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兴废史略(中篇)
米老鼠和蓝精鼠v 发表于:2020-4-23 22:58:0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14
公元930年,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阆中置保宁军。
公元965年,北宋太祖乾德三年,阆州农民起义围攻治城。
公元966年,北宋太祖乾德四年,改保守军为安德军。
公元988年,北宋太宗端拱元年,阆中人陈尧佐中进士。后兄尧叟、弟尧咨又中状元,世称"三陈"。
三陈
北宋时,谏议大夫陈省华之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兄弟三人,两状元一进士。尧叟、尧佐官至宰辅,尧咨为节度使,父子同朝,一门显宦,世人称“状元宰相之家”。
陈尧叟(961—1017年),字唐夫,陈省华长子。端拱二年(989年),已丑科状元,授光禄寺丞、直史馆,历任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外郎,升广南路转运使、广南安抚使。
陈尧佐(936—1044年),字希元,陈省华次子,端拱元年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知朝邑、真源诸县。他任潮州通判时,鳄鱼食人,陈尧佐命捕而杀之。继知惠州、秦州,升两浙转运副使、京西转运使、河东、河北转运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枢密院直学士。后知河南府、开封府,再迁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逝世,年82岁。赠司空兼侍中,又赠郑国公,谥文惠。
陈尧咨(970—1034年),字嘉谟,陈省华第三子。咸平三年(1000年),庚子科状元,历任将作监丞、通判、团练副使、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工部郎中、永兴军节度使、安国军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等职。陈尧咨工隶书,善射,常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但性情刚戾,用刑惨急。他重视兴修水利,任永兴军节度使时,因长安土质盐碱太重,井水苦涩,便动员人力重开龙首渠引河水入城,居民深受实惠。任安国军节度使时,郓州内涝严重,他奏准自鱼山至下开新河,导积水入黄河,解除涝灾。他在担任军职期间,为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加固边城,修整器械,充实军需,增强了军事力量。赠太尉,又赠崇国公,谥曰康肃。
三陈石碑
石碑宽约60厘米,高约40厘米,青石质地,保存较好。上部刻有两条鹿、两丛花,一条飘带贯穿其间。下部刻有一字排开的三个门洞,三门之间用隶书阴刻四行四字句。据罗先生考证分析,鹿表示“禄位高升”;两朵大花象征 “二士双元”;其中一朵花心是三瓣,映照 “一星三泰”;另一朵花心四瓣,则是 “四人同朝”的图解;下面三个门洞整齐排列,喻示 “三陈一街”,也表明三兄弟跨越“龙门”,功成名就。碑上另无文字,但上部装饰图案的风格特色,与宋朝吉祥纹样无异。
这块珍贵的石碑,是1998年三陈街改造拆迁,七里镇民工挖土方时挖出的。见上面有图案文字,心 想绝非寻常之物,便搬回家中。罗竞雄先生得知后,赴乡下寻访,费尽周折,终于购买运回城内,现已装上木架,精心收藏。





三陈石碑(收藏者罗竞雄先生)资料来源:刘先澄
三陈街
城东门外“三陈街”,古时曾名“秉均里”,明清至今方志均有此名。系因北宋谏议大夫陈省华家居此街得名。
状元洞
在距阆中城之东3里之地,有一个长34米、深约20米的天然崖穴,穴口高约4米,为北宋阆中人陈省华为避免城市中的喧嚣,送子尧叟、尧佐、尧咨3兄弟读书的地方。这个天然崖穴又被称为“读书岩”。由苏东坡题写的“出兄弟状元宰相处”8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熠熠生辉地再现于洞门上。状元洞摩崖题刻有宋真守御书“紫薇亭”、苏东坡书“读书岩”、“书岩”、“将相堂”等多处墨宝,将“状元洞”点缀得文味醉人。
(补状元洞图)
公元994年,北宋太宋淳化五年,李顺农民起义军以二万之众击宋军,战于阆州之老溪(今阆中白溪濠入嘉陵江口处)。
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青城县味江人。于淳化四年二月,发动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旁户纷纷参加起义,很快攻克青城县。接着,直插彭山,惩杀了贪暴恣横的县令齐元振,众至一万余人。此后,转战于邛州(今邛崃)、蜀州(今崇州)。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今崇州东南)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被西川都巡检使张廌射伤,仍奋力杀死张廌,攻克江原。王小波终因伤重牺牲,其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淳化五年正月,起义军猛攻成都,大败官军。十六日,攻克成都府。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
宋太宗急令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从剑门入川。又增派雷有终、裴庄、尹元等,率兵自湖北入夔门,并一再下诏招抚,命张咏知成都府,伺机入川。四月,王继恩军破剑州、绵州(今绵阳)、阆州、巴州(今巴中);东路官军亦进入夔门,攻战于涪江流域。王继恩率军猛攻成都。十多万起义军撄城拒守,展开激战。五月六日,成都失陷,李顺于城破时被杀害(一说李顺撤出成都,辗转到广州,三十年后,在广州遇害)。成都失陷后,起义军仍在各地战斗,至道二年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在邛蜀山区称邛南王,攻打邛州、蜀州,不久亦告失败。
公元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四川宣抚司退治阆中。
《四川通史》载:“四川宣抚司,最初全称为川陕宣抚处置司,曾治兴元,阆州、利州、兴州、河池等地。其长官宣抚使有便宜黜陟之权,直接统领诸将,指挥抗金战争,始置于建炎三年 (1129年)张浚为宣抚处置使时。”
“1130年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不顾诸将反对,集结大军在陕西向金兵发起进攻。九月,金兵同川陕方面的四十万宋军会战于陕西富平县。宋军因指挥失当,遭到惨败。张浚退奔四川阆中,巴蜀大震。”
《四川古代名人》载:“南宋爱国名将张浚,1129年冬,治兵于兴元(陕西汉中市)以图中原。”又载:“1130年9月,激战于富平,战败,退阆中。”
清《保宁府志.职官志.政绩》载:“张浚字德远,绵竹人,四川宣抚,治阆中,驯兵破敌,遗民归附日众,全蜀堵。”
公元1172年,南宋孝宗乾道八年春,陆游到阆中。
南池
陆游
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
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乞岁丰。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陆游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公元1219年,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红巾军张福、莫简起义,自利州(广元)攻入阆州。
公元1243年,南宋理宗淳祐三年,为抵抗元兵,阆州曾移州治于苍溪县之大获山(今苍溪县王渡乡境内)。县治未移。
宋城
阆中城修建成规模之城是在宋代。
宋时历任官员都把城池建设作为施政大计。《阆中县志》载宋代初年,用条石修建城墙,墙顶外倾有城垛。四道城门,东南北修有瓮城子”等。其后城池多毀于战火。从宋代庆历四年(1044年)起,虽历任政要恢复部分楼台亭阁,均未达到宋时初建之城的规模。公元1243年(南宋淳祐三年),为了抵抗元兵,曾移州治、军治于大获山,建大获城。虽县治在原境,因战乱和移州治于大获山的影响,对原城池少为维护,塌毁多处。
宋代的阆中城,除注重建筑艺术和景观布局外,还特别注重风水意象。城外沿江两岸诸山,修建了众多的寺庙楼阁,组成城周风景带,使之与城郭互相映衬,时人赞叹:古城“丹楼粉堞,明灭于远烟高树间”,“秀绝寰宇”。
公元1258年,南宋理宗宝祐六年,元军自汉中入阆州,修筑城堡和关隘,城周七关形成。
《阆中县志》载:元宪宗蒙哥亲率大军入川,重兵围困大获山,南宋守将杨大渊降。蒙古军围攻阆中城,历41日始破。之后,阆中又成为元军进攻南宋的重要根据地,修筑城堡和关隘。此后逐渐形成城周七关。
“城周七关”
阆中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重镇,共有七关形成合护。七关分别是南津,五吉、河溪、梁山、锯山、土地、滴水关。
阆城周围,有七关合护。明嘉靖《保宁府志》卷四载:南津关,在城南嘉陵江上南津渡口,后废。(清嘉庆十六年黎学锦复设),锯山关,在锯山垭。滴水关,在玉台山下,北走苍溪。河溪关,在县东二十里(清道光《保宁府志》称为和溪关)。清道光《保宁府志》除上述四关外,又增五吉关,在马啸溪,嘉庆五年设。土地关,在城北二十五里,与苍溪界接。清咸丰《阆中县志》谓即瓦口隘,称大土地关。另有小土地关,属苍溪。梁山关,在县东北十里梁山下,明代阆中县令成友道设。旧有“成侯设险”四字刻岩壁,嘉庆三年改镌“梁山关”三字。今七关均已拆毁。
公元1276年,南宋端宗景炎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始置保宁府,属四川省广元路,府治阆中。
元代阆中城池
元代,县治曾徙于白沙坝。元末,明玉珍复迁回阆城。明玉珍在城西补筑土城(城墙)。元代阆中城基本上沿袭了宋城的概貌。虽略有小变,但不出左右,尽为原址扩展。
公元1371年,明太祖洪武四年,千户滕贵修阆中四城门。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元代以前,尚是土城。明洪武四年(1371)千户滕贵,即旧城拓之,内外俱髓以石,上覆以屋,为门四:东曰富春,南曰锦屏,西曰澄清,北曰威德,四门皆有月城。成化年间指挥田仪,于四门之上,各筑层楼(新通志载,历年既久,城多坍塌)。
公元1374年,明太祖洪武七年,阆中徙县治于白沙镇。
顾祖禹《方舆纪要》卷68载:阆中县“明洪武七年徙县治于府治西南。其故城谓之白沙镇,亦曰白沙坝。”
圆觉寺
圆觉寺位于城南三十余里彭城坝赐绯山麓,唐建,后毁于火。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旧藏唐人所书佛经,称为唐经。传有三绝:一是字体遒劲雍容,有法度。二是绵茧纸坚韧如帛,经久不蛀。三是金粉为墨,千载如新。每册二十双页,为稀世珍物。又有明景泰四年(1453)杨普明书华严经八十卷,亦是上品。惜所有藏经,皆已荡然无存。寺正殿左侧,装有星神车一架,人立其上,用力推动,其车旋转不已,久而后定,以所定为向,占岁星之吉凶。民国初改为小学校舍,遂无僧住持。民国后亦设为小学。今惟正殿略存旧貌。
公元1468年,明宪宗成化四年,知府李直创建三陈书院。
知府李直(字行斐)在将相堂旧址创建三陈书院正德十三年(1518),监察御史卢雍饬知府胡雍重修,御史熊相有《重修读书岩三陈书院记己》。嘉靖中杨瞻重建。
三陈书院
三陈书院在南岩。公元1468年(明成化四年)知府李直(字行斐)在将相堂旧址创建三陈书院,监察御史魏瀚有《创建三陈书院记》。正德十三年(1518),监察御史卢雍饬知府胡雍重修,御史熊相有《重修读书岩三陈书院记》。嘉靖中分巡道杨瞻重建,亦有记。(附列三陈书院记一篇)。







状元洞
公元1488年,明孝宗弘治元年, 知府张翼重修阆中城。
明嘉靖《保宁府志》载:弘治年间,知府张翼重修。城濠深一丈五尺,阔二丈五尺,池水四汇而达于江。
公元1491年,明孝宗弘治四年,宪宗第八子寿王朱祐榰封藩阆中,迁观音寺于开元寺故址。
观音寺
公元1491年(明孝宗弘治四年),宪宗第八子寿王封藩阆中,在西城修建王府时,将明初的观音寺拆迁到开元寺旧址,重新进行修建,使观音寺取代开元寺成为阆中名刹。
据杨林由先生考清康熙初,上人寂慈,振锡东游,在金陵募得佛经一藏,将买舟西归而遽迁化。幸阆中人李乾生仕于上元(金陵属县),捐资运载回阆,知府刘愈奇饬妥藏于观音寺藏经楼。民国六七年时,军阀割据,观音寺常熟(常年固定收入)被驻军提走,僧众生活无着,大多星散。少数僧人,无力照管,佛经多有散失,藏经楼为乞丐栖息之所。不慎失火,藏经楼及所藏佛经,化为灰烬。今惟大雄殿、罗汉殿、天王殿保存完好。明严嵩所书“佛都”二字匾额,寺外照壁书法家魏璜元所书“观自在菩萨”五大字,均已无存。
公元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寿王建王府于城内西南。
寿王府
公元1491年(弘治四年)始,在阆中城西建寿王府,在今城西阆中中学一片,占地约1平方公里。弘治九年(1496)建成,历时7年。
城西原有凤凰山,乃盘龙山余脉,自北蜿蜒数里而来,至府署后嶙峋突起,状如舞凤,称龙凤呈祥。山上花木荟蔚,历代建将相坊、会经楼、观音寺等名胜古迹于其上。寿王选中在此山建造王府,术士认为金虎昂首,不利主家,遂将凤凰山削为平地。
《旧通志》载:寿王府阔为四里,迁移军民居室千余家,徙县学、寺观、庙宇、公署数十区,造宫殿房屋八百五十间。饶有林园花木之盛。
弘治十七年(1504),寿王迁藩去湖北德安府。嘉靖十九年(1540),保宁知府许词上疏获准,撤去寿王府宫室,在其地域内建分守道署、兵备道行辕和一处公馆,募建民居形成旬宣街等十七条街道。
公元1525年,明世宗嘉靖四年,知府张思聪刨建锦屏书院。
锦屏书院
又名东园。位于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园内,自古就有“西有贡院、东有书院”之说。
锦屏书院为保属九个州县(阆中、苍溪、南部、通江、巴州、广元、昭华、剑阁)联合集资兴办。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府尹张思聪选址在锦屏山上,故名“锦屏书院”。陈宗虞的《三贤祠记》载:“锦屏有书院建自嘉靖初,盖太府山阴张公为之。”张公,即张思聪。锦屏书院。俯临嘉陵江,中为藏书楼,御史李东题曰尊道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北道杨瞻续修。神宗万历年间,知府周道直迁锦屏书院于城内文庙侧射圃旧址。
天启六年(1626年),御史彭际遇重修锦屏书院。明末锦屏书院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学使周灿再在府儒学附近重修,但不久即倾废。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府庄学和重建锦屏书院于东郊古治平园遗址(即今东风中学处),规模宏整,甲于全川。庄知府亲撰楹联:"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嘉庆六年(1801年),阆中知县李天培误信风水,把锦屏书院从古治平园迁到城两原书院旧址。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川北兵备道黎学锦,于古治平旧址重葺锦屏书院。
2007年,阆中市斥资1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打造,进一步扩大古建筑规模,使占地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
(附明嘉庆二十二年木刻图)
公元1542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 四川按察司佥事分巡川北道杨瞻驻节阆中,开发营建。
杨瞻驻节阆中,扩建、重建锦屏山、大佛寺、滕王亭、观音寺,刨建三陈书院、怀陈馆(南门月城内)、翔鹤馆(东门月城内)、北馆(北门月城内)、阆苑山房(观音寺左)等。杨林由先生认为,这是自唐迄今,阆中古城第二次大的开发和营建。
杨瞻
杨瞻,生卒年不详,字叔后,山西蒲坂人,进士出身,1524年(明嘉靖十二年)任四川巡检司佥事、分巡川北道,驻保宁。
杨瞻在阆中任职期间,大力修葺佛寺,培植景观,提倡文教,政绩卓著。对大佛寺、玉台观、云台观、灵山寺、观音寺等诸多寺观,他都进行了整修。在锦屏山,他增修望江楼及三洞六亭:“三洞”,即从海棠溪上锦屏山道路上石砌的“阆南名胜”、“渐入佳境”、“别一洞天”三座圆门;“六亭”为“景杜亭”、“揽秀亭”、“翠云亭”、“长啸亭”、“振衣亭”、“阆南亭”等,使锦屏风光更入胜境。他又重建将相堂、三陈书院、锦屏书院,并经常视察书院,关心教学,还亲自题诗勉励学子。在他主持下,编修了嘉靖《保宁府志》。
杨瞻任职阆中,经考察研究,遴选出阆中十大景观。他对这十大景观,一景一咏,极表倾心陶醉之情。
(《阆中县志》中的十景图)
阆中十景
明嘉靖《保宁府志》列阆中十景为:锦屏春色、嘉陵秋水、云台仙风、颐神古洞、书岩遗迹、盘龙池馆、南池晓波、西津晚渡、繖盖凌云和梁山戴雪。
清道光《保宁府志》列保宁八境为:锦屏春晓、石匮凌云、星台晚眺、玉台积翠、嘉陵秋月、剑阁天险、朝天晚霞和巴山夜雨,其中五景在阆中。
(附嘉靖《保宁府治》书图)
公元前1578年,明神宗万历七年,知府潘良贵捐建凤凰楼。
凤凰楼
旧址在今阆中中学内。原有凤凰山,乃蟠龙余脉,蜿蜒隐约五六里,至此忽嶙峋突起,状如舞凤,竹树蔚然。明孝宗弘治四年修建寿王府时,中官以为高凌其上,则宫阃在目;术士又谓金虎昂首,不利主家。于是削为平地,龙蟠凤舞之势,遂致残破。万历七年(1578)知府潘良贵捐俸建层楼于其地,名日凤凰楼。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府庄学和重修。1958年拆毁。







凤凰楼旧照片
公元1582年,明神宗万历十年四月,保宁地震。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二月,张献忠起义军由陕西平利入川,攻保宁未克。
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三年十月,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率清兵自汉中入川北。刘进忠降清,引清兵入保宁。
明未清初建魁星楼
魁星楼 又名“魁星楼”,锦屏山东侧为黄花山,有配衬古城风水的奎星楼,始建于明末清初,名魁星阁。嘉庆十三年(1808年)拆迁城中建中天楼。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其遗址上重建,“文化大革命”中拆毁。1988年再建高36米、四层琉璃瓦高楼,并配置四合院落,雄伟壮丽。







魁星楼(换阆中拍摄)





魁星楼(换阆中拍摄)
公元1646年,清世祖顺治三年,四川巡抚衙门居保宁城。
《四川通史》载:1646年四川巡扰衙门居保宁城,到1665年设在保宁的四川政府机构才全部迁往成都。
(补《阆中县志》载)
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南明将赵荣贵引兵大败清兵于保宁,清兵退出川外。
保宁大战
明末清初,保宁(即阆中)发生三次大战。第一次是清顺治四年(1647年)秋天,清军首次入川,张献忠中箭死,清军占领保宁、顺庆、达州等地。张献忠余部归顺南明永历帝,联明抗清。这年冬天,明将赵荣贵自龙州率师猛攻保宁,清军大败,全军退出四川,据守汉中。
第二次是顺治八年(1651年),吴三桂率清军大举入川,与赵荣贵决战于保宁。赵荣贵战死,保宁复为清军所得。
第三次是顺治九年(1652年),农民起义军大将刘文秀亲率义军10余万,自三台、盐亭来与清军决战,遭遇伏兵,伤亡惨重,只得率军南下渝州,赴云南、贵州投永历帝朱由榔阙下。
公元1651年,清世祖顺治八年,清平西王吴三桂率汪清兵入川攻陷保宁。四川临时省会治阆中。
阆中—清初四川临时省会
《四川通史》载:“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军入川,并打败了张献忠大西军,但仍然面临在云南建立抗清根据地,坚持抗清战争的大西军的挑战和四川抗清武装的打击,难以控制全川,致使四川一直动荡不安,只能偏隅川北保宁,并以此为据点向全川发展。清军初入四川,虽曾企图一鼓作气控制局面,并深入到川南遵义地区,但因屡遭四川抗清武装的顽强抵抗,又加上水土不合,难以立足,只好撤回川北保宁,以保存实力,准备再战。四川巡抚衙门暂居于保宁城。”
《清世祖实录》卷23载:“三年正月,以和硕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进川,合剿张献忠。”
公元1647年8月,张献忠因无粮而弃成都,向顺庆转移。是年11月,清军攻下保宁城。直抵凤凰山,张献忠中箭身亡。清军留清四川巡抚李国英驻守保宁。
李国英驻守保宁后,张献忠的义子刘文秀率军反击,李国英退缩绵阳、广元和剑阁一带。刘文秀率部包围保宁城。
公元1647年,顺治帝任命李国英为四川巡抚,李国英率部及四川的军政机构均设于阆中,1649年,李国英在阆中桓侯祠立匾。
公元1651年(清朝顺治八年),因“全川未靖”,四川巡抚李国英、四川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阆中实际上成为四川的临时省会。当时的“道台衙门”位于今阆中市学道街。
阆中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刘先澄先生考证后认为,当年的四川巡抚衙门驻川北镇总兵署内。川北 镇总兵署又称“府署”,其地点在今天的阆中中学(一说在今天的内东街阆中市邮政局)。四川布政使司衙门,也驻川北镇总兵署内。此外,四川按察使司衙门设于当年的川北分巡道里面,川北分巡道明朝时设于阆中城内的南街(一说在北街)。而四川学政衙门则设于如今阆中城学道街川北道贡院旁的道台衙门内。
清初,阆中作为四川的临时省会历史到底有多长?没有史料记载。刘先澄先生认为,阆中作为四川省临时省城的历史,只有10余年时间。李家驹先生认为,清顺治三年豪格攻入阆中赶跑张献忠所部,次年李国英被任命为四川巡抚,阆中即应成为四川省军政中心,其省城自然而定。如此计算,到康熙四年迁至成都,阆中作为四川省城的时间当近20年。
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九年,四川乡试设闱于阆中,补辛卯科(1651年)。
刘先澄先生认为,清朝初年,清朝廷派往四川的军政官员,都驻节保宁府城阆中。首任四川巡抚(后改为总督)衙门及四川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均设在阆中,史称“保宁政权”。其间,在阆中设贡院举行了四科四川乡试,即补顺治八年(1651)辛卯科,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科,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顺治十七年(1660)庚子科。康熙二年(1663),四川癸卯科乡试始移至成都贡院举行。以后,阆中贡院被用作“保宁府试院”,成为保宁府属九州县士子“进学”参加岁、科两试(即院试)的地方。
阆中贡院
贡院,俗称“考棚”。占地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l103平方米。
贡院建于何时,无确切记载。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川北道黎学锦率属重修。黎学锦《会府、书院、考棚碑记》云:“试院考棚,年久倾圮,地势低凹。……另为改造高朗,东西拓地数丈,坐号悉易以石脚而铺宽厚板片。前后门堂厅廨,焕然一新。”考棚坐北面南,纵向长方形。前为考场,后为阅卷楼。考场四周皆号房,中横一排厅廨为考官唱名、发卷、监考之所。庭中有十字走廊,供应试诸生憩息候点。阅卷楼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楼下为阅卷官斋舍。
1991年3月,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底修葺完工的四川贡院(川北贡院),以阆中古城川北道贡院为基础扩建而成,是川内最大的科考考场遗址,也是全国最大科举博物馆。工程总投资1000多万元。







阆中贡院





贡院中外文对照简介
唐玄宗始置贡院
贡院是在唐玄宗时专设命名的。
唐初,中央科举考试原是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在吏部南院举行。唐玄宗得知郎中李昻因指斥考生而遭到反唇相讥后,认识到科举是国家遴选人才的大事,仅由一个五品郎中主持全国性会考是不行的。于是,诏令改由礼部主持科举考试,尚书(相当于今之部长,从一品)负责,侍郎(相当于副部长,二品)主考。同时,专门设置考试场所,称为贡院。
元朝开始设立省的建制,明清相沿,除礼部设贡院举行“会试”外,各省也在省城设贡院,举行地方的乡试。省以下的府、州、县举行“进学”考试,只设试院,又称试舍,不能称为“贡院”。
清代全国各省中,惟独四川有两处乡试贡院。一处在阆中,一处在成都。
公元1659年,清世祖顺治十六年秋,阆中霪雨,锦屏山崩塌临江一面,成赤壁。
公元1665年,清圣祖康熙四年,四川省治由阆中迁成都。
《四川通史》载:顺治十六年(1659),四川巡抚高民瞻,再入成都。顺治十七年(1660),四川巡抚佟凤彩开始在成都建立官署,孔庙等,成都城市建设起步恢复。直到康熙四年(1665),原设保宁的四川政府机构才全部迁往成都。
公元1668年,清圣祖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朝廷,请招民开垦,拉开“湖广填川”移民运动的序幕。阆中成旱路移民通道之一。
湖广填四川
据蒲茂伦先生研究,自秦以来,四川历史上大的移民行动,前后共有六次。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因以湖广(辖现在的湖北、湖南和广西的一部分)的移民最多,史称“湖广填川”。
明末清初,巴蜀战乱不断。张献忠起事、南明与清军之战、吴三桂叛乱等持续长达三十余年的战事,使巴蜀大地生灵涂炭,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顺治五年(1648),“瘟疫大作,人皆徙散,数百里无烟”、“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时有谚云:“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
顺治五年,兵匪土寇割据一方,每以强凌弱,互相残害。寇盗未息,虎豹纵横,三五成群,不分昼夜。或飞腾升屋,或浮水入船,觅人而食。更有恶犬攫人如虎,总由劫抢尸骸遍野。恶犬百计成群,夜或狂吠。一犬声吠,从犬皆起。过路行人,须臾毙命。食人恶犬身挟风毒,中其毒者必死。是以逃荒之人非多结伴,莫敢往来。然道无人烟,虎豹肆凶,父子兄弟俱不相保。更可异者,足胫生疮,瘟名马蹄,传染甚焉,百药无效。
清嘉靖《四川通志》载:康熙二十四年,四川人口不过1.89万。以致四川官员何源濬在上呈朝廷的《条议》中无奈说道:“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绥寇纪略》载:“蜀乱久,城中杂树皆成拱。狗食人肉,多锯牙若猛兽,聚为寨,利刃不能攻。”
川东传教士古洛东神甫著《圣教入川记》载:“张献忠灭后,彼时川人不甘服旗人权下者,抵抗旗兵。如此约有十年。至1660年,川省稍定,四川已有复生之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
《阆中县志》载:阆中庠生刘达给四川巡抚李国英写信辞职道:“返乎三巴。见夫尸骸遍野,荆榛塞途。昔之亭台楼阁,今之狐兔蓬蒿也;昔之衣冠文物,今之瓦砾鸟鼠也;昔之桑麻禾黍,今之荒烟蔓草也。山河如故,景物顿非。”
《明清史料丙编》载: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四川巡抚张所志在一份《揭贴》中说:“入境之时,入我版图者,唯川北一隅,而保宁即当省会之区”。“而广元为秦蜀接壤,阆中系省会要区,首当其冲,”“寥寥孑遗,兽奔鸟散,……民之骨髓已尽……巴州、梓潼,城郭丘墟,人民远窜。”
清康熙七年(168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朝廷:“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开垦。”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颁布移民圣旨:
奉天承运:
皇帝诏日:
先帝遗统,称制中国,自愧无能,守成自惕。今幸四海凤同,八荒底定,贡赋维周,通朕顾也。独痛西蜀一隅,自献贼蹂躏以来,土地未开,四野未治,荒芜有年,贡赋维艰,虽微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费,尚起江西、江南助解应用,朕甚悯焉。兹据御史温卢等奏称:湖南民有毂击肩摩之风,地有一叶难加之势。即着该部务行川省、湖南等处文武官员知悉,招民徒蜀。凡有开荒百姓,任从迁往,毋得关隘阻挠,俟之年外,奉旨起科。凡在事官员,招抚有功,另有嘉奖。
此后,清廷陆续制定了多项优惠的移民政策,如奖励各省官员招民入川垦荒;各省入川民人准其入籍,准其子弟入籍考试:极边之地、山多土瘠,免其编审;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大力推动了清代百余年的“湖广填川”的百方移民运动。
“湖广填川”移民路线
“湖广填川”时期,外省移民大多由以下面三条路线入蜀。
1、长江水路入蜀。由此路入川者以湖北为最,湖南次之。也有江西、广东和福建籍人,包括赣、粤、闽的客家人。取道此路入川移民人数居首位。
2、川陕周边旱路入蜀。陕甘移民从川陕驿道及临县进入川北,进入阆中。有的由阆中周边再迁移进入盆地其他地区。经此路入川移民人数居第二位。
3、贵州旱路入蜀。广东、湖南(接近贵州的地区)和贵州本省的移民,从贵州旱路入川。由此路入川移民人数居第三位。
“湖广填川”移民原籍分布
巴蜀全境:湖广占32.9%、江西占13.9%、陕西占10.4%、广东占18.2%、福建占12.8%、浙江占4.62%、贵州占4.76%、云南占0.94%、其它占1.4%。
公元1669年,清圣祖康熙八年,保宁镇台马子云及保天左等建阆中清真寺,时占地3亩多
清真寺
阆中清真寺,又称礼拜寺,位于礼拜寺街西侧,仿西安华觉寺设计建造,为伊斯兰教民礼拜场所。寺门东向,面阔三间。悬山式屋顶,脊中央塑雕花方盘,中贮泥塑莲花,稳托荸荠形宝顶。沿街置木栅门。进入大门,左右有碑室、廊房,院内花木繁茂,青石铺地。大殿装饰繁复,以筒瓦覆盖,檐下施六铺作斗拱,殿取明五暗三格局。其上架梁横列,不用中梁,故称无梁殿。殿的额、坊、斜衬和门窗都施雕花。
寺门门楼为亭阁式。寺内庭院占地面积2.4亩,3条石板小径直达礼拜大殿。大殿为传统宫殿式,面积628平方米,高30米。其造型古朴庄重,气势雄伟,整个大殿雕梁画栋,古雅清净。殿内外悬挂“刚常正理”、“敬道归真”、“金天圣境”等鎏金大匾40余通。










清真寺清真寺
公元1680年,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清奋威将军王进宝大败吴之茂、王屏藩于保宁。王屏藩自缢于保宁衙署公元1684年,建巴巴寺。
巴巴寺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i)孙华哲·阿卜董拉希,从甘肃、陕西来到阆中传教,阆中川北镇总兵马子云待为师长,让他定居在铁塔寺(古城东门北侧)。他同马子云常游蟠龙山,见南麓处居蟠龙山龙脉之首,便卜阴宅(坟地)于水池之中。
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卜董拉希去世。他的高足弟子祁静一与马子云便在他生前所卜之处建造“拱北”(墓亭),排水填土,将其安葬于内,并命名为“久照亭”,俗称巴巴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巴巴寺山门为木石结构,上书“久照亭”,还有“真一还真”的镏金门额。入门西侧,有乾隆年间水磨青砖砌成的大照壁。久照亭大殿,为三重檐盔式四脊顶建筑。外体为四方形,室内藻井为八方形,即所谓“明四暗八”。大殿分内外二室,外室锦帘垂掩,匾额高悬。内室即西来上人墓室,顶若苍穹,悬金匾两通。其一为清王朝宗人府右宗正多罗贝勒亲王手书“清修”二字,上饰龙吻金印。牌坊前与照壁之间,为砖仿木结构垂花大门。 久照亭后院,有碑廊、潜花厅、拜主室,旁连外来朝圣者住室。后园为生活用房,有井亭,其水清而甘,乃蟠龙九井之一。
巴巴寺是伊斯兰教嘎德耶教门穆斯林的圣地。也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及其特色砖雕的一颗明珠 。已历300余年。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常有川、陕、甘、青、宁等地的穆斯林前来朝拜。







巴巴寺





久照亭
公元1730年,清世宗雍正八年,设分巡川北道署,治阆中。
分巡川北兵备道署
顺治间设分守川北道,在保宁府署西;分巡川北道,在保宁府署东;后均奉裁。至雍正八年(1730年),复设分巡川北道,其署建自何人,无碑记。以职官题名考之,雍正八年任分巡道者为李丕煜,直隶滦州人。道署于雍正年间,在学道街明代抚按行台署旧址基础上,扩入贡院西文场考棚改设。乾隆十八年(1753年)御定为分巡川北兵备道。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川北道明安重建。咸丰元年(1815年),川北道胡兴仁重修。今仍存道署仪门。
公元1736年,清高宗乾隆元年,阆中于东郊修建三元宫,后改建为“西秦会馆”。
三元宫
古三元宫修建于清代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正殿屋梁上书“大清乾隆元年岁次丙辰月建庚午二十七日丙辰吉日”、“上祝皇图巩固帝德遐昌道日增辉法能常存张于寰”等文字尚存。三元宫建成后,香火旺盛,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曾六次修葺,其史略嵌墙内尚存的碑文中。
移民潮与会馆热的兴起
移民潮以及阆中成为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水码头的建立,交通方便致商贾云集,阆中古为川北商品集散地。为便于旅居同乡联谊聚会,陕西、浙江、江西、湖南、广东诸省商贾纷纷在阆中设会馆,嘉庆道光之际,陕西会馆在东郊三元宫设立。浙江会馆设于东郊天后宫侧。江西会馆设于北门外普贤寺,今新车站附近。湖广会馆设于东郊江岸禹王宫,今为盐库。城东南50公里处玉台乡,设有湖广会馆,在禹王宫内,今为玉台小学。其中设于三元宫的西秦会馆(陕西会馆)规模最大。
西秦会馆
又称陕西会馆。
阆中陕西会馆的兴建缘起,系由清雍正年间,来阆中的陕西籍商人在发迹致富后,由37名陕西籍商贾合资买地修建的会馆,作为“迎神麻、联嘉会、襄义举、笃乡情”的场所,名谓西秦会馆,清乾隆(1736)年兴建,占地22.42亩,后经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历经六次修茸既成现在之规模。
该会馆坐北朝南,呈纵轴布局。穿逗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额仿象鼻斗拱,琉璃筒瓦屋面、雕梁画栋、青灰土墙。
会馆前殿为门殿,单檐歇山式建筑,中间为宫门与通道,左右分别为钟鼓楼和戏楼,门前一对雄狮高踞石台。进前殿是正殿,殿拱形曲面斜面第次交叠,曲、斜交接处双檐下另起一直水槽衔接整体、简繁有致、富丽恢宏。层脊有大铜鼎,会馆正殿房梁上书:“大清乾隆元年岁次丙辰月建庚午二十七日丙辰吉日,上祝皇图巩固帝德遐昌道日增辉法能常存张于寰”等文字,天花板上有澡饰鎏金彩绘各种动物画图196幅。正殿上前方有供台,上供关羽塑像、流金纹身。正殿再前是后殿,其间以廊坊旱船相接,正殿两侧接耳房。
会馆北面护城河外的稻田里,隆起一米多高、三米多宽的土堆聚为花台。相传,当年陕西人为预防水土不是而腹泻,凡来者,必带秦土一篑,堆之。患有者取土煎服即愈。因秦商来阆增多,秦土已堆成一小山,即成一景。现在此秦土堆已移至会馆中纵轴正殿前,建成了一座十二生肖花坛。
随着历史的长河,昔称“西秦会馆”现已俗称“陕西会馆”。
民国31年(1942年),阆中县财务会将陕西会馆房地产总价以20.2万元赎卖给四川丝业公司阆中蚕种场直至解放。现陕西会馆是阆中蚕种场的办公大院。
(周小毛)





陕西会馆
公元1769年,清高宗乾隆三十四年,知府宋思仁重修阆中城,并改城门名为迎和、延禧、宝成、敦吉。
公元1806年,清仁宗嘉庆十一年,川北兵备道、盐运使衔黎学锦驻节阆中,开发营建。
黎学锦驻节阆中,扩建贡院、桓侯祠,迁建锦屏书院,重建观星台,刨建张烈文侯祠,兴建西门河堤、广济渠、石匮阁、揽胜山房、食府、绾别亭(南门外)等。杨林由先生认为,这是自唐迄今,阆中古城第三次大的开发和营建。
阆中古河堤
阆中城池迁徙,因江水啮城。能查到的治水记载始于宋。
清咸丰《阆中县志》载:宋“李孝基,字伯始,濮州人,第进士,通判阆州。”“阆中江水啮城几没,孝基决水归旁谷,城赖以全。”阆州通判李孝基将洪水引入旁边山谷,使几乎全部淹没的城池得以保全。这是阆中抗御洪水见诸文字的最早记录。
明“周道直,字泰宇,临潼人,万历乙酉( 1585)举人。知保宁府,筑堤数百丈以捍城北郊。”这是阆中筑堤抗洪的最早文字史料。
清“胡廷藩,字孔美,山阴人,由州吏目擢升州判,嘉庆元年( 1796)署阆中事。”“于城西补修石堤,并建鱼翅以杀水势。”胡延藩补修石堤,并建鱼翅。这是建鱼翅的最早记载。
黎学锦筑堤建鱼翅
《阆中县志》载:“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川北道黎学锦在西门外修筑石堤与石鱼翅以御水啮。”
清道光《保宁府志·城池志》中载:“石堤在城西门外。夏日江涨迅溢,甞冲城几百丈。旧有堤屡修屡圮。嘉庆庚辰(1820),川北道黎学锦商同郡守(保宁知府)徐双桂,率阆中令(知县)李傅杰等,捐廉并乐输绅士,增筑绵亘百余丈,以巨石沉潭底,高出水面,坚襄沟塍二三丈,填旧石坝为石匮,另增长石坝以遏湍流,多置石梯挑水小石坝、石塔分杀水势,复建石匮阁于上,自是江患遂息。”
鱼翅公园
2006年东至2007年初,许多社会贤达和名域研究会研究员,对城西北河堤“鱼翅”的保护问题反映强烈,一致要求吁请领导责成有关部门停止在“鱼翅”江堤拗石施工,依法对这一重要的历史遗迹加强保护。阆中市名城研究会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递交了《关于保护 “鱼翅”江堤的紧急报告》;据说名域研究会研究员敬健曾挡住推土机要求停止有损鱼翅的施工,并打电话给原人大主任王明奎。经多方努力,市委、政府领导及时作出保护鱼翅遗迹、建设鱼翅公园的决策。
国家文物专家王仁襄考察这段古代防洪江堤,很惊讶阆中还保存着这么一处珍贵的水利文化遗迹。他说,“鱼翅”留存至今,全国罕见,它的文物价值应该说不亚于都江堰的宝瓶口。
2007年夏秋之际。鱼翅公园建成。由刘先澄撰写的简介镌刻于鱼翅公园景石之上:
据阆中县志记载,城西北一带为汉城遗址,此处即为临江码头。后因洪水啮城,城郭渐移东南,历代于王家嘴以下筑堤抗御洪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川北道黎学锦率属增筑江堤百余丈,又在堤外建鱼翅、立石匮,以分杀水势,减缓冲刷。宣统二年(1910),又增修鱼翅两处。此处为同治年间培修后的遗迹,原为六层,每层石梯六级,顶层建六角形基座之“阆风亭”。鱼翅既可分水防洪,又是渡船码头,水利专家赞其为古代防洪工程之杰作,记载了阆中古城倚江发展的历史,至今全国罕见。
石匮凌云
《阆中县志》载:古城西门外,有铁铸犀牛、石造犀牛各一尊,铁犀牛是乾隆34年(1769)知府宋思仁铸置,石犀牛则为川北道黎学锦修治江岸防洪工程后所置造。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阆中知府宋思仁护江堤铸铁犀牛。川北道台黎学锦商同保宁知府阆中知县自捐俸银,并向全县富豪劣绅募捐,增筑西门河堤,又将旧堤砌成石匮,在石匮之上兴建楼阁,形成石匮凌云胜景,并谴人选峡石精心雕琢出石犀牛,置放于西城门外西门壕边的防洪墙垛上的石匮阁。
石犀牛先置于堤外,后移堤上。石犀牛头朝西,牛脖向右望沙溪。前有西门濠形成的“月儿湾”,所以叫“犀牛望月”。 石犀牛有三大功能:一是监测洪水的“警戒线”。犀牛安放在千百年来发洪水时的最高位置。如果水浸到牛脚下,城内有惊无险;如果淹到牛身边,城内便告急了;如果把牛全淹了,城内也就完了。二是辨别方位的“指南针”。牛头永远朝着西方(太极图中的兑卦,代表泽)。当人们在西门忘记了方位,一看到犀牛,便知道方位了。三是预测天气的“晴雨表”。石犀是由一整块优质精良的峡石精雕细琢而成的。这种宝石质硬、密度大,经得起长年累月日晒雨淋、霜冻雪拶。天晴时,石身干燥、光滑;要下雨了,空中的水气便凝结在石犀身上,便形成薄雾状小水珠,手一摸有滞留感。于是人们马上打道回府不会淋雨。
其铁犀牛不知去向,石犀牛移至今址(东风大道东风中学的路口上)。清阆人王承谟有石犀诗道出犀牛之功。“犀牛望月”自古为阆苑一景。 现位于嘉艺广场犀牛码头处。







“犀牛望月”
公元1811年,清仁宗嘉庆十六年,黎学锦修建张烈文侯祠于锦屏山麓。
张 宪
张 宪(?—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也是岳飞的女婿。今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阆南桥村张家花园人。他从小受其父张锁的影响,习文练武,六艺精熟。少怀报国之志,弱冠从军在岳飞麾下,飞倚为右臂。骁勇绝伦,冠于三军。
在岳家军直捣朱仙镇,即将“痛饮黄龙”时,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岳飞迎回徽、钦二帝后,自己丧失皇位,连发12道金牌召岳飞班师。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 年1月27日),年仅27岁的张宪同岳飞父子一同被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离岳墓不远的东山港口。
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金人又毁约南侵。宋高宗禅位,孝宗即位。为了抗击金人,始追复张宪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赠宁远军承宣使。至此,张宪冤狱得以昭雪。到了明代,为了缅怀张宪抗击外敌的功劳和昭雪他的冤死,朝廷追谥他为烈文侯。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川北道道台黎学锦在南津关竖立宋张烈文侯故里碑,又在锦屏山东麓的连峰楼左侧,依山傍水,建成张烈文侯祠一座,
张宪祠占地约30亩,座西向东,三面环山,苍劲傲岸的青松翠柏,刚柔相济的香樟绿杨,把祠庙围得严严实实,显得庄重静穆。张宪祠最早是川北道道台黎学锦在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修建的。右侧立《张烈文侯祠碑序记》石碑二块。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毁无遗。1985年重新修建了张宪祠,并塑了张宪遗像。







张宪祠
公元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黎学锦修纂《保宁府志》。
(附:《保宁府治木刻图》)
公元1841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知县田惠于旧堤之东增修河堤119丈。
公元1851年,清文宗咸丰元年,阆中知县徐继镛等编修《阆中县志》。
(附:咸丰元年木刻)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英国基督教会在县城郎家拐街修建“福音堂”。
福音堂
基督教于清光绪十四年传入阆中,初来者为英国人盖士利,除传教外,并开设仁济医院及药房,创办华英小学、孤儿院、幼稚园等。在城外杨天井修建福音堂。外部结构为哥德式,内部结构为中国传统式。为大西南保存最完好的福音堂,盖士利墓在院内,保存完好。
公元1888年,清德宗光绪十四年,中法签订不平等条约,县人激于义愤,捣毁了法国人在阆中城内的天主教堂设施。
公元1895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英国基督教会督盖士利在城内郎家拐街开办西医诊所。翌年临济堂街,开办"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
英国基督教会督盖士利来到中国大陆后, 1887年10月4日与英国富家子女玛丽·劳莎·里根在上海结婚,(后被差遣到保宁府布道。
1892年, 基督教新人侃莫与美国人马嘉礼,1893年圣诞节,盖士利在阆中郎家拐街46号奉献“三一堂”。1895年,在靠近巴中县的千佛场建女子初级小学一所。1895年,在原郎家拐街开办的西医门诊基础上,迁址到临济堂街开办仁济医院(现阆中市人民医院前身)。传教士华福南之妻来阆看望英籍传教士后,主动提出并捐赠400英磅购置临济堂街土地两亩和房屋数间,兴建仁济医院。同年底在临济堂街3号挂牌营业。1897年,上海内地会派英国人潘维廉(译音)携眷来阆管理“仁济医院”。该院为英国基督教上海内地会直接管辖,是英国基督教在内地创办的四所综合性医院之一(其它三所分别在河南开封、甘肃兰州、云南大理)。
该院自创办到1950年,历任八届院长皆为英国人,他们的中文名字分别是:潘维廉、李广仁、罗伍思、章爱甫、郭建侯、裴存德、童理明、马德启。1949年12月阆中解放后,改名为“川北第二医院”。1952年8月至1953年12月,先后更名为“南充专区第二人民医院”、“阆中县人民医院”。1991年阆中撤县建市时,更名为“阆中市人民医院”。
盖士利
盖士利(William lassels, 1858年—1925年)1880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后为圣公会执事(即牧师的辅佐),后被任使命为传教士。1885年来到中国。他先到上海、山西、陕西等地,后携家眷进入四川布道传教,并从此很少离开过这里。1895年10月18日,被英国坎伯雷大主教封为圣公会新设华西教区会督(即主教),直到1925年11月7日和15日,与其妻玛 丽因患伤寒相继在阆中病逝,并合葬于此。







前排右一为盖士利
公元1897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补葺华光楼。
公元1898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英国女探险家伊莎贝拉?伯德到达保宁府。
伊莎贝拉?伯德日记中的保宁府
——我穿过大片没有树木的地段后,土壤相对贫瘠,住房低劣。保宁的风光和它的环境在温和的下午阳光下最是迷人。保宁府建在肥沃的冲积层上,三面被河的弯道所包围。庙宇的屋顶和城楼耸立在密集的绿林和粉红色桃花的薄雾中。孔雀绿的嘉陵江水作为前景,渐渐融入了蓝色的薄雾。这个重要城市的第一眼真是魅力无限。
——穿过迷人的郊区,不是有着树篱和树林的绿色小径,就是狭窄而干净的石板路,由有屋顶的墙和私邸的漂亮门道所界隔。”
——保宁府是个重要城市,有一个道台,一个知府,一个县,有许多美丽的“郊外别墅”,退休和候补的官吏居住。它的郊区十分迷人,郊区的道路隐蔽在浓密的紫红色的大树和油桐树木中。城外远郊,大片的土地上有几座精美的庙宇和公共图书馆。保宁有独特的衙门和其他官邸,店铺成排的街道,私人住宅里树木繁茂的大花园。城市由20英尺高的城墙环绕,城墙的顶上维护良好,有条10英尺宽铺着石板的便道。从这里看,城市的外貌被桃花、李花、杏花和樱花产生的粉红色彩去弄得如同梦境,耐寒的重瓣花和装饰性桃树的深红色点缀其间。除了荒废的城门外,还有四道城门。城门稳沉地关闭着,需要进出城的人要被迫绕很长的路。正对着雨神的北门由官府的正式法令关闭了。雨已过剩,这是对雨神的重要暗示。我见过别处的许多城市在干旱的时候关闭正对火神的南门,因为火神只能从这个方面进城。
——保宁府城墙之外,有一条令人愉快的小道,一条长草的沟渠或护城河。可岸干净优雅,岸边长着纤细的树,在河西面的正前方真是壮观:一座25英尺宽的露台,由25排气势宏大的石墙支撑着,有宽阁的石阶梯从露台上下到河边。低矮的绿草皮,干净的白沙,下面是清澈的绿水。
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Bird)
伊莎贝拉·伯德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女探险家。她从22岁开始,行迹遍布北美、落基山脉、布波斯、库尔德斯坦、朝鲜、日本、马来半岛等。在1896年来中国时,已过65岁高龄,且在身患血脂性心脏衰弱、肺部感染、痛风和周期性脊柱痿弱等多种疾病的情况下,完成了中国之行的人生最后一次壮举。旅行中,她记录下了所遇见人们的服装式样、当地的风俗和传统。曾先后出版了多种游记,十分畅销。2006年5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根据原著翻译成的《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在当时曾被评论家誉为“十九世纪末一本最耀眼的、彻底征服中国价值的书”。为了表彰她的壮行,她被吸取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第一位妇女会员。并被评为世界百大探险家之一。
她还撰写并出版有《日本内地纪行》、《马来半岛纪行》、《朝鲜及其邻国》等见闻游记,而且均十分畅销。
《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
本书的英文名为The Yanlley and Beyond (《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是英国旅行家伊莎贝尔·伯德(1931—1904)在中国的游记,书中注重对沿途人文社会生态的考察。书中对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具体描述,对涉及民族、历史、经贸、交通、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也都有作者基于独特视角所做的观察记录,并时有惊人的论评。并将沿途拍摄的照片附于书内,这是她在长江流域及川藏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向英国教会和商业集团提供的关于大不列颠这片“势力范围”的第一手信息。内容涉及到中国的晚清社会。
书在英国第一次出版时被英国媒体誉为“对那些有关中国和中国问题方面的公众意见的形成,提供了一手资料”,成为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文献。是研究晚清社会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伊莎贝尔·伯德





《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封面
公元1902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五,阆中大水灾。
嘉陵江水上涨,北门至护城桥,南门至瓮城,县城水位为 361.63米,洪枯差12.6米。
公元1905年,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停科举、创新学,改锦屏书院为保宁閤泰府公共学堂。
保宁閤泰府公共学堂(中学堂,学制四年)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通令各级书院和民间祠庙不在祀典者,一律改办学堂。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锦屏书院改为保宁酺府公共学堂。锦屏书院山长进士郑钟灵为首任堂长。此学堂为中学堂,招收所属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通江、南江、巴中各州县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学习年限为5年;设置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12门课程,实行班级教学。公元1912年,酺府公共学堂改为保属联立中学,经费由所属九县分摊。1922年各县纷纷自办中学,不久联中即停办,校舍为驻军占用。1939~1946年为国立四中校址,1946~1950年为省立阆中中学校址,今为阆中东风中学校址。
《巴蜀旧影》
四川高等学堂的日文教员山川早水,于1905年三月初至七月初,自湖北宜昌经三峡,从云阳到万县、梁山、大竹、顺庆、蓬溪、成都,再由峨眉、嘉定府、叙州府、泸州、重庆、丰都、云阳返回湖北巴东、归州到宜昌,历时四个月。对沿途的地势地貌、风土人情、物产状况、经济贸易、历史古迹、礼仪交往、车楫运力等作了大量详实的考察和记载。回国后将其整理为一本四川游记:《巴蜀旧影》,由日本东京成文馆出版。
《巴蜀旧影》是山川早水对嘉陵江沿线考察时拍摄出版的。
《巴蜀旧影》反映了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四川风土人情,附有150多幅照片,其中有6幅当年阆中古城的老照片。根据对旧照片比对和查阅文史资料,发现山川早水镜头中的阆中古城风光分别是:阆中西门城楼、从南面遥望西门城楼、从西门城墙外望锦屏山、阆中嘉陵江边、阆中北门护城河和东河翘尾燕尾船。据这些画面分析,当年阆中西门城楼雄伟壮观,建筑完好无损;北门护城河围绕着高大的城楼,河水中城楼倒影清晰;站在西门城楼墙外望锦屏山,当年城墙外脚下的护堤有相当高度。据介绍,当年的阆中西门城楼,就位于今天阆中城内的“嘉艺广场”;北门护城河,位于今天阆中城内的通济渠街一带;北门护城河后来被毁,西门城楼1968年彻底被毁。







保宁府北门护城河(制高点为凤凰楼)
(这六幅换王萌所购书的照片扫描)





从南面遥望西门城楼





保宁府城南嘉陵江边





保宁府西门城楼





西门城外望锦屏山





锦屏山下嘉陵江上的翘首东河船
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六月,阆中阎瑞徵独资创办“泰丰丝厂”,厂址设水洞门街。
英国人威尔逊拍摄的阆中老照片
公元1899年至1911年,英国人威尔逊在中国西部收集了4700种植物、6.5万多份植物样本,其足迹遍及湖北省巴东县以及四川、云南、重庆等地。
威尔逊收集的植物中,最著名的有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珙桐、黄花杓兰、岷江百合、“花中皇后”月季、“华丽美人”绿绒蒿等。威尔逊一次次回国带走的植物,被西方人誉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之门的人。
公元1910年7月19日,威尔逊即将到达古城阆中时,拍摄下4张照片黄连木、柏树、黄连关、南津关。



南津关?(咨询刘先澄)













生长在阆中的珍贵植物黄连木和柏树:
黄连木生长地海拔610 m,树高18.3 m,胸围5.5 m;
柏树:生长地海拔610m,树高21.35m,胸围7.93m。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废清附郭县留府。废川北道,设川北宣慰使。
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废府恢复阆中县。复置川北道,设观察使,治地阆中。
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改川北道为嘉陵道,设道尹,治地南充。
公元1915年,民国四年二月,阆中“崇新长”保宁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
同年,阆中泰丰丝厂莲花牌丝,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四等奖。次年获农商部全国物品展览会二等奖。民国13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质金质奖章。
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1月8日,四川靖国军颜德基部副总司令陈炳坤引兵入阆,自封为嘉陵道尹。







废清出入证(正面)





出入证背面
公元1920年,民国九年, 四川督军熊克武部被滇、黔军击败,撤至阆中,形成兵山。时值盛署,瘟疫流行,死亡千余人。
公元1921年,民国十年,川军内讧,邓锡侯、田颂尧、刘斌率部由新都、汉州退至阆中。
公元1923年,民国十二年,画虎大师张善子到川北任阆中盐场知事。
张善子
张善子时住阆中汉桓侯祠侧田家巷李宅。他以绘画为乐事,尤善画虎,曾养虎以观其动静神态,时人谓:“张善子爱虎,养虎,以虎为师。”
驻防阆中军阀罗乃琼,想求善子画虎,善子拒绝。适值河南大灾,善子卖画赈灾,罗乃琼从中为难。善子乃将所画的虎托人带往成都出售,捐助河南灾区。
阆中锦屏山的长老青松子请求善子画虎。善子游览阆山阆水时在飞仙阁北轩兴致勃勃,挥毫落纸,画了一只上山虎,并题:“耽耽虎视遍西东,瓜豆河山在眼中。睡狮至今犹未醒,将来谁是主人翁。”第二次重游锦屏山时又为青松子画了一幅下山虎,题为:“天地英雄气,只在此山中。循环不可测,林暗草惊风。”后来,青松子把这两幅画刻在两块石碑上。
1940年,到美国举行画展。罗斯福总统在白宫招待他,席间请善子先生作画。他画了28只老虎,代表当时中国的28个行省,题曰:“中国怒吼了”!这巨幅虎画,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爱国爱家爱民族的热情。

当年,善子大师回国不久,即病逝于重庆。在阆中至今留着他的两块画碑。







张善子画
公元1926年,民国十五年,县知县岳永武聘郑钟灵、刘文选重修《阆中县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阆中城
清.嘉庆《四川通治》载: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知府宋思仁重修,乾隆六十年,知府胡延补修。嘉庆三年(1798年)浚隍凿堑,东西北“城壕深一丈五尺,阔二丈五尺,池水四汇而达于江。”(北端于月儿湾入江,南端于南门外入江。)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川北道黎学锦于西门修石堤以御水啮。
嘉陵江畔的古城阆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完整地保留着明代的城池。嘉陵江绕城西、南、东三面流过,城垣呈南北略长的方形。
一进西门就是西街、武庙街,内东街出东门;在西街有县城隍庙与府城隍庙,府文庙(后为县立中学校址),张桓侯祠;武庙街有关帝庙(加供岳飞,后改称武庙);内东街有镇台衙门、铁塔寺(解放后县政府驻地),对面有净圣庵,清真寺等等。
东门城楼高大华丽,(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城外地域宽广,外东街十字路口叫做东门口,民国以来一直是城市的热闹中心。从东门口向北郎家拐街有福音堂(教堂)。再北,是规模大的庙宇群东岳殿、南岳殿等。从东门口向东,有太平寺街的五郎庙(后为县图书馆)、太平寺(内供千手观音,后为川剧院)。向南,是富宅聚集的白果树街、毛家巷、三陈街一带,有宁济堂、寿山寺,还有外国人开办的仁济医院。再向南,是管星街、机房街,就到了嘉陵江边。太平寺街还有马路局(后为国民小学校),到天上宫街(北是文昌宫、王爷庙,后为商职校所在地)。向北有风景秀美的清代书院、古治平园(后为省立中学校址)。由此上坡,便是古七星台(后在此建阆中师范学校)。再北,到蟠龙山下有气势 恢宏的古伊斯兰建筑“巴巴寺”、“久照亭”,
从东门口向东,经太平寺街、天上宫街再向东,是公园路,有浙江会馆、陕西会馆(后为农科所、蚕种场),直达古观音寺(民国初年改建为市民公园)。经一片田园才达祈儿岩下的嘉陵江边,隔江而望是高高的白塔山,有高入云端的白塔与半山的大佛。从东门口向南是商贾运集的繁华的大东街,经财神楼向南达嘉陵江边。临江有气势雄伟的古镇江楼,也叫华光楼(至今仍巍然屹立于世)。这儿有繁忙的渡口,枯水季节还有浮桥直通对岸南津关,由此大道远达省城。沿江向东有高家坎马王庙、机房街光国寺、沙河街镇江寺、万寿宫(江西会馆)、草堂寺等,一直到江边的禹王宫。江上有渡口,达对岸马哮溪,这儿的公路通南充、成都。
再回到城内由西向东的大街(西街、武庙街、内东街)。西街与武庙街的街口,有一个四通的牌楼,叫做“四牌楼”。武庙街与内东街的街口,又有一个四通的牌楼,叫做“徐家牌楼”。从“四牌楼”向北是北街,有道台衙门、县文庙,经过街楼出北门,就是迎恩街。这是最繁华的中心。过迎恩街,便是较场坝(抗日战争时建为机场),古时这是北出的要道。从“四牌楼”向南,是双栅子街,有百花庵,南面是解放后建立的弛名的阆中缫丝厂从“徐家牌楼”向北,是状元街,直达古状元府第(后为天主教堂)。学道街有清代科举考棚。从“徐家牌楼”向南,是南街。过孝义楼出南门,南门外有江边码头。沿江是上新街、下新街。通江边的就是中新街。隔江相望就是风景秀丽的锦屏山。唐代著名诗人陆游到过阆中,曾留下“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这么美好的诗句永存。(摘自阆中在线—古城家园)







民国十五年《阆中县志》治城图
中天楼
中天楼又名四排楼、凤凰楼,阆苑十二楼之一。雄踞阆中古城纵横轴线的交叉点,武庙街、西街、北街、双栅子街交汇处。因是东、南、西、北四方相通的过街楼,故俗称“四牌楼”。 又因为该楼建造在阆中古城纵横两个中轴线上,故名“中天楼”。古城的街道以它为中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辐射开来。
中天楼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楼高20.5米,飞檐3层,攒尖楼顶,黑色琉璃瓦屋面,楼门四通。登上楼顶,视野开阔,阆中古城的风水格局尽收眼底。
中天楼与阆中古城风貌协调统一,从古城四个方向均可饱览她的丽姿。唐代诗人金兆麟曾描绘:“泠然蹑级御长风,境判仙凡到半空,十丈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登临雅与良朋共,呼吸应知帝座通”, 以应“天心之道”之喻,也被人们喻为“阆中风水第一楼”。
中天楼始建于唐,民国初年,国为妨碍卡车通行,中天楼被折毁,2006年,阆中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投入资金350万元对该楼予以恢复重建。“十丈栏杆三折上,万家灯火四围中”的中天楼,楼高20.5米,共三层。楼门四通,宏伟壮丽,气势夺人,“中天楼”是阆苑十二楼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中天楼





阆中古城中天楼风水罗盘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