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食盐保障川陕革命根据地军民用盐
俺乃小潜mg 发表于:2020-4-14 21:44:5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87


图片南部谢河镇六家井村村干部介绍村上老盐井所在位置

南部自古产盐,素有“川北盐乡”之称。1932年12月,红军入川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红军部队人员骤增。但根据地中心区域处于大巴山区,不产食盐, 当地食盐的主要来源就是南部,谚语称“南部不开井,淡死巴中人”。那时,四川军阀加大了对苏区物资的封锁力度, 根据地军民长期缺乏食盐,生活十分困难。为了夺取食盐,红军多次进入南部,在群众的帮助下解决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食盐问题。

A 南部食盐被军阀封锁

川陕革命根据地严重缺盐

据史料记载,南部县凿井煮盐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汉代。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南部凿有盐井430眼,除供给通江、南江、巴中、达县、仪陇营山蓬安、苍溪、广元、旺苍、剑阁等县外,还远销陕西、甘肃等地。民国18年,南部阆中盐场的盐井发展到18742口,盐灶达3201户,川北一带群众吃盐历来依赖南部的井盐。

“红军为什么要到南部来,那就是解决苏区的食盐问题。我们南部自古产盐,一直是川北及陕甘邻县食盐的重要供给地。”南部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首清告诉记者,川陕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反三路围攻胜利后,四川军阀即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严重缺盐。

南部虽然产盐,但几乎所有的盐井都被大地主和豪绅霸占控制。因为经济封锁,当时盐价一路飙升,10块大洋或150斤大米换不到两斤盐,可谓是“有钱难买咸,有物难换盐”。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说:“南部县是四川著名的产盐区,盐井很多。夺取南部的井盐是我们发起这次战役的原因之一。川陕苏区己发展到200多万人口,但仅通江的几口井产盐,产量很低,根本无法保证群众的需要。在敌人严重经济封锁下,外面的盐巴不能大宗输入,小商小贩偷运点进来,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食盐这东西,别看现在不稀奇,一块钱买一大堆,那时却金贵极了。”

严重缺盐的现实摆在苏区军民的面前,红四方面军提出了“努力充实红军的物资,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的战斗号令。

B 红军多次进南部

组织群众生产食盐

1933年,红四方面军主动发动了仪南战役,并取得了胜利。红三十军和红九军很快解放了南部县嘉陵江以东全部地区,驻守仪陇、南部的军阀田颂尧退至嘉陵江西岸,而控制盐井的地主豪绅破坏了盐业生产设备后也逃走了。红军控制了元坝、三合、碑院等产盐之地后,为了恢复生产,他们组织群众抢修盐井和设备。不少当地的群众,送来木料等物资援助红军。

“我们这些过去受人欺压的烧盐工,第一次受到了政府和红军的嘉奖,感觉无比自豪和幸福。”当年的盐工、后任绵阳军分区副司令员的南部谢河人刘文震在《发展盐业 支援红军———忆我在川陕苏区》一文中写到,在红军分经理部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工人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夜以继日地忘我劳动,生产出大量食盐,支援前线……

“当时,盐业发展势头良好,仅三合盐场就修复了盐井2240口,月产盐量达到了156000斤,碑院盐场月产盐量更是达到176000斤。1933年9月底,红军在碑院成立了‘碑院寺盐业总厂’。”王首清说,为了充分保障川陕苏区军民的食盐供给,1934年,红军反六路围攻胜利后第二次进占南部盐乡,认真总结了1933年在盐乡的食盐生产经验,进一步完善劳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生产劳动竞赛活动。

在据南部县城不到10公里的谢河镇,有个村子叫做六家井,红军就曾在此发展盐业。“我们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六家井,就是因为在我们村一社的村头有六口盐井。”南部县谢河镇六家井村党支书胡绍元告诉记者,红军曾驻扎他们村上,村民们积极参入革命活动,有的帮助红军发展盐业,有的则加入到游击队当中。到1935年,红军强渡嘉陵江撤离南充前夕,红军第三次进入南部盐乡,村上有50多名青壮年加入到红军队伍,但令人痛心的是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的只有两个人。

“我们村上以前有个晒坝,是专门晒盐的。红军来的时候,我还小,但我父亲给红军晒过盐,他经常给我讲这些事。”六家井村的老盐工、今年已有80多岁的张德海介绍说,当年红军熬制井盐,12人负责挑水,3人负责烧盐,6人负责晒盐,红军善待盐工,所以大家干劲十足。

C 敌人企图破坏盐业生产

红军组织群众展开战斗

红军大力发展盐业的同时,嘉陵江西岸的敌人却企图破坏南部的盐业生产,经常在嘉陵江西岸放枪放炮,杀伤无辜群众。为了达到破坏盐业生产的目的,敌军组织偷渡袭扰,杀人放火,抢掠财物。与此同时,为了保卫群众的生命财产,红军给每一个盐业分社分派一个班的兵力,战士们和盐工们同吃同住,担负修建和保护任务。1933年11月,为巩固阵地,发展生产,红军又派出人员,发动群众,与敌展开战斗。很快在嘉陵江以东沿岸地带组织起了游击队、赤卫军等,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红军和游击队经常到嘉陵江边与西岸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盘踞在西岸的敌人,倚仗坚固的工事和良好的武器,经常在岸边肆意破坏。红军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在沿江制高点枣儿梁、李家坟、寨子山、红寺观等地筑成6个山头碉堡和工事,有效地打击和牵制了敌人。游击队常常乘其不备,狠狠予以杀伤。敌人吃了败仗,恼羞成怒,企图报复而又无可奈何。

“游击队采取了许多巧妙的办法予以打击。夜间,游击队在煤油桶里放鞭炮,在江面放河灯,迷惑敌人。白天造木船,扎竹筏,卷起晒席当大炮,佯装渡江。”张海德告诉记者,当时,红军有支部队从碑院寺来到江岸,召集整个乡上的人开群众大会。群众云集江边,土炮、土枪、大刀一望如林。夜幕降临,山上山下遍地灯笼火把。“活捉田颂尧”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敌人闻风丧胆,龟缩西岸。从此,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D 南部盐工帮助红军

大量食盐运往根据地

南部的盐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盐的月产量达到70多万斤。白花花的盐巴堆积在经理部,各分社食盐大量储存,而苏区中心区域的食盐供给仍不能保障,为解决这一矛盾,盐乡各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经理部想方设法组织了一支运输队。“那些年又莫得货车,红军运盐到巴中走的是老路,就是现在的南部到巴中的省道。那么大的运输量,山高路遥,运输工具又极端落后,大多只能靠人背。”张德海告诉记者,红军虽然组织了100多人的运盐队,但根本没法背完,当时不少盐工们走出灶房,组织起运盐队,抢运食盐。

据史料记载,1933年9月,南部县开始组织了100余人的运盐队,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落后,除了人背,就是少许的牛驮,加之路程达数百里,途中要翻山越岭,而且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往返时间长,库存的盐巴仍然运不完。1933年10月,经理部又从阆中、仪陇、南部三县组织了600多人的青壮年运输大队,分三路运输。为了确保食盐安全、顺利送达苏区,红军还派出马匹和战士参加运盐队。1933年12月,红军收缩阵地,撤离了盐乡。但盐业总厂还有大量食盐没有运出,经理部和苏维埃政府心急如焚。在这紧急关头,盐乡的盐工们走出灶房,组织起运盐队,抢运食盐。

“要从南部运到通江的苦草坝,那可不容易。背盐与背其他物资不一样,盐一化成水,顺着脊往下淌,衣服裤子上积成厚厚一层白碱,时间一长,不少人的肩、背、脚上的肉都被蚀烂了,又红又肿。”张海德说,但大家没有退缩,卯足了干劲,将盐运到了苏区。

/南充晚报

本文来自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