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量级IP“名人大讲堂”诞生记
白云追月素 发表于:2022-7-11 10:13:4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30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摄影 陈羽啸

巴蜀大地自古人杰地灵,涌现出的名人巨匠灿若星辰。他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熠熠发光,其功绩和成就,至今荫泽后人。2017年6月,四川省以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为破题之举,探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在此背景下,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名人大讲堂”系列讲座应运而生。

2017年7月4日,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确定了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围绕着这十位历史名人,“名人大讲堂”系列讲座开始探索全新的方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承工作。



2021年度“名人大讲堂”
2018年11月5日,经过精心的筹备和策划,“名人大讲堂”系列讲座终于与观众见面。在第一期讲座中,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以《万古江河鸟飞回——杜甫与中国人生》开场,立即收获百万级的粉丝。作家阿来、文化学者郦波、散文家李舫、学者于丹、作家蒋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考古君”刘志岩等人陆续现身“名人大讲堂”系列讲座,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既有专业性,又有普及性的知识讲坛。

第二批历史名人确定后,“名人大讲堂”更走出成都市,和观众一同走进名人故里:在崇州解读常璩和他的《华阳国志》,在德阳市了解“蜀中奇才”李调元,在射洪市走近“开盛唐诗歌风骨之先河”的陈子昂……



传习志愿者对话主讲嘉宾
发展至今,“名人大讲堂”已在四川省内顺利举办33场,其主题围绕20位四川历史名人及巴蜀特色文化展开。全网累计超过5000万人次观看直播。经过近5年的累积和沉淀,“名人大讲堂”早已成为一个千万量级的IP,拥有无数的忠实观众。

2022年,“名人大讲堂”迎来了全新升级。“主题季”的设置,将在每一季开启不同主题,带领观众全方位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鲜活展示中华文化中巴蜀因子的独特魅力。



“名人大讲堂”启动“考古季”
在第一季“考古季”系列讲座中,数位专家学者陆续亮相“名人大讲堂”,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考古学出发,探索古蜀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目前,考古学家齐东方从彭州金银器窖藏出发,为线下和线上的观众揭秘了宋代川人的生活美学;四川大学教授霍巍着眼盐源青铜器的发掘,讲述四川青铜文明发展历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发掘成果,追溯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紧密联系。

7月10日王巍主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亲历记》
7月10日,“名人大讲堂”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王巍来到成都,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的宏大工程。

在主题讲座之外,封面新闻还持续推出一系列活动,加大“名人大讲堂”品牌效应。以名家对谈的形式,邀请数位专家学者就讲座主题进行延伸讨论,点燃观点交锋。主题书单的发布,从深度和广度扩展“名人大讲堂”主题,为读者营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对谈环节
目前,“考古季”系列讲座热度不断攀升,全网观看人数已超1410万。在未来,“名人大讲堂”还将持续带来更有深度、更具广度、更具新意的文化主题讲座,敬请期待。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成都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