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民俗之傩戏艺术家:杜南楼
jiaguangqin 发表于:2023-1-10 07:22:12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44
南部双峰乡杜家班傩戏形成于清雍正年间,发展到第3代传人时,傩戏趋向于家族化,其在民间的活跃和受欢迎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川剧,把杜氏艺人的傩戏称作“杜家班傩戏”,当地的达官显宦,富贾巨富,操办红白事都要邀请杜家班的傩戏前去表演。

傩戏渊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是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的,它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形式较为简单、原始,音乐多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合,四川人因此把它称作“师公脸壳戏”、“跳傩傩”、“和合腔”。

杜家班傩戏传至第6代杜洪生时,演员阵容和舞台布置、服装道具已相当于一个小剧团。杜洪生有心把长子杜南楼培养为杜家班傩戏第7代传人。1918年出生的杜南楼高小毕业后,杜洪生每次组团外出演出时都要把杜南楼带上,让他在戏台一角看人家如何舞、念、唱、打、跳。大到手势的比划、腰部的跨度,小到眼神的运用、口型的改变、指尖的曲伸等。

杜家班傩戏到第7代传人杜南楼后,杜南楼对人物脸谱绘画、唱腔流派设计、舞蹈步伐造型进行了大胆改革。他表演的傩戏既有木偶、川剧、京剧等人物脸谱造型的夸张性和装饰性特征,又有梆子戏、戏剧、黄梅戏等唱腔上的延伸性,同时还有巫舞、采茶舞、巴渝舞等舞蹈表演上的随喜性和拓展性痕迹。

唱词“变脸”,唱词诗歌化、通俗化是他表演傩戏的一大特点。在剧目的扬弃上,杜南楼不再局限于在天上32戏,地上32戏,见啥唱啥。观众称其为“上演天、下演地,中间还要演空气。”因此,杜南楼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

新中国成立后,杜南楼考虑到傩戏的反叛与封建性的糟粕,毅然请来当地区乡领导,当着他们的面把傩戏表演的全套家当烧个精光,以此表示自己进步和与旧戏彻底决裂。快要登上艺术奇峰的杜家班傩戏从此消失了。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杜南楼几次想把尘封多年的杜家傩戏搬上戏剧舞台,然而由于年龄偏大,人员重组,经费不足的原因,他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仅仅凭记忆整理出一些傩戏剧目并手工制作了部分傩戏人物的面具。

杜家班傩戏汇聚了宗教、历史、人文、艺术等诸多文化信息,带有极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戏剧界称为“戏剧活化石”。杜家班傩戏中的傩舞为研究巴渝舞和川北民间习俗提供了大量佐证,艺术价值难以估量。



杜南楼在桐木上雕刻傩戏人物脸谱(1995年)



千姿百态的傩戏面具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