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奏响春日“奋进曲” 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
XY890 发表于:2 小时前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979
仪陇:奏响春日“奋进曲” 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1.jpg

仪陇:奏响春日“奋进曲” 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2.jpg

仪陇县城(资料图)

●马永红尹小丽张梓睿汪泽宇文/图

2月21日,中国共产党仪陇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25年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仪陇县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仪陇实践的决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仪陇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干字当头”工作总基调,以“2026年阶段性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和助力全市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为统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争先,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县、红色文旅示范县、丘区农业样板县,努力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仪陇新篇章。

A聚焦支柱产业建设制造强县

近年来,仪陇县紧扣“制造强县、工业强县”发展目标,以机械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为主攻方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配套、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举措,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连日来,四川德鑫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莫溢带领人事部门相关人员紧锣密鼓地为新招录的近200名工人安排工作岗位、开展岗前培训。

“今年新招录的员工将充实到精密加工、质量检测等岗位。”莫溢介绍,今年计划新修建2个厂房并实现投用投产,力争实现年产值破2亿元的目标。

“我们通过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链配套、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安心生产、专注发展。”仪陇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杨青介绍,园区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厂房定制服务,并配备“项目秘书”全程协助审批、招工等事项;通过东西部协作引进上下游企业,已形成机械制造和新能源产业集群,有效降低企业物流与生产成本。同时,政府强化水电气供应及物流支持,落实稳岗补贴、就业奖励等政策,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此外,管委会还聘请“安全管家”常态化排查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024年仪陇县工业增长势头稳健,新招引项目48个、协议总投资141.15亿元,招引数量、投资额度创历史新高,新签约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均居全市前列;新(改)建标准厂房30.4万平方米,帮助企业融资贷款5.8亿元,新招产业工人3870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新升规工业企业1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8%、居全市前列。

报告指出,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县”这一目标,必须坚定决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制造业快速崛起,加快实现制造业聚链集群、集聚成势,真正让工业把高质量发展这个“家”当起来。

下一步,仪陇将坚持产业为本、工业强县,聚焦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主一特”产业,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模式,强化投行思维,推进产业链、资本、科技招商,优化制度设计,提升招商实效。加快提升平台能级,抢抓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机遇,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200亩,推进园区改造升级,新建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园区功能布局。加速释放企业产能,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支持建设智能生产线和数字车间,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做精做优对企服务,完善产业链配套,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财政金融政策,建立“成本价”供水、用能管理等机制;加强人才培育,成立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培养高技能产业工人;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服务型”执法,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B提升县城品质建设和美乡村

近年来,仪陇县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以生态筑基、双轮驱动为核心理念,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在城市端,依托“现代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定位,推进县城高品质建设,运用“大生态廊道+高标准绿道”系统分隔串联城市组团,形成“一核四轴多节点”空间格局。在乡村端,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培育、智慧治理创新三措并举,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现代乡村样板。

近日,笔者来到仪陇县嘉陵江三桥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紧锣密鼓地施工。“我们严格把控质量和安全标准,并利用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控施工中的潜在风险,以确保项目安全稳定推进,保证按期通车。”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仪陇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城品质持续提升,稳步推进嘉陵江三桥、滨江大道北延线建设,全面建成度光大道Ⅱ(段)、新光大道、河西第二自来水厂,提前完成临江府邸等33个老旧小区改造,高效整治拆除县城规划区违法建设103处、2.63万平方米;1905套“保交房”交付任务在南充率先完成。乡村建设持续发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个,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51个、“千村示范”项目村22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34户。基础条件持续夯实,巴南高铁建成通车,S206金城绕线全线贯通;油房沟、思德水库补水工程和大(二)型悦来水库工程纳入罐子坝灌区规划,新(改)建城乡供水管网750余公里,全面完成立山片区应急供水保障工程。

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思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发展。

下一步,仪陇将加快提升县城品质,全面完成嘉陵江三桥、滨江大道北延线建设,稳步推动河西中部组团道路建设,加快实施河西中部片区排水防涝工程,统筹推进猫儿嘴、云丰等棚户区和滨江大道南段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小区物业标准化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创建“达标小区”等22个。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有序推进马鞍、立山等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扩大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抓好乡村水务建设,新建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20余处、供水主管网30余公里;深入推进小微水利建设三年行动,新建(整治)山坪塘、蓄水池、泵站260余座,灌排渠系120余公里。加快改善基础条件,全速推进阆营高速(仪陇段)建设,有序实施S206回春至土门等3条“乡镇通三级路”项目,加快推进S205马鞍至永乐、S304马鞍至立山大中修等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罐子坝灌区(仪陇段)在线调节水库库容最大化、效益最优化,加快推进亭子口灌区(一期)、思德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二期)建设。

C壮大富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下,仪陇农业产业正迎来全新变革。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仪陇积极探索特色种植养殖模式,着力打造“丘区农业样板县”,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农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增长,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2月21日,在仪陇县双胜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场地上来回穿梭,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实操训练。从打火起步到挂挡前进,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教练为每位学员提供专门指导,确保他们学得会、用得上。

“这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学得快,所学知识将对我们今后的产业发展很有帮助。”参训学员彭庭波说。

“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培训以满足学员需求为目标,采取线上解疑答难、线下实训等方式进行培训,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掌握科学种植管理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全力培育粮食安全保卫者、乡村振兴主力军。”仪陇县农广校副校长邓存福介绍。

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县,仪陇县从遴选培训对象、拓展培训范围、创新培训模式、聚焦培训实效、健全培训体系等方面入手,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引领广大农民走上一条产业旺、科技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4年,仪陇新(改)建高标准农田6.6万亩,建成粮食安全产业带10万亩、“天府粮仓”千亩示范片15个,有序改良柑橘、桑树品种3700亩,全年粮食播面115.4万亩、总产量达45.2万吨,年出栏生猪78.1万头、肉牛3.4万头。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是民生建设的根本支撑。报告指出,聚焦“丘区农业样板县”目标,以粮食安全为根基、群众增收为主线、乡村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步,仪陇将稳步抓好粮食增产,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推进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加快推动粮油、柑橘、蚕桑、生猪、肉牛、水产“3+3”产业提质增效,标准化管护柑橘、蚕桑基地9万余亩,力争粮食播面达115.7万亩、产量45.4万吨以上,全年出栏生猪78.1万头以上、肉牛3.7万头以上、水产品1.7万吨以上。精准实施为农服务,围绕“两品一标”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机农技服务等重点环节,精准配备服务资源、加快补齐体系短板,全面打通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D深挖文旅资源激发市场活力

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发布公告,正式确定新一批13家单位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其中仪陇县“红线里”婚恋艺术旅游休闲街区位列其中。

“红线里”婚恋艺术街位于仪陇县城滨江大道与嘉陵西路交会处,紧邻新政老街。该街区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婚恋艺术街区,融合餐饮、娱乐、休闲、文化艺术、民宿等多元素业态。总投资约3.1亿元,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有红墙、元禛楼、老戏台、婚礼堂等标志性建筑,于2024年元旦开街,成为仪陇县综合性休闲旅游综合体。

“自开街以来,多次成为市级和仪陇本地特色活动的承办地,丰富的业态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纷纷前往,红墙和元禛楼成为网红打卡点火热‘出圈’。”四川德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街区将不断丰富旅游消费业态,结合仪陇特色和资源,引入新的旅游消费业态,打造出更多体验项目,以现代化、多元化、个性化产品供给来吸引游客,进一步提高客流量。

2024年,仪陇县商贸文旅活力焕发,开展促消费活动40余场次、累计拉动消费1.4亿元,“红线里”“德乡仪品”等新旧商圈提档升级,仪陇以综合排位第一成绩入选全省首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激励县;持续擦亮朱德故里5A景区、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一景一院”文旅IP,成功承办“天府百姓大舞台”川东北片区首场汇演,全年接待游客110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9亿元。

文旅消费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报告提出建设“红色文旅示范县”这一目标,必须持续深挖文旅资源、壮大文旅产业、激活文旅经济,擦亮红色旅游这块金字招牌。

下一步,仪陇将统筹实施“星城广场”等商圈提档升级、马鞍商业综合体招商,有序开展“啤酒音乐节”“品牌消费周”等特色品质商贸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直播经济,不断催生消费新热潮。推动文旅出彩出圈,用好“一景一院”文旅IP资源,丰富“旅游+”文旅新业态,吸引更多游客来仪参观游玩,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以上。

E夯实民生保障绘就幸福底色

日前,仪陇县又一个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仪陇县失能老人照护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仪陇县又一重要民生工程落地。

据了解,仪陇县失能老人照护中心占地面积达22.98亩、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综合养老服务设施。中心共有床位332张,可以为失能和半失能特困人员、经济困难失能老人以及社会失能和半失能人员提供24小时养老照护服务。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入住48位半失能老人、57位失能老人。该中心的正式运营,不仅解决了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难题,更是政府履行“保基本、兜底线”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职能的具体体现。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断优化全县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按照‘抓规范、提质量、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培树‘德乡养老、仪心为你’服务品牌,为全县19.31万老年人提供温馨服务。”仪陇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仪陇县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全年民生支出49.3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连续6年保持在70%以上;借力“五方帮扶”优势,帮助脱贫人口就业4.2万人,无一户一人返贫;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640人,“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连续六年获评全省先进;教体质量稳步提升,志翔小学、志翔幼儿园如期开学招生,入选省市“三名”工作室成员106人、居全市前列,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等居全市前列;医疗改革更加深入,医疗中心竣工投用,“一个总医院”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19.48万特困供养等重点人员应保尽保、应资尽资,医保、居保基金收入位居全市前列。

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报告指出,要不遗余力夯实民生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下一步,仪陇将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看企择岗”等招工活动,力争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扎实做好总医院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同向发展质效;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聚焦能力提升、医防融合、就医体验改善、便民惠民等重点,持续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加快推进县公立精神卫生中心、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水平,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品牌、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加快实施第四轮“三名工程”建设,健全师风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教联体”,持续开展“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行动,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快推进清源小学、金城中学、金城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兜底,深化“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征缴扩面增效;加快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培育发展“银发经济”,持续做好困境儿童关爱保障,以更高质量服务保障“一老一小”。

仪陇:奏响春日“奋进曲” 谱写革命老区发展新篇-3.jpg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