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的红军守墓人,只因为上一辈一句诺言,住在山上几十年
123456819 发表于:2020-4-18 12:52:0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07
坐落在四川南部长坪镇,有一个红色革面纪念地-------长坪山,当然红军途径此处与国军周旋,进行作战指挥和部署。后来刘连长牺牲在此。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为解决川陕革命根据地吃盐问题,发动仪(陇)南(部)战役,一举攻下长坪山,并在此建立了政治部和前沿战斗指挥所。

1935年3月,红军战略转移,一名连长主动请缨,带领1个班6人留守掩护大部队,同时在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生产。当时,老百姓只知道他是河南人,都叫他刘连长。

当时刘连长和本地一位叫陈秀坤和陈韩氏建立深厚情谊,陈家便许下生生世世为刘连长守墓的诺言,陈家三代人中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主人公叫马全明是第三代,如今这个任务已经传到第四代,其女24岁的冯炼手中,这一家族已在偏远的长坪山上,坚守了81年。



“当时刘连长和战士们就住在我奶奶家,战士吃的很差,但纪律很严,用了柴禾都会当场付钱。”马全民说,爷爷奶奶当时抱养了冯姓人家的儿子,取名陈中明。战士们还利用空闲时间教陈中明读书识字,并帮陈家干杂活。陈家属于外来户,常常遭地主恶霸欺压。红军战士入驻,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改变,陈韩氏还成为阆南县苏维埃第九区妇女部妇女代表。

然而半年后,刘连长准备转移追上大部队时,遭到国民党部队围攻并被杀害,年仅25岁。

马全民说,奶奶陈韩氏听闻刘连长牺牲,十分悲痛。在刘连长被杀害第3天夜间,她组织几个群众,把刘连长的尸体抬上山来,拿出为自己准备的棺材,连夜将刘安葬在家族的坟地内。事情暴露后,陈韩氏被毒打了3天。

“后来老人去世时,家人用床板做成简陋的棺材,才将其勉强安葬。”马全民说,临终前,陈韩氏对丈夫和儿子交代,过年过节别忘了祭拜刘连长。

从那一代人起,为红军守墓,逐渐成为这一家族的家规。现在,夫妇二人的墓,分别安置在刘连长墓碑的左右,相隔十几米,是陈家族人的12座墓碑。



马全民回忆,90年代初,由成都军区组织,将这里的烈士墓碑增加到了127座。“大伙都觉得不能让刘连长在这里太孤单了。”

南部县革命老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何仕谋介绍,刘连长的确是河南人,但他的本名叫邱吉荣。现在,这里实名实姓的红军烈士墓碑已增加到1000多座。





据马全明说,现在肩上的胆子很重。每逢扫墓,几乎要全家人出动,最少也要两个小时。马全民很勤奋,墓碑占了自己家的地,他就把附近的荒地开垦出来。他家门前,有鱼塘,有果树,家门口村道上,还不时跑过自己养的成群的鸡鸭。“现在一年能挣7000元左右。”马全民告诉记者,不过对一个五口之家,日子还是紧巴巴的。

也曾有人劝过他,与其在山上受穷,还不如搬下去,肯定比现在条件好。但马全民总回答,“守墓是祖训。”

第三代传人马全明和其女第四代传人共同在整理刘连长墓前的树。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