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年味
戏做顿 发表于:2022-12-24 03:00:45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574
米存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最为隆重的传统节庆活动。之所以称之谓活动,是谓其时间跨度长。从进入腊月门开始扳着指头数:腊月初一爆炒花;腊月初八把粥喝;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了天;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上字;二十五,擦抹打扫拿条帚;二十六,割上肉;二十七,去置办年货赶赶集;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饺子掐上三簸箩;正月初一日,吃了饺子拜年的。过了初一走亲戚,十四,十四闹红活(火)。过罢正月十五,年味才真正消散,人们才开始正常的工作,生活。仿佛十五不过,年还没有结束。这就是中国人的年。

浓浓的年味-1.jpg

年,《说文》释,“年”为五谷成熟。而五谷成熟之后呢?庆贺,感恩啊!于是便有了“腊”。腊者《说文》释“腊”为十二月合祭百神。在品尝佳肴美味之时,在享受五谷丰登之喜时,在沐浴合家团圆天伦之乐之时,感念天地化育,感念祖先恩德,感念风调雨顺,这便是“年”了。所以,年味便是团圆,喜庆,感恩,狂欢集大成者,这才是真正的年味。能有那个国家象我们这样如此长时间的节庆活动?有如此丰富內涵的活动?所以说,大凡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都应珍惜这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过好中国年。

浓浓的年味-2.jpg

中国年,浓浓的年味,首先是团聚之美。无论你在何方奔波,无论你身居何职,也无论你贫富,每逢过年都要千方百计赶回父母身边,赶回你魂牵梦绕的故乡与家人团聚。为此,国家设计了长假,交通运输部门推出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春运,为国人团聚提供便利。这也是中国特色。世界把中国的春节活动称之为“人口大迁徙”。大年三十日,一家祖孙三代,四代,围坐一起,喝着美酒,吃着饺子,看着春晚,叙说着一年的喜悦,分享着一年的快乐,诉说着浓浓的乡愁,其乐融融,其情切切。所有的不愉快都抛之九霄。年夜饭,团圆饭,它不是一顿简单的饭,在更多意义上是一个伦理的象征。一家人一族人能不能围坐在一桌上,是这个家圆满程度,幸福程度,昌盛程度的体现。而大年吃的饺子呢?它不同于面条,不同于菜,是一种和合,一种共享,一种圆融。它象征着团圆,幸福和美好。

浓浓的年味-3.jpg

中国年,浓浓的年味,更多的是喜庆。庆贺五谷丰登,庆贺人寿年丰,庆贺事业有成,庆贺合家欢乐,共贺来年四时如意,万事亨通。为了这隆重的庆贺,腊月里就忙乎着大扫除,买新衣,置佳肴。红红的对联贴满院,喜庆的窗花美装点,大红的灯笼高高挂,震耳的鞭炮响连天,精美的社火大展演。这才叫真正的过年。

浓浓的年味-4.jpg

中国年,浓浓的年味,最使人不能忘怀的是感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祖宗庇祐之恩,感谢亲友帮衬之恩,感谢神灵在天襄助之恩……年的意义,就是要让我们在大丰收之后,回到一餐一饮,回到一粒米,去发出我们内心的一份感激。对阳光的,大地的,对雨水的,对时间的,岁月的,人的,神的等等。

在我们祁县,昌源河以西的村庄在除夕要先给逝去的老人上坟,谓之“送年饭”昌源河以东则在正月初二日给祖上上坟,谓之给老人拜年。都是感恩祖宗的恩德。这是各家各户独立进行的祭祖感恩。而到大年初一,同族大家庭全体人员则要在同宗的祖上神祗前集体跪拜祭祀,猪头三牲,仪式隆重,表达对祖宗的敬畏感恩之心。之后是对在世的爷奶父母等长辈的拜年。当然少不了长辈给晚辈特别是孩子们压岁钱了。过了大年初一,河西从初二,河东从初三开始给丈人丈母,亲友长辈去拜年,相聚与感恩之情都包含其中。除此之外,就是对神灵的祭祀了。“早晚一炉香,虔诚神有灵”。祭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土地“土恩深似海,地德厚如山”;祭门神“门迎百福,神祐平安”;祭张贤“打出天犬去,引进贵子来”;祭天地爷“日月星三光普照,天地人一体同和”……

浓浓的年味-5.jpg

中国年,浓浓的年味,少不了相聚狂欢。在过去文化生活相当匮乏。每到春节期间,各村都会组织秧歌爱好者,从正月初一开始唱,一直唱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结束,有的经济条件好的村社请省或县的剧团来唱几天,热闹一番。除此之外就是挂红灯,闹社火,背棍,铁棍,龙灯,旱船,竹马,高桥,二鬼扳跤,刘三推车,八音会等等。到了正月十五,县上统一组织各村社火到县城表演,晚上还要组织燃放焰火。这一天,全县各村的百姓都要到县城看红火,看焰火。整个县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狂欢活动达到顶点,也昭示着年味的结束。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过年狂欢已注入了诸多现代元素,春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特别从1983年起中央电视推出春晚以来,中央春晚,地方春晚,草根春晚异彩纷呈,给初夕守夜狂欢以饕餮盛宴和文化大餐,把狂欢注入新的活力。正月十五元霄社火的灯饰,民俗活动,焰火更是鎏金溢彩,活灵活现,蔚为壮观。

浓浓的年味-6.jpg

中国年,浓浓的年味,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亲友过年如见不着面,也要互致祝贺,互报平安。过去是“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明文征明语)”互寄名信片,贺年卡。现在则是短信,微信满天飞。“不求见面惟微信,段子祝福满手机”。我也随人转无数,世情渐简不嫌虚。年味中拜年这个环节古今都是必不可少的,不管通过什么方式。

浓浓的年味-7.jpg

中国年,浓浓的年味中,体味最深的当属孩子们了,他们穿新衣,戴新帽,品美味,食佳肴,串亲戚,领红包,看社火,放鞭炮,无忧无虑,何等热闹。对于大人们感受则是一个字,累;两个字,破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又长一岁。

浓浓的年味-8.jpg

这就是中国的年,年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锦衣玉食,休闲娱乐。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美丽强大;愿我们人民齐奔小康,美好生活;愿中国年味传统溢彩,现代鎏金。

“最美祁县”微信公众平台

年的味道(王金秀)

儿时称春节为大年,一提过大年,总像是刻意把“大”说的更响亮些,语气里多了喜庆,多了抑制不住的热切和企盼,想想都是件美气的事。

小孩子们对过年的盼望无非是穿新衣新鞋,吃好吃的,不用上学可劲儿玩,大人们则是实实在在的操劳。

父亲照例是不能常在家的,秋收忙过去以后,父亲会去生产队的豆腐坊、粉坊去做工,在县城走街窜巷叫卖豆腐、粉条,谋划着为他日渐长大的儿女们置办几件漂亮的新衣服。母亲的辛苦是每天看在眼里的,除过变换着花样粗粮细做的一日三餐,我们兄妹五个每人一身新衣新鞋是必备的,甚至还有开春后穿的单鞋也得要预备着,父母亲必不可少的些许添置,还有小姨小舅的衣物也要他们的大姐帮忙。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把破旧的衣裤浆洗干净,打好糨子,就着房屋的前墙糊裱好厚的、薄的、颜色各异的袼褙,三五日后,混着面香和阳光味道的袼褙就打好了,比着准备好的纸样子一层一层剪好,边上滚好白布条,码好粘合在一起,千层底子就算是糊好了,这样的时候往往有隔壁的婶子大娘一起,边唠家常边干活,嘻嘻哈哈很是热闹。麻绳往往是在忙里偷闲的细碎时间里搓好的,不会占用整日半晌的时光,懂事的姐姐会帮母亲一二,我也偶尔为之。纳鞋底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做鞋面,做衣服是细致活,是要留在白天做的。十五瓦的电灯泡,拉得很低,母亲坐在炕上,昏黄的灯泡就在头顶,静谧的夜,家人都已入睡,只有哧呼哧呼拉绳子的声音陪伴着她,哦,还有歪在她怀里不肯一个人独睡的小妹,这样的场景不知道持续到几点,也不知持续到了哪年哪月,只是如底片般长久地印在我整个童年的记忆里。

喝过腊八粥、泡过腊八蒜之后,很快就进了腊月后半月,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衣服鞋袜操持的差不多了,一次次的试穿点燃了孩子们心头的喜悦。

街头叫卖吃食的小贩多了起来,挑担的、推车的,卖糖瓜的,卖瓜子花生的,琳琅满目,让人眼馋,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更是撩得小孩子心痒痒。母亲照例是不让我们往跟前凑的,只是盘算好要买的东西,让我们去取盛放的器物,我们飞快地取来交给母亲,往往能得到一点奖赏。爆米花的来了,诱人的香味伴随着清脆的开锅声把附近的小伙伴们全引出来了。母亲拿来黄豆、玉米、还有稀罕的大米,风箱呱嗒呱嗒拉起来,红红的火苗舔着黑黑的铁葫芦,开始不紧不慢地转起来,好一个神秘的黑葫芦,平淡无奇的一碗五谷进去,随着一声开锅的巨响,炒制出来香气四溢的一簸箕米花,让人新奇不已。

母亲开始装扮家,把积了一冬灰尘的家打扫过后,烟熏火燎一年的窗户也是要重新糊过的,窗户靠下部分是三块封闭的玻璃,擦得亮亮的,中上部是几何形状的窗棂格,要清洗干净,糊上白白的毛头纸,贴上红艳艳的窗花,喜庆的气氛马上就弥散开来。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这一天全家人缺一不可,都早早地回到家里,一向不算细致的母亲也讲究起来,请来新的灶神像,上面写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端正地供于灶台上,祭品里必不可少的是糖瓜,辛苦一年的灶君笑眯眯地接受人们的敬奉。吃过晚饭,母亲拿出村办糖厂分的糖稀,在冬日里它们是硬硬的一坨,用热锅化开,糖稀呈现出亮亮的红色,母亲把早早就爆好的黄豆或大米、小米米花依次放进锅里,用锅铲不停地翻炒,空气里弥漫着焦糖的甜味和谷物的芬芳,孩子们团团围在灶台旁,直到糖稀和米花完全融合成团就可以出锅了。孩子们已经七手八脚洗好案板、模具,只待母亲用模具把米花压实,做成各种形状,我印象中还有动物的。有零散不够再做一个的,母亲会顺手喂给我们一人一小团,我们立刻欢欣雀跃起来。做好后的米花端到不生火的房子里,第二天,硬邦邦的的米花糖就做好了,其实我们小时候叫做蘸,玉米花是不做这个的,只用来给孩子们解馋。

年越来越近了,父亲和叔叔大爷们忙着杀猪宰羊做豆腐,母亲开始做各种过年的吃食,蒸馒头、蒸年糕、炸麻花,还要蒸一种玉米面团子,里头包着豆沙枣泥馅,孩子们放假在家也不闲着,男孩子们和泥打煤糕,挑水扫院子,女孩子们给母亲打下手,剪窗花糊灯笼,重要的是平日里难得的好菜好饭满足了孩子们的口腹之欲,一个个笑呵呵的忙里忙外,年的味道呼之欲出。

除夕到了,照例是要吃年糕的,取步步登高的吉祥寓意,飘着油花的汆羊肉面片汤和炸的金黄的年糕今天是管饱的,一年之中孩子们少有的满足,一个个把肚子吃的滚圆。

这一天的重头戏是挂灯笼、贴对联、贴年画。灯笼是我们小姐妹和隔壁大娘学做的,糊着各色彩纸,饰以窗花,简易而不失漂亮。我们村是方圆几里地最大的村子,腊月二十一过,队里记工分、备笔墨,请村里的文化人为村民写对联,这几天读书人格外受尊重,日日劳作的老农们递烟的、陪笑脸的,数说着院门的、房门的、猪羊圈的,任凭是哪里的,在这时候也是不会被朴实的人们所遗忘。我穿梭于一片红彤彤的对联中仔细认读,心里满是艳羡,及至我长大外出求学、上班,到这几天放假也会去参加这样的盛事,为的是自己喜欢,也给父母挣足了面子。简陋的家贴了福字和众多的年画也变得富丽堂皇起来,有单幅的,也有连环画形式的,《铁弓缘》、《杨家将》、《西厢记》、《桃花扇》,最初的文艺熏陶都是这些年画带给我的,我每每踩着小凳子一幅幅看过去,欣赏绘画的精彩,体味着剧中人物的悲欢,少年的我有了如烟的愁绪。

除夕的晚上,几碟凉菜,一锅热气腾腾的大烩菜,油糕饺子汤,还有各种自制的小吃食,这就构成足以安抚身心的年夜饭了。母亲会蒸南瓜,讨个翻身瓜的好彩头,艰难的岁月里,人们总是有很多朴实而美好的愿望。

晚饭过后,一家人吃着糖果零食说笑,开始熬夜守岁。孩子们把各自的衣服鞋袜准备出来,整齐地叠放在炕头,父亲准备一束干燥、金黄的谷草,用系着一块黑碳的红毛线绳捆好,放在门背后,直待午夜之后点燃,在院子里绕一遭放在大门口,年景好的时候还会在院子里燃起用煤糕垒成的塔塔火,谓之“点旺火”,预示着新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辛劳的母亲还是不能闲着,她要包好第二天的饺子,母亲把面搓圆搓长,揪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揉圆、摁扁、捻薄、夹馅,一个圆鼓鼓的胖饺子就包好了,宛若排列整齐的白鸽子,安静地卧在圆圆的笸箩里,母亲坐在炕沿边,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满了两三个笸箩。圆圆的笸箩、白胖胖的饺子,母亲包饺子的样子,是我最初对年的认识。

暗沉的夜,没有电视机,没有彩灯,昏黄的灯光温暖着辛劳一年的人们,街巷里孩子们的欢笑声、清脆的爆竹声、零星亮起的红灯笼燃起新年的希望,冬日萧索的农庄里弥漫着祥和的气氛。

正月里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穿新衣、走亲戚、说吉祥话,大人们也少有的好心情,对淘气的孩子表现出少有的包容,街巷里没有了打鸡骂狗的吵闹声。破五之后,大人们开始操闹正月十五的红火,以小队为单位,扎制旱船、铁棍、挖棍、置办戏服,选上铁棍的俏姑娘、骑挖棍的淘小子、扭旱船的小媳妇,一时间街坊邻居三五成群,走街串巷忙成一团。十五起早,闹社火的就忙开了,演员化妆、穿戴整齐,锣鼓家伙准备停当就到了半晌午了,各路人马花团锦簇齐聚村中十字大街,待锣鼓一响就扭动开来,刘三推车滑稽可笑,划旱船的小媳妇娇艳动人,挖棍上的孙猴子随着起伏,拿着手中的武器打东扫西,不时从零食摊上抓取好吃的,惹来人们的哄堂大笑,小摊贩们并不生气,还拿食物逗弄着他。随着“大家抬头往上瞧,瞧见了”的号子声,抬铁棍的、背背棍的也来了,“白蛇传”“杨门女将”都是常见的内容,演员都是十岁以下的俏丫头,抬铁棍的都是村里爱热闹的汉子们,闹到兴头上,他们喝几口白酒,棉衣一脱裸了上身,随着鼓点踩着节拍,喊着现挂的号子,真是威武雄壮啊!

随着十五一过,春节做了最后的谢幕,辛劳的人们又开始新一轮的劳作。

年的味道,乡村的味道;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儿 时 过 年

石巧仙

儿时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穿新衣,吃好吃,挣压岁钱。

所谓新的衣服,不是像现在一样从头到脚一身新,只是一件贴身穿的布棉袄,或者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改小的衣服。当时每家每户用供应的布票买布缝衣服做被子。一个人一年几尺的布是不够每个人做新衣服的。布指纯棉的布。如果家里儿子多,布票就紧张了,攒了足够的布票才能给儿子准备结婚的床上用品。当时生产力低下,腈纶和尼龙才引进。人们把腈纶和尼龙视为珍品,的确良好像是上世纪70年代才有的。记得伯伯从天津给姐姐带回了一件腈纶红秋衣,姐姐爱不释手,穿上这件红秋衣姐姐连走路都昂首挺胸了。腈纶秋衣比纯棉布厚实耐穿,不起球,越穿越光,和现在的腈纶不太一样,姐姐穿了五六年,给我穿的时候还好好的。当时能穿起秋衣秋裤的人不多,有钱的人系红裤带,穿三叠水的秋裤。三叠水的秋裤即穿不同颜色的腈纶秋裤长短不一露在裤子外显山露水。尼龙袜子在当时也是奢侈品,拥有一双尼龙袜子也是骄傲,父亲的一双尼龙袜子穿了又穿,补了又补,舍不得扔掉。我十几岁的时候姑父送我一件从坦桑尼亚带回的的确良绿格子短袖上衣是我穿的第一件商品。我穿的第二件商品是在我考取学校后从太原买的闪着银线的外套。

小时候眼中的好吃的,无非就是饺子、肉和糕点。白面饺子一年吃不了几回,更喜欢吃过年的饺子,过年的饺子里包钱,谁吃到谁有福气,常常肚饱眼不饱,非把饺子里包的钱吃出来不可。肉也是凭票供应的吧。白面不能天天吃,大米好像当时很少。平时吃掺了榆皮面的高粱面,一礼拜才吃一顿包了高粱面的包皮面,纯白面只有坐月子和过年才能吃上。我不喜欢吃高粱面,玉米面疙瘩也不爱吃,经常挑肥拣瘦,所以到了十来岁还瘦的一根筋。实际上我是家里最受宠爱的,吃妈妈的奶吃到快上学,连大嫂的奶都吃过,还时常喝侄儿侄女剩下的牛奶。父母学大寨劳动,三哥负责看我,还时不时用勺子偷偷炒鸡蛋给我吃,因为家里的酱油醋是用鸡蛋卖了的钱买的。一家人都疼爱我,用现在的话可以说过着小公主的生活。糕点就是草子糕、油蛋蛋和酥皮点心,这些平时吃不到的。草子糕一般供销社都有,平时能吃到的是扭丝坨饼子。当时的水果,主要种植桃,其他水果树没有,不像现在苹果树遍布整个村落。由于生产滞后,交通不便,南方水果很少运过来,春节几乎没见过水果。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吃香蕉,应该是十一二岁,城里的姑姑给的,香蕉,青黄,月牙一样弯着,闻着就醉了,扑鼻的香味意犹未尽。到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香蕉,但都不及第一次的味道醇厚香甜。

男孩子喜欢放炮,1000响2000响的肯定没有,只有100响的。当时都是买100响的炮分开十个十个放,如果谁家整板放了,还会从地上捡没响的,再一个一个放。我也会捡瞎捻的炮当嗤嗤炮玩。

全球变暖了是事实。记忆中儿时过年总是踏着厚厚的积雪,搓着冻红的小手,相跟上一大群孩子们给长辈一家一家去拜年。吃老舅舅做的可口的饭菜,去二姑家吃带着雪花的酒枣,最主要的是给长辈叩头挣一毛、二毛、五毛的压岁钱,难得挣上一块钱的。当时一分可以买2个糖,5分可以买一根冰糕。等到90年代的时候,压岁钱增长了10倍。2000年压岁钱还是两位数,现在压岁钱一般是三位数。

童年是一段最纯洁的最美好的时光,是充满快乐和希望的时光,童年的春节是童年的高潮阶段,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阶段。

腊八之说

介休 毛守仁

这个说,按榆次土话念,俗语才能押韵,腊七腊八,冻得胡说。形容三九天的寒冷,随着温室效应,严寒在晋中似乎也减弱不少。相映衬的胡说能耐不再需要冷冻了,不管需要与否,但冻与不冻,有一项内容是不省的,那便是腌腊八蒜。

朋友建忠,提前送了一壶好醋,也是这个意思,家家要腌腊八蒜,用醋泡渍新蒜,明明亮亮的玻璃瓶装进好醋好蒜,到过年时间,新蒜正好腌得葱绿,蘸饺子好看也好吃,晋中人好这一口。这天,早市的蒜价暴长,超市有广告,搞活动买蒜打折,也是冲着这项传统内容做得宣传。结果蒜圪都没有了,摆上了剥干净的蒜瓣,三元多的蒜成了八元多,连损耗带工钱,却也是一种价位。对年轻的上班族们,这样方便多了,也干净利索,然而有老讲究的人不要,因为这天剥蒜有剥灾剥难的寓意,没有了动手动作,这项民俗失去了一层含意,只剩了泡制的目的。

青年朋友许中凑星期天回老家了,发信息说,好几年过腊八在外地,今年可以在家了。他对传统节气很懂也很执著,在QQ上特地讲了一句,腊八很重要。我说,重要在哪里,他说是避邪的。

查过,这一天在过去,要以豚酒祭灶神,也就是用小猪与酒祭祀灶王爷,因为祭灶是主妇的活动,所以,由老妇们掌管,瓶装酒,盆盛菜,用作祭礼。这项南北通用,所以上得荆楚岁时记,而蒜与醋,是山西尤其是晋中人口味,只能是保留在现实中了。

这一天,还有项重要活动,击鼓戴胡 傩舞逐疫,村里人敲打着腰鼓,头戴假面具,扮成金刚力士,逐除疾病瘟疫。

《礼记》说:“傩人是专门赶恶鬼的。”《吕氏春秋》的注文也记隶了这一活动,人们在十二月初八前一天击鼓驱逐瘟疫,叫做逐除。现在,医学发达了,对付瘟疫大家更注重防疫卫生,打针吃药,于是腊八的这项红火也被停止了多少年,后来,傩面具随着人们对民俗内容的追逐出现在旅游点了,我在湖南岳阳就买过一副面目狰狞的木傩面具,对其用途,不明究里,只是从沈从文笔下,见过大略描述。后来,从照片中看到了,傩舞没有绝迹,日本,那么现代文明的国度竟然不乏有此类形式的节日,而且扮演得有声有色。前年,碰到诗人白天,说起傩来,寿阳就有,曰《爱社》,这项民俗活动已经重新耍弄的声声色色,传承有再,它在气象上与楚文化接近,在源流上,或者更与黄土高原相接,因为这山这水是黄帝的故土,黄帝与蚩尤的神灵熟悉这儿的气息,腔调。相看两情悦。

说是避灾躲难,其实离丰富生活的想法更近,人们有了吃喝,就不想整天闷着头做活,思谋着生活要多彩些,古代如此,先民如此,今也未能免俗。其实,观赏一下东方色彩的文化进程,是世界人们的眼福,何乐不为?去他的“破四旧”!

过年火炉院里摆

灵石 金寿

灵石人过年讲究很多,特别是除夕守岁更为要紧。除夕守岁在灵石叫熬年。小时候,不知道啥叫"年",为什么还叫"熬年"、"躲年"。后来,听大人们说,原来"年"是古时候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它有九个头,经常到人间作乱,祸害百姓。于是老百姓便在除夕之夜生起篝火,把竹子放在火上点燃爆裂,用火光和爆裂声将"年"吓跑,人们才能在第二天安安心心地过年。所以,熬年丶躲年实际上是人类与灾祸的斗争,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除旧布新的期望。记得,小时候全家人都要围坐在火炉旁守岁熬年,孩子们实在困倦了也只能靠在大人身上闭闭眼。大人可不许休息,要一直熬到子时,才能点燃鞭炮赶走祸害邪物,迎来福喜之气,以示新年的到来。

灵石人除了在屋子里生火炉围炉守岁之外,家家还必须在院子里垒起火炉,又叫垒旺火。垒旺火很有讲究,首先要把煤块(老百姓叫炭圪垯)敲成砖头大小,然后一层层码起来形成一个圆锥形,中间留有空隙,最后在炉膛里放些柴火,等到除夕夜幕降临,将火炉点燃。那时,小小的火苗从火炉的缝隙中窜出来,袅袅轻烟伴和着鞭炮的响声传向天空,大人们忙里忙外张罗着贴春联,孩子们早穿上新衣新裤围着火炉嬉戏打闹,家家院子里喜气洋洋,年味浓浓。

火炉从除夕夜点燃一直要烧到大年初一早上,彻夜不熄。到初一的白天,来来往住拜年的人都要看谁家的火炉今年烧得旺,那就预示着这家人今年一定有个好兆头。所以,家家过年都很重视垒旺火。垒火炉,一看主家的煤炭好不好。煤炭硬烧不起来也烧不透,煤炭软烧不长时间,光冒了烟;所以懂行的人,平素常就要把那种好炭留下来。灵石县城附近有个"三尺窑"产的燃炭最好,不软不硬,被人们称为"眉头炭"。二看主家垒火炉的技巧高不高。垒得好,火炉烧一夜造型不变不倒;垒不好,火炉一烧便倒,无法弥补。我们家年年垒火炉都要请隔壁院的老陶。

老陶慈眉善目,心灵手巧。他垒火炉就像做工艺,一丝不苟。只见他首先用小锤子把煤敲成整整齐齐的长方形,一些形状不整的、太大太小的统统弃之不用;然后开始由底层一圈一圈往上垒,左一块,右一块,一层比一层稍小,就这样层层叠叠,垒到一米多高才收口。这时候老陶格外精心,他从下往上把火炉用手拍打严实,发现有松动的地方,便小心翼翼地用小炭块垫起来,直到满意为止。

老陶垒的火炉那叫个绝。单等天一擦黑,往火炉里放入干柴,倒点煤油,划根火柴,只听"卟"的一声,那淡蓝色的火苗便像着了魔似的从火炉四周的小孔里吐出火舌,照亮了整个院子。那火炉越烧越旺,变成了一座玲珑剔透丶红光耀眼的宝塔,为人们带来了温暖、幸福和吉祥。人们用垒火炉祈愿国泰民安,国强民富,小小火炉映照着民心呵。

故乡的除夕

灵石 张忠义

每当年节来临,最勾起我美好回忆的是故乡的除夕。假设把年节比作一出戏剧,被称之为小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日便是序幕,除夕才是戏剧的高潮,初一虽是春节正日,却属落幕了。

除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和定义是:“一年最后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就这么简单而平板。凡事一经文字叙述便失去了许多的活力与灵气,变得呆板而苍白,更别说有什么风味韵味了,至少我的故乡的除夕不是这么一句话能概括了的。

故乡的除夕这一天,尤其是下午,是极为热闹,且多姿多彩的,让人觉得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充满新奇和说不清的快乐。

中国人传统的年节饭饺子,其实是在除夕的午饭就热腾腾的端上餐桌了,这时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坐在炕头上有说有笑吃的津津有味,桌上照例摆有几样拿手好菜,一壶热酒,吃喝完了还有快乐的事要干。男人们边吃边喝,口中念念有词:“吃饺子下酒,越吃越有……”

随着两杯酒下肚,脸上泛光,话也多了起来,全家人欢乐的笑声便充满了窑洞。

除夕的午饭还有一件事突破常例,此时,年长的婆婆要主动替代儿媳妇煮饭,让儿媳上炕吃现成的,这一条不成文的家规几乎成为无形的乡约民俗,其意是:第一对辛苦操劳一年的儿媳表示感谢与尊敬;二则显示这家人长幼有序,礼貌周全,既和睦相爱,又平等相处。当然,现在年轻媳妇大都让婆婆长年累月伺候还不给个好脸色看,完全倒了个儿,这是另一码事,没法说的……

午饭后,大人孩子开始忙活,这和平素的忙活不一样,平时忙活是苦多乐少,唯除夕这一刻的忙活是充满着欢乐,或者说是欢乐中的忙活。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大人孩子的欢笑声与狗的欢叫,鸟雀的惊鸣打成一片年节的图画。各家在将庭院洒扫干净后,再用鸡毛掸子掸掉窑壁上的灰尘,为的是能将春联紧紧贴到墙上。古朴苍黄的窑壁经此一番打理,刹那间便鲜红如火,墨香四溢,平添了醒目的色彩与活灵活现的美丽。

各家的春联都是在除夕当日写就当日贴出,春联依据自家的门庭大小,长短不一,内容也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看去简单的对联却彰显出各家观念的不同,文化的高低,精神面貌的差异。书写春联也是村中粗识文墨的人借以展现自己才华的好时机,他们书写时,会有老少人等围观凑热闹,书写者此时便提笔在手,气运丹田,笔走龙蛇,语出奇葩。其中有几幅对联让我铭记终生,颇值一叙。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高小毕业的李某能写一手好毛笔字,他是国营理发店的徒工,因此针对自己的行业特点撰写春联曰:“虽是三寸之地,居然顶上功夫。”横批“舞刀弄玄”。

另一位是走村串巷,专干劁猪阉牛活儿的师傅,虽然能挣几个小钱,却常遭人讥笑为“下三滥”。为争一口气,便在除夕央求人为他写一副对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横批是“了却风尘”。村人看后,无不击掌赞赏。

再是一位较有文化素养的老师用数字书写的对联更具深意,上下联分别是:“二四六八,三五七九。”横批“空空如也”。时值六一年大饥荒时期,家家缺衣少食,他这两联无一无十,是无衣无食的谐音,但其讽刺寓意隐晦深刻,非一般人能悟出,所以若干年后仍记忆犹新,深深叹服。

春联贴罢,日已偏西,金黄色的夕阳余晖给山村披上祥和喜庆的色彩,孩子们早已换上新衣裳到人前炫耀,边往衣兜里装花生瓜子,边迫不及待的往外跑,几只黑狗花狗也摇着尾巴跟在后面欢叫。女孩子会帮着母亲奶奶蒸年糕或蒸馒头,冒着热气的馒头像白鸽一样在案板上摆放整齐,被挨个点上红点,以示喜庆,那原汁原味的麦面芳香是再也闻不到了。

当浑圆暗红的太阳在西边天际垂落时,天色在若明若暗的交替中变幻成一层神秘的光晕,由远及近的鞭炮声变成一片山响,欢庆新年的到来。这是一年中最为轻松舒畅的时刻,一切早已就绪,只待慢慢享用。被生活的艰辛挤压的愁眉苦脸的家长们此时也眉心舒展,露出开心的笑容,望着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和焕然一新的庭院,一股豪情油然而起,过去的种种灾难,来年的不可捉摸,统统不在话下,任什么艰难也决难不倒朴实憨厚的庄稼汉。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除夕,恰是熬过了漫长的冬天,向春天迈进的转折点,因为除夕不像小年仍在寒冬,而是在六九立春之后,大地已经复苏,微微颤动的地气像一层层乳白的薄纱缓缓升起,迎面拂过的寒风已带有几丝温温的春意向人们暗示春天即将来临,这是除夕独有的气候,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宋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的最后一句应是全诗的文眼,而“新桃”二字则是点睛之笔。除夕,就像“新桃”一样,除旧迎新,是中国年节这条神龙的点睛之作,它把美丽辉煌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年节推向高峰,把亿万兆民欣喜欢乐的心情释放净尽,在天地间放射出精妙绝伦,异彩纷呈的万千气象,这气象中饱含着新的希冀,新的生命之光……

浓浓的年味-9.jpg

晋中 张春亭

春节,在我小的时候并不知道有这个概念。那时称“过年”,亦称“过大年”。好像春节专指正月初一这一天,而过大年则是一个较大的系列活动范畴。应该说,过大年从腊月就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除夕这一天即正式拉开帷幕。正月初一至元宵节达到高潮,出正月才告结束。

过年,是儿时最盼望的节日。进入腊月,对面山上还残存着积雪,年味就逐日浓了起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便开始置办年货,打打扫扫,杀猪宰羊、磨豆腐自是少不了的,这都是大人们的事情。孩童们都显得异常兴奋,每天都在盼着,不过也就是图个嘴馋,图穿件新衣服,图的是那种热闹的气氛。记忆中,除夕这天,父亲总是忙着摆火炉(塔状炭火),打扫庭院,贴对联,母亲则是蒸枣花,剁饺子馅忙个不停。从记事起,母亲在除夕夜总是要熬个通宵,为的是我们姐弟们吃吃喝喝,穿穿戴戴。按老辈规矩,从腊月二十三起,每一天做什么都有固定的讲究。到了除夕夜,每更天做什么也都有一定的章法,整套程序从一更天便开始启动。五更时分,村里便有鞭炮声响起,母亲便催我们起床,照着大人的吩咐,开门放个通顺大炮,便开始点火炉,点火炉可是个技巧活,弄不好火炉会倒塌,讲究不吉利。而后给土地爷、灶君爷等各路神仙祭摆供品,烧香叩头。当然最为看重的是祭祖,全体族人向列祖列宗祭供上香,毕恭毕敬。早饭后,随族人们给长辈拜年,照例磕头而且很规范,孩子们都在敷衍,图得个压岁钱。初二,女儿回娘家省亲,女婿向岳丈拜年,自然也是子女到外公外婆家拜年的日子。从我记事起初二给姥姥拜年从没拉过。初三,请家族的长者及年前娶过的新媳妇,名曰“请春酌”,惟新媳妇日食数十家不等,俗称“串年饭”。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讲究是不出行的。是日,将年节掸扫下的香表灰尘即早送出村外,图个吉利。晚间供献神圣已毕,将香案上陈设的祭器收藏原处。初十晚,家以在仓囤瓮处燃香灯祭,以为老鼠结婚之日,免遭老鼠毁坏器物。大人们总说贴着香案即可听到老鼠娶亲的鼓乐,反正我是从没听到过。十五日元宵佳节,村人锣鼓音乐,或彩衣小剧在村中游戏,好个热闹!二十日为添仓日。是日,囤添粮、缸添水、炭镇于门,以杂面蒸有圪咀窝窝,至日清晨,各屋俱放。以荞麦面制作官仓人人马马之灯瓜瓜,至晚间无处不放,光影绰绰。天仓日还有度弥陀之说。是夜请来土地爷肖像供在香案上,究竟什么意思,至今不知其详。二十五日为老天添仓日,其情景亦照前述,凡此种种。

至此,整个系列活动才告完成,过大年正式落下帷幕。就这样年复一年,再没有那一位神仙能有如此之号召力。随着岁月的更替,这一古老的程式在时代的变迁中日趋简化,但过大年依然像盛典留在我的记忆中。

又逢年关忆爷爷 太原 冯琴

九一年的腊月,太谷师范的毕业考试结束后,父亲从太谷接上我,直接送到太原迎泽桥东第二休干所东1排1号大爷爷的家中去住。

第一天开始爷爷就强调,作为郝家子孙有必要知道郝家的历史旧事,我搬上小凳子坐在爷爷身边听爷爷讲爷爷的爷爷的故事,他的二爷爷是一位民间艺术家,擅长梅兰竹菊,给乡亲们写对联、画炕围子是这位太太爷爷的拿手绝活;爷爷还有一位不成器的爷爷,最后终身未娶,下葬时没有配偶合葬,只好给捏了个女性虚面人充数;郝家不仅有大院,还有偏院,门前还有老槐树,爷爷的三弟媳,也就是我的祖母额头上的伤疤是日本人要砍家门前老槐树时,奶奶据理力争的结果……

那些天听爷爷讲过在延安的故事;听爷爷讲过冰心奶奶给《我的乐园》写序的过程;听爷爷讲过他见齐白石的前后;听爷爷讲过与灵石籍温述光先生、蔡云先生、续明远老师等人相交相处的事情;听爷爷念叨郝家掌邻村胳膊庄村会捕蛇的金根金亮弟兄俩……在爷爷家,我还见到了胡正先生,董其中老师,以及来自美国的戴维·阿曼先生和他的妻子黄东女士等人。

那年爷爷家的子女都不在家过年,就是平常在一起生活的伯伯郝强一家也要到北京的岳父家过年。爷爷奶奶天天哄着我留下来陪他们一起过年,我始终没答应,原因现在想起来觉得幼稚与荒唐。天天早上爷爷安排我背书,内容他挑,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那时被逼的记住的;上午给备下纸笔让写毛笔字,还要一笔一划给修改并要求重写,然后还要布置一篇作文写了改改了再写,如此反反复复。下午爷爷拿出他珍藏的历史地图和地理地图从原始社会的氏族时代说起,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间的古代巴比伦王国讲起,从郭沫若如何评价秦王朝的历史谈起……

我喜欢大爷爷家中西融合的早餐,也喜欢他家顿顿摆盘盘的午餐和晚餐,也可以听爷爷讲故事,就是怕爷爷和谈我学习,可他最关键的还是要让我学习,年根底时,包里装着爷爷送的书和给画的竹子,兜里藏着爷爷给的大压岁钱,提着伯母给买的一堆好吃的逃一样似的坐上回灵石的火车回家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了,清晰记得十八岁那年腊月和爷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血脉亲情难割难舍,终归还是血浓于水,今天我总倾力善待着侄儿女,堂侄儿女,堂堂侄儿女,甚至憨笑中藏着灵石乡音的往来客人……

正月初二回娘家

灵石 燕青

按照咱灵石的老习俗,大年初一,嫁出去的女儿从小年夜十二点开始到大年初一的晚上十二点,这整整一天是断断不能见娘家人,更不能回娘家过年的。正月初二一起早,就立马收拾利索,和爱人一起领着孩子赶紧回娘家,不管这姑爷有多忙,正月初二是必须会老丈人家拜年吃饭的。

这不,已经是早上七点半了,平平还在家里急得团团转。大年初一的晚上,孩子不是玩游戏,看卡通,就是和楼里的小伙伴捉迷藏,放鞭炮,疯玩到一两点了还不肯睡觉,早晨不管她和爱人如何催促,孩子就是死活不愿意离开他的热被窝,眼看着就马上要到八点了,爱人要值班,没办法,她只好让爱人先走,她把儿子送到娘家后再去上班。

你说这人老了,觉就少了,在加上今儿是初二,闺女女婿要回来,当老人的心疼自个的姑娘,怕年轻人贪睡,早早起来没饭吃,五六点就起来了,张罗了一大桌子热腾腾的饭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眼看着就八点了,迟到了,不是怕扣工资,而是怕女儿被人批评,着急得只有打电话 的空了,“快了,快了”,闺女的电话总是这么应承的,可就是总见不着人影。

好不容易车来了,闺女大包小包的进来了,老两口忙着又是盛汤又是端菜,半天不见宝贝外甥的面。这档姥爷的急急忙忙地奔出去一看,这大过节的,宝贝外甥还撅着个嘴巴,一脸的不高兴呢。

谁说人老了劲就小了。面对软塌塌地窝在车里不肯挪窝的大胖墩子,这当姥爷的一边心疼地哄着:“宝贝哎,这大清早的,谁惹你不高兴了。来,告诉姥爷,姥爷找她算账,来,听话。来,起来,来,姥爷抱。”这嘴上说着,手里使劲拉着,可这大胖墩子谁说只有六岁,可最少也有一袋面重,不是说你拉他就能能起来的。这可怜的姥爷呀,没把外甥拉起来,倒把自己拉倒在外甥身上了。还没等姥爷反应过来,一直嘟着个嘴的外甥裂开嘴哭了.“呀呀呀,是姥爷不好,是姥爷不好。看把我宝贝外甥压疼了吧。”

一脸歉意的姥爷弯起一条腿,蜷在车座上,一边给外甥赔不是,一边又小心翼翼地往起拉外甥。

“哭什么哭,快下车,我要迟到了。”平平的呵斥声随着她咔咔咔的脚步声一起涌进了车里:“晚上让睡不睡,早上叫起不起,真不懂事,明明知道我们两个都不放假,眼看就要迟到了,快下车。”

着急的平平边嘟囔着边看表:“爸,要不行,您就别管了。我把他拉倒单位吧,让他睡在车里好了,等他爸下了班,我们在一起回来。”

“看你说的什么话,这大过年的,你们忙你们的,孩子凭什么跟着你们受这份罪。”正在往起拖孩子的老爷子不高兴了:“老婆子,老婆子。”

“来了,来了。”一边应答着的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包东西:“给,带到单位,和同事们趁热吃吧。孩子别操心,有你爸和我呢。别听你爸的,他那是心疼孩子呢!”

老两口在车门两旁一边一个,老太太在后面推,老爷子在前面往身上拽,好不容易才把孩子放在老爷子身上:“小心点,小心点,别碰住头。”折腾了半天的老爷子终于把外甥背起来了。

“你快点走吧,正月里咱灵石人免票,去的人肯定特别多,别迟到了耽误事,路上开车慢点,孩子别管,哎,老婆子,给拿上喝的了吗?”

“拿上了,拿上了,全齐活了。闺女,路上慢点啊!”

看着瘦弱的老爸背着胖胖实实的儿子那颤颤巍巍的背影,平平的眼里忽的潮湿了,她赶紧扭身转进车里,心里只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无奈:”能咋样呢,谁让自己选择了旅游行业这一工作呢?越是节假日,越是休息日,自己的工作就越忙,而且还得早去晚回。不过,这种情况又不是自己一个。哎!只是难为了为自己操了一辈子心的老爸老妈和这小小的孩子了。”

叮铃铃,妈的电话来了:“平啊,路上慢点啊,到了单位,别忘了给你婆婆打个电话,让她别牵挂你们,告诉亲家,孩子有我们呢。”

妈妈估计是换了一下手:”平时都是你婆婆帮你们,她也够累的,告诉她趁正月里回到村里了,就放宽心,多呆几天,串串亲戚,散散心,记着啊!。。。。。。。“

妈妈的话使她心里忽的一颤:是啊,平时家里有年迈的婆婆操持,单位加班,孩子上学,她和爱人也没觉得紧张过,可这婆婆才走了两天,家里就乱了套了。

现在,婆婆也该正在老家为小姑子张罗着早饭吧。

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婆婆、妈妈,天下那一个当妈的,不都是为了孩子而操碎了心吗?不过,再看看单位里那些拖儿带女上班的,回到家里空瓢冷灶的人们,平平还是感觉到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初二回娘家,累的是爸妈的人,喜的是爸妈的心。

有娘的地方就是天堂。

盼着回家过年

赵春眉

前几天,远在大连打工的三弟在电话问:“你们回家过年吗?孩子有好几年没有回来了,我们一家人要回家过年……”挂电话后,我感慨良久,不免陷入回忆和沉思中去了。

去年春节时,为了让小女儿免受旅途之苦,三弟一个人只好“舍妻别女”,从大连踏上回家的列车,几经辗转倒车后,远路风尘地在除夕下午才赶回家。虽然在家与父母过年了,可是远在千里之外,却仍有心中思念的妻女不得团圆,不能在春节之际共享天伦之乐。因此到了正月初八,为了不误打工上班,也为了能和妻女一起过一个团圆的元宵节,他又匆匆地踏上出门的列车,回大连去了。

记得三年前的春节,三弟一家人也是从大连坐上列车,提包带裹,几经辗转之后,也是在除夕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来。那时,孩子才两周岁,由于天寒地冻和远路风尘,孩子受不了旅途的颠簸之苦,加上不服水土的缘故,过年后孩子竟患上了感冒,又上吐下泻的。村里没有医生,只好到县城里治疗。一大家子人为了孩子急得团团转,等到孩子稍好之后,三弟一家人带着不舍又匆匆地赶回大连了。

今年春节,孩子稍大了。远在大连的三弟一家子又准备回家来过年了。由于他在一家工厂打工上班,不可能请长假。他说今年又是在除夕才能回来,过了年到正月初七八再返回大连去……听了三弟的一席话,又想起他们这些年一直出门在外,远走他乡为生活奔波的辛苦经历,我不禁暗自伤神,唏嘘不已。

是啊,像我的三弟一样,常年出门在外远离家乡的农民工兄弟们,由于路途遥远,又忙于生计,一年的时间里恐怕也不能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了都没有回过一次家乡呢!一年的忙碌奔波,好不容易又熬到了年末岁尾,因些盼着回家过年,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其思之苦,盼之切,情之真,已不言而喻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怕路途遥远,不惧辗转颠簸,不惜盘缠路费,一到寒冬腊月,将近年关之际,就像候鸟一样辗转往回走了,回家来和父母家人团聚,享受短暂的却是一年中最真最美的人间亲情和天伦之乐。而在过年之后,他们又要依依不舍地与父母家人告别返程了。正是这短暂的团聚,却成了支撑他们一年年在外打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让他们能够在繁重而劳累的打工生涯中,忍受着脏累苦的活计,受尽了人间的歧视、屈辱和不平而身体不曾被生活所压跨,灵魂不曾被金钱所收买,永远保持着农民的憨厚和正直,勤劳和善良的本色不变。正因为有了他们不嫌脏累的劳动,不计得失的付出,才把城市建设和装扮的高楼林立,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以致光鲜靓丽和美仑美奂。可是他们却蜗居于简陋的工棚里或是租住在城市人的屋檐下,卑微地讨着生活,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里,没有事的话,都难得回家一次。在平时的日子里,只好通过电话与父母家人联系和交谈问候罢了,不像我在县城里,只要想回家的话,到了星期天,就可以坐公交车“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了。

盼着回家过年,是打工者一生最大的心愿。为了这份美好的心愿,他们一年年不辞辛苦地拥挤着加入并行走在春运回家的路上……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车模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