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春运第一天,他带着5棵树苗踏上回家的路
同感丶 发表于:2023-1-8 08:54:4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89
一年的时间线走到腊月中旬,火车上、候车厅,接上大半盒开水,方便面的香味一飘,回家的气氛值就拉满了。

1月7日,2023年春运拉开大幕,这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实行“乙类乙管”的第一个春运,在连续两年因疫情防控而普遍提倡“就地过年”之后,今年,已经有不少人踏上归途。

你想家了吗?

春运首日,在成都东站、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踏上归途的人们。

“年货”是5棵树苗:种下去的是希望

在车站的匆匆人群中,勤俭朴实的农民工们是最容易分辨的——他们的行李常常是大包小包,一床被子、一捆衣架,甚至一个洗脸盆。只要用得上、还能用,就不能舍弃。

成都东站西广场的花坛边,部分候车人在这里透透气、抽支烟。55岁的葛文巨,和老乡们比起来,行李特别多。没给两个孙女带糖果和零食,必要的随身行李外,多了一个蛇皮口袋——装着5棵小树苗。



▲葛文巨的特殊“年货”

两棵枇杷树,3棵柑橘苗,半米多高,“沃柑、丑柑和爱媛。”老葛卷了卷袋口,一把将树苗拎了出来,泥土严实地包裹着树根,得有二三十斤,打量着自己精心备下的“年货”,葛文巨颇有些心满意足。

5棵树苗是一个月前,葛文巨在镇上集市买的,连苗带土,叶片还青绿着,枇杷树苗的顶端,甚至还隐约长出了嫩芽。“柑橘(苗)10块(一株),枇杷15(一株)。你们(四川)这边的人都种橘子。”葛文巨计划好了,带回老家种在花盆里,“我们那儿冬天(温度)零下了,得搬到屋子里去。”

葛墨耕坐在葛文巨对面,他们都是河北保定人,同行的其他几位,也是同乡同村。两年前,老家的瓷砖原料厂从河北搬到了四川夹江,一个村里的二十多个人,都远赴四川务工。厂子里从老板到员工,都是同乡,“吃得惯,吃辣椒都没问题。有食堂,想吃米就吃米(饭),想蒸馒头就蒸馒头。”葛文巨说,“四川人热情、和善得很,我们出厂子,走到哪儿都招呼我们吃饭。”

从夹江到成都,百十来公里,火车票是中午12点前的,怕耽误,一行人一大早就座车到了成都东站,到站时还不到9点。他们是厂里最后一批回家的。

中午12点前出发,明天(8日)上午八九点,葛巨文和同乡们,就到家了。



▲同乡同村、一起到四川务工的葛文巨和葛墨耕

建筑工人老周:“有父母在,才是过年”

61岁的建筑工人老周,一大早赶到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开往重庆某地的大巴车,将在3个小时后发车。

这是老周第一年在成都的建筑工地打工。前些年,大年过后,老周从重庆老家出发,辗转过全国数不清的工地和工厂,广州、南京。到了年末,再大包小包地回家。

每年的回家路,老周都记忆犹新。

从前的绿皮车上“人山人海”,从车门进不去,就从车窗爬进去,有时候,厕所里都得挤着六七个人。高铁动车通了,车票不难买了,车厢也宽敞舒适了。去年回家过年,儿女给他买了从南京回重庆的飞机票,那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从舷窗往下望:“下面的山就像玩具,盘山公路像波浪一样好看。”

但这次回家,老周还是选择了长途汽车,“坐车习惯了。”



▲满怀期待回家的建筑工人老周

对于远行的人来说,父母身体健康,是出门的“底气”。老周父母年过八旬,还能下地种田。前段时间,父母感染了新冠病毒,还在成都的老周非常担心。反而是老人宽慰他,常常给他打电话:“我们身体很好,你在外头要宽心。”

今年回家,老周打算给老人换成智能手机,教会他们视频通话,就可以常常“见面”了。

列车长眼里的春运:“回家”二字重若千钧

列车长刘伟(化名)是一名工作了16年的“老铁路”,最熟悉的就是广州和成都这条线路,串联起两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也串联着他的工作和家人。

春运首日是一个信号,也是一种象征,提醒远方的游子,该回家了。数不清多少次站在站台上,看着奔波的乘客们上车下车。每逢春运,刘伟总觉得,每一个人脸上,都透露着回家的激动与兴奋,这是深植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记忆。

而回乡的列车,和离家外出列车上“心事重重”的氛围不同,天南海北的人更容易打成一片, “去年我值乘的一趟从广州始发的农民工专列上,一车农民工自发唱起《我和我的祖国》,眼神都是亮晶晶的。”刘伟说。

多年值守春运岗位,刘伟深知,“过年回家”对于中国人的分量。2018年春节前夕,他在列车上巡视时,注意到一位老人面色苍白,似乎身体不适,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时,老人妻子却连连摆手“没事”。但不久,老人身体出现危急情况,刘伟赶紧联系车站调度、救护车,就近将老人送医。此时,面色凄然的老人妻子才坦言,老人是癌症晚期,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回家再过一个年。

接站:人间美好,莫过于久别重逢

如果在进站口,看见的都是漂泊归家前的喜悦;那么在出站口的等待,则多了一份久别重逢的期待。

“你在哪呢?”

女生故意躲着,从另一个出站口出站,调皮地从背后蹿了出来,拍了拍正在踮脚往出站口张望的男生肩膀,下一秒,就扑进了怀里。

“快,喊小姨。”刚刚咿呀学语的宝宝,被等候在出站口的家人一把搂过,额头亲昵地蹭着孩子的脸蛋儿,一点也不怯生的孩子也“咯咯”笑起来,没有人细纠,孩子到底学会了“小姨”这个词汇没有。另一些家人接过行李,“走走走,婆婆在家头念了多久了,咋个还没到?”

“你一会想吃啥子?”“好久没吃火锅了。”“你小舅说开车在东广场接我们,哪边是东呢?”“跟到爸爸妈妈,这里人太多了,不要走丢了”……



▲给孩子们拍照
西广场上,仍有不少人喜欢在“成都东站”的大字下拍照留念,“都站好,妹妹像哥哥那样,摆个姿势。”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孙孙,要回营山,进站前,拍张照给孩子爸妈看。

“回家哟。”50多岁的刘大哥,今天要回绵阳江油,拎着一大桶工具、铜线,行李箱里是铺盖被褥。“出来打工的 ,带啥子出来就要带啥子回去。”刘大哥小心地拎着一个铜管,家里的钓鱼竿还差一截,回去自己焊上。过两天,刘大哥还要来成都一趟,把1岁的孙娃接回家,“他们(儿女)都在成都买了房,这几年过年也没回去。”刘大哥笑嘻嘻地说,“今年我把孙娃接走了,看他们回不回来。”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实习记者 张芷旖 摄影报道

编辑 柴畅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