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木兰辞》,造就一代巾帼英雄,但是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123456809 发表于:2020-4-22 19:52:2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9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这首民歌的背后,是最黑暗时代之一的南北朝时期,当时北方处于北魏统治时期,北魏时期,当时是游牧民族柔然强盛时期,经常南下侵犯北魏,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花木兰家中,本来她父亲应该上战场,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其中的艰辛,远比现在的女兵还难得多,嗯,也充分似乎也证明了,花木兰的那啥身材和长相,能这么多年不被发现,哈哈。

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但是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无确载,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她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

也有史料记载,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虽然关关于花木兰的来历众说纷纭,但是到如今,已经有了一个普遍结束的说法: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鲜卑族人等说法。查阅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



其实,关于花木兰,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来自于清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后与窦线娘交战被擒,线娘验明她女性身份,与之结为姐妹。窦建德兵败,线娘请花木兰送信给罗成,木兰途中回乡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为女儿身,要招其入宫。花木兰将书信交于妹妹花又兰,托她代为送信后自刎身亡。



不过,不管怎么去争论花木兰的过去由来,说明花木兰是应该存在过的,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唐代追赠木兰为将军,谥孝烈,并在其故居建祠纪念之。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汉剧、昆曲、秦腔、平剧、黄梅戏等20多种,特别是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阆中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