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到城,四川南充城中村蝶变成崛起新地标
您脱风云错 发表于:2023-12-1 14:11:46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719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走进初冬时节的南充,从南门坝到白土坝,从西山脚下到嘉陵江边,从市辖主城区到周边区县,一个个商业集中区,都充满烟火气和蓬勃活力。

从村到城,四川南充城中村蝶变成崛起新地标-1.jpg

南充城区。(摄影:陈强)

然而,时间轴拉回5年前、10年前,或者退回到30年前南充刚撤地设市的时候,这些如今的现代城市“新地标”,都还是当时地理位置偏僻、周边环境老旧破的“城中村”“城边村”。

老街“迁入”西巷

再现百年前商贾繁荣市井生活

青瓦白墙、镂空木窗、飞檐翘角……位于南充市主城顺庆区南边,西河边上、西山脚下的西巷文化商业街,新中式仿古建筑群组和热闹的烟火气,是这两年南充的商业新地标。

崛起的新地标背后,这处地标,曾上演城市“变形记”。

“这里以前叫西山牌坊湾,是周边乡镇进城必经之地,聚集很多小作坊。”73岁的朱琴婆婆,住在西巷通往西山风景区的坡道附近。朱婆婆介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很多乡下人进城做生意,都首选这里,于是形成小作坊聚集。朱婆婆家里,就经营着一家豆腐作坊,主营黑豆腐、黑豆花。

但时空步伐向前,牌坊湾逐渐沦为“城中村”,变得落后衰败,废品与旧家具的回收站,是这条街老破房屋里最主要的生意。2012年左右,随着片区拆迁改造,西山牌坊湾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从村到城,四川南充城中村蝶变成崛起新地标-2.jpg

西巷商业文化街。(摄影:谢杰)

2018年10月,南充西巷文化商业街开工建设。2022年1月16日,正式开街。经过不到2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南充商业新地标之一。

“城中村”蝶变为商业文化街,但城市记忆却并未丢失。

西巷复建了三条老街。茧市街主要是通过仿古墙、抽丝剥茧灯、蚕茧坐凳等文化元素,体现南充丝绸文化。兴顺街重点打造小吃一条街,广纳南充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名特美食,再现老街浓郁的烟火气息和市井氛围。禹王后街是对嘉陵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建筑物的二楼连廊有江水图案的发光玻璃、布满水纹的发光石子路,汇聚大型品牌餐饮、儿童游乐等业态,再现顺庆昔日山水相依、商贾繁荣的景象。

如今的西巷,街、巷、院错落,将丝绸文化、川北民俗市井文化作为核心内涵和特色体验,成为一条集文化展销、餐饮娱乐、民俗体验、绿色生态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商业精品街区。

“华服上的一块补丁”霓虹闪烁

新地标勾勒出城市发展“金角银边”。

西巷不远处的南门坝,则是另一种“城市变形记”。

“城里有村,村里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有女不嫁南门坝。”这句民谣,是昔日南门坝的真实写照。以前这里是平房、瓦房,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那时候没有学校和医院,没有商场,连像样的公厕也没有,糊的篱笆墙,烧的是柴火和蜂窝煤……

2009年初,南门坝80万平方旧城改造工程启动。招引企业入驻开发,随后,商业住宅、商业街、文庙、图书馆等一大批大型商住及配套设施的落成,这个当年南充最大的“城中村”,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华丽转身”。

通过旧城改造及区域经济开发,南门坝这个被称作“华服上的一块补丁”的“城中村”片区,已成为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商业中心。

城市商业中心如雨后春笋,南门坝如何突围?依托1227商业街发展 “夜经济”,成为破题关键。

自媒体博主高畅,是一名生活在南充的西昌姑娘。她用视频带大家发现多姿多彩的南充生活,现在已经有30多万粉丝。在她的视频中,1227的夜经济是一个高频率“主角”。

从村到城,四川南充城中村蝶变成崛起新地标-3.jpg

南门坝1227夜市。(南充市顺庆区宣传部供图)

“翻看以前的视频就能看到,2019年南门坝1227打造美食为主的夜市一条街以后,这里的烟火气、人气、商贸气,都逐渐凸显出来。”高畅说,她和很多博主喜欢在南门坝创作视频,就是喜欢从霓虹闪烁的夜空看斗转星移的商贸,“这里很出片”。

这里还创立了青年创业集市,为有梦想、有热情、有创意的青年创业者提供摊位,成为广大青年创客实现创业梦想的平台,为市民居民生活增添色彩。

围绕“食、游、购、娱、体、展、演”,在这里,夜经济唤醒城市新活力,释放城市新名片,产生有目共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村到城,四川南充城中村蝶变成崛起新地标-4.jpg

博主高畅在1227拍摄创作。

放眼南充全域,白土坝、清泉坝、上中坝、下中坝、西桥河、鹤鸣山……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框架拉大,消失的城中村成为一个个崛起的新地标,勾勒出南充城市发展的“金角银边”。

据统计,仅南充主城顺庆区,已打造白土坝商业街、尚品时代广场等6大商圈,建成10个商务楼宇、7个特色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3年的76136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410亿元。

记者手记:这座城还在惊艳中

在城市钢筋水泥的发展中,消失、改变、新生,是岁月变迁的三个注脚。

1992年,南充还是一座小城镇,中心城区主要分布在五星花园周边,南门坝、清泉坝等地都还是田地,高坪还叫“南充县”,嘉陵还叫“火花乡”……这一年,达成铁路开工典礼在南充举行,南充主城区拉开了向北扩展的序幕;第二年,南充撤地设市,开启波澜壮阔的30年。

从1993年撤地设市至今,30年发展,南充从一座“袖珍小城”,蝶变成产业聚集、人才聚集、财富聚集的区域新城。

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模糊岁月记忆,但用城市印记滋养出的城市地标,却见证记录着南充三十年茁壮“城”长。这些城市地标正在悄然改变:更规模化、更特色化、更亲民化。

时间向前,城市向上。从“城中村”蝶变,可观探,这座城还在惊艳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