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讲好劳模故事奏响奋进之歌
麻辣鸡翅 发表于:2022-5-6 16:50:2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06
南充日报
劳动模范是新时代劳动者的优秀代表,劳模精神是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梦,劳动美。在南充这片热土上,有这么一群最美劳动者,他们是面对疫情义无反顾的医生、是面对黑恶势力绝不手软的民警、是坚守岗位执着奉献的职工代表……他们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为展示劳模风采,弘扬劳模精神,展示他们敬业奉献、勤于钻研、公而忘私的时代精神和高贵品质,《南充日报》特联合市总工会推出“劳模风采”主题报道,为每一位劳动者点赞,在全市营造劳动光荣、爱岗敬业的社会风尚。

蒲俊竹:扎根乡村的致富领头人




蒲俊竹(左)。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南充市五四青年奖……这铺陈满墙的荣誉见证了蒲俊竹10余年来的奋斗历程,身为“85后”的她,扎根乡村无怨无悔,将青春奉献给田野,投身脱贫攻坚、致力乡村振兴,用她的实干担当完美诠释了劳模精神。

蒲俊竹2004年毕业于重庆卫校,2007年考入西华师范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脱产学习两年。2012年,她放弃了20多万元的年薪,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和发展机遇,毅然回乡创业,发起成立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柑橘产业,在高坪阙家镇利光村开启了自己的农业梦。

蒲俊竹明白,发展是硬道理、产业是硬载体,“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经过几年的经营探索,蒲俊竹围绕柑橘老文章、老产业,实践了她的“乡村振兴产业增收机制”,机制跨乡镇、村组实施,获得实践成功,企业发展了、规模壮大了、品牌提升了,特别是实现了企业与群众的合作共赢、利益分享。

身为利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蒲俊竹,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粮食安全,蒲俊竹又带领村民们积极开展撂荒地治理,整治出来近百亩撂荒地用以种植玉米、花生。“今年全村还新增种植水稻1500亩,现在已经开始插秧,预计亩产值可达2000元左右,水稻收割后我们将轮作种植蒜薹,将土地效益最大化,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如今的利光村,在蓝天白云下、碧山翠绿间,村里到处是崭新的小别墅、沥青路,家家户户整洁干净、人人脸上喜笑颜开。产业兴旺、村富民强的利光村,正在成为高坪区乃至全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村”。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的青春最无悔,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蒲俊竹如是说。她就是这样一位成长于农村、拼搏于市场、回报于社会,吃苦耐劳、拼搏奋进、乐于奉献的青年劳模。

吴晏宾:布上作画的蜡染设计师




吴晏宾。

笔者第一次在工作室见到吴晏宾的时候,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忠厚而内敛,看似有一点内向,可谈起印染设计工作时,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言语中透露出他对这项工作无限的热爱。

在嘉美印染厂的厂房内,一台台大型的高端机械设备整齐排列,一条条布匹通过流水线呈现出全新的模样。当花纹各异、色彩鲜艳的成品展现在眼前时,不得不让人啧啧赞叹。而吴晏宾所负责的蜡染设计,则是生产出这些靓丽成品的“灵魂”。

1973年出生的吴晏宾是老“印染人”,最初在原南充印染厂工作,随着企业改制,2002年他来到了南充嘉美印染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元老”之一。这些年,吴晏宾一直从事蜡染产品设计,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勇于开拓创新,以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公司30多人的设计团队中起着技术带头人和榜样示范作用,他也在2013年带领团队实现了公司“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证,他本人获评南充市首席技师。

这一切,都归结于吴晏宾对工作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他说:“美术设计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也很幸运,因为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把爱好当成工作,也因为热爱,我始终能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每当完成一件新的蜡染作品,那种喜悦是无以言表的。”

设计工作灵感很重要,对吴晏宾而言,他的灵感源泉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们企业生产的蜡染布大部分用于出口,其中非洲市场占据很大比例。而非洲客户喜爱的图案样式多为生活场景,一束花、一个玉米棒甚至一部手机,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多观察日常生活,并将其艺术地呈现到设计中。”吴晏宾说道。

设计工作有时也是枯燥的,为了满足客户要求,一个设计稿经常需要反复修改、几经打磨,加班加点工作也是常事。“我们最近的工作是为一家大型企业设计一批他们客户喜欢的花型和配色,为此我们和客户建了一个设计交流群,在群里收集客户反馈意见,便于我们修改设计稿。”吴晏宾说。

对蜡染设计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让吴晏宾20多年的从业履历收获颇丰、获奖无数:2013年作品《动感魔方》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作品《魔方时尚海洋畅游系列》获得2013年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专项赛银奖。2014年作品《钟声》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蔡云龙:礼兵组长身上的“三股劲”




蔡云龙。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蔡云龙身上有着一股军人独有的拼劲;担任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礼兵组长,蔡云龙在工作中充满了韧劲;服务景区游客、帮助贫困学生,蔡云龙又有服务为民的“亲劲”。

今年31岁的蔡云龙,是仪陇本地人。2012年退伍后在广州独自打拼了数年,2017年返回家乡就职于仪陇县久平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在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礼兵组担任礼兵,因其爱岗敬业、踏实肯干,2020年被任命为礼兵组组长。

蔡云龙始终把“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礼兵组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踏实工作。通过高素质队伍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优秀服务型队伍建设以及半军事化管理,探索形成符合岗位实际的“3+1”队伍建设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队员体能素质,掌握了各项基本能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礼兵队伍。

在日常工作中,作为景区一线工作人员,蔡云龙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他带头落实好防疫措施,强化卡口值守,引导游客入景区正确佩戴口罩,主动亮码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不符合景区疫情防控要求的游客,耐心做好解释和劝返工作;加强队伍监测管理,建立人员台账、健康档案,切实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在景区工作的这几年,蔡云龙帮助出现突发情况的游客不计其数,遇到行动不便且身边没有年轻家属陪同的老人,他都背着其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参观完;遇到身体不适的,他立即协调停车场民警一起将其送至医院;发现游客丢失的钱包,他通过监控、钱包内的电话号码等,联系到失主,把钱包亲手送到失主的手上……面对一句句的感谢和致谢的锦旗,蔡云龙总是说这都是职责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蔡云龙则是一名爱心满满的“暖男”。2018年,他带头组建宏隆助学基金会,发动礼兵组同事一起奉献爱心,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坚持每个月给他们寄钱。4年来,捐助帮扶了11名学生,让这些面临辍学的孩子重新看到了希望。想到他们能够继续读书,蔡云龙的心里就会特别满足。

“礼兵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始终把诚实务实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立足自身岗位作出更大贡献。”蔡云龙如是说。

彭莉:项目建设一线的“铁娘子”




彭莉(左三)。

她10多年如一日,无论是在顺庆区城乡建设局还是调任街道办,都将重点项目建设“扛”在肩头,每天穿梭于各大城建项目施工现场。正因为她对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和质量安全始终一丝不苟,坚持“铁”的作风和原则,她被同事称为项目建设一线的“铁娘子”。她就是顺庆区中城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彭莉。

从顺庆区育英路进入三公街,砖砌中式仿古大门赫然矗立,上有“三公街”3个醒目大字。“去年5月调任中城街道办后,因为熟悉项目建设工作,我在负责主抓三公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在这个老商圈已经焕发了新的活力。”漫步三公街,彭莉介绍说,目前顺庆区已启动了环形商场的升级改造工程,未来环形商圈的特色将更鲜明、人气也会更旺盛。

去年夏天,正是三公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最“吃劲”的时候,当时室外处处热浪滚滚,施工现场气温接近40摄氏度,彭莉每天坚持准时到达工地,巡察每一个工作面,督促指挥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彭莉说,曾经的自己也很爱美,但她每天都要跑工地,长期的室外工作,让安全帽、平底鞋成了她最常见的装扮。

节假日对彭莉而言,似乎也是不被提及的词汇。“工程进度可不等人,施工方是不分‘三九’‘三伏’的。耽误一天工期,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很大影响。”彭莉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她常常早出晚归,周末只休息半天。说起对孩子的陪伴、对亲人的照顾,彭莉无比歉疚。

因为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彭莉先后获得全市项目攻坚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南充新青年”、南充市优秀党员、感动南充2018“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

面对荣誉,彭莉十分淡然。“看着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城市变美变通畅,老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工作的成就感,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动力。我将继续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做一个有情怀的追梦人,为南充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彭莉说。

李青:让青春之花在刑事技术岗位绽放




李青。

在南充公安队伍里,有很多优秀的刑事技术民警,33岁的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副大队长李青,就是这样一位身手不凡、智慧过人的巾帼警花。

2013年9月,25岁的李青从中国刑警学院诉讼法学(物证鉴定方向)研究生毕业,她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南充,成为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名普通的刑事技术民警,具体负责全市传统和新型案件现场勘查、检验鉴定工作。

到警队报道的第一天,李青就一头扎进工作中,哪里发生重大案件,她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在每一起案件侦破过程中,她都秉持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坚持以现场勘查为基础,以物证检验为抓手,很快成长为全市公安刑事技术骨干。

在同事们眼中,“勤思善学、勇于创新”是李青最大的特点。她特别喜欢总结思考刑事技术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善于运用调查研究来丰富适合基层的勘查技术与理论。

参加工作以来,李青参与研究的“刑事技术三分服务体系”被省公安厅在全省推广,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参与省级科研课题“油脂手印的显现新方法”的研究,指导帮助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不断提高现勘能力。

近年来,李青先后参与勘验各类现场320余起,利用痕迹物证直接比中犯罪嫌疑人35人,参与侦破重大刑事案件23起,用付出与汗水践行着庄严警徽下的铮铮誓言。因工作出色,李青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现勘人员”“四川省刑事技术现勘能手”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2019年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成为当之无愧的刑事技术“尖兵”。

2021年10月,由省公安厅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全省首届刑事技术技能大赛经过连续20多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落下帷幕。比赛中,南充市公安局参赛队一路过关斩将突出重围,最终获得5个单项第一、团体第一名的佳绩。李青本人更是夺得个人综合第一名,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充分展现了南充公安的刑事技术专业素养和良好精神风貌,彰显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和我的战友们将坚定不移走下去。”面对赞誉,李青显得格外清醒。如今,她正带领南充公安物证鉴定所谋划刑事技术的转型升级,努力推动市公安局鉴定所从传统刑事技术向智慧新型刑事技术的提档升级。

罗世军:精益求精的机械专家




罗世军。

今年34岁的罗世军,是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师。2019年4月,罗世军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我在这一行一干就是17年。”罗世军说,自己从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九天真空,岗位是普车学徒。而他从学徒做起,一步步干到加工中心操作岗、干泵动片加工岗直至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师。

罗世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无论是什么样的加工产品生产任务,都会做得非常令人满意。通过不断努力,他先后担任了机械加工车间主任、定制品车间负责人、定制品计划物控组负责人,做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负责部门生产计划的统筹安排,保证产品能保质、保量、按时进行交付,另一方面,他还要负责工艺技术图纸的审核、车间员工铣床技术指导、工艺技术改善提案以及辅助完成与客户的商务对接。

在同事眼中,罗世军是一个很较真的人,无论是对技术还是对管理,他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本来是下午5点下班,我们有时候加班到晚上8点,一看他也在,加到晚上10点,他还是在,他就是这样一个以厂为家的敬业模范。”罗世军的一位同事这样评价他。

工作中,遇到技术上的挑战,除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尝试突破,请教相关领域的资深前辈,罗世军还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来进行突破。因为技艺精湛、工作敬业,罗世军连续多年获得厂里优秀员工称号和各种奖励,2017年,他被评为“南充十大工匠”之一。

在罗世军看来,工匠就是专注于一个领域,全身心投入,工作上追求精益求精。“个人不仅要有工匠的能力,还要有创新的能力。”罗世军说,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资深机械专家,为产品创新作出贡献。”

杜国芳:奉献三尺讲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杜国芳。

嘉陵区火花第三小学语文教师杜国芳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她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同事们学习的榜样。她获得过“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劳动模范”等称号。20余年如一日,激情不减,热情不变,在教师的岗位上,她燃烧着自己的光和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英才,培育了满园芬芳桃李。

对杜国芳而言,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是心之所向,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她的梦想。1999年,走上教师岗位后的杜国芳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学习,她致力于研究各种课堂教学方式,大胆改革。虽然她已是一名有着20余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但她的课堂丝毫不会枯燥无趣,而是风趣幽默,深受学生喜爱。

2020年6月,嘉陵区首届“嘉菁英才”名师工作室暨名师工作推进会召开,分学段和学科,成立了10个名师工作室,杜国芳名师工作室成为其中之一。

“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对我个人的成长有很大帮助,我可以与其他中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杜国芳介绍说,杜国芳名师工作室也是市总工会挂牌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她将发挥劳模精神,为培养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师贡献力量。

长期躬身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让杜国芳取得了累累硕果:6次参加嘉陵区、南充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7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奖励,10余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公开发表,开发、编撰校本教材12册。

谈起从教多年始终保持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杜国芳说:“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学业上有所进步时,我就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当我看到学生成材之后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作贡献,我就有了不断前行的动力。”

“作为一名省劳模,我深耕教育已有20余年,我深知只有对党忠诚、坚定理想,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我们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杜国芳如是说。

曹海泉:奋战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曹海泉(左)。

在同事们眼中,他认真负责、刻苦钻研,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患者眼中,他医术高超、待人热忱,是医生中的表率。他就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曹海泉,也曾是市中心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

作为重症医学专家,曹海泉多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包括甲型HIN1流感、H7N9禽流感及各种复杂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曹海泉主动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南充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市级专家组成员,他积极投身于南充市新冠肺炎患者的会诊、救治以及片区的蹲点督导和防控工作,参与了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院区隔离ICU的改建和诸多新冠肺炎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2020年2月13日凌晨,曹海泉接到紧急通知:早上8时在医院紧急集结,率援鄂医疗队20名队员,出征驰援湖北武汉。在武汉期间,曹海泉对患者付出了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谱写了川鄂情深的生命赞歌。他作为医疗组长,要熟悉整个病区的情况,洞察每个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考虑每个患者的诊疗方案;他作为南充援鄂医疗队的队长,每天晚上参加领队会后,回寝室要组织全队视频会议,学习、传达领队会精神;他担任四川医疗队临时党委的委员,从医院返回驻地后还得负责四川医疗队的后勤物资管理,不定时巡逻驻地,保证驻地安全,每天工作均在10个小时以上。正是由于他这种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及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关爱,确保了医疗队的援鄂任务圆满完成。

曹海泉与妻子王晓娟都是山西人。2008年,夫妻俩先后来到市中心医院工作。10多年过去了,夫妇俩早已把南充当成第二故乡。对于未来,曹海泉表示,将立足自身岗位接续奋斗,为南充疫情防控工作与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