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楼市逆袭夺亚军:成都之外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何偏偏是它?
天八部饶gc 发表于:2025-3-8 09:44:4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547
2024年,当四川21个市州中有20个商品房销量下滑,甘孜州那象征性的1.1%涨幅更像是统计误差时,南充却以543.7万平米的成交量稳坐全省第二。这不禁让人发问:在楼市集体入冬的2024年,这座川东北城市究竟藏着怎样的楼市密码?

南充楼市逆袭夺亚军:成都之外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何偏偏是它?-1.jpg

南充现象:楼市寒冬里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551万人的刚性需求池 作为四川人口第二大市,南充常住人口比第三名达州多出整整200万,但城镇化率仅53.7%,低于全省57.8%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每年约有5万农村人口进城,按人均35平米计算,每年产生175万平米住房刚需——相当于眉山全年成交量的三分之一。更关键的是,南充户籍人口外流率从2020年的18%降至2024年的12%,"就地城镇化"趋势正在形成。
第二把火:川东北的价格洼地效应 成都主城区房价仍在1.5万/平米徘徊时,南充住宅成交均价已降至5680元/平米,仅为成都的38%。这个价格不仅对本地改善群体形成吸引力,更辐射巴中、广安等周边城市——数据显示,2024年南充购房者中,非户籍居民占比达27%,创历史新高。以总价60万计算,在南充能买105平米三房,在成都仅能买40平米公寓,这种价差形成的"降维打击"效应持续释放。
第三把火:被低估的配套能级 手握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6所高校,三甲医院数量(4家)仅次于成都、绵阳,万达广场、保利MALL等商业综合体密集度居川东北首位。这些配套资源形成的"类省会"生活体验,让南充在成渝双城"灯下黑"区域中意外崛起为区域性消费中心。

南充楼市逆袭夺亚军:成都之外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何偏偏是它?-2.jpg

全省楼市众生相:谁在裸泳?谁在逆流?

第一梯队震荡:成都守擂,眉山失速 成都1967.9万平米的成交量虽同比下降10.7%,但单城占比仍达全省35%,显示出超强虹吸效应。而曾靠"成眉同城化"概念火热的眉山,随着成都限购解除,视高片区房价从1.2万/平米腰斩至6000元,成交量暴跌24.5%,暴露出卫星城的致命弱点——当政策红利消退,产业空心化的城市终将现形。
副中心分化:绵阳苦撑,酒城坠落 三个省域副中心表现令人唏嘘:绵阳439.5万平米的成交量看似亮眼,但库存去化周期已延长至28个月;宜宾、泸州更上演"跳水式下跌",前者因动力电池产业遇冷导致购买力萎缩,后者受白酒行业调整冲击,成交量跌幅分别达30.7%和39.9%。这揭示出单一产业型城市在周期波动中的脆弱性。
三四线困局:德阳向左,达州向右 在200-300万平米的第三梯队,成德绵经济带上的德阳成交量下降25.3%,而川东门户达州仅降28.6%——看似相差不大,实则暗藏玄机:德阳存量房挂牌量激增47%,达州土地流拍率却从35%降至18%,显示出不同能级城市在抵御风险时的差异韧性。

南充楼市逆袭夺亚军:成都之外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何偏偏是它?-3.jpg

房价下探背后的购房者心态剧变

当四川各市州房价普降10-20%,购房逻辑已发生根本转变:投资客撤退:南充投资性购房占比从2020年的42%骤降至2024年的15%;面积段收缩:全省90平米以下户型成交占比提升至58%,宜宾甚至有开发商推出68平米"四房神户型";现房为王:绵阳期房去化周期延长至36个月,而现房项目去化速度加快2倍。在这场全川楼市的深度调整中,南充的"亚军"位置既彰显了人口大市的底盘优势,也暴露出四川经济副中心建设的结构性矛盾——当产业造血能力不足时,即便是成交量亚军,也难以摆脱"以价换量"的生存困境。
此刻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四川楼市正经历二十年未有之变局。当"房住不炒"从政策口号变为市场现实,当"六个钱包"逐渐干瘪,我们不禁要问:您最近还在考虑买房吗?是等待更猛烈的降价潮,还是坚信某些城市的价值底部已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购房故事与判断。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