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解读:客家人究竟从哪里来?
新北狂纱 发表于:2022-6-10 07:38:1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13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及政权更换的原因,辗转南迁,自秦汉以来,历经千年历史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对于客家人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的主体构成主要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合化所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而不是迁徙到这一带的中原人。其实,无论是“客家中原说”还是“客家土著说”,都无法否定是大批中原人南迁从而形成客家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的这一事实。

首批客家人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就要追溯到秦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他开始南征北战,他首先派兵六十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五十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逐渐习惯了当地生活。后来秦朝灭亡后,两批南下的中原秦兵就留在了当地,与当地人通婚,造就了首批“客家人”。

据历史考证,

客家先民有过五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五胡乱华,南迁避难西晋时期

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皇族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发生了一场内乱,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西晋的社会经济,王朝元气大伤,这个时候游窜在王朝周边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割据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

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被奴役的汉人不得不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其迁移远者自今日山西长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灵宝、国都洛阳等地沿颍、汝、淮流域抵达湖北及皖赣部分地区。

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以“流民营”为基础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这股迁徙潮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闽粤先民(包括潮闽、广粤)大部分都来自当时的那次大迁徙。



第二次,黄巢起义,被迫南逃唐朝末年

因安史之乱导致大唐王朝受到重创,由盛转衰,国家动荡不安,藩镇割据削弱了封建集权,不仅如此,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官府敲榨盘剥导致民不聊生,外加中原连年灾荒,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其中以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最为显著,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惟独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这几个地方祸及不大。

于是又有大批中原汉人由江州溯赣江而上,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南迁者远的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寿县、阜阳等地渡江入赣,更徙至闽南;近的则从赣北或赣中迁至赣南或闽西,或粤北、粤东边界。这次南迁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历时90余年。而此时客家语开始萌芽,客家语的发音继承了较多五代、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这也从侧面也证明了客家人的祖根来自中原。



第三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

流亡辗转作为一个上承五代十国乱世的王朝,宋,着实不容易,不仅创造了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还在外敌众多的情况下存活了三百一十九年。在北宋末年,金人入侵中原,攻破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宋高宗赵构南逃至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迫于战乱,随高宗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此时,一部分官吏流移到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百姓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后来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了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不得不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参加文天祥领导的客家人抗元失败后,元军大举南下,又导致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到了元末时期,元明战乱,客家人为了躲避战乱又不得不迁移,这一期的迁徙路线主要由闽粤岭山地域分迁至广东中部及沿海地区,以及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台湾等地,当然还有小部分回迁至江西赣南及赣中赣北西部罗霄山脉两侧,这也是江西的客家新客和老客之分到由来。



第四次,人多地少,西进运动明末清初时期

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种植所获不足以供养这些人,于是乎,客家人又决定进行迁徙运动,他们开始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前进,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而那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严重锐减,田园荒废,地广人稀,所以当时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所谓:“移湖广,填四川。” 所以说现在四川的客家人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像是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另外,在满人入主中原进至福建、广东时,客家义士为反满人入侵号召群众举义反清。举义勤王失败后为避株连多隐姓埋名,分别逃亡至粤北、粤中、粤西或广西、湖南、四川各地,还有一部分则随郑成功迁徙到台湾。



第五次,太平天国,为生存再次迁徙

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不断的搜刮民脂民膏,统治阶级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更是乘机勒索百姓,最后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尤其是两广地区,本就因天灾人祸不断,土地贫瘠,陷入死亡困境了,于是,洪秀全组织了一支以客家人为主的队伍,与清军展开战斗,也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辗转征战十余年,最后还是被清所灭,清朝统治者下令要把所有姓洪的及其参加过起义的男女老少统统杀掉。

很多客家人为了活下去,或改名换姓,或逃亡外地。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又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动乱使得客家人不得不再次进行大迁徙,大批客家人迁徙到香港、澳门、汕头、厦门和海口一带谋生,也有不少客家人被诱为契约劳工,被迫飘洋过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北美洲等国从事苦役劳动。

如今的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但是他们虽身处异乡,但不忘故乡。他们以中原祖根为自豪,不仅自称是“河洛郎”(河洛乃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而且还将中原文化的精华作为客家文化的主流。他们把祖宗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作为座右铭,常常以先贤为榜样,教育后人学习前辈们的创业精神和成功经验,所以他们也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四川客家人的来历

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 。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 。

客家一词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客家人之根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 。时序越千年,五胡乱华,朝纲倾裂,战祸频仍。生灵涂炭,颠沛游离,“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举家携儿带女,跨黄河、过长江,万里迁徙,天远路长。客家人的故事始自千年以前,客家文化在一代代客家人的万里迁徙中,孕育、扎根、绵延、播迁。一部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客家文化的成长史,客家文化的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映射了中华文化的璀璨多样、生生不息 。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 ,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发展成了赣州 、汀州(今分属龙岩 和三明 、梅州、河源 、惠州 、韶关等客家主要聚居地 。

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人口严重下降,不足20%,千顷田地荒芜四十余年,物产枯竭,整个天府之国呈一片杂草丛生,虎豹横行的荒漠景象。大清入川后,于顺治年间设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达20年(1646年-1665年)之久。直到康熙四年(1665年)四川全境平定以后,省治才迁往成都

《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其他地方官员也有类似奏折上奏。

康熙皇帝其后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 采取强行移民和鼓励外省人自愿移民的两项措施,发动了移民垦荒复耕运动。继湖广人迁徙入川后,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等省百多万客家相继移民入川,这就是四川历史上著名的“湖(即湖广人)广(即广东客家人)填四川”大规模移民运动。

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根据广东地方文献和四川地方志以及客属族谱等史料证实,四川客家大多数从嘉应、韶州、南雄、惠州、潮州等地区迁入。

入川客家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徙居落业在川南和川西地区,以隆昌县为中心的川南和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这两大板块构成了今天四川客家群体的生活大本营,是闻名于巴山蜀水的客家聚居区。

四川客家人的分布

客家人分散在四川各地,主要在川西的成都近郊、双流县、新津县、温江区、都江堰、郫县、彭县、新都、金堂县、广汉、什邡市、德阳;川北的江油市、三台县、仪陇县、盐亭县、巴中、通江县;川东的广安、合川市;川南的荣昌、泸县、富顺、宜宾、威远县、隆昌县、资中县、简阳市、仁寿县、彭山县及凉山州所辖的西昌市、会理县等三十八县(市、区),尤其以沱江流域和成都东郊最为集中。根据史料、家族谱牒统计分析,整个四川人口主要由湖广人和粤、闽、赣、桂客家人两大部分构成,湖广人和客家人分别占四川当时总人口的40%和33%。



洛带是成都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镇上九成居民都是客家人,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洛带古镇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烙印。洛带古镇上的街巷和民居保留了旧街场的原始风貌,最具特色的还是古镇上的三座会馆。成都近郊其他聚居地还有青龙乡、圣灯乡、保和乡等。

四川的客家人中以湖广人口最多,故四川通行以湖北麻城话为基础的四川话(以成都话为代表),旧称湖广话(即湖广移民所讲的话)。四川话在语言学上称为西南官话,为北方言西南次方言,为四川第一大方言。四川客家语是仅次于四川官话的第二大方言。在四川局部地区,还流行湖南老湘语,在语言学上分类为湘方言。四川汉族地区主要通行这三种方言。



客家话是我国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它是我国古代中原正宗的宫廷官话。客家话在四川民间俗称“广东话”、“土广东话”。除了洛带,在四川省内主要集中在沱江流域,成都市郊的东、北两个方向及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州、温江、双流、新津、仁寿、简阳、乐至、安岳、威远、资中、内江、荣昌、隆昌、富顺、泸县、合江、宜宾、仪陇、巴中、通江、广安、西昌、三台、德阳、绵竹、梓潼等30余个县、市。说客家方言的人一般在乡间,少数在城镇。通常以成都市龙潭寺客家话为代表。词汇、语法方面也保留不少广东客家话的特点,如人称代词“我”、“你”、“他”说“偔”、“你”、“佢”等。由于受四川话包围,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都有一些四川话的影响,产生某些变异。



客家人多会客家话和四川话两种方言,对客家人说客家话,对非客家人说四川话。但一些城郊的小孩、年青人往往已只能听而不会说客家话。一些人数较少的客家方言岛有趋于消失的迹象。四川境内的客家方言以成都市龙潭寺客家话为代表。龙潭寺客家话是明清之际客家移民从广东带入,有声母22个(含零声母);声调6个:阴平45,阳平13,上声31,去声53,阴入1,阳入5。主要语言特点:以客家方言特点为主,也有四川话的影响。有一些特殊的词汇、语法现象:“食饭(吃饭)”;一些事物名称与成都话相同,而和闽粤客家话不同,如“插秧”说“栽秧子”,“水蛭”说“蚂蟥”,不说“湖蜞”;同成都话一样,重叠构词方式比较多,如“沟沟(水沟)”、“竿竿(竹竿)”、“尿片片(尿布)”、“酒窝窝(酒窝)”等。

客家人入川,使原有的巴蜀文化增辉添彩。梅县、五华、兴宁等地客家迁入成都洛带后,带来了嘉应五属每年春季办灯展活动的习俗,不久风行于巴蜀大地。随着斗转星移终于演变成今天扬名大江南北的成都青羊宫灯会和自贡市恐龙灯会。



声明:环球客家转载世界各地客家商会或其它组织的官方发布内容,以及部分客家乡贤的研究作品著述,仅用于环球客属家人的信息和文化交流,讲好客家故事。若涉及作品版权保护,请私信小编及时删除。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