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蓬安:新的一年 满怀希望
纆g 发表于:7 天前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163
欢声笑语辞旧岁,憧憬满怀迎新春。新的一年,您有哪些新的愿望想要实现?又有哪些新的梦想想要追逐?让大家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新春“新”愿。

黄冬春

继续深耕“中坝萝卜”产业

四川南充蓬安:新的一年 满怀希望-1.jpg

黄冬春搬运萝卜。周亮摄

黄冬春:“我叫黄冬春,土生土长的南充蓬安人,今年是我返乡创业种萝卜的第13个年头。我曾在大城市打拼,城市的繁华拓宽了我的视野,可心中始终眷恋家乡的土地与萝卜。每次回乡,看到萝卜零散种植,乡亲们收成微薄,我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为啥不能让萝卜成为乡亲们的‘致富果’?2012年,我决定留下来,一门心思种萝卜。”

“创业之路波折不断。起初,我空有热情,缺乏经验技术。有一年,萝卜遭严重病虫害,几乎绝收。我心急如焚,四处请教专家、查阅资料,经无数尝试,才找到防治办法。此后,我更注重科学种植,参加培训,掌握了萝卜种植的‘秘籍’。”

“在种植技术上,我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创新。坚持使用有机肥料,以保证萝卜的品质和口感。去年还引入了滴灌技术,精确控制水分,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萝卜的产量和质量。”

“如今,村里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乡亲们踊跃加入。我们探索培育新品种,统一种植标准、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坝萝卜’不仅丰富了本地群众‘菜篮子’,还销往全国多地,部分出口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成为了蓬安蔬菜产业一张靓丽名片。看着乡亲们收入增加,日子越过越好,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新的一年,我想继续深耕‘中坝萝卜’产业。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萝卜品质,让‘中坝萝卜’更绿色、更健康,开发更多的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结合嘉陵江的自然风光,发展以萝卜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让更多人了解‘中坝萝卜’背后的故事。”

韩苹

让居民满意 做更好自己

四川南充蓬安:新的一年 满怀希望-2.jpg

韩苹在工作中。周亮摄

韩苹:“我叫韩苹,是蓬安县周口街道笔架山社区的一名社区网格员。过去一年里,老旧小区改造、城区污水治理、老旧燃气管网改造……一个个民生项目接连落地。在实施过程中,我配合相关部门与居民共同出谋划策,城市环境得到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也提高了。作为一名社区网格员,我像是城市棋盘上的小小卒子,穿梭于大街小巷,连接着千家万户,用脚步丈量着责任与温情。每一声问候,每一次帮助,都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坚定。”

“新年新愿,我最大的期待是让这份温暖更加细腻、更加深远。我渴望成为那道更亮的光,照亮社区每个角落。我希望携手每一位居民,无论是老邻居还是新面孔,共同组成一个更加紧密、和谐的社区大家庭。”

“我期待自己成为一座连接邻里之间的桥梁。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能组织更多有意义的社区活动,让居民在互动中增进了解。”

“我还期待自己能更加敏锐地捕捉社区的需求与变化。作为网格员,我深知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者,更是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用更科学的方法管理社区事务,确保每一位居民的诉求都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回应。”

“新的一年,我将带着这份期待上路,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为社区的和谐美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新篇章。”

曾鹏锦

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四川南充蓬安:新的一年 满怀希望-3.jpg

曾鹏锦(左三)在交通项目建设一线。彭圣洲摄

曾鹏锦:“我叫曾鹏锦,是蓬安县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股一名工作人员,我喜欢拼图,而我的工作也像拼图,拼接的是交通项目的‘碎片’——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一个个交通枢纽。借助现代工程技术,将这些分散的元素拼接成完整的交通网络。”

“2024年是我投身交通建设的第16年,我参与建设的交通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200公里,打通了多条乡村‘断头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我也先后被评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多年来坚守和付出的肯定。”

“交通建设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耐心和毅力。我们面对的困难往往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从设计图纸到施工落地,每一个环节都像一块拼图,需要精准对接。我们不仅要解决技术难题,还要面对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

“交通建设工作,就像在广袤的大地上绘制一幅宏伟的画卷。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是画卷上的一笔。我们不仅要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兼顾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在交通规划中,我们不仅要解决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问题,还要为交通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这需要我们具备前瞻性的思维和综合协调的能力。”

“新的一年,交通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我希望自己和同事们继续一起攻坚克难,打造更高质量的交通工程。同时,我也期待通过我的努力,让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王在波

打造全产业链企业

四川南充蓬安:新的一年 满怀希望-4.jpg

工作中的王在波。周亮摄

王在波:“我叫王在波,是南充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是公司成立的第18个年头,今年春节是我在蓬安度过的第18个春节。”

“每天,我都习惯性到每个生产车间走走看看,了解前一天的生产情况。然后,才回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生产销售、原料收购、设备更新、厂区扩建……坐在办公桌前,工作便开始忙不停,电话也一个接着一个。”

“车间内,全自动设备高速运转,随着传输带的运行,一个个柑橘被洗得金黄油亮,再经过严格选果、取油、榨汁,被生产成各类产品。”

“如今,企业所有生产线都已经完成了工艺技术改造,由烧煤改为使用天然气,并通过科学调配清洗用水,减少污染物和污水的排放。公司一方面延伸产品链,研究橙皮、橙肉的综合利用,与成都、重庆等地的相关研究所合作,经过不断摸索,将1个橙子做成了5种产品,即橙油、速冻橙皮、橙蓉(肉)、橙汁、橙核,做到对橙子价值的‘吃干榨尽’,将原先需租地掩埋的橙皮橙肉‘变废为宝’;另一方面不断拓展产品线,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新增了西柚罐头、芒果和杨梅果汁、果皮烘干等生产线。”

“去年公司再投资1亿元实施第六期技改项目,扩建基地100亩、生产线13条,实现10余种水果全品类加工,以及‘一果七用’产品全流程生产。”

“公司致力于打造集原料基地、产品研发、加工生产、灌装冷链、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力争成为蓬安县首家年产值过10亿元、税收过亿元的民营企业。对于新年的期待,我信心满满。”

向西

让更多人认识蓬安

四川南充蓬安:新的一年 满怀希望-5.jpg

演出中的向西。彭圣洲摄

向西:“我叫向西,蓬安本地人,是一名县文化馆的文化文艺工作者。我从小就喜欢音乐。读小学时,电影主题曲是我的最爱,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哼唱。”

“2002年,在父亲的影响下报名参军。进入部队后,我成了部队里的文艺骨干,文娱活动都少不了我的身影。我还自学了吉他、笛子、葫芦丝等多种乐器。5年的军旅生活,让我特别思念家乡,因为这份情结,我一直想创作有关家乡的歌曲。”

“近些年,我尝试以家乡的民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相融合为创作方向,到蓬安县各乡镇采风,挖掘整理家乡人文历史,先后创作了摇滚乐与非遗项目‘船工号子’相结合的歌曲《船工号子一声吼》、说唱与非遗项目‘金钱板’相结合的歌曲《蓬安味道》,流行摇滚乐与民歌相结合的歌曲《百牛渡江》等。”

“除此之外,我还带着节目频繁参加省内外多地的文化惠民演出,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到蓬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见证了这几年蓬安的发展变化。宣传家乡、宣传蓬安,仅靠几首歌曲还远远不够!今年,我还要继续写、继续唱,创作更多精品文艺,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乡、了解蓬安的变化,让更多的人认识蓬安——这座嘉陵江畔的滨江城市。”

陈艳

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四川南充蓬安:新的一年 满怀希望-6.jpg

为群众服务的陈艳。汪泽民摄

陈艳:“我叫陈艳,是蓬安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我见证了无数群众的喜怒哀乐,也用自己的行动,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每一项业务、每一次交流,都关乎着政府的形象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回想起4年前刚接手这份工作时,我就告诉自己,必须尽快成长,才能挑起这副重担。”

“去年8月,我有了‘新身份’——政务服务大厅经理。面对新挑战,我决心通过创新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开展‘走动式’流动导服和提供‘顾问式’预审前置服务,变‘取号排队办’为‘前置预审办’,将材料审核从办理阶段剥离,让群众在等待叫号的过程中可先行填写材料,实现业务办理精准分流,有效减少事项办理时限和群众补证次数。”

“尽管现在已是‘互联网+政务’时代,但我们并没有遗忘不熟悉网络的老年群体。中心在大厅显眼位置分门别类摆放了各种纸质手续办理流程和情况说明书,每份纸质办事指南都经过精心设计,文字简洁明了、配图清晰直观,确保老年人一看就懂,同时,安排工作人员定期在大厅巡逻值守,以便及时为前来咨询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坚守岗位,用热忱和担当,为蓬安县政务服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我还希望能够开展更多的便民服务活动,让行动不便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便捷的政务服务。”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