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创业史》(第一部)单行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在文革中作者受到残酷迫害,第二部断断续续写作延续到粉碎“四人帮”之后,最终未完成,作者就因病辞世,残稿出版于1977年。
作为占我国人口近半数的农民,土地永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创业史》就是一部农民的作品。写土地,写农民,也写出了每一个农民对脚下土地的炽爱,都爱得如此深沉。
《创业史》是中国作家柳青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的代表作,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矛盾冲突的“尖锐性”。2019年9月23日,《创业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作者在《创业史》中使用了典型化的创作方法,他把农业生产化运动,放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进而写出历史演进的趋势,而非仅仅就合作化去写合作化。
梁生宝是新人物的代表,作品着重反映了他的成长以及逐渐在蛤蟆滩上发生影响力并掌握话语权的过程和姚世杰、郭世富等以前蛤蟆滩上的能人们逐步丧失影响力和退出权力结构的过程。
这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式巨著,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结构宏伟,气势磅礴,充分显示了柳青雄浑而劲健的艺术风格。它的语言质朴而凝重,恰到好处的抒情段落,好似警句格言一般留在读者的记忆中,是一部现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作。
蛤蟆滩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社会情况,塑造了梁三老汉、郭世富、郭振山、改霞、素芳、王二直杠、高增福、栓柱、欢喜、任老四、姚士杰、孙水嘴等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其中创作得最成功的当属梁三老汉和梁生宝这两个人物形象。梁生宝是故事的主人公,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有胆有识,勇于进取,公而忘私,带领农民共同创业。
好多年前的初中语文里,有一篇《梁生宝买稻种》的文章,这篇文章就选自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文章中对梁生宝去郭县买稻种,在火车站过夜,省吃俭用的描写,让人过目难忘。
梁三老汉是小说中塑造最为精彩的形象。这是一个勤劳、倔强、保守的老一辈农民,他由衷地感激为农民带来土地、带来期望的合作社,但他又不能理解社会主义的新事物,在思想和性格上充满着纠结矛盾。最终他心悦诚服地走上了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农民在告别封建私有制时在思想和心灵上逐步转变的艰难历程。
创业难,业难创,只有有勇气的人,有胆识的人,才能去披荆斩棘。
即使到了今天,《创业史》依然具有非凡的意义。著名作家路遥曾说,他最喜欢的小说是柳青的《创业史》,《创业史》是他写作的模本,他从《创业史》中学到很多,得到很多。
他在书中写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我一直以为这语句是路遥《人生》中的首创,其实是他引用创业史第15章中的原句。
一部《创业史》,半部土地改革史。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上,还需要更多像梁生宝这样锐意进取,乘风破浪的带头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同名4册精品连环画,于1961——1963年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2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