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川,人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城市通常是天府之国的省会——成都。然而在100多年前,统领整个四川的省会其实是另一个古老的城池——阆中。它坐落在岷江上游,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曾与都江堰、广元、绵阳并称“蜀中四大古城”。如今虽沦为常被人遗忘的四线小城,但阆中依然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充满故事的城市。
一、两千年前的古省会
阆中这个地名,最早见于《史记·地理志》,意为“陇山之中”。公元前316年,秦国修建五尺道,途经此地。秦末农民起义时,刘邦曾在此聚众反秦。前206年,刘邦在阆中称王,建立汉朝。阆中由此正式建城,成为盆地通往西部的交通要冲。
三国时期,阆中成为著名军事将领刘备的根据地。221年,刘备称帝,以阆中为定都。这座古城因而成为蜀汉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长达38年。在此期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谋臣猛将云集阆中,这里被视为“天府之国”的发源地。如今刘备故居依然保存完好,以纪念三国英雄曾统领天下的风采。
明清时期,随着岷江航运的繁荣,阆中逐渐成为川西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到18世纪中叶,阆中已发展成规模宏大的古城。明清古城遗存有南北两道护城河,四座城门楼, infar25公里的完整城墙,以及众多古迹名胜。与毗邻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道,阆中的鼎盛景象使人过目不忘。
二、近代的衰落与沧桑
然而繁荣终究会褪去。19世纪末,随着蒸汽船的兴起,岷江水运逐渐衰败。四川的轻纺织业也开始从阆中向大城市转移。这座古老的城池渐渐失去原有的经济价值。
再后来,随着民国的建立,四川开始按照地理位置设置新省会。1925年,省会从阆中迁往较为偏南的重庆市。至此,阆中彻底失去政治地位,没落为普通县城,从“陇中第一县”沦为人烟稀少的边陲小城。它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了。
抗战时期,阆中也曾遭受战火浸染。1939年5月,日军占领阆中全县,实施“三光政策”,大肆烧杀抢掠。根据不完全统计,阆中抗日阵亡将士达2.1万人,伤亡惨重。这段血与火的历史成为阆中的集体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会确定在成都。交通条件优越的成都很快取代阆中的地位,让这座古城更加衰微和封闭。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外流和城市化进程,阆中的历史印记也逐渐淡去,成为一座过气的遗址遗迹之城。
如今的阆中旅游资源丰富,有“小敦煌”之称的石窟,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以及三国文化。但游客数量并不多。这里偶有几位外地游客,也常见白发苍苍的老人与玩耍的孩子,却少有打扮时髦的年轻人。古老的城池,仿佛被时代抛弃,成为一座凋敝的边陲小城。
三、历史积淀中的韵味
然而,阆中的沧桑也给这座小城镌刻了特殊的韵味。漫步在宁静的石板古街上,听着遥远的鼓乐,仿佛穿越回到百年前的市井生活。那些历经沧桑、爬满青苔的城墙和石刻,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这座城池的点点滴滴。
岷江畔,烟波浩渺,几只渔船悠然而行。岸边的老人正在专心地撒网,岸上的居民在洗涤着生活的点滴。这样平淡的生活场景,或许就是阆中的日常状态。没有喧嚣与拥挤,只有悠长的时间在流淌。
远离都市的喧嚣,这个曾经的古省会,将自己化作一方净土。它不会在意自己的衰落,只是静静地记着岁月的痕迹。我们走进阆中,不仅可以领略三国英雄的风采,也可以感受时间沉淀下的历史韵味。
一座城市的辉煌兴衰,都只是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声音。我们不应囿于眼前的成败看待这个古老的城池,而要用包容的心态来聆听它蕴含的点点滴滴。
新的城市在崛起,但历史记忆令古城独特。我们既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壮观景象而欢欣鼓舞,也应当珍视这些散发着韵味的老城。
让我们带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来阆中感受三国英雄的恢弘和岁月流转的痕迹。也许,这座曾经的古省会,依然有着我们未曾发现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