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美文!阆中水观镇的这一方古寺似山珍闪烁…
麻辣鸡翅 发表于:2020-4-23 21:47:5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45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读阆中

永安寺

张建新

永安寺位于阆中水观镇东2.5公里处的永安寺村黄泥岗。寺门左、右两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阆中永安寺”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寺大殿”的大理石碑镶嵌于红墙中,格外醒目。

寺门额上,高悬着大清光绪年书写的黄底黑字“永安寺”匾,进门便是一通三进四合院庙宇,视野开阔,直望主殿。过一小天井,便进入观音楼殿,长约20米的柏木门槛横亘眼前,斑驳的痕迹依稀可见。一楼一底的楼殿早已泯没了唐代观音禅像的影子。空旷的殿堂略显清冷。



观音殿前左右两侧各有偏殿平房10多间,烘托起一个大天井,天井里的古柏银杏,风姿卓卓,煞是伟岸;天井正面,便是大雄宝殿的主体建筑。拾级而上,大殿门前两侧各立乳黄色石碑一个,剥落可辩的石刻文字中,透露着古寺的历史信息,诉说着古寺的前尘风雨。门额上的黑漆金字“大雄宝殿”匾,字体苍劲,雄浑古朴。步入宽4丈6尺、进深4丈的大殿,红漆金字“衹园毓秀”匾下,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金身像。盛传一时的殿内18罗汉、墙壁上精美的唐代天龙八部彩画,元至正戍子(元顺帝至8年、公元1348年)的题记3则等宝贵文物,彻底消失于30年前的历史烟云中。幸好,有阆中文化部门和四川美术学院等抢救性的拓片,保留下了残存的记忆。

大殿的纯柏木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样,原木柱梁檩桷,庄严古朴,颇为深邃。仰望大梁,清乾隆年间的文字尚能辨认,灰白的瓦当,将苍白的年轮延续。此寺最古老的价值,应该就是此大殿了。古寺保护性的维修开发和利用,似乎才刚刚开始,或许,以后的图文资料,能够弥补现实的迷惑,还原古寺的真相。



(阆中永安寺壁画局部)

大殿门外回望,庙宇通透,直视寺门,显示清净中的深遂。遥想香火鼎盛时,应该是晨钟暮鼓,梵音缭绕,信众虔诚,大殿门前才会有5步石梯凹凸不平的凡尘,大殿前院才会左有念佛堂、客寮、僧房,右为10殿阎罗像等历史记忆。

据明、清《阆中县志》和寺存古碑载,永安寺始建于唐代,敕赐本觉院。历经宋治平、元至正、明嘉靖、清乾隆等代扩建维修。明神宗万历年间,装饰佛像,大换金容。清光绪《重装佛像碑记》中云:“自唐敕建永安寺以来,宋英宗4年奉旨褒修;至元明宗至顺3年,而规模始大。越明朝,有李僧永用者,于洪武初年增其旧制,大换金容。又嘉靖己丑岁,僧宝峰者,继起而补茸之,籍非佛光普照焉。我朝膺图受禄,相传200余年,佛像颓败。因而积佛会、邀善人,募化十方,更为之装金饰彩,岂求福哉,抑以恢复前人之志。”



走出山门,史记中山门内的天王殿和钟鼓2楼,已经荡然无存。红墙角边的参天柏树,忠实地守护着这一方古寺。据说,黄泥岗如黄龙之头,而此寺恰好建于龙头之上,龙滩河绕寺而流,甚乎神奇。偏避乡野,有国保单位留存,也算幸运,如同阆中其它国保单位五龙庙、天宫院等,似山珍闪烁,光照千秋。





主播 | 颜开

摄影丨晓影视觉

真名:刘校承,电台FM104.8主播,现主持《阆中新闻》、《关注》、《新闻魔方》、《生活帮》、《飞跃城市》。

性格:看心情

爱好:吃和睡

座右铭:最幸福的事就是吃饱了然后被饿醒

编辑:小阆

审核:如风

来源:阆中市新闻传媒中心





在看的你正在变好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阆中, #四川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