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成都都市圈家底!全国首份都市圈体检报告出炉
小雨敲窗y 发表于:2022-4-12 18:00:1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46
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和支撑性工程,成都都市圈“入圈进群”已两年有余。如何评价成都都市圈建设成效?在国家层面批复的5个都市圈中,成都都市圈处于怎样的位势?成都都市圈中成德眉资四市的发展质量如何?

一场体检足以摸清家底。

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四川省同城化办”)获悉,日前,四川省同城化办联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成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简称《报告》),开展了全国首个都市圈全面体检分析。

《报告》检验了成都都市圈规划实施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并构建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成都都市圈发展诊短板、指方向、控风险,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提质增效,打造国内都市圈评价样板。



“横向对外、纵向对内”,看发展质量也看协同程度

成都都市圈评价制定了“横向对外”和“纵向对内”两套评价体系。“横向对外”即评价成都都市圈综合发展进程,与国内部分都市圈开展高质量发展比较;“纵向对内”即面向成德眉资4市进行纵向分析,评价4市发展特色及重点。

《报告》明确了两大评价系统,关注都市圈发展质量也关注城市间联系水平。“以高质量发展为基调,成都都市圈评价以总体发展质量和同城化发展水平为一级指标。”四川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套评价系统既关注都市圈自身发展的质量与效率,也关注同城化发展下都市圈内部城市间要素流动、服务覆盖、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协同程度。

考察同城化发展水平,成都都市圈评价还重点关注了都市圈内部联系以及重点工作领域的合作状况,包括中心引领、周边协调、产业协作、创新协同、生态共保、交通互联、生活同城、文化共建、机制创新、信息化支撑、乡村振兴等领域。



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横向对外)一、二级指标框架



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纵向对内)一、二级指标框架

量身打造独创指标,手机信令数据也是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都市圈评价不仅加入了国际竞争力、绿色低碳、科技贡献、财政安全等指标,来更好诠释“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同时还量身打造了独创指标。

“《报告》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独创指标,其中横向对外指标体系包含独创指标30个,纵向对内指标体系包含独创指标26个。”四川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关注中心城市对都市圈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评价都市圈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此次成都都市圈评价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设计指标“中心城市人口流动比”。

再比如,目前成都与德眉资3市已有产业合作基础,形成“头部+配套”产业合作模式,成都都市圈评价关注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等支柱型产业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协作发展,设计指标“头部产业支撑度”。

更有一些多元数据来支撑成都都市圈的综合评价。该负责人介绍,都市圈“体检”的数据采集手段多样,融合了传统统计数据、部门专项数据、手机信令数据、消费大数据、POI兴趣点数据等多源数据,提升了评估结果综合性。

比如夜经济悄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基于大众点评夜间门店消费数据,成都都市圈评价设计“夜间门店消费指数”,刻画都市圈夜间经济活力和消费促进能力。

再比如,为了响应建设高品质宜居幸福都市圈的目标,成都都市圈评价获取了互联网地图数据中的生活服务设施POI点位和社区点位为基础,测算“居民15分钟生活圈服务设施密度”,以评价都市圈基本生活服务设施的丰富度和可达性,反映社区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快速成长的发展型都市圈,共享水平、生活同城评分较好

成都都市圈评价结果如何?《报告》给出结论——综合发展评价得分76.2。《报告》显示,成都都市圈是快速成长的发展型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等成熟型都市圈的横向对比中,得分差距不大,但发展水平和能级上还有较大提升潜力。

分项评价显示,成都都市圈的共享水平、生活同城评分较好,科技创新、开放引擎等发展“软实力”有待提升。

具体而言,共享水平评分较高来自都市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衡,社区生活舒适便利。成都都市圈2019年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约35人,在7个都市圈中排名第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7人。居住区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密度达到963.4个/平方公里,排名第一,小区便民服务设施具有极高的丰富性和可达性,其中基于社区尺度评价的商业设施密度超越上海,仅次于广州、深圳。



2020年都市圈居住区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POI密度评价结果

生活同城全国领先,因为公共服务跨城便捷共享,幸福生活保障有力。成都分别与德眉资3市实现了基础教育合作办学以及跨市医联体建设,优质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实现跨区域供给。医保异地就医和结算实现都市圈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医保参保关系异地转移“一站式”通办,都市圈内人民群众的整体获得感持续增强。

强中心引领阶段,四市各有“长板效应”

《报告》认为,成都都市圈目前处于强中心引领的发展阶段。成都都市圈是典型的极核发展型都市圈,中心城市成都人口吸引力、经济辐射力突出,目前处于“单核”集聚发展阶段。

在强中心引领发展下,近十年来德眉资对成都的产业支撑度也不断增强,其中成德协同度最高,资金联系最为紧密,总部位于成都的企业在德阳开建分公司的数量最多。

从二级指标得分雷达图来看,成都充分发挥主干作用,各项指标得分遥遥领先。

不过,德阳、眉山和资阳也各有亮点。德阳在共享水平、乡村振兴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共享水平方面,德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指标得分第一,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量指标、万名学生专任教师数量得分仅次于成都。

眉山在创新协同、文化共建方面表现突出。在文化共建方面,眉山跨市联合打造旅游线路、联合举办文体活动等指标得分大幅领先。

资阳在绿色转型方面表现亮眼,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指标得分均排名第一。

“4市在发挥‘长板效应’的同时主动‘融入大家’,积极推进协同联动发展。”四川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快速成长的发展型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总体发展质量较为均衡且特色鲜明,生活同城全国领先、惠民服务深度拓展、成都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德眉资特色日益凸显。“4市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同城工作跃然纸上,协作共享、生活美好的同城画卷加速绘就,将携手为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都, #四川, #汽车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