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周|大局下谋划、大势中推进、大事上作为,成都向改革要动力
今早我梦醒了坎 发表于:2022-4-11 19:42:0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88
随着《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3月中旬正式公布,擘划成都未来十余年发展的蓝图也从纲领走向实践。

成都如何用好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个“国字号”平台?从空间来看,这事关城市自身成长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平衡;从时间来看,这又需要处理立足当下和放眼长远的关系。

《总体方案》公布后,具体的“行动计划”虽暂未正式出台,但近日的频频动作,已粗略勾画出成都的思路与重点。



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稳增长”。

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支撑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尤其对四川、成都而言,在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既是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计。

3月25日,中交西部投资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中交西部投资总部项目投资服务协议》,这也是北京、广州之外,中交集团在全国全资投资的第三个重大投资平台。

3月31日,成都市举行建圈强链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协议总投资826亿元。集中签约的包括链主企业投资项目10个、链属企业投资项目10个,涵盖航空发动机、绿色低碳、新型显示、创新药等重点产业链。此次签约也为一季度成都的招商引资工作添上一个豹尾——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成都全市签约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110个,总投资超过2492亿元。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对于成都而言,要做的还很多。

签约仪式前三天,3月28日,全省项目投资工作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项目投资工作做出了更高要求——

成都市要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谋划实施一批综合交通、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生产项目,共同抓好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用高能级项目引领提升全球通达力、创新牵引力、要素运筹力和供应链辐射力。

以项目引领产业升级,以产业带动城市强大,加快形成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支撑城市能级位势提升的产业链,这是成都夯实基础的现实逻辑。



上海创诺医药集团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投资30亿元成立西部总部及创新研发产业基地

把改革作为谋长远的城市路径

解决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各项现实问题,不仅要“看近”,也需要“看远”。改革,一头牵着改,一头系着民。要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

3月30日,一天之内,成都召开了两场重要会议,都事关城市未来发展的理念和路径——

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加快推出一批支撑性前瞻性原创性原动力的改革举措,以深层次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会上提出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涉及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等。成都如何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改革举措,做成一批实实在在的改革事项,值得期待。

同样关涉城市转型路径的改革,还有“双碳”。

成都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成都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行动方案及专项政策文件起草情况得到讨论。对于“双碳”这道必答题,成都把温度和力度通盘考虑,要求坚持系统观念,“为全局谋、为长远计,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应该说,成都实现“双碳”目标有机遇有优势、也有基础。去年以来,成都市先后召开系列专题会议和市委全会,出台《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研究制定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为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基础。伴随国家提出“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示范区《总体方案》支持成都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四川省委提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建设碳中和实验室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的提出,成都绿色低碳发展迎来重大赋能。

保持推进力度之余,“不搞运动式‘降碳’、不踩‘急刹车’”是成都稳中求进的节奏。这次会上特别强调,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深刻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保广大市场主体正常生产、市民群众正常生活。

某种程度上,这是“看远”的同时,也科学务实地“看近”。



把民生作为政策的落脚点

着眼当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以及国内疫情的复杂严峻态势,市场主体正面临艰难时刻。

在此背景下,政策更是要将着力点放在微弱的个体——市民和市场主体身上。

3月25日,市政府第162次常务会议会上审议的《关于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送审稿)》,围绕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支持重点行业稳定发展、支持市场主体扩大投资、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要素保障和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近期就将公布。

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也是城市柔软可感的温情。在疫情带来的艰难时刻,温情是人民的依靠。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健康发展。在保障城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基本盘时,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能够穿越风浪,城市发展的红利才让人可感可及。

3月3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再次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发展权,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娱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在会上得到了“重点关注”。会议部署,及时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开展常态化政企联动和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

更多的社会关切,得到了会议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青年人才安居、生活物资保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民有所呼,政策就有所应。筑牢民生底线,城市发展的步子才迈得有底气。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钟茜妮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都,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我心如烟卸 发表于 2022-4-11 19:42:56 | 阅读全部
[鼓掌][鼓掌][鼓掌][鼓掌][玫瑰][玫瑰][玫瑰][赞][赞][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