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南隆考辨
执着等待等wc 发表于:2020-4-13 12:54:4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817


明嘉靖《保宁府志·舆地·沿革》云:“梁置南隆郡,寻改为南隆县。即充国县地,天监二年(503年)立,以居郡治南故名"。“唐初复为南隆县,寻改为南部县"。“邑名南隆,梁名。南部,隋唐名"。但于府治阆中城又云:“梁立南梁州西魏改南梁曰隆州。《西魏典略》曰:此州古有隆城,故又谓之南隆,治古阆中"。明曹学侄《蜀中广记》卷五四云:“南部县梁之南隆县也,今县亦隋改,以部分在郡之南"。“废隆州、废盘龙郡皆西魏平蜀置,盘龙者以郡南(应为北)盘龙冈为名。《后魏典略》:此州故有隆城,谓之“南隆”。

查《晋书》、《宋书》、《南齐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之地理志,及《新校晋书地理志》、《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东晋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补梁疆域志》、《隋书地理志考附补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历代地理沿革表》等,均无南隆郡或南隆县之设。《补梁疆域志》云:“隋志南部,旧曰南充国,梁曰南部。《元和补志》:梁天监二年改"。则是改南充国县为南部县而不是改为南隆郡或南隆县。南部县乃梁天监二年置,不是隋置。《太平寰宇记》云:梁置南部郡,后周闵帝元年(557)罢郡置南部县。《补梁疆域志序》云:“东晋十六国以来,侨州、郡、县朝南暮北,旋有旋无"。确属错杂难稽。今特将南北朝魏、梁时南梁北巴州、南梁州、巴州、隆城镇、及隆州的设置变革情况,综述如下:梁天监三年(504)即魏世宗正始元年,梁行梁、秦二州刺史夏侯道迁(镇守梁州、治南郑)叛降魏,魏即遣尚书邢峦假镇西将军、都督梁、汉诸军事,率师赴南郑,乘势入蜀,下利州,夺剑门,逼涪城。又遣巴州刺史严玄思攻下巴西郡(郡治阆中),斩巴西太守庞景民。天监四年(505年)十一月,邢峦上书言:“巴西、南郑相距一千四百,去州(梁州)迢递。·····巴西广袤一千,户逾四万,彼若立州,镇摄华獠,则大贴民情。从垫江以还,不复劳征,自为国有"。世宗不从。《魏书邢峦传》:“比建议之始,严玄思自号巴州刺史,克城以来,仍使行事"。峦既克巴西,使军主李仲迁守之。城民斩其首,以城降梁将谯希逸,巴西郡复为梁有。梁天监八年(509)以巴西郡为南梁北巴州。(或书为南梁州)魏世宗延昌三年(514年),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乃立巴州,治大谷郡(今巴中),以严始欣为刺史。又立隆城镇,以始欣族子严恺为镇将。魏明帝孝昌中(525一527),始欣谋将南叛,梁南梁北巴州刺史阴子春密送梁武帝使者赍诏书、铁券、刀剑、衣冠与始欣,恺密知之,严设逻候,遂擒梁使及所赍各物,表送山南行台魏子建,子建乃执始欣囚于南郑,奏以隆城镇为南梁州,恺为南梁州刺史。而恺乘势攻克梁之南梁北巴州,魏之南梁州治所,遂移至阆中。因地在隆城镇之南,故曰南隆城,或曰南隆。会子建见代,傅竖眼为山南行台,始欣重赂其子敬绍,得还为巴州刺史。始欣于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据城南叛,起兵攻恺,屠灭之。梁遂复有南梁北巴州。中大通二年(530)。魏攻陷巴州,斩始欣,破梁军。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即梁武帝大同元年,魏梁州刺史元罗降梁,梁遂复梁、秦、益诸州。西魏废帝二年(553),西魏复夺梁、秦、益各州,并掩有全蜀。西魏恭帝元年(554)改置州郡时,改梁之南梁北巴州为隆州。

《资治通鉴》卷一五三西魏以隆城镇为南梁州条胡:省注引“《西魏典略》:此州旧有隆城,故又谓之南隆"。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七阆州:“《西魏典略》曰:此州古有隆城,故又谓之南隆,治阆中城"。《魏书地形志校录》:“故又谓南隆城,治古阆中,今之阆中即其地"。阆中城邑名南隆,早在置隆州之前二十七、八年,取义是在隆城镇之南,而不是在隆州之南。隆城镇在何地?历来《保宁府志》、《阆中县志》都只说在阆中城北,而不能指实其地。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四川、保宁府、阆中县云:“隆城在县东,唐思恭废县在县东南"。实际上思恭废县在县东二龙乡,则隆城镇在县东北,即在今苍溪县之大获山上。

下面几条资料,说明在宋代,阆州邑即阆中县邑仍称南隆。

《蜀中广记》卷九八集部《书台集》:“南隆处士朱有,字大有,自称云台山人。天禧中王晦叔守蜀,以古风六十言遗之"。朱著《书台集》,云台为阆中,苍溪界山,北宋蒲传正诗:“阆州绝胜是云台,十里松萝壁(碧)殿开"。天禧为北宋真宗年号。

《东坡全集后集》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以谢:“我怀元祐初,圭璋满清班。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迂叟向我言,青、齐岁方艰。斯人乃德星(东坡自注:司马温公谓轼日·子睃福星也,京东人困甚,且令往彼),遣出虚危间"。称鲜于侁为南隆老。《宋诗纪事》《蜀中广记》均载鲜于侁阆中人。文彦博《送子骏朝议归阙》诗·“为先仙才生阆苑”,侁《锦屏山》诗:“昼归聊憩锦屏山”。皆证明子侁为阆中人。元祐为哲宗年号。

ㄍ蜀中广记》卷一00集部《三好诗三十章》:“阆州志载:熙宁中,遂宁守向公著《遂宁好》十章,寄阆守郑公申郑答以《南隆好》十章。郑奎为成都太守,亦有《春游好》十章"。熙宁为神宗年号。

ㄍ宋故华州助教陈府君墓志铭》:府君“伏游里闬"“卒于将相坊里第”,“入南隆门者,必先府君识焉”。府君名安祖,为三陈从曾孙,阆中人,将相坊在阆中城。徽宗崇宁四年安祖葬于阆中河溪乡。

清咸丰《阆中县志》:奉国寺一石题“南隆锦屏山陈”锦屏山在阆中城南。奉国寺在阆中老观镇。此石碑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重刻之《宋承事郎范君墓志铭》同时出土。

祝穆,南宋理宗时福建建阳人,除迪功郎,为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著《方舆胜览》。胡三省字身之,南宋理宗时浙江天台人,宝祐中进士,除朝奉郎。入元不仕,为《资治通鉴》作注。两人都引《西魏典略》谓阆中邑名南隆之说。明嘉靖《保宁府志·艺文》载元末帝惠宗至正间(1342一1368)南部县令冉益谦《灵云洞环胜记》云:“请勒诸坚珉,以永其传,庶为南隆一段佳话云”。则在元代,始讹南隆为南部邑名。至于明嘉靖《保宁府志》、《蜀中广记》,以为梁天监二年置南隆郡寻改南隆县,其舛谬不辨自明。试问梁武帝怎能在西魏置隆州五十一年之前,及置南隆镇十一年之前,即预置一个南隆郡或南隆县呢?南隆为阆中邑名亦即南梁州、隆州、阆州邑名者凡八百余年,讹为南部邑名者六百余年。

资料来源:《阆中名胜古迹考释》杨林由 著

李家驹 著

北魏的隆城镇地望何处

《补梁疆域志》卷四:“隋志:仪陇,梁置隆城郡,通典作崇城(因避唐玄宗名讳,改隆为崇)。寰宇记:梁天监元年(502年)置,因隆城山为名"

《通典》卷一百七十五:“仪隆,汉阆中县地,梁置,今县城在隆城山上,冯险为理,即梁隆城郡"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八: “(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割巴州之伏虞郡,隆州之隆城郡,于此置蓬州。"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隆城在(保宁)府东北。魏正始中,立巴州,又立隆城镇。宋白曰:取其连冈高隆而名。熙平中(北魏熙平有三年,516年至518年),又尝改隆城镇为南梁州。时巴州叛降魏也《西魏典略》:此州旧有隆城坚险,故又谓之南隆。州治即故阆中城。"“金城山在(仪陇)县治北。众山环向,如雉堞然石壁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惟西南有径可通,上有数石如贮米囊,故亦名金粟山。杜佑曰:山本名隆城,梁置县在山上,凭险为理,因曰隆城郡。"

《蜀中广记》卷五十四:“仪陇县,梁天监置,在大仪山之坂,坂大曰陇山,有石铭仪陇二字。废隆城郡,梁置,兼立仪陇县。县城在金城山顶,四面悬绝,石壁高八十丈,周回五里,惟西南稍通人马。"

今天的仪陇县金城山尚有东西南北四寨门,唯南寨门可直通山顶。南寨门有楹联:“金城天险魏晋桃园,石壁云封神穴地府",横额:“隆城冠冕"。又有一对联:“扼营巴三百里要冲,屏障东南,截断半空壁垒古;镇阆苍数千年门户,云烟城市,展开一幅画图工"。

研判历史切不可自以为是,更不可凭空杜撰!由于杨林由老先生在《阆中名胜古迹考释》一书的《南隆》(第11页)和《南隆考》(第84、85页)中,虽然罗列出了一大堆史志典籍的书名,却凭空杜撰出了于史无据的“考释",为尊重历史,当有澄清之必要。

澄清之一,梁天监元年(502年)析阆中之东设置的隆城郡,以及其后北魏于此置立的隆城镇和“尝改"的南梁州,绝不可能在梁天监八年(509年)于北巴西郡治阆中置立的南梁州和在梁普通六年(525年)析阆中东北设置州辖白马义阳郡之间的“苍溪县之大获山上"。苍溪县从未有过设置隆城郡之历史,大获山更从未有过隆城山之别名!

澄清之二,从前面相关的载记中,无论怎样阐发其微言大义也难以品读和“考释"出“(严)恺乘势攻克梁之南梁北巴州,魏之南梁州治所,遂移至阆中",当严始欣起兵屠灭严恺后,“梁遂复有南梁北巴州"之无端之史事!

阴子春之政事虽不鸣于世,但他那“不肯洗脚"的怪癖却笑谈古今。《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阴子春》传:“阴子春身服垢污,脚常数年不洗。云:;洗脚失财败事'。妇甚恶之,曾劝一洗。不久,值梁州之败,谓洗脚所致,大恨妇,遂终身不洗。"

阴子春的“不肯洗脚",杜甫有诗:“幅巾擊带不挂身,头脂足垢何曾洗"(见《狂歌行赠四兄》)。曾几有诗:“政页皂荚相料理,可笑梁州阴子春''(见《病起洗浴》)。黄庭坚有诗:“何须忍垢不濯足,苦学梁州阴子春''(见《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而冯梦龙更以“不肯洗脚"为名,将之编入《古今笑史》一书。可见其流传之广。或许是阴子春的“肯洗脚"为后世所病诟,他曾经的阆中为之反正,遂致当今阆中的洗足、浴足才如此的兴旺。

资料来源:《阆史索征续》

南部县邑自古名南隆

明嘉靖《保宁府志·舆地·沿革》南部县云:“梁置南隆郡,寻改南隆县(即南国县地,天监二年立,以居郡治南故名)。"“唐初复为南隆县,寻改南部县,属阆州。"“邑名南隆,梁名。南部,隋唐名。"又《后魏典略》:“南部县,梁之南隆县也。今县亦隋改,以部分在郡之南故名。"此两条史料因文字粗略,未言更名缘由,甚难理解其地名内涵,然所记之事颇具史料价值。由于后魏和西魏有蜀地时间甚短,故《梁书》、《魏书》不曾收录“南隆"地名,隋唐典籍亦无记载此地名者,赖方志及地志佚文所记点滴,才得以见诸今之学人,实为弥足珍贵。20世纪末有人在地方志里竟然称“直到北宋末,阆中县邑即隆州、阆州,州邑犹称南隆",“南部县邑何时称南隆尚待考索"等等。谓“阆中县邑称南隆"者,其所列依据,为前人已经否定过的史料;所列事例,为是非颠倒、真伪混淆,纯属主观推测,无可考证,令人难以接受。笔者以为,“尚待考索"者,盖“无知"也。考而“索"之,遂知南部县邑自古称南隆,阆中县邑称“南隆",才真正是一大疑案。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对“南隆镇"地名的肤浅认识,冒昧直陈,以求正于方家。

地名是历史的见证

据《南部县志》记载,南部县乃秦汉时“充国"县地,见于《汉书地理志》。东汉末,分充国为“南充国"和“西充国",属巴西郡(治阆中)。刘宋时獠人遍布四川各地,士庶外流户稀少,巴西郡侨度益州,寄治梓潼郡(今绵阳市境),原南充国县地改名“南国县",原西充国县地改名“西国县''。南齐之世,南国、西国二县皆由南部郡统辖。南部郡地为獠人(南中部民)所据,稼穑不兴,农业萎缩,成为南齐“四十五荒郡"之一。齐末梁初,侨郡侨县虽经“土断",外流士庶返回原籍。但南部县地居民多数为獠人,故称“獠郡"。獠郡由獠酋维持地方秩序,自立郡县,自命地名。梁初,南部县地则为獠酋借南齐荒郡“南部郡"之名,称“南部县"。公元502年,萧衍始建“南梁",国政新开,地方郡县经登记注册人口、赋役数额者,方为朝廷认可。“南部县"名注册备案于萧衍称帝第二年,即梁天监二年(503)。

南梁初年,蜀北之南部阆中(巴西)、巴中(太谷)等地皆属梁州(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梁州属南梁版籍,以荘丘黑为梁秦二州刺史,镇南郑(县)。夏候道迁为长史,带汉中郡太守(见《北史·夏候道迁传》)。正始元年(504),即梁天监三年,北魏攻下梁州,荘丘黑死,萧衍行梁州事夏候道迁于当年岁末举汉中地降魏(见《魏书·世宗纪》)。此时之汉中又属北魏。北魏世宗随即遣邢峦为梁秦二州刺史,镇汉中。汉中古称“南隆",东汉桓帝初(148),汉中郡太守王升题《石门颂》谓“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厥可稽也。故此,改南部县名为“南隆县",同时改仪陇县名为“仪隆县"。用“隆"字,以示梁州首郡汉中郡范围扩大,北魏版籍向南托展。据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记,邢峦于北魏世宗正始元年(504)刺梁秦二州,“南隆"地名出现亦当为此时。

三年后,邢峦入朝。北魏为改善汉中与中原的交通,加强西南的军事实力,遣羊祉刺梁秦二州,诏左校令贾三德承办重开褒斜事宜,自正始四年(507)十月至永平二年(509)二月,历时一年多,“开石门于遂古,辟栈道于荒途"。从此“释负担之劳,就方轨之逸",确保北魏对汉中的控摄。北魏梁秦典签王远撰《石门铭》云,“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盖之谓此永平以后,“南隆"县名遂废,至西魏时复用,为时甚短。隋唐以后“南隆城"恒为南部县邑专名,见方志少见于正史。杨林由先生《南隆考》谓“南宋以后南部县邑始称南隆"其说与史事相悖。

王炳尧 著

舛误的史料引起的猜想

胡三省注《通鉴》引《西魏典略》曰:“此州旧有隆城,故谓之南隆城,治阆中,今之阆中即其地。"杨林由先生《南隆考》藉此设想,“隆城镇在阆中县北今苍溪县境之大获山",“魏置南梁州治地在阆中,位于隆城镇之南,故阆中又称为南隆城",“阴子春退守普安,再置南梁州于普安,严恺被屠,南梁州还治阆中"杨先生尚未把梁、魏两个“南梁州"的始末搞清楚。

首先,“州有隆城镇"不等于县有隆城镇。魏立“南梁州"治隆城郡,今仪陇县观紫场。其地南梁时属南梁北巴州,西魏时属隆州,但州治阆中县境不曾有过“隆城镇"。萧梁版籍有蜀52年(502一553),北魏几度人蜀,在阆中却无甚建置(见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梁天监初,北魏有蜀北地方仅四年(504一508)。此四年中,(北)巴西郡治阆中始终未为北魏所有。据《魏书·邢峦传》载,邢峦刺梁州镇汉中时,先是“萧衍巴西太守庞景民恃远不降",“峦既克巴西、遣军主李仲迁守之"。仲迁“谋叛、城人斩首,以城降梁将谯希远,(北)巴西郡遂没"。其间,峦上书云: “昔在南之日,以其统绾势难,故增立巴州,镇静夷獠。梁州借利,因而表罢······比建议之始,严玄思自号巴州刺史。克城以来仍使行事。''此时严玄思乘机自立巴州,统隆城、太谷两郡三县(仪隆、大寅、梁广),州治梁广县(今巴中市梁永镇)。隆城郡治仪隆县(今仪陇观紫场)。邢峦虽则委以严玄思为“巴州刺史",但北魏朝廷未遑认可,遂班师退出蜀北(508),南隆(南部)、隆城、太谷等郡复为梁有。于是,南梁升北巴西郡为北巴州(治阆中)。此前,梁州陷魏(504),萧梁曾虚设梁州于阆中,称“南梁州,故天监八年(509)萧梁遂立“南梁北巴州”,治阆中。蒲孝荣先生谓此州为“双头州',以别于普安郡(剑阁)之南梁州,故加郡名以别之"。

延昌三年(514)北魏再次入蜀,乃正式立巴州于太谷郡治梁广县;立隆城镇于隆城郡,治仪隆县。不久,巴州刺史严始欣降梁,山南行台魏子建“乃启以镇(隆城)为南梁州,恺为刺史",见《魏书·獠传》。《魏书·地形志》“南梁州"下未注所辖郡县,未言置立年分。然依据《魏书》卷一0四《自序》,孝明正光元年(520)“诏子建兼尚书为行台(东益州)刺史如故,于是威著蜀土。其梁巴二益两秦之事皆所节度"。《自序》言子建回京师,傅竖眼刺梁州为行台,事在永安元年(528)。又卷七一《淳于诞传》云淳于诞在孝昌三年(527)刺梁州。是则魏立“南梁州"于隆城镇(今仪陇)当在正光五年(524)之后,较阆中之“南梁北巴州"成立时间约晚15年。

“魏启以镇为南梁州",“镇"自然是“隆城"。其地望在今仪陇县之观紫场。杨林由先生执意称“以镇为南梁州者,撤隆城镇而立南梁州也"。然则未言史料依据,其“灵感"从何而来?杨先生又称“严恺夺取南梁北巴州治阆中,魏即以为南梁州治地"。此系推测臆断,咸抵牾于《魏书·獠传》。

须知,北魏边境置镇乃一仍旧贯。《魏书·官氏志》载,北魏置镇“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设镇与州郡同治,则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见《杜洪太传》)。“六镇起义"之后,边境诸镇皆改为州。故魏立南梁州于仪陇县之隆城(今观紫场)斯可征也,断然不会在阆中设治。北魏元罗刺梁州,永熙三年(534)陷于南梁。梁州陷,则魏“南梁州"无复矣。

再说梁“南梁州”。《隋书·地理志》普安郡下:“梁置南梁州,后改为安州”。据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称,梁置“南梁州"(今剑阁)与“南梁北巴州"(今阆中)同时(509)。清《剑阁县志》谓“梁天监初立南梁州",时间略先于南梁北巴州。杨老先生谓“阴子春退守普安时再置南梁州",时间为延昌三年(514)之后。实际上,阴子春退守安,梁“南梁州"既立矣。至梁末,武陵王萧纪割据时(552一553),改梁“南梁州"立“安州"。杨先生言“严恺被屠灭,南梁州还治阆中"实为虚妄之说。

前人对《西魏典略》舛误的否定

西魏有蜀不过5年(553一557),为时甚短。西魏废帝二年(553)秋,始平蜀,改南梁北巴州为“隆州",治阆中。《寰宇记》引《后魏典略》曰:“此州故有隆城坚隆,因置隆州。寻又立盘龙郡。"(见清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印本)是书记述甚明,但未言改州邑或县邑为“南隆"。此与杨先生所引“《西魏典略》"以及“《后魏典略》"所云大相径庭。

又明嘉靖《保宁府志·舆地·沿革》南部县:“梁置南隆郡,寻改南隆县。"“邑名南隆,梁名。南部,隋唐名。"该志所记尤为客观。于府治阆中城下,亦引《西魏典略》:“此州古有隆城,故谓之南隆,治古阆中。《通考》作崇州。"按宋椠《后魏典略》,“此州古有隆城坚隆,故谓之隆州",《西魏典略》却张冠李戴,将“隆州"篡改成“南隆"。盖《西魏典略》文理舛误,前人又补曰:“《通考》作崇州。"“崇州",疑“充国"误。南部县乃古充国县地。甚是。尽管如此,前人修志引用史料尚属谨慎,非是毫无选择。

杨先生藉《西魏典略》设想“隆城镇在阆中县北苍溪境之大获山"。清人洪亮吉不同意此说。洪氏《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四川省保宁府阆中县下云:“隆城(镇)在县东,唐思恭废县在县东南"“县东",其地望当然是在今仪陇县境之观紫场,须知巴州州治梁广县即今巴中市东南50里之梁永镇,与隆城、阆中三点一直线上,绝非是“大获山"。若然,则为方位上的错误。

再说《西魏典略》一书,今已亡逸。最先见之于南宋祝穆撰《方舆胜览》所引。当时北宋南迁,皇家档案资料散失,穆撰稿时资料短缺,考订粗疏。是书略于建置沿革及疆域道里而详于名胜古迹与诗赋序记,有其长亦有其短北宋乐史著《寰宇记》所要引用《后魏典略》者,因其有可靠性;而未用《西魏典略》所记,足见是书存有谬误。再由祝穆到胡三省,以至曹学全等,以讹传讹,致使后人真伪混淆。

到了清代,学人治史则更为严谨。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卷三十《南梁州》:“此州不载治所及建立之年,魏子建以隆城镇为南梁州,胡三省以为即阆中城,未知然否。"其“未知然否",即钱大昕不知道胡三省所言“是"抑或“不是"。胡三省不直言否定,实则否定,乃不待辩而自明矣!

澄清是非,警示后人

南部人有个癖好,是不忘籍贯。但又因“南部"地名是个“老名",难以启齿。尤其明清之际盐业兴盛,南部人每提到自己的籍贯,时人辄戏称之为“盐罐子",与戏称阆中人为“醋罐子"同然。于是,每当行文落款或自报家门时,南部人习惯自称“南隆某某"。杨先生为阆中光耀门楣,凡籍贯称“南隆"者,皆拉去充“阆中县人"。或籍贯称“阆州"者,亦认为是“阆中县人"。往往造成是非混淆,贻误后嗣。

20世纪80年代巴蜀书社版《蜀文辑存·卷十九》载南部籍人蒲宗孟《九龙岩题记》一文,首书“南隆蒲陵宗孟"六字落款书:“熙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题。"表明时间为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杨林由先生谓“南宋时南隆还未成为南部县邑名",南部人实在难以接受。

杨先生又从《蜀中广记》里搜录两例来述说籍贯称“南隆"者为“醋罐子"。《蜀中广记》卷九十八集部《书台集》:南隆处士朱有字大有,自称云台山人。天禧中王晦叔守叔(蜀),以古风六十言遗之。书台者,其所居坊名也"杨先生谓:“云台山为阆中苍溪界山,北宋蒲传正诗云:阆州绝胜是云台,十里松萝壁殿间。即此。又阆中七里乡“鲜于村有鲜于赤、鲜于侏当年的读书台,朱大有居此,故称南隆处士"。

实际,朱大有籍贯为南部县碑院乡。碑院乡大佛岩山称禹迹山,隋唐年间石刻大佛落成又称“云台山“。蒲传正乃蒲宗孟字号,其人“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乡情乡恋志于诗。诗中明言“壁殿"者,实指碑院乡大佛岩。松树梁至大佛岩,十里盘曲小路松掩萝封,唯有殿阁现于峭壁之上,故称“壁殿"苍溪云台山则无“壁殿"。“阆州绝胜"殊非冒“阆中品牌"。阆中城南可称“天下稀",南部云台在州境称“绝胜"未为已甚。明人杨继生亦有《大佛岩》诗云:“路转峰回妙相开,灵根斫破下云台。'(见清道光版《南部县志》)。此处的“云台山"实在南部县境。至于“读书台",距南部县城南二华里有玉台山,唐宋迄至明清皆设县学书院于此,称“读书台"。明诗人吴伟业《赠杨继生》诗云:“送客苍溪船,读书玉台观"南部玉台山,明代因建道观称“玉台观",清代改名“晓霞观",此处即朱大有读书“所居坊"。另外《南部县志》载新井县(今南部大桥镇)有“三陈"读书处的“读书台"。

再一例是北宋熙宁中,遂宁守向公著《遂宁好》十章,寄阆中守郑公申。郑答以《南隆好》十章,见《蜀中广记》卷一百集部《三好诗三十章》。《南隆好》诗未见其内容,兹不赘叙

又《东坡全集后集·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以谢》:“我怀元祐初,圭璋满清斑。维时南隆老,奉使独未还"诗中赞美的“南隆老"乃鲜于侥。此诗见清道光版《南部县志》。杨先生藉《宋史》记载,“字子骏,阆州人",以为鲜于仇是“阆中县人"殆非也。鲜于优本南部籍人,鲜于叔明之裔孙,《南部县志》新旧版本皆为其人立传。其故里在南部县度门乡,有《鲜于氏里门碑》存焉。21世纪初,度门乡划属仪陇县。

清咸丰版《阆中县志》:“奉国寺有石刻二;一石刻题“南隆锦屏山陈”六字。"此“锦屏山"乃南部县定水镇之锦屏山,距县城30里。南部县锦屏山之“锦屏叠秀"乃清道光版《南部县志》所记“南部县十四景"之一。明代诗人杨贍题咏南部《锦屏寺》云:“锦屏寺在县城西,畜得玄猿护野鸡。”今古寺已毁,青山依旧。此非阆中之“锦屏山"。

20世纪70年代(1975),阆中河溪乡出土墓碑一方,书《宋故华州助教陈府军墓志铭》云:陈安祖“人南隆门者,必先府君识焉”。“陈安祖"乃“三陈"侄曾孙,祖籍新井。新井县今南部县大桥镇,唐武德元年(618)分南部、晋安二县置。元至元二十年(1283)新井并入南部。《南部县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史籍皆言 “三陈"籍贯新井(今南部县)。“入南隆门者,必先府君识焉"无非追述先祖懿德,以振家声。“南隆门",乃陈府军之祖籍南部,并非阆中。

凡此证明:南部县邑自古称南隆。上述诸例称“南隆"者,实属南部县邑之名,绝非阆中。胡三省注《通鉴》引《西魏典略》谓“阆中称南隆",是一条舛误的史料,已被前人否定。时人熟知阆中城《通典》谓之“高城",起于秦汉,迄至隋唐;称“隆州"者,始于西魏,废于隋唐。但阆中县邑从来不曾有“南隆"之称。“隆城"之魏南梁州,设治于仪陇;普安之梁南梁州,治在剑阁,然均不曾徙治阆中。杨老先生欲将阆中“打造"成文化名城,执着追求给阆中城冠上“南隆"之名,进行“全方位包装",可谓用心良苦!

资料来源:《南部史话》

信息来源:南部县历史文化吧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