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话说袍哥作者郭宪伟
阳光里的他 发表于:2022-12-28 07:53:4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19


话说袍哥

何谓袍哥——

袍哥是一种社会现象,有极深的历史渊源。袍哥起源于明、清之交,是一些明朝旧臣为了反清复明而组织的帮会。初名“洪门”,又叫“汉留”,在四川的前身叫“啯噜”,后叫“哥老会”,辛亥革命后改称“袍哥”。

为什么叫“袍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来自关公“单刀挑袍”和“关公著袍”(见《三国演义》)。另一种取自《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同穿战袍,共赴战场,意为同生共死的兄弟,故为“袍哥”。“袍泽之谊”也是从这里来的。



袍哥的精神信仰——

袍哥是民间组织,在精神信仰上既受道教,也受儒家的影响。影响最深的是“忠义”文化。关羽是中国历史上“忠义”的代表,袍哥将关公作为组织崇拜的偶像,把自己的行为附会成武圣遗教,其目的是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袍哥组织以忠义行事,为朋友兄弟仗义疏财,两肋插刀,有饭大家吃,有难大家当。尤其在国难当头,忠义成了袍哥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一点,在川军出川抗日上表现得非常充分,“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故有王铭章、李家钰等川军将士血战沙场的壮举。



袍哥的组织机构——

明末清初,袍哥还是一个秘密组织,到了清后期,袍哥在四川成了公开性的民间组织,当时大多数成年男子都可直接或间接加入。民间有谚语:“明末无白丁,清末无倥子。”(未入袍哥者为倥子)。袍哥成立“堂口”,叫“开山立堂”,内部虽称兄道弟,却等级严明,规章严谨,论资排辈,俨如官阶。堂口内等级极为复杂,主要以仁、义、礼、智、信分辈(等级)。

仁字堂”袍哥,由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望之人组成;

义字堂”袍哥,由掌控码头商号的有钱人组成;

礼字堂”袍哥,由崇尚武力舞刀弄枪的武林中人组成;

智、信”两字堂袍哥,由中下层人等组成。

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仁字堂讲顶子(官阶),义字堂讲银子,礼字堂讲刀子。



袍哥又分“清水”和“浑水”两类:

清水袍哥有钱有势,通官府,在社会上吃得开,

浑水袍哥有刀枪,有实力,天不怕地不怕,行路横着走。

用袍哥内部话说就是“有钱的拿钱操,无钱的拿刀操”。

在“清水袍哥”中,又有“金带皮”和“下九流”两种,金带皮即是拿钱“操面子”的人,“下九流”是在袍哥中跑腿出力的人。

浑水袍哥中也分“草莽英雄”和“绿林豪杰”两种人。前者以打富济贫为主,后者以暗中抢劫为主。两种人都是拿刀拿枪的,一般人惹不起。

清水和浑水袍哥既有联系又互相转化。清水袍哥有面子,有钱,无武力,就利用浑水袍哥为自己壮威,指使浑水袍哥冲在前面。浑水袍哥做了坏事,则利用清水袍哥的面子来“稳起”(掩护、包庇),躲避官府追究。



袍哥分十排:一排最高首领称“坐堂大爷”,俗称“舵爷”、“舵把子”,权力最大,掌控一切;二排是“圣贤二爷”,由比较正直和有声望的人充当,但只拥有虚名,不管实际事务,又叫“闲二爷”;三排是“当家三爷”,专管内部事务;五排是“管事五爷”,管外部事务。袍哥内部有句话“内事不明问当家,外事不明问管事”。其中“管事五爷”能力要求最高,对上要为舵爷分忧解难,对下要使众兄弟在码头上“越操越亮”(即有声有色);六排是“巡风六爷”,管内外“水声”,即放哨、侦探、情报等;八、九排称“嗨八排”、“嗨九排”,是一些资历不深,入会不久的袍哥,专司跑腿、扎场子、冲锋陷阵的活儿;十排称“老幺”,又叫“嗨老幺”,专司打杂。

袍哥组织中没有四、七两排。这是因为在袍哥历史上,这两排出现过叛徒,曾使袍哥组织遭受重大损失,因而这两排被撤销。



袍哥的等级分明,各有专司,一至六排是上层,管发号施令,安排布置,八至十排是基层,人数最多,管跑腿打杂,通风报信,冲锋陷阵,打打杀杀。无论是上层还是基层,都听命于“坐堂大爷”舵爷的,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惩处。袍哥内部规矩繁多且严格,违者,轻者“挂黑牌”(停职)、“搁光棍”(除名);重者“传堂”,即由舵把子召集各路兄弟伙,当场处以三刀六眼;更重者“毛丫”(杀头、活埋)。



袍哥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四川袍哥在推翻满清王朝的斗争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电召川南袍哥首领佘竞成到日本,当面与其谋划,要他回川以袍哥为基础,开展武装起义。佘回国后先后在泸州、江安、叙府(叙永)、广安等地多次发动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势力。辛亥革命期间,营山县仁字袍哥首领方稚厚受革命党指示,曾带领1000多袍哥武装人员攻打巴中署衙,与清兵进行殊死战斗。1911年成都爆发的“辛亥保路运动”,先后组成的保路同志会和保路同志军,很大一部分是由各堂的袍哥纠合而成。当时保路运动的首领尹昌衡、蒲殿俊、罗伦等人,都是仁字堂的舵爷。起事后,这些舵爷被四川总督赵尔丰拘捕,袍哥奋起一呼,一夜之间集结成20万同志军,和各地民众一起围攻成都。最后不仅迫使赵尔丰释放了蒲殿俊、罗伦、张澜等人,还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清王朝的迅速垮台。



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元年(1912),尹昌衡任四川军政府都督时,把仁字堂袍哥的“大汉公”招牌挂在都督府大门上,正式以四川军政府都督的身份兼任袍哥的总舵把子。罗伦任四川军政府副都督时,仁字袍哥也公举他为“安汉公”大爷,也成了袍哥的舵爷。此后,袍哥便与官府纠结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势力。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割据,各种势力纵横交错,袍哥势力趁机发展,许多军阀身兼袍哥的舵把子,以袍哥的名义发号施令。四川“浑水袍哥”的代表人物是范绍增(绰号范哈儿),他从袍哥起家一直做到国民革命军第88军军长,临解放时在渠县三汇镇率部起义。



袍哥在四川码头上的影响——

旧时四川境内的袍哥组织遍及城乡,几乎每个场镇,每个码头都有,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社会势力。

西充为例,就有东、南、西、北四个袍哥码头。每个码头都有一个舵爷,各有弟兄四、五十人至一百多人不等,以后又改仁、义、礼、智四堂。清末民初,西充袍哥势力较大,其中有仗义疏财,排难解忧的舵爷,也有串通官府,鱼肉乡民之徒,其中的李孝先就是被人切齿痛恨的袍哥大爷,后被滇军军阀汤子模在西充县城东门砍了脑袋。西充县有个义兴镇,兴于两宋时期,因这里的先民擅长烧制陶器,尤以各种陶罐而驰名,故场名叫“罐子场”。后来场上袍哥势力逐渐兴起,其中“义字堂”袍哥以商人为主,因窑罐生意的火红,这些商人的生意越做越大,入“义字堂口”的人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在场上无人能与之抗衡,硬把“罐子场”改为“义兴场”,以显示“义字堂”袍、哥在场上的兴起。



又如南部县南隆镇,明清时便有袍哥组织在活动,其势力范围上至官府,下至场镇。解放前夕,南部县有支近千人的武装叫“自卫总队”,总队长张绵祜曾经是袍哥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当时中共南部地下党为了掌握这支武装,先将张绵祜争取过来,然后采取掩敌耳目的方法,指示成立袍哥组织“精忠社”,把所有中下层军官拉进“精忠社”,拜张绵祜为“精忠社”的舵把子。从而把这支国民党地方武装牢牢地掌握在地下党的手中。

民国时期,营山县朗池镇上有个“兴业社”,又叫“十人团”,是由10个县上头面人物组成的社团组织,除了青帮之外,袍哥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县自卫大队大队长李大椿既是县上“仁字袍哥”的舵把子,又是“兴业社”的核心人物。民国三十一年(1942),李大椿曾联合全县仁、义、礼、智、信五堂袍哥,成立“大同公社”,总舵把子是陈筱韩,实际负责人是李大椿。解放前夕,李大椿在地下党的感召下率部起义,营山和平解放。



再如阆中市保宁码头,当年的袍哥大爷是维护“水码头”治安秩序的民间“官员”。保宁“水码头”在清朝时期,曾是袍哥活动的中心。袍哥办事不在码头上,而在茶馆里。茶馆是由船工们自发筹钱开设的,作为袍哥的活动中心和联络站,袍哥大爷一天到晚泡在茶馆里,负责调配货物、船只,解决码头纠纷等事务。

民国时期,阆中“水码头”的繁荣,带来了袍哥文化的昌盛,上至广元、苍溪,下至顺庆、重庆沿线船工多聚集于阆中“水码头”上谋事,形成川东北袍哥中心。



袍哥的切口——

袍哥在四川影响至深,他们内部交流大都使用切口(隐语),一些“切口”至今还保留在四川方言中。

如“散眼子”(散漫无正形的人)、“点水”(出卖同伙)、“划盘子”(毁容)、“臊皮”(丢面子)、“乘火”(顶住)、“天棒槌”(无法无天的人)、“吃通”(到处行得通)、“抽底火”(揭老底)、“关火”(厉害、起决定性作用)、“歇火”(停止争斗)、“烧阴阳火”(阳奉阴违)、“落教”(守规矩)、“扎起”(大力支持)、“吃欺头”(捡便宜)等等,现在还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