后,红军又在西阳山、地藏寺等地展开战斗,将蓬安的匪患全部清除。如今,昔日掩护红军战斗的战壕绿草幽幽,生机盎然。

在铜鼓寨村5组的一块山坳里,坐落着一座穿斗式构架的仿古四合院———罗家大院,共有数十间房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显得古朴而幽雅。

“我们罗家祖籍是湖北孝感,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祖上四兄弟来到铜鼓寨,在这里修建了房子,罗家大院是我们家的老宅,至今已有318年了,后人经过多次增建和修缮。”罗齐明说。

罗家大院在当地颇有名气,数十年来,一直是全村的活动中心。1933年,红军还曾在这里建立苏维埃政权。村里几百号人都曾在罗家大院就餐。集体生产时,这里是农业社的保管室,开大会办学习班,都在这里举行。

如今,罗齐明的父母仍住在罗家院子里,94岁的罗大强和90岁的伍雪芳时常坐在院内的阶沿上晒太阳。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罗家院子冷清了许多。罗大强的7个子女有好几个在外面安家落户。2019年,当地的爱心乡友专门请来修建成都宽窄巷子的工匠,对这座老院子进行了修缮和改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有的材料能用的全部投入使用,地面铺上了大理石地板,百年老宅由此焕发了生机。

让罗大强难以割舍的,还有院子外面的一口老井。罗齐明说,这口井的历史与老院子一样悠久,是他们祖先从湖广移居四川时打下的。老井看上去毫不起眼,井口二尺见方,四周磨损得凹凸不平,但井底有碗口粗一股清泉常年不断地往外涌,滋养着周围上百户乡邻。

C两支活跃的文艺队

在铜鼓寨村,活跃着两支文艺队伍,一支是由8人组成的鼓乐队,一支是16人的文艺宣传队。

鼓乐队的乐器只有唢呐、锣、鼓三样。75岁的罗培文,是这支鼓乐队的负责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吹鼓手。为了生活,罗培文从小就继承了这门祖传民间艺术。“我们这里自古流传着男到女家迎亲敲锣打鼓坐花轿的习俗。40多年前,我们就制了一顶轿子,配制了唢呐和锣鼓,组建了‘走期班子’”。罗培文说,所谓“走期”,就是鼓乐队随男家的迎亲队伍到女家迎亲。走期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4人抬轿,2人吹唢呐,1人敲锣,1人打鼓。技术含量最高的,要属吹唢呐,不但要中气充沛还要掌握许多技巧,才能够顺畅地吹奏乐曲。因为难度太大,一口气要憋半天,好多走期的人吹唢都得了支气管炎。

走期时吹唢呐有很多讲究,上坡要吹,下坡要吹,过街要吹,发亲要吹,开席也要吹,中气不足的人根本胜任不了。在这支走期的队伍里,有几个吹唢呐的高手,能够一口气吹出一支完整的乐曲,声音高亢嘹亮,荡气回肠,是任何其他乐器都代替不了的。

如今,由于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婚期集中在春节前后,有的婚事新办,不请吹鼓手了,鼓乐队一年最多只能揽到二三十桩生意。正当走期班子衰落之际,2013年,村里的一支业余文艺宣传队却异军突起。这支队伍共16人,由当地村民和城镇退休职工、个体户组成,最大的60多岁,最年轻的20多岁,每个成员都能歌善舞。

这是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大伙自筹资金购置了服装、道具、乐器等行头。他们平时表演的节目有金钱板、二人转、歌舞等,起初主要到操办红白喜事的事主家中献艺,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36岁的丁丽君是文艺宣传队的队长,她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选派了7个人作为鲜店乡代表随片区到县上参加红歌演唱,获得好评。前些年,我们连续几年筹办了春节文艺演出,每年都有12至14个节目,受到乡亲们的热捧。”丁丽君兴奋地说。

铜鼓寨村小档案

铜鼓寨村位于蓬安县东北部,距蓬安县城32公里,距鲜店乡场镇3.5公里,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亩,人口1748人。主要特产有中药材佛手及花椒、核桃、柑橘等。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