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长安厂老厂区,整栋住户共用厨房厕所,这样的生活真的存在!
vvvvvvyb 发表于:2022-2-5 07:44:2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52
作为抗战时的大后方以及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重庆有着一大批的国营大厂在这些众多的国营厂中,要找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可能每个重庆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重钢厂、建设厂、嘉陵厂····

但如果把这个范围限定在江北区,那么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一个相同的名字:长安厂。

作为嘉陵江北岸最具代表性的国营大厂,长安厂的大部分生产线早已搬迁,只留下一间间废弃的厂房和老旧的职工家属区,静静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工业历史,今天我们就跟随@重庆人重庆事的步伐去寻访一下这座老厂如今的面貌。



长安厂在江北区的老厂区主要有两个,鲤鱼池附近的长安三厂和大石坝附近的长安四厂,我们主要寻访的就是大石坝。

提起大石坝,很多好吃狗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一道在重庆赫赫有名的美食招牌“九村烤脑花”,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九村不但有烤脑花,还有徐悲鸿先生的故居以及民国豪宅石家花园,它本身更是长安厂以前的职工家属区。



走进九村,入眼处便是老旧的筒子楼,这些充满年代感的老建筑曾是这片区域的人气担当,承载了无数长安厂工人家庭的喜怒哀乐,一代代厂院子弟在这里出生、长大,最后接过了父辈的衣钵,如今这些老楼看起来造型落后、颜色斑驳,完全不复往日的荣光。



作为工业时期的附属产物,九村的建设规划就如它的名字一样,透着一股简单粗犷的风格,无论是楼房的位置还是朝向,都带着一种“我想在哪建就在哪建”的气质,小区内部小路纵横,梯坎相连,进去之后,你眼中再没有东南西北,只剩上下左右,楼主在其中数度迷路,完全弄不清自己的位置。



城市的高速发展似乎在这里停滞,你很难想象,就在距离观音桥商圈不到几公里的地方,还有这样野蛮生长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养鸡养鸭,甚至种起了菜。



在九村破旧的楼房深处,还藏着一处名声不显的名人古迹,那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徐悲鸿旧居。

这是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楼,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比一般的楼更加破旧,如果不是跟附近的住户反复确认,任谁也只会把它当成一栋普通的老宅。

这栋楼据说是重庆商会会长石荣廷的产业,当时抗战爆发后,徐悲鸿随南京中央大学来到重庆,暂无住处,他便把这栋楼拿出来让徐悲鸿居住,抗战时期,徐悲鸿一家就住在这里。



后来这栋楼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了长安厂的职工家属宿舍,见证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工业年代,如今随着长安厂的搬迁,这里也成为了重庆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离徐悲鸿故居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家花园”,是石荣廷的住所,保存比较完整,颇为气派,徐悲鸿也曾借住在这里的地下石室,并完成了《巴人汲水图》等传世名作,楼主去的时候这里正在举办徐悲鸿的画展,有兴趣的可以去观摩下。



九村的楼房除了常见的筒子楼,还有一些灰砖建筑,带着明显的苏联风格,因为当时中苏友好,苏联援助中国搞建设,很多国内的房子当时都在仿照苏式建筑,长安厂当时也有很多苏联专家,如今物是人非,这些房子有些爬满了植物,细看之下还有一股中国水墨画的味道。



沿着主干道往前走,出了九村后这条路往下延伸而去,远远望去,路两边也是破旧的筒子楼和老房子,我问环卫叔叔那里是不是也是长安厂的家属区,他摇了摇头告诉我,那是搪瓷厂。

无论是什么厂,随着工业时代的落幕,都已经退场了。



长安厂虽然搬走了,但它留下的诸多印记仍然存在,就像这家商店,里面的装修、布置甚至昏黄的色调,都和我记忆中的童年重合了起来,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拿着几毛钱的零花钱去买东西时的那种兴奋,长大之后,零花钱越来越多,那种快乐却很少再出现了。



生活在厂区大院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厂区里玩伴众多,大家同在厂区的子弟学校上学,放学后一起玩耍,一到饭点,就拿着碗各家各户地东奔西窜,这家的泡菜,那家的回锅肉,那种热闹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的。



整个九村走下来,人并不多,显得有些冷清,想当年,一到开工和下班的时候,小区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如今却只剩下了些老年人,他们固执地守着这块老地方,想必是有割舍不下的东西,看着这些或踟蹰独行,或热络交谈的老人,我忽然懂了为什么这里显得暮气沉沉,不是因为楼旧了,而是因为当年那些热血的人老了。



出了九村,马路对面就是八村,同样的老旧楼房,同样的老街,但和九村不同的是,八村保留了大量的工业厂房和设施,很多现在还在运行,因此比九村多了更多的工业气息。

估计是身处厂区的缘故,八村的房子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房,虽然大都是上世纪的遗留,但很多这种红砖水泥结构的苏式老房子至今看起来仍然非常坚固可靠,偶尔里面会传出机器的轰鸣声,释放着属于那个时代的余韵。



路边的商店和餐馆有很多的涂鸦,看得出来,八村正在有意识地向年轻人靠拢,相对来说,九村就是一个更单纯的住宅区,而八村这边安置了许多的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咖啡馆,球场,学校,等等这些都让八村看起来更有活力,路上的行人也更多。



路走到尽头,是一扇大铁门,上面印着长安集团的logo,如今门前停满了车,估计已经荒废,这时候一个老爷爷手里拎着菜,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门前走过,边走边指着门跟孩子说道:“爷爷以前就在这里上班,你看多近啊!”

对呀,当时的厂区工人上班,都是走路,出了门没几步就到了,不用赶公交,不用挤地铁,哪像现在的打工人,通勤路上的时间就是一两个小时。



再往前走是长安的一厂区,也是长安旗下的高级技工学校,大门旁边就是消防站,左边治安支队,右边消防站,安全这一块可以说拿捏得死死的。



厂区对面是长安一厂区的工人运动场,许多小孩子在踢足球,为这片老厂区增加了一丝活力,运动场旁边就是和济小学以及重庆203中学,这两所学校都是长安厂的子弟学校。

当时的厂区内,无论学校还是医院,配套设施都非常齐全,而且品质都很好,所以很多工人家庭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在厂区内成长,所以基本不存在留守儿童这个问题。



说到体育场,其实八村还有一个体育场,是以前江陵厂工人们打篮球比赛用的,如今已经废弃,成了网红打卡点。

体育场比较小,仅够组织一场篮球比赛,却是五脏俱全,看台、运动员入场口,该有的都有,环顾一圈,似乎仍能感受到当时热烈的比赛氛围以及观众的加油呐喊,只是如今物是人非,当年健步如飞的运动员大概率已经变成了外面牌桌上的老大爷。



再在厂区内随意走走,发现一个宽敞的大院子,左右两边各有一栋四层的老楼,左边是白色,右边是灰色。一群大叔大爷正围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下棋。

靠近白色老楼的最里头,铁丝网封住的窗户内有位老大爷正在做饭,转过拐角,一排水泥池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公用的洗漱池?这东西现在一般可见不到了,难道现在这里的人还在用吗?





走进这栋老楼,入眼处是一条幽深的走廊,看起来很像在九村看到的那条,但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条走廊灯光明亮,虽然老旧,但干净整洁,生活气十足,一些住户门上贴的对联鲜红喜庆,尽头处黄色的灯光看着分外温暖,一瞬间,我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那个集体生活的年代。



左手边第一间屋子里,老大爷正在炒菜,但这个厨房并非只有一个灶,有的灶上烧着水,有的灶上煮着儿菜,老大爷告诉我,这是一个公共厨房,每个人一个煤气表,这一层一半的住户都在这里做饭,另一半在那一头的厨房,现在时间稍早,等到了做饭时间,这里热闹得很。



正说着,一个大妈走了进来,掀开旁边灶上的锅,里面正煮着萝卜。

这样的场面让我大受震撼,原来在这个年代,还有集体厨房存在,不但如此,厨房对面就是公共卫生间,洗澡上厕所都在里面,在2022年的今天,这一切都显得如此魔幻。



据老大爷说,他们之前都是长安厂的职工,这里是长安厂的职工宿舍,不过有的人在别处买了房子,搬了出去,那些买不起房的,就只能留在这里。

沿着走廊走一圈,透过一些敞开的门,我发现房子并不宽敞,有的是一家人住在里面,略显拥挤,这里不光有长安厂的老职工,还有一些外来的租户,据一位住这里的小哥介绍,这里房租每月只需几百块,确实算得上很便宜了。



一天逛下来,曾经的厂区有了不同的命运,就如同曾经的工厂子弟,也有了各自的人生际遇,总有一天,这些老厂区将会被抹去最后的痕迹,但谁又能真的忘记他们呢?

正如我向一位路边闲坐的大妈问路时一样:

“请问八村在哪里?”

“这就是八村!”

地图上没有告诉我们八村在哪里,但对这些人来说,八村就在这里,就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就在他们心里。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