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徽添彩 为人民补路——记南充高坪区佛门乡党员义务养路队
白刃玄衣及 发表于:2020-3-22 05:01:1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741
题记:如果有人问,两年多私人出资不计任何回报义务为村民修路图的是什么?佛门乡党员义务养路队人认为,他们作为党员让自己的家乡更加美好,让乡里的人民出行更加顺畅安全所作出的努力,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希望通过党员的带头作用,感染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为家乡的美好出一份力。两年多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些党员用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员加入,义务养路的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

众人拾柴火焰高,佛门乡的公路在这些队员的维护下路况大为改观。“一撇一捺相互支撑便形成了“人”字,我们义务养路队从零开始到现在,得益于这些党员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也得益于各队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义务养路队队长张西希如是说。

2月4日是一个星期天,凌晨6点半,事先约好的义务养路队队员都纷纷起床,简单洗漱后,怕打扰自己的家人,都蹑手蹑脚地拿起“藏在”床下的锄头与铁锹,悄悄地出了门。虽已到立春时节,但也正是寒意陡峭之时。8点10分,先来的队员站在了高坪区佛门乡一村道路口,跺脚搓手的等着自己的其它队员们前来汇合。随后不久12名拿着铁锹、拎着水桶、开着拖拉机队员陆续抵达。队员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开干!今天上午的目标就是这条500米的村道了。”



走在佛门乡一条乡村公路上,从沟壑填补、碎石细沙的痕迹里,显然这一条路在不久前被修补过。迎面走来一群刚刚从地里干完农活的村民,扛着锄头,提着自家种的蔬菜,嘴上大声的讨论:“现在的路确实比起以前好多了,想起之前还以为他们这些人修路是搞起耍的。”顺着村民走过来的方向,沿着公路拐了几个弯,看到了村民们口中说的那群“把修路搞起耍的”补路的人。

几把铁锹、几个水桶以及一辆印着“佛门乡党员义务养路队”的拖拉机,脱了外套的十几个“修路人”正对着一个要修补的坑洞,抡着胳膊铲着砂石。虽处于冬季严寒季节,而他们中有的人却拿着毛巾擦着头上的汗,与来往的过路人穿着厚实的衣服一对比,倒成了寒冬里的一道风景。

从2016年初以来的两年时间里,这支由企业高管、医生、银行职员、村干部、个体户、包工头、医生等组成的党员义务养路队,几乎每个周末都是这样度过的。

触动 修路备受“看官”争议 三人暗结“养路者同盟”

从高坪城区要到佛门乡,必须要经过一条乡村公路。两年前,这条路上隔几天就会上演一幕“摩托车轮胎被扎或汽车轮胎被扎事故”的发生。张西希因为有事要回乡办事,开车行驶在这条路上的时候,发现车子忽然不对劲,下车检查一番才发现轮胎被扎破了。无奈之下只好叫了道路救援,在等待道路救援的时间里,他才发现这条公路被碾的到处坑洼不平,斑驳不堪,拉建材的车子轰隆隆地伴着漫天灰尘行驶而过,路面上玻璃碎渣、钉子、尖锐的小石块到处都是。就站在那一会儿的时间,就看到来往的车辆很多,一想到经常有车被扎,心里一时触动,想起后备箱有一把铁锹,趁着等救援车的空闲把大块掉落在路面上的建渣铲到路边。就这样清理了数十米后,张西希抬头看到前方有两个人和他一样拿着扫帚、铁锹在清理路面。快步追上去一寒暄,才知道他们一个是当地居委会主任,另一个则是村上卫生所的医生,也是见着今天路上的建渣太多,来做义务清理的。三人一边干着活一边聊天,越聊越投机。“这条路实在是需要修补的地方太多了,你们看要不我们几个每个周末都来义务清理路面,得不得行?”

这一句提议,当即得到另外两人的附和,三人一拍即合。2016年1月中下旬,每逢双休日,佛门乡这条乡村公路上,就有三个人骑着两辆摩托,沿着佛门乡的道路“巡视”,一旦发现哪里有坑,便就地取材,用石头、泥土、废砖块等一切周边可利用的材料,简单地修补坑洞;眼见路边的杂草长得过于茂盛,便用锄头随手清除掉;路边的水沟不通畅,便两人持锄,一人用锹,一上午时间就能疏通百十来米……



感动 养护路上备受“看官”争议 资金筹集惹“风波”

很多人都是这样,在才开始做某件事时,是不咸不淡的看戏态度;在事情做到初露头角时,是不大不小的争议态度;在事情做到一定程度时,是不高不低的赞扬态度。三人义务养路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渐变成了居住在周边的村民口中主要摆的“龙门阵”。“你说他们三个是不是有啥补助哦,啷个积极?”,“还以为他们就是做几天就不做了,都做了半个多月了还在修?”但这一切都和老张、主任、医生没有太大的关系,守着路面上那些大小坑洞,眼前的修补就成了三人的“天地”。他们说眼前这些需要修补的地方,能用话覆盖了就能提前收工了。

尽管如此,每个周末双休日,三人的身影依然会出现在这条公路上。日复一日的坚持,大家也切身感受到了道路平整之后的便利,当地村民甚至南来北往的路人都记得了这3名忙碌的“义务养路工”,并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渐渐地,他们的事迹传开了,不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自愿加入了义务养路队,队伍一时间壮大到12人。就这样,佛门乡党员义务养路队成立了。

但是队伍人员一增加,工具、车辆、材料的大量短缺,成了义务养路队急需解决的最大问题。和大家一合计,眼下光购买运输车的资金缺口就接近三万元,钱从哪儿凑?大家都一筹莫展!“要不我们都凑一点?”队伍里有人提议,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养路队伍里有些人本就是瞒着家人出来干的,回家伸手要钱……一时间队员们都沉默不语。然而几天后,一辆崭新地翻斗拖拉机轰隆隆的出现在了佛门乡的公路上,车上拖着一个装满了沙石、水泥以及各种修路工具的拖斗。有了这个“大家伙”,养路队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了。有水沟堵塞的地方,就留下需要的工具,分4个人去疏通;有坑的地方,留下一部分补路材料和工具,再分4个人修补。这样,一个队伍分成了三个,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养路的工作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有人问养路队的新车是怎么来的,队长都是直接转移了话题。公路上需要修补的地方太多了,每次队员们精神抖擞的干活疲惫不堪的收工,渐渐地也就忘了问,拖拉机到底从何而来?

直到后来,某一天早上7点,养路队中有一个队员说去家里顺路接队长干活,队长才告诉他,自己不在家,在办公室。那名队员在问了门口保安之后,“哦,找他啊!在办公室不晓得起床没得。”一番追问下,队长磨了半天才说了实话,“没啥,就是在家当了回‘小偷’买车,被老婆发现赶出来了。”队员看了看身旁作为队长的张西希,愣了一下,后又一副苦笑不得的表情,然而内心的感动却是满满的。



带动 全队养路征程坚持不懈 村民护路成自觉行为

两年的时间里,凡是回乡办事、路过、省亲、回家的村民与路人从踏上了佛门乡的这条公路,隔几米、十几米就能看到公路上大大小小的“补丁”。有些“补丁”已经被碾的光滑了,有些还是新的周围放了一些标志作为警示。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这条乡道有这么一群不图名、不图利的义务养路队。经常开车走这条公路的人,远远地转着方向盘避开标志围着的地方,打开前车窗对着养路队的人打了一声招呼。不知情的司机看着也在复制着前面车辆司机的动作,看着他们,一脸茫然。

“老王啊,我们先把拖拉机上的水泥和泥沙抬下来吧。”路过的村民咋一听到这话,就跑过去搭了一把手,帮着义务养路队的队员一起卸下了养路的材料。在队员刚刚归置好材料后,还没有道一声感谢,抬头一看村民都走远了。

两年了,这样的“风景”在佛门乡的这条乡村公路上每个周末都会出现。这条公路上不仅有尘土飞扬着,还夹杂着他们两年来留下的汗水和笑声。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