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农民自编自唱 唱出山村风土人情
123456881 发表于:2020-4-14 19:01:4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6


冯仁唱起双峰山歌,家人在一旁聆听。



米树琼

“高高山上栽泡桐哟呵喂,泡桐长大挂灯笼哟呵喂,风吹灯笼团团转哟呵喂……”在南部双峰乡以及周边乡镇,群众劳作间歇缓解疲劳或抒发感情时,常常即兴演唱一种山歌,山歌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情感质朴,深受当地人喜欢。

日前,双峰山歌被列入南部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7月10日,记者走进南部,听双峰山歌第二代传承人米树琼讲传承故事。

1 独具地方特色 反映农村万千气象

7月10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南部,走进双峰山歌第二代传承人米树琼家中时,米树琼和儿子冯仁正在练习山歌《见缝插针》。“收工回家,你到哪里去耍嘛,妹耶。收工回家我到南啰北去,走东走西到处耍嘛……”两人一唱一和,用嘹亮的歌声唱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韵味。

米树琼今年64岁,一直保留着唱山歌的习惯。“双峰山歌是我父亲米月德创作的。”米树琼说,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生计,她父亲整天都忙于农活,繁重的农活十分枯燥,休息之余不知道做些什么来调剂。于是,她父亲开始自编自唱创作了双峰山歌。

“我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会作词作曲,常常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所以他的歌曲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农村劳作、年轻人恋爱、友情等诸多题材。”米树琼说,她父亲只要创作了新歌曲,都会在家中高唱出来,久而久之,家里人都学会了。

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唱歌,农忙之余,常当着大家的面唱起来。后来,很多当地人学会了,并相互传唱,还带到了其他地方,在南部县双峰、升钟、大坪等乡镇,以及剑阁金仙、阆中思依等地流传。

“双峰山歌反映了那个年代我们当地生产生活的情景,是研究川北历史、风土人情和当地群众生活习惯的载体。”米树琼说。

2 成为县级非遗项目 迈开保护传承步伐

“随着城市的变化发展,现在越来越少人知道双峰山歌。”谈及双峰山歌的传承发展,米树琼眉头紧锁。

在米树琼看来,双峰山歌是一项优秀的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之路必须走下去。

“我儿子冯仁十分喜欢音乐,他小时候,我常唱双峰山歌给他听。耳濡目染,他爱上了这门艺术。”米树琼说,她儿子曾到深圳当过驻唱歌手,如今已回到家中,一有空就会和她一起去演出。“不仅是我儿子,孙辈们也开始传唱。”

除了传承演唱,现在,米树琼还有意识地让儿子记录和整理双峰山歌的歌词和曲谱。

“因为双峰山歌大多没有曲谱,很多歌词都是后来记录下来的,所以相关资料需要一步步收集。”南部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要让更多人知道双峰山歌,不仅需要谱曲,还要完善成一首首成熟的歌曲,找民间艺术家来演唱,并将它搬上舞台,才会有更坚实的群众基础。

“目前,双峰山歌已被列入南部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我们正在收集相关资料编写书籍,迈开保护传承的步伐。”该负责人说。(记者 徐嗣千)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