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感染超53万例死亡突破200例 三类老人成关爱保障重点
123456881 发表于:2022-4-27 15:53:5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通报,3月1日至4月26日,全市累计报告53.56万例新冠本土阳性感染者,其中44548例为确诊病例,49105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

4月26日,上海市新增160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195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06例本土确诊病例中,340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3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25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1195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11798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58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此外,截至4月26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244例、危重型患者27例。4月26日,新增本土死亡48例。至此,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死亡病例已突破200例。

26日新增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85岁。48位患者合并患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后遗症、冠心病、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消化道出血、胰腺恶性肿瘤晚期等。其中1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鉴于当前上海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接下来,上海将继续开展分区分级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做好有关区域内的环境消毒,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继续开启“核酸+抗原”组合筛查



截至目前,上海市疾控中心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导致本轮本土疫情的新冠病毒,绝大部分为奥密克戎BA.2型和BA.2.2型,这一波疫情的发生、发展,也完全符合人类现已掌握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这也是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由奥密克戎变异株所导致的疫情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基于这一情况,上海进一步加大新一轮的筛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在今日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上海市启动清零攻坚行动以来,效果日益显现,但当前疫情依然十分严峻,防控工作正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清零攻坚工作成效,尽早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上海按照“统一指挥、分类施策、集中攻坚”的总体思路,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对未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继续坚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检测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

下一步,在27日至30日,将采用“核酸+抗原”组合方式,分区开展筛查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封控、管控和防范”三区范围。此外,为方便市民核酸检测,已经通过“上海发布”“健康上海12320”公布了首批534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后续还将动态公布。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正处于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检测筛查行动就是其中之一。”赵丹丹介绍,从采样检测力量配置上看,近5天来,我们每天配置了近2万个采样点、投入了10余万人次的采样队伍;匹配了500余万管的最大检测能力。从采样检测组织管理上看,社区组织越来越有序,“采、送、检、报、核”五个环节的衔接也越来越顺畅。从采检结果来看,累计筛查了5100余万人次,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接下来,我们也将不断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筛查的质量和效率。

除了筛查,救治也成为上海当下的重点。针对方舱医院目前的救治情况,赵丹丹也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方舱医院的收治对象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针对这部分人群,我们按照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积极的健康管理、随访观察、对症治疗以及积极结合中药治疗,让患者尽快康复和出舱。

“在方舱医院里面,我们已经配备了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用药;同时舱内的医务人员也会根据初步诊查情况为患者提供常见处方药的配药服务。如果患者的基础疾病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我们也将按照流程将其转至定点医院治疗。”赵丹丹说,受方舱医院的客观条件限制,如无法满足患者的个性化用药需求,我们将会根据患者需求、及时调整药物目录,尽可能多备一些种类,尽力保障患者的基本用药需求。

封控期间个性化紧缺物资统筹解决



在加大筛查之下,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患病老人和残障人士会面临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比如生活物资缺少、子女无法照护、求医问药不便等。

针对这一情况,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表示,相关部门和各区、各街镇、各居村一直在采取措施,尽力解决。

“但我们也深知,工作中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有些特殊困难群体的诉求没有及时发现,回应也不够及时。为此,近期民政、卫生健康、商务、残联等部门一起研究,形成了工作指引,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保障。”沈敏介绍,上海着重完善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完善主动发现的机制”。我们首先要求充分依托原有工作机制,比如,民政系统的社区养老顾问、“老伙伴计划”机制,各区的“为老服务一键通”平台,还有残联的工作系统等,全面摸清这部分人的需求,包括本市高龄独居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对象,和疫情期间因家人被隔离收治而无人照料、因子女亲属居住地被封控导致实际临时独居的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特殊困难残障人士等群体的实际需求。

同时,特别提出必须通过建立实时发现机制,动态掌握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还公布了各区养老服务热线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接听。此外,积极推动在居民区层面,建立一支专门为本居民区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的志愿者小分队,及时收集本小区内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并给予帮助。

二是“完善资源调配的机制”,努力落实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要求以街镇为枢纽,通过“工作专班”建立资源统筹调配平台(街镇有困难的,提级到区级层面统筹),在摸清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后,由各街镇及时响应,落实解决相关问题。

比如,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一般生活物资的配送,调拨专供外出就医的巡游出租车,协调街镇层面的助餐和生活照料服务资源,以及紧急处置突发情况等。同时,在区级层面,建立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专门解决街镇无法解决的保障需求,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紧缺物资(导尿管、成人尿不湿等),由各区统筹解决;对于区级层面也无法解决的,明确由百联集团、上海医药等国有大型企业托底解决。

三是“完善配送到家的机制”。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物资由各街镇统筹负责配送到小区,由社区居委会或志愿者小分队负责配送上门,“务必确保最后100米配送之路畅通”。此外,依托志愿者小分队作用,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代配药。这个方面,我们了解到有许多区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行动,有些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