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冲刺“双过半” 亮出“成绩单”
寒郁轩良 发表于:2024-6-9 18:49:36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374
西充:冲刺“双过半” 亮出“成绩单”-1.jpg

西充县先进制造(真空)产业园。

●衡欢文/图

今年以来,西充紧紧围绕市委“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奋斗目标,大力实施“158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三产。在西充,从县城到乡村,从项目工地到田间地头,从生产车间到文旅市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朝气蓬勃、捷报频传,为奋力冲刺“双过半”、确保“全年红”打下坚实基础。

A做优农业开足马力抢种抢收

农业稳则全局稳,乡村兴则百业兴。“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时期,连日来,西充各地抢抓农时,相继进入抢收抢种的忙碌状态,各种农机开足马力,轰鸣声此起彼伏,田间地头描绘出一幅幅活力满满的“三夏”农忙图。

日前,笔者来到仁和镇百福寺村,不久前收获的1800多亩小麦地里,农机手正驾驶播种机种植大豆、玉米,随着机械隆隆驶过,4列大豆、2列玉米便均匀地在土地上躺成了“直线”,不一会儿,一片地便播种完成。

“播种机省时、省力、省人工,比以前人工播种效率提高了70%以上。”仁和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小彬说,小麦收获后,当地抢抓农时,立即翻耕土地,进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通过间作、轮作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增加土地产出,提高土地效益。

在产业路另一旁,一望无际的稻田一片连着一片。光亮如镜的水田里,一株株翠绿的秧苗奋力生长,小龙虾不时探出头来。

“我们在5月底全部完成插秧工作,这几天正在进行田间管护。”稻虾共作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今年通过“机插+人插”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共栽种水稻220亩,预计产量11万公斤。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稻虾共作”,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双收。

仁和镇农业生产繁忙有序、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该县不负农时、备战“三夏”的生动缩影。2024年,西充坚持“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提单产”的粮食生产总要求,以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为重点,完成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粮食播种面积63.77万亩、预计总产量26.26万吨,完成辣椒、花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总播面27.98万亩,收获油菜21.03万亩、总产量4.3万吨,收获小麦17.9万亩、产量近6万吨,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

西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完成农业生产目标任务,该县建立健全粮油生产任务台账,将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到村、组,把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细化到农户、落实到地块,确保应种尽种、满栽满插。组织农机专家和农技人员蹲点包片,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同步抓好农业执法,开展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误农事、不误农时。同时,大力推广普及现代化科技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全县39家农机专合社配备无人机、插秧机、自动收割机等农业机具1万余台,向农户提供机耕、机插、机收、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建设智慧农机+综合农事服务综合体,把全县农机纳入智能化管理,通过农机智慧服务手机APP,实现了“找农机、找农活、找机手”网络化、一站式无缝对接。

B做强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

工业强则县域强,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日,笔者踏访西充县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投产项目生产车间,工人们或热火朝天赶工期,或马力全开忙生产,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奋力冲刺“双过半”。

在位于临江新区西充片区的鑫煜精密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几栋高楼拔地而起,厂房内机械轰鸣。映入眼帘的,一边是铆足干劲忙生产的紧张场景,一边是勠力齐心搞建设的生动景象。

来到该项目一期3号厂房,只见各生产区域分布合理,工人们各司其职,随着流水线高速运转,一块块手机中板等手机结构件制作完成。与此同时,一旁的二期厂房正在加速建设中,每天100余人、10余台机械在不同作业面加紧施工。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手机、PAD、智能家具结构件等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该项目总投资5.9亿元,占地近100亩,一期新建厂房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五金压铸、滚塑生产和精密五金外壳三大生产车间,配套办公楼、电力房等基础设施;二期新建生产车间3万平方米,建设CNC、阳极、组装等生产线,配套建设仓储、检测中心等基础设施。

“我们采用‘边建设边投产’的模式,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一期3号厂房于今年3月建成并试投产,目前订单已排到12月底。2号厂房正在进行设备进场;二期厂房基础已完工,主体工程完成70%,预计今年8月底全面完工。

在建项目施工紧张有序,投产项目生产如火如荼。作为西充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临江新区西充片区处处呈现出“扭住项目‘牛鼻子’、只争朝夕促发展”的火热场景。

“工业稳,经济才能稳;工业强,西充才能强。要坚定不移强工业、兴产业。”今年初,在西充县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大会上,西充县委书记张光全字字铿锵,指出要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优先发展工业,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以更大决心再造西充工业,全力冲刺总量倍增和年度倍增目标。一季度,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9.1%,顺利实现“开门红”。

截至5月,在项目建设方面,该县圣炘恒辉、广联晟、毅嘉农机、川牛塑胶等多个项目竣工投产,先进制造(真空)产业园一期地块二完成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完成60%,半导体·核工业项目进度完成40%,“三中心一厂房”项目进度完成65%……

在招商引资方面,围绕主导产业链,建立“1个新区+N个产业”政策体系,创新“政府+基金+园区+企业”招商模式,新签约项目10个,协议总金额达77.8亿元。

在要素保障方面,经开区健康产业园、先进制造(真空)产业园等基础设施专项债通过批复,获批额度10.59亿元。完成2024年园区建设用地保障计划、建设用地报征计划,拟报征新增建设用地1300亩。推进智能制造及纳米新材料项目220亩、健康食品(酒饮)产业园415亩土地报征。

在企业服务方面,帮助中晖铝基等13家企业帮办代办涉企行政审批事项27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152项,协调银行为零能昊、老九门等11家企业融资2.641亿元……

站在冲刺“双过半”的重要关口,西充将坚定不移把“制造强县”作为首位战略和主攻方向,扭住关键、笃定实干、攻坚克难,以更优路径、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工作重心向工业倾斜、力量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聚集,奋力助推工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C做活三产文旅综合收入再攀新高

“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近期,正是桃子成熟上市的时节,在西充县古楼镇,漫山遍野的桃林成片相连,翠绿的枝叶下,甜脆饱满的桃子涨红了脸,惹人垂涎欲滴。产业路上,游客熙熙攘攘,来回运输桃子的车辆络绎不绝。

采摘桃子、打包发货、接待游客……连日来,该镇赵家庙香桃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先强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来到该合作社种植基地,只见茂密的桃林内,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挑选、采摘香桃,只见他们有的手拿桃子拍照,有的现场品尝、大快朵颐,尽享采摘乐趣。在“桃源人家”农家乐,刘先强一家齐上阵,洗菜择菜、烧火做饭、打扫卫生,大家忙忙碌碌,脸上洋溢着喜悦。

“春天来古楼看桃花,夏天来吃香桃,已经成了我们家每年近郊游的‘固定’活动。”家住西充县城的游客张女士边采摘边告诉笔者,今年她准备多摘些回去,除自家吃外还要邮寄一些给外地朋友。

“每年桃花开和桃子熟的时节,是我们最忙也最幸福的时候,依托‘桃花季’‘品果季’系列活动,大量游客来桃园赏花品果,到农家乐尝农家菜,体验乡村慢生活。”刘先强说,今年该合作社共种植香桃370余亩,有机认证180亩,预计产量近800吨,采摘期将持续至7月中旬。

产业打底、节庆搭台、经济唱戏。古楼镇党委书记许阳介绍,该镇位于西充县“百公里香桃产业带”核心区,种植桃树已有20余年历史,每年香桃产量达3000万公斤,产值近2亿元。依托香桃产业,该镇大力发展“桃经济”,常态化举办“桃花季”“品果季”等节庆活动,建设桃博园景区。目前全镇50多家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年均吸引游客100万人次。

打好“农旅牌”,促进“三产活”,颗颗香桃凝聚出该县农旅融合产业兴的“甜蜜”图景。今年以来,该县先后举办了西充“一乡一节”暨莲池镇第三届梅花季、第十二届桃花季、西充“一乡一节”暨仙林镇第七届牡丹花季、西充“一乡一节”暨常林镇插秧季等系列节庆活动近10场,打造义兴镇有机村、莲池镇天兴桥村、凤鸣镇双龙桥村等特色农旅打卡点。截至5月底,全县共接待游客41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4%,实现文旅综合收入48.77亿元、同比增长9.84%。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