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123456811 发表于:2020-4-18 12:24: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44


杜克荣在给留守儿童讲故事。张梦摄



谢吉钊(中)在学校看望结对帮扶的学生。张梦摄



蒋世民(右一)与小记者们合影。省关工委供图

记者9月28日从四川省关工委获悉,第五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评选结果将于10月下旬揭晓。9月20日,省关工委启动本届十佳五老候选人事迹采访活动,近10家省级媒体赴南充、巴中、广安等地进行采访。

该评选活动由省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文明办、团省委、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旨在倡导时代新风,展示五老志愿者真情关爱下一代、深情倾注育新苗的风采,向全社会宣传忠诚敬业、无私奉献、务实创新、关爱后代的五老精神。

“五老”是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志愿者。在各市(州)及县(市、区)关工委、媒体单位和群众推荐基础上,经过评委会初评,共有符合条件的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候选人32名,将从这些候选人中产生“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奖”10名、“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10名。

韩万斋 年轻人要静心欣赏我们的国歌

“希望更多年轻人了解国歌、高唱国歌。”说这话的是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韩万斋。在过去21年里,以《国歌·国魂》为主题,这位76岁的老教师已在全国各地讲授国歌专题讲座1000余场,听众远超百万人。

1996年6月8日,韩万斋的第一场国歌讲座在川师大拉开帷幕。原以为国歌讲座会很冷清,结果容纳400人的电教厅被挤爆,连过道、走廊都挤满了师生。

如何想起宣讲国歌?韩万斋说:“当国歌被淹没在许多流行音乐中时,我焦虑。年轻一代要爱祖国、爱民族、爱国歌,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载体。”

为了在宣讲国歌时,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好、讲透,韩万斋购买了大量书籍系统学习。川师大政治教育学院一位老师评价说:“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韩万斋老师,已成党史党建专家,可以来政治教育学院带研究生了。”

有人给韩万斋算过账:如果每场国歌讲座收2000元,1000场就是200万元。但所有的讲座,他都义务宣讲,还用自己的讲课费,选编复印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资料,免费发送给学生们,希望他们从中汲取营养。

“宣讲国歌,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立足本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力量。”每次讲座的开场,韩万斋这样告诉大家。学生、业界对他赞誉有加,许多学校、党政机关、企业、群众团体邀请他前去宣讲。

“我希望更多年轻人真正静下心去欣赏我们的国歌,感受国歌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韧的民族信念。”韩万斋说。

杜克荣 甘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家住南部双佛镇14大队的何伶俐是伏虎镇明珠学校六年级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何伶俐只能住校,放长假才回家。“以前我最怕周末,自从有了杜爷爷,我盼着过周末,可开心了!”9月20日,何伶俐告诉记者。

杜爷爷是伏虎镇明珠学校原校长杜克荣,他现在是3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退休17年了,年近80的他始终心系留守儿童。

明珠学校约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每逢周末,杜克荣都会陪他们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学国学、搞活动、做游戏。

“没妈的孩子投进谁的怀抱?”担任校长期间,杜克荣动员“五老”搞起“代理家长制”,给予留守儿童关注、帮助和引导。眼下,共有30名“五老”在明珠学校担任“代理家长”,先后有近400名留守儿童在“代理家长”陪伴下健康成长。

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孩子还由爷爷奶奶抚养,这让杜克荣很忧心,“落后的教育理念怎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孩子?”他办起家长学校,希望提升家长素质,让更多青少年拥有良好家庭教育。

为激发家长听课兴趣,杜克荣结合教学内容编排文艺演出。他编写诗歌《留守儿童的心声》,让留守儿童朗诵给“代理家长”听;他编写小品《团圆》,演绎家长关爱孩子的正确方式……这一招很有用,家长们听课都不走了。

在杜克荣影响下,伏虎镇片区11所中小学相继创办家长学校。以“诚信、理想、劳动、谦让、勤俭”等为内容,杜克荣把身边的鲜活案例与先进教育理念相融合,编写了38篇针对性强又通俗易懂的教材。迄今为止,他已在全县40多所家长学校巡回上课200余次,听课家长3万余人次。

谢吉钊 只想做点让孩子快乐的事

9月22日,广安武胜县飞龙镇政府二楼办公室,71岁的县关工委执行主任谢吉钊开门见山:“我只想做点让孩子快乐的事情。”

在当地人眼中,这位老人爱唱“黑脸”。“黑脸”背后,却是他四处奔走筹集善款的身影。

无班子、无资金、无经验——这是2004年谢吉钊接手主持县关工委工作时的状况,但他有一股“既然来了就要做好”的劲头。

没有人员,他就打电话、上门拜访、软磨硬泡,一些退休老领导答应“出山”;没有资金,他就多汇报、多跑腿,争取财政或企业、单位的支持;没有经验,他就自己摸索。

他用行动赢得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如今,武胜县已建成关工组织4274个,实现了县、乡、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四级全覆盖,关工队伍发展到21188人。

万隆小学学生赵丹三年级时,父亲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母亲残疾不能工作,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能借钱的人都借完了,觉得自己肯定不能上学了,是谢爷爷决定从筹集的爱心善款中,每月给我们姐弟俩300元资助,让我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现在读高三的赵丹告诉记者,将来她一定报答谢爷爷、报答社会。

6年来,谢吉钊还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捐出个人养老金共计1万余元。

在谢吉钊的奔走努力下,广安市成立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为爱心人士、企业搭建捐赠平台,解决了青少年帮扶资金“断链”问题。迄今为止,该协会已筹集爱心捐款790万元,救助残疾儿童、贫困学生1万余人次,资助1241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我希望全县人人都是关心下一代的志愿者,处处都有关爱的身影。”谢吉钊说,“这是我的中国梦。”

蒋世民 退休检察官“痴迷”志愿服务

“作为共产党员,我是永远不会退休的。”广安岳池县检察院退休干部蒋世民84岁了,对校外辅导和志愿服务的痴迷有增无减。

“他身患骨质增生、胆结石、糖尿病,还整天在外奔波。”说起蒋世民,老伴刘巨书的心疼溢于言表。

老检察官蒋世民,是岳池小记者学校的“爱心爷爷”。为了关爱留守孩子,2009年7月,蒋世民自掏3000元启动资金,筹建岳池小记者学校,“让留守孩子有更多机会感知社会,感悟生活,接受良好的养成教育”。

蒋世民四处筹集资金,协调岳池南街小学为小记者学校提供了教室,以及黑板、桌椅、计算机等教学设备。他甚至亲自为学生挑选文具,“笔记本封面、文具颜色等都有教育意义,不能马虎!”

“今天当小记者,明天干大事业。”蒋世民和孩子们谈心,一起参加祭奠革命烈士、义务植树、争当文明小交警、尊老爱幼慰问等活动。“是蒋爷爷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理想目标。”小记者周雨欣告诉记者。

从事司法工作20多年,蒋世民发挥所长帮助孩子。2014年3月,他牵头成立岳池县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帮教考察工作站,由律师、教师、义工等组成阳光帮教员,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监督考察、社会化教育引导等工作。

未成年人陈某犯盗窃罪,因认罪、悔罪态度积极且得到受害人谅解,岳池县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微罪不起诉决定。在帮教考察工作站帮助下,陈某今年考上重点大学,特地给蒋世民打电话表示感谢。

蒋世民牵头组建的“老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队”和普法宣传队,已组织召开专题普法教育大会1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万余人。

曾和陶 用一辈子去爱“失足”青少年

为孩子补习功课,为经济困难家庭送生活用品……曾和陶的故事听起来普通,但他关爱的对象是特殊群体——服刑人员子女和失足青少年。

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退休干警、锦江区关爱团志愿者曾和陶,用一辈子书写了一个字:爱。

有一名未成年孩子,父母因吸毒、贩毒均在监狱改造。为此,他关闭心灵,从不与院邻交往,更不和同龄人玩耍。曾和陶和社区党委书记,尝试用各种方法帮这个孩子解开心结。中考前夕,曾和陶给他送去牛奶,给他打气。知道他考上高中后面临学费问题,曾和陶又通过锦江区教育局为他解决了高中三年的一切费用。“在我心中,他就是亲爷爷。”这个孩子说。

曾和陶常去看望、开导服刑人员子女。了解到有两名服刑人员子女需要补习功课,他四处联系,亲自接送他们去补习学校免费补习。得知正在保外就医的高峰(化名)一家生活困窘,他到成都关爱失足青少年协会反映情况,为高家争取了1000多元关爱金。他还经常为经济困难的服刑人员家庭送去米、油、牛奶、学习用具等。

在曾和陶带动下,退休干部、中小学教师等一批热心老人,组建起龙舟辖区青少年关爱小组,并成立网吧监督岗,对进入网吧上网、在游戏店参赌的未成年人进行劝导,对不按政府规定经营的老板进行批评教育。“你端我的饭碗,我不把你弄死,也要把你打成残废!”为此,曾和陶经常遭到谩骂和恐吓,但他从不后退。

6年来,曾和陶带领关爱小组不懈努力。如今,未成年人上网率曾高达70%的龙舟路街道网吧,已基本消除未成年人上网,辖区无一例因未成年人上网而引发的犯罪记录。

齐大吉 带着1080个“五老”关爱学生

仪陇金城镇关工委会议室,除了中间一张会议桌,周围都是书架、书柜。“这些书都是我们一帮老同志自己编印的。”9月20日和记者一见面,齐大吉就自豪地介绍说,书中收录的文章是镇上的中小学生、退休老同志和关工委干部写的,内容以红色主题教育为主。

齐大吉退休前是原化马乡(现已合并到金城镇)领导干部。“金城镇仅在校学生就2.4万人,这么多孩子的成长太需要社会关怀了!”2002年,他召集一帮退休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在,金城镇共有在册“五老”1080人,结对帮扶、帮教1240名学生。

2002年高考前一个月,仪陇中学高三学生陈旭东患了急性腹膜炎,因家贫不能及时就医。齐大吉把陈旭东送到医院,为他缴了手术费。陈旭东出院后,齐大吉又把他带回自家照顾10多天,直到他康复。陈旭东第二年参加高考,被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录取。

“扶贫首先扶教育,特别是留守少年、困境儿童的教育。”金城镇有老年人约2万人,其中科级干部近500人、中高级知识分子1200余人。齐大吉看好这支老年队伍的能量,协助党委率先在全县实行关工委、老体协、老人协会、老年大学“四块牌子、一套班子”工作机制,把老年工作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结合起来。近五年,金城镇“五老”捐资助学30余万元。

当前,金城镇33个村(社区)办起了留守儿童课外活动辅导站,政府出资给各村图书室购置图书共15万册。“组织的是他,办事的是他,跑腿的也是他,一年工作200天以上,他从不喊累。”仪陇县关工委执行主任丁鹏州这样评价道。

田顺荣 关心下一代的“政策达人”

“我吃饭的钱,都是田爷爷帮忙给的。”9岁的吴金碧,亲切地称田顺荣为“田爷爷”。

退休前,田顺荣曾任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纪委副书记等职。2012年以来,他在水宁寺镇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因此成了当地的“政策达人”。

去年7月,70多岁的老吴夫妇来水宁寺镇赶场,看见镇政府门口的公示牌后,立即找到田顺荣。

老吴夫妇曾在2008年收养一个女婴,本来是为他们当时未生育的小儿子收养的女儿,后来小儿子夫妇有了自己的子女,女婴就跟着老两口,但老吴夫妇年老无力抚养。看到镇政府公示的“救助困境儿童”相关政策后,老两口就找田顺荣咨询。田顺荣立即陪同民政人员前往调查,给这名女婴办理了每月415元的困难补助。

“贫困家庭不懂政策,一是因为文化水平低,也因为各部门相关政策比较分散。”田顺荣说,民政、教育、扶贫、残联等部门在困境儿童救助政策上往往单独发文,找起来不容易,用起来也不方便。为此,他对所有关心下一代政策进行了大清理。

为弄清一项政策,他常常接二连三跑到相关部门要文件、求解释。截至目前,田顺荣全面清理关心下一代政策45项,并用表格归纳分类后,统一张榜公示。

既要了解政策,更要努力确保政策落实到位。6年来,田顺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三儿”资助、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全面补助到人,惠及学生5000人次;促进落实“雨露计划”、金秋助学项目,资助贫困大学生41人,落实新生儿医疗补助157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25人,落实救助资金300余万元。(张梦 记者 陈婷)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