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为何能打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终究还是归功于汉文明的强大
您脱风云错 发表于:2022-12-14 08:06: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95
早在成吉思汗晚年之时,就已经出现了争夺汗位的斗争苗头,最终在一番激烈的夺权争斗后窝阔台抢得先机继承了汗位。不过,蒙古一直以来的习惯是幼子继承蒙古本土的领地,再加上拖雷作为成吉思汗最疼爱的小儿子,他拥有成吉思汗绝大部分的军队,所以,很多蒙古贵族其实都不满窝阔台称汗,而支持拖雷登上汗位的宝座。



结果,托雷这边还没动静,窝阔台自家后院却先着了火。窝阔台一死,他的皇后就把丈夫原本指定的汗位继承人——他的孙子失烈门废掉,而让自己的儿子贵由做了汗王。结果贵由命不好很快就死了,所以失烈门又上位了。但是这时候拖雷儿子蒙哥的势力已经形成,他掌握了蒙古绝大部分的兵权,而且还得到了长支宗王拔都等蒙古贵族的全力支持,于是很快就打败失烈门,成了新一任汗王。

1259年7月,蒙古第四代汗王蒙哥在进攻南宋的合州(今四川合川)时被南宋守钓鱼城的将领王坚用投石机投石击毙。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获知消息后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夺权争斗,阿里不哥最终不敌,投降了忽必烈。



其实,按照蒙古旧规,像其父托雷一样,阿里不哥作为幼子,也有守蒙古本土和继承其父大部分军队的权利,而且当时忽必烈和旭烈兀两位兄长在外征战,蒙哥在出征前就已经将蒙古委托给了阿里不哥,有监国之职,所以蒙哥死后他最有继承汗位的优势。

另外,阿里不哥还拥有漠北诸部及漠南诸州,其部下刘太平、霍鲁海驻扎在关右,浑都海在六盘,密里火者驻扎在四川成都,乞台不花驻守四川青居(今南充南部),纽邻镇守西川。如果他们当时能配合默契、攻取关陇地区的话,或许就没忽必烈什么事了。但是最后胜利的却是忽必烈,这实在与他拥有强大的汉文明后盾离不开关系。



首先,不同于以往轻视汉人的汗王,忽必烈在政治上豁达大度、乐贤下士、重用汉人、遵用汉法,一开始就大胆任用了一批像刘秉忠、杨惟中、李德辉、廉希宪、、陈思济、徐世隆、商挺、刘肃、王磐等非常有经验的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与其结成稳固的联盟,稳定了中原局势,免除了后顾之忧。

其次,他在中原地区推行汉法治理,赢得了中原地区百姓的支持。于是,这些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提供给了他的军队足够的军粮及战略物资,因此,当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作战时完全没有后勤上的顾虑,比如,1260年6月燕京、西京、北京三路运送了十万石粮食输往开平前线,接着又织造了数万件战袄、裘、帽等军需衣物,1261年9月中原各地又制造了五千多件盔甲、两千多件马甲等物资运往开平,等等,这些都使忽必烈的前线有了充分的后勤补给保障,是忽必烈能够战胜阿里不哥的物质基础。



而阿里不哥当时留居的漠北地区偏地穷荒,阴寒干燥,物资来源几乎完全依靠于中原地区,忽必烈下令禁绝粮道后很快就困于饥馑了。1264年三月,阿力麻里发生饥荒,百姓只能吃牛马的饲料,而且很快还吃完了,于是饿死了很多人。阿里不哥却还在自己享乐,手下的将领们非常寒心,许多都逃跑叛离了。

忽必烈此时的军队却不仅在征战四方的过程中锻炼精锐,而且他还得到了一大批汉人的军阀,如史天泽、汪良臣等人,大大增强了忽必烈军队的实力。因此,尽管阿里不哥在初期比忽必烈有优势,但后边的形势完全反转,阿里不哥只能战败投降。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表面上好像是蒙古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大汗继承权的斗争,但实际上是旧式奴隶制蒙古贵族与汉蒙封建地主阶级联盟之间的一场博弈,而最后的结果是后者大获全胜,虽然名义上是蒙古族最后统治了中国,但本质上还是汉化后的蒙古才有机会入主中原,这就是强大的汉文明的力量,如果没有汉人的物质经济保障、没有汉文明的治理方法和治军治国智慧,蒙古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最后只能和阿里不哥的军队一样分崩离析。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