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周时代“舞”出来的非遗——阆中巴象鼓舞
凌8乱 发表于:2022-11-19 07:33:5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61
巴象鼓舞定三秦,巴国勇士史留名。鼓声千年响不停,民俗舞蹈耀古今。

舞蹈的活化石——阆中巴象鼓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舞蹈,其发展先后经历了狩猎舞、战舞再到宫廷舞蹈的转变,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被誉为“舞蹈的活化石”。2007年,巴象鼓舞入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据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巴国勇士、前歌后舞”的风采由此可见。

至公元前2世纪初,阆中賨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借此舞以撼震山岳之势,帮助汉高祖刘邦“还定三秦”,深得赏识,后被引入汉宫,因賨人居住在渝水,定名“巴渝舞”。阆中“巴象鼓舞”是“巴渝舞”的遗风,因兽皮鼓面画的是巴人部落的图腾巴蛇或大象,故称“巴象鼓舞”,它规模宏大、气势如排山倒海,锣鼓一响,威震四方,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对它进行了描述:“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巴象鼓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音响和装饰两方面。其音响主要由鼓、锣和呐组成。鼓点节奏鲜明,采用单击、双击和连续三击的敲打方式,凸显鼓声的韵律和节奏;锣音随鼓点起落,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舞者按照待战、征战、凯旋等篇章不断进行队形变换,过程中辅以“”嘿嘿”的铿锵呐喊声,如“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动人心魄、激人奋进。

在装饰上,表演者头扎各色包巾,纹面或佩戴兽皮面具;上身着黑色对门襟衣服,袒露右肩,腰扎白色亮带;下身穿青色过膝亮腿裤,扎黑白相间绑腿;赤脚穿草鞋。表演时由一面沙锣开道,后随鼓手八人或数十六人或二十四人,谓之“八相"巴象鼓”的传承为阆中城东南马驰坝李家嘴,颇具地方浓郁民俗文化特色,一面击鼓,一面呐喊,跳跃踏步,威武雄壮。其外形为长木柄兽皮圆形鼓,直径约30/40厘米,鼓面绘画主要以蛇、象为主,柄长约80/120厘米。木柄贯通鼓身,上端露出约3—5厘米,下端则由舞者左手紧握,置于腰间,右手持约60厘米长的竹鞭,用鞭端微翘处进行敲击。历经各代人民艰苦努力,“巴象鼓舞”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经过历代传习人的精心编排,古风犹存,规模盛大,每逢重大节日,阆中市便会组织上千人的表演队伍,浩浩荡荡,可谓盛况空前。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阆中,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